邱吉尔,丘吉尔一个关于坚持不放弃的名言,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549

丘吉尔一个关于坚持不放弃的名言,

关于丘吉尔的故事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的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的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 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不放弃,第二原则是当你想放弃时回头看第一个原则:永不放弃!

丘吉尔一生当中为英国和平立下汉马功劳,这些伟大的成就是丘吉尔不断坚持不懈努力取得的!再想想二战时期,希特勒的爱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再战斗中长期坚持不懈,事事争第一,就想得到当时德国的最高勋章——功勋奖章!可是本来有两次得到的机会,都因当时政府要照顾老将军和暗中有人陷害没有得到!但是他没有气馁,不断努力终于获得的功勋奖章。

丘吉尔有孩子吗? 有他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有的。

丘吉尔有4个女儿:戴安娜·丘吉尔(1909年—1963年)、莎拉·图切-杰森(1914年—1982年)、玛丽戈尔德·丘吉尔(1918年—1921年)、玛丽·索姆斯(1922年—2014年5月);

一个儿子:伦道夫·邱吉尔(1911年—1968年)。其中莎拉和戴安娜后来成了电影演员,伦道夫踏入政坛,成为一名保守党议员,但是却不如他的父亲那样成功。

扩展资料: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

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做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

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斯顿·丘吉尔

二战 诺曼底登陆 丘吉尔的态度及目的

丘吉尔实际上并不希望过早开辟第二战场,他希望德国人和苏联人最好打的两败俱伤,所以一直对西线战场不热心,虽然后来迫于苏联压力搞了一次失败的登陆(迪耶普奇袭战,此战一直被认为是丘吉尔事先故意将情报泄露给德国,登陆部队总兵力6100多人,仅仅只有数百人逃回英国,当然死的大多数都是加拿大等英联邦成员国军人),但此后直到1944年才和美国进行诺曼底登陆。

早在德国入侵苏联之时,斯大林就要求英国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红军的压力,加速战争结束,但丘吉尔热衷于保护地中海和北非这两个英国的生命线,对斯大林提议不予理睬。

直到1941年,欧洲战场迎来了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美英两国决定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对法西斯德国的后被予以痛击。据此可知丘吉尔的态度是支持诺曼底登陆,其目的是为了击败法西斯德国,提升英国的国际地位。

扩展资料:

1、战争结果

美国:29,000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11,000人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5,000人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12,200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阵亡, 67,060人受伤,198,616人失踪或被俘。

2、战争影响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战争评价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了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庆祝仪式。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曼底登陆

邱吉尔是谁?

愤怒的丘吉尔照片为什么有名

《愤怒的邱吉尔》是卡什在二战时期拍摄的英国首相邱吉尔的艺术肖像,这幅照片被《镜头》杂志称为摄影史上采用率最高的一幅摄影作品。

当邱吉尔首相走出会议室步入书房时,等候已久的摄影师让邱吉尔很放松在站到椅子旁、左手扶着椅背、右手插入裤袋,嘴中含着雪茄烟的形象,但这只能拍摄出邱吉尔首相温和自然的性格,却没有达到摄影师所预期的效果。于是摄影师上前一把夺下邱吉尔咀上的雪茄,顿时,邱吉尔首相瞪大眼睛,露出了被激怒的神情,摄影师当机立断地抓拍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瞬间,拍摄了一幅题为《愤怒的邱吉尔》的经典肖像。照片第二天被各大报纸刊登,照片形象地反映了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像一头怒吼的雄狮要与希特勒等法西斯决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

邱吉尔1942年说的这句什么意思?英语原文怎么说的?

“这不是结束,甚至这也并非结束的序幕已然到来,但或许,这是序幕已经结束!”

————————

这是丘吉尔演讲原文: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Sir Winston Churchill, — Lord Mayor's Luncheon, Mansion House following the victory at El Alameinin North Africa, London, 10 November 1942.

当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事实上民众都有了满意和松懈的苗头,一种认为大战已即将结束,大局已定的安逸思潮在蔓延。也正是在此期间(在1942年11月10日,伦敦市府,阿拉曼战役庆祝午宴上),丘吉尔发表了名为"The End of the Beginning"的演讲:“这不是结束,甚至这也并非结束的序幕已然到来,但或许,这是序幕已经结束!”,同一时间的罗斯福也演讲到:“现在还不是狂欢的时候,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干别的事,只有为了胜利而战斗,而工作!”。

丘吉尔的性格特点/美苏战争的极端表现/北约组织的主要特点

1、邱吉尔招摇外露的性格,充满斗志的个人风格,让他的对手和合作者又爱又恨。

1904年5月31日,在下议院已经征战了三年半的保守党议员丘吉尔,走进议会大厅,但他没有坐在自己往常的保守党座位上,而是走向反对党——他在自由党的一侧坐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退出了保守党。

论及出身,丘吉尔是个天然的保守党人。他来自显赫的贵族家庭,父亲也是保守党政客。但丘吉尔的政治理念与传统的保守党相悖。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极为浓重的自由主义色彩,他的观点倾向于代表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由党。他是坚定的自由贸易支持者。这些,使得他与当时力主贸易保护主义的保守党高层格格不入。

