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有什么相似之处?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802

“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有什么相似之处?

相同点:结果都是登上了皇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个开创了贞观之治,一个开创了永乐盛世。两者都是文治武功中的佼佼者。也只有这种人物才能担任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做出不朽的贡献。

而两者不同点:玄武门之变是兄弟之争,靖难之役是叔侄之争。一个耗时太久,一个耗时较短。一个用兵之多,一个用兵之少。一个影响范围大,一个影响只在宫中。

李世民是父亲,兄弟在世的情况下,杀兄逼父,取得了九五之尊的地位。而朱棣则是在太子朱标去世,父亲朱元璋去世的情况下,发动了对侄子的叛变,取得了天下。

一方面是李世民从唐朝建立之初,就为了建立唐朝江山南征北战,立下战功赫赫,也就是他是建立唐朝的直接参与者。在李建成离开军队,去到朝廷中枢帮助李渊处理政务后,李世民在军中的地位无人能望其项背。

而朱棣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本没有功劳,朱棣在明朝建立时,只有10岁。而朱棣建立功业的时候,是在对抗北元残余势力的时候,因此他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军队,影响力都无法和太子朱标相比。

靖难之役中,朱棣为什么要夺取他侄子朱允_的皇位呢?

朱棣发起靖难是因为当时他在诸藩王中兵力最强,而且排行在他之前的太子朱标、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已去世,朱棣成为了诸藩之首,自觉比朱允炆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当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只是其起兵的借口,削与不削朱棣都会造反的。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是北平。洪武年间两兴大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和二十六年蓝玉案之后,开国功臣所剩无几,秦、晋、燕三王也完全掌握了北方的军权,“拥节旄之重,握精锐之师,镇抚邦国,徼巡边陲”,“权崇制命,势匹抚军”。

而在三王中,最受重视的则是晋王、燕王,其中燕王朱棣雄才大略、英毅出众,故更得朱元璋器重和信赖。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诏燕王及晋王分道伐虏,命颍国公傅友德等赴北平训练兵马,听燕王节制”。这一次出兵攻打乃儿不花朱棣大获全胜,但是分道进军的晋王却因为没有找到敌踪,不战而归。朱棣的捷报送达南京后,朱元璋龙颜大悦,对群臣说:“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不幸早逝。按理,下一个继承人应是朱标的长子,但其长子朱雄英早夭,第二子朱允炆便居长了,但朱允炆当时年仅16岁。而朱元璋次子朱樉又“不良于德”,三子朱棡论才略又不及朱棣,而朱棣虽然各方面都有所长,却又非嫡非长,所以为了不引起皇位之争,朱元璋还是立朱允炆为皇大孙。这引起了朱棣的心理不平衡。

但在朱元璋生前,朱棣并不敢起异心,只能默默积攒实力。建文帝登基后,以朱棣的实力和资历而言,再无法压制反叛的冲动。此时,朱棣手握甲兵十万,战力傲视诸藩,而且排行在他之前的秦王和晋王早在洪武二十八年、三十一年相继去世,他成了朱元璋活着的儿子中的最长者。恰在这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送给了他一个绝妙的借口,建文帝的削藩策成了靖难之役爆发的导火索,“燕王之变,削亦反,不削亦反,齐黄之议,未尽非也,燕王持籍口于此耳”。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七月,新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采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对诸王进行权力削减,先将矛头对准他的五叔周王朱橚,“乃废周王为庶人,徙蒙化,置世子临安”,而后又于建文元年(1399)对一些较有实力的藩王逐个处置,废代王桂、齐王榑、岷王楩为庶人,同时“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

七月“壬申,燕王杀左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援用朱元璋“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圣训,以“诛齐黄,清君侧”的名义正式举兵反叛,“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于建文四年(1402)攻入都城南京,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史称“靖难之役”。

历史上“靖难之役”是怎么发展的?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先死,所以由皇太孙朱允继位,改元建文。为了消除对皇位的威胁,朱允在建文元年一登位就开始削藩。先废兵力较弱的周王朱、齐王朱樽、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及岷王朱,然后即企图逮捕朱棣。朱棣本来就“潜有夺嫡汁,而天下莫之知也”,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遂于七月间在北平起兵反抗。经过三年艰苦、激烈的战争,终于攻占了京师(江苏南京),推翻了朱允的统治,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永乐。历史上称这次夺位战争为“靖难之役”。

什么叫靖难之役

“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译文:朝中没有正直的大臣,其中有乱臣贼子,必须发兵讨伐,将皇帝身边的乱臣贼子清理干净。)

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明代靖难之役的“靖难”是什么意思?

“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译文:朝中没有正直的大臣,其中有乱臣贼子,必须发兵讨伐,将皇帝身边的乱臣贼子清理干净。)

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扩展资料

结果: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

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务,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令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随后扩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由于靖难之役时,京中宦官提供的情报帮助成祖击败惠帝,成祖即位后便改变太祖以来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

一方面,明朝出现了郑和等著名的优秀宦官,下西洋宣扬国威;另一方面,由于司礼监、东厂等宦官掌权的部门地位提高,且地方镇守、监督采办等重要工作皆由宦官担任(不全为朱棣设置),埋下了日后宦官祸国的种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朱棣的燕军为何能打败明军?

第一,因为朱棣和蒙古人打了十几年的仗有丰富的战争经验,而朝廷的名将早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杀光了,第二朱棣的燕军是边防军战斗力强大

靖难之役朱棣起兵到底有多少人马?

据史书记载,朱棣起兵时率八百将士,偷袭北平后收编了大宁的全部军队(包括其骑兵精锐朵颜三卫),兵力增至数万,在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对弈之时,已有近二十万人。金川门之变后,靖难之役结束。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亲王先后被削藩,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建文元年,朱棣装疯。但由于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装疯被发觉。于是朱棣和姚广孝等进行举兵的谋划,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府中潜伏,以待变故。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七月初四带兵包围了燕王府。当日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遂控制北平城。

燕军控制北平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反书至南京,朱允炆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决定起兵讨燕。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

朱棣采取内线作战,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今北京),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朱允炆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

耿炳文率军在八月十三日到达真定,并分兵于河间、鄚州(河北任丘北约30里)、雄县,为犄角之势。在经过观察后,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雄县;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兵,遂攻克鄚州,收编剩余的部队。

耿炳文部将张保来降,告知朱棣耿炳文的部队分驻滹沱河两岸,于是朱棣让他回去告诉耿炳文“雄县、鄚州大败,燕兵将至”,以打击其士气,并使耿炳文合兵一处,便于一举击溃。八月二十四日,燕军到达无极县。从樵夫和南军被俘士兵处得知敌情,于是燕军发动决战。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双方战于白沟河。在鏖战之际,突然刮起一阵旋风,吹折李景隆的大将旗。燕军乘风纵火,官军大乱,奔声如雷,李景隆狼狈逃窜。九月,朝廷再次换将,命盛庸代替李景隆。次年三月,燕军与盛庸战于夹河,燕将谭渊战死,燕军不利。

次日,朱棣整众再战,双方从早上打到中午仍不分胜负。正在双方难分难解之际,又刮起一阵东北风,两军咫尺不相见,燕军乘风大呼进击,盛庸军大败,退保真定。

过了几天,两军又在藁城(今河北石家庄东部)相遇,官军列方阵于西南,燕军从四面攻击,朱棣率精锐攻其东北隅,“会大风起,发屋拔树,燕军乘之”,官军大溃,朱棣乘胜追击,斩首六万余级。

燕军在白沟河、夹河和藁城三场大战中皆得风助,后来,朱棣改变以往只顾攻城略地的战略,挥师南下,疾趋京师,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攻南京,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 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

扩展资料:

“靖难之役”后续:

朱棣进入南京之后,翰林院编修杨荣迎于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点醒朱棣。数日后(六月十七),朱棣谒孝陵,并于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后改为成祖)。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二十五日,朱棣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灭其族。其中方孝孺受牵连而死者共873人,充军等罪者千余人。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等,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他们的家属和亲人也被牵连,死者甚众,流放、被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惩罚的人也不少。直至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获赦免,余下的人的后代却迟至明神宗时始获赦免。

靖难之役涉及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反复的拉锯战使得淮河以北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朱棣登基后,减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曾为战场的省份及其它省份的赋税,以休养生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风助朱棣打败侄子朱允炆 靖难之役源于分封太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怎样的典故?