1908年,时年33岁的丘吉尔第一次进入内阁。同为自由党的他与当时的自由党伙伴劳埃德·乔治一起发动了一场社会改革。

劳埃德·乔治出身贫寒,懂得人间疾苦。但丘吉尔这个贵族出身的公子哥儿,也反对贵族精英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他提出关于社会改革的整体计划,包括针对劳动力市场、失业保险、国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的立法和修法内容。他主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贫困人口的处境。

2、美苏冷战的极端表现是核竞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利益、军事安全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核武器军备竞赛就是两国对抗的产物,也是“冷战”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场竞赛随“冷战”的发展而升级,随“冷战”的结束而终止。

3、北约组织的特点:

(1)、北约是一个军事同盟组织,拥有统一的军事指挥体系和部队。其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时,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其他缔约国应立即协商,以便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2)、北约成立70年来,美国一直在北约的集体防御机制中担当“领头羊”的角色。美国的军费开支不仅占整个北约集团防务支出的大头,而且美国基本主导了北约主要国家的军事装备研发,以保证自己领先北约盟国5~10年为原则,为北约盟国提供美军研制的最新武器装备系统,北约盟国从中获益良多。

(3)、北约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其行动范围早已超出欧洲。2003年,当北约从美国手中接过驻阿富汗部队的指挥权时,就已经迈出了在欧洲之外开展作战行动的第一步,也是“欧洲北约”向“全球北约”转变的典型事件。

扩展资料:

美苏冷战核竞赛进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对抗兴起。

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并将其正式用于军事战争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面对美国的核威胁,苏联加紧了核武器的研制。1949年8月,苏联也成功试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这一时期,双方的核力量规模都比较小,尚无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可视为核军备竞赛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均势形成。

苏联逐步打破核垄断,具备与美国展开核对抗的能力;美苏形成相互震慑和制衡的态势。双方都认为,唯有强大的核力量才能确立自身的地位。由此,核军备竞赛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双方都大规模扩充核武器库。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掀起“核弹头”生产的“大跃进”,1967年,其库存核弹头总量约达到3.2万枚。同时,美国还先后研制、部署了核航弹、核深水炸弹、核炮弹、战略核导弹等新型武器。

由于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原因,苏联的核扩张稍晚于美国。从1963年后,苏联的核武器库也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到1968年,在所拥有的核弹头总数方面,已扭转了不敌美国的不利局面。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竞赛呈现有所克制和缓和的势头,双方都试图寻求谈判与妥协的途径,避免因失控而引发核战争。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均势对抗。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大致趋于平衡,但双方并未停止竞赛的脚步,而是通过技术改进、完善,实现装备的更新换代,力求突破均势、争取优势。

越南战争后,美国的国力受到很大削弱,新任总统尼克松提出具有缓和倾向的“尼克松主义”。苏联趁机转守为攻,出台“超过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此后,随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和里根上台后推行对苏强硬政策,核军备竞赛再度升级。

在美苏对峙期间,美国推出分导式多弹头装置,引发了双方在先进巡航导弹、陆基机动弹道导弹、新型战略核潜艇等方面的一轮又一轮新的军备竞赛。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解体):从缓和走向终止。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行“新思维”外交,苏联不再强调通过扩充核实力来谋求战略均势,而是主张苏美双方都降低核对抗水平,保持低水平的均势。

从1985年11月到1991年7月,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并达成多项裁军协议,特别是在1990年8月爆发的海湾危机中,美苏进行了“冷战”期间的首次合作。随着苏联的妥协退让,美苏抗衡的力量对比逐渐失衡,两国对抗开始真正走向缓和。

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随之终结。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新书揭秘丘吉尔精彩一生 其性格让对手又爱又恨

中国新闻网-70岁的北约将何去何从

邱吉尔真人坐过地铁吗

的确是坐过地铁的,历史记录过,丘吉尔坐过一次地铁,但找不到出口,迷路了,电影中14分时也提到过,而且有很多书籍资料显示,丘吉尔的确在二战时期有过多次的微服私访,但并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是在地铁中,或许他坐过不止一次的地铁,但能证明的只有一次,该剧的编剧也说过这个问题,该片编剧Anthony McCarten早前接受访问时已澄清:「资料及相关书籍都有提及地铁那场戏,极可能从未发生过。」翻查资料,邱吉尔当年的确曾经为应否与德国签和约一事微服出巡,与英国民众聊天,了解大众想法,不过资料上并没有详尽记录他到访的地点、日期和时间。Anthony在访谈解释:他的确有在二战前夕及战时做过类似的事,但他可能曾躲于伦敦街头一角跟民众聊天。在我个人看来,他坐地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丘吉尔性格属于高傲的,他从小的贵族生活,让他习惯了仆役状态,所以丘吉尔从小就不习惯和普通民众打交道,他自己曾明确说过:“我忍受不了与平民面对面时的那种尴尬!”。当然具体是否乘坐地铁微服私访,只有丘吉尔自己知道了。毕竟是微服私访,是一个人偷偷的,你问大家,大家也不知道啊😂,对了,至于楼上回答没有地铁的那个笑话,真的挺好笑的。

标签: 丘吉尔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