公元1399年,建文帝推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上演了一场皇位争夺战。

燕王其人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被封为燕王,封地北平。燕地与蒙古接壤,朱棣经常奉命出塞巡边,筑城屯田,多有建树。后来,又屡率众将出征,威名大振。

洪武末,皇太子死,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心中不满。有一次,朱元璋令朱允炆赋诗,诗的最后两句是“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元璋看了认为诗意衰飒,很不高兴。又令他答对,朱元璋出语“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以“雨打羊毛一片毡”对,朱元璋听了这个调子低沉,毫无抱负、气度的答对,脸色顿变。这时,恰好朱棣在旁,见此情状,上前奏对说:“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一反怒容,不禁连声叫好:“好对语!好对语!”于是,对朱棣大加宠爱,有更换皇储之念,后为大臣所阻止。这也滋长了朱棣接替皇位的欲念和野心。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皇位。朱棣本想去南京奔丧,因有“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的遗诏被阻,心中怏怏不快。他认为这是朱允炆的宠臣齐泰、黄子澄两人矫诏制造的一个阴谋。

与此同时,朱允炆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所带来的危害,废了几个内地王为庶人,又下令诸王不得节制文武官吏,进一步限制诸王的权力。

第二天,朱允炆改元建文,朱棣面对诸弟被废,自己权力被削的危机,便借朝贺改元之机,带领世子朱高炽等人,亲往南京,密察虚实,以谋对策。朱棣回北平时,为使朱允炆放心,把世子朱高炽等人留在京师,作为人质。

叔叔杀侄

朱棣回北平后,暗中加紧练兵,作篡夺皇位的准备,表面上则伪装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他上书乞求朝廷让朱高炽等归省,朱允炆佯装不知内情,遣还朱高炽等,使朱棣不对他怀疑。双方都在设计,互相欺骗,勾心斗角。正当朱棣训练士兵、即将起兵的时候,朱允炆也在调兵遣将,加紧了对朱棣的防备活动。

公元1399年6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到南京告发燕王谋反。朱允炆即下诏书严斥燕王的罪过,逮捕燕府官属,并密令北平驻军围困燕王府。事泄,朱棣乘机起兵。这次内战,前后持续了四年。朱棣久居北平,苦心经营,藩国附近的卫所,先后受其管辖节制,所以“靖难”起兵,一呼百应,士气十分饱满。

在战争过程中,朱棣又得到鞑靼军的帮助。在南京方面,不少的太监因朱允炆对太监进行惩肃,纷纷投靠朱棣。朱棣也竭力拉拢收买,因而获得了大量有关防务虚实的密报。而朱允炆虽然处于正统的有利地位,但处处表现出迂阔懦弱,完全不是朱棣的对手。在军事指挥、用人方面,朱允炆也是优柔寡断,听信谗言。

公元1402年4月,燕王攻打灵壁,遇南军将帅徐辉祖,燕军畏惧,踌躇不前。恰好在这时候,朱允炆偏信谗言,临阵易将,把徐辉祖调回,结果南军士气随之瓦解,降者数万人,燕军大胜。燕军从此南下,势如破竹,6月攻入南京。朱允炆在宫中自焚而死,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这场皇位争夺战,至此结束。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进行报复。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都被杀害,灭族、株连数万人,称之为“瓜蔓抄”,镇压极为残酷。

在血腥的屠杀中,朱棣登上了皇帝宝座。第二年(公元1403年)改元永乐,并改北平为北京。

标签: 有什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