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的故事,卢照邻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907

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典故是什么?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1。隐隐朱城临玉道2,遥遥翠幰没金堤3。挟弹飞鹰杜陵北4,探丸借客渭桥西5。俱邀侠客芙蓉剑6,共宿娼家桃李蹊7。 1.“御史”两句:写权贵骄纵恣肆,御史、廷尉都无权约束他们。御史:官名,司弹劾。廷尉:官名,掌刑法。乌夜啼、雀欲栖:均暗示执法官门庭冷落。《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2.朱城:宫城。玉道,指修筑得讲究漂亮的道路。 3.翠幰:妇女车上镶有翡翠的帷幕。金堤:坚固的河堤。 4.“挟弹飞鹰”:指打猎的场面。杜陵:在长安东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 5.探丸借客:指行侠杀吏,助人报仇等蔑视法律的行为。《汉书·尹赏传》:“长安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贿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又《汉书·朱云传》有“借客报仇”之语。借客:助人。渭桥:在长安西北,秦始皇时所建,横跨渭水,故名。 6、芙蓉剑:古剑名,春秋时越国所铸。这里泛指宝剑。 7.娼家:妓女。桃李蹊:指娼家的住处。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借用,一则桃李可喻美色,二则暗示这里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地方。蹊,小径。

求采纳

初唐四杰的故事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其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并累及其父。其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他的文多于诗,文之最著名者为《滕王阁序》。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

  骆宾王:骆宾王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狼山风景区的狼山脚下。

  骆宾王(619-?),浙江义乌人,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在文学史山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684年,骆宾王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著名的《讨武瞾檄》。兵败后下落不明,传说与徐敬业之子逃到白水荡(今启东吕四一带)。明朝人邵潜记载:骆墓原先位于通州东北郊的黄泥口。明正德九年,有个姓曹的农民挖地时发现一块刻有“唐骆宾王之墓”的碑石,棺内还有尸骨,曹某随后加以掩埋。清乾隆十三年,《通州五山全志》作者刘名芳在黄泥口访得骆宾王墓地,挖出一块残留着“唐骆”二字的碑石和枯骨,请命于董姓太守后,迁葬于狼山脚下。

  卢照邻: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裕府典签,甚受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他终于自投颍水而死。

  卢照邻的生卒年,史无明载。武则天登封于嵩岳,卢照邻说到“后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推断其时已年近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为22年,则其生年约在太宗贞观十年(636),去世时约60岁。

  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为摆脱六朝诗风影响。《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 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 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美丽的神话故事

在千万年前,在天界的花园里有着各式各样的花,昙花只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甚至她还被其他花朵笑话,她,没有美丽的花朵,因为她不会开花。

有一天,一阵大风吹过,昙花小小的身姿差点就被大风吹断。这个时候有个男人,穿着白袍经过,男人轻轻的抚着她,让她躲过了大风。然后男人走了。 只是那惊鸿的一瞥,甚至只是那温柔的扶持,让昙花终身难忘。昙花一直在想,男人什么时候还会来。 等了一千年,男人没有再来,等了第二个一千年还是没有来,有天百花仙子来了,昙花问她:那个当年的男子是谁。百花仙子笑着说,那是菩萨,是韦陀菩萨。昙花痴迷的自言自语道,如果她能永伴菩萨该有多好。仙子说:别天真了,你知道菩萨是无情的。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仙子让昙花放弃那个念头。

就这样昙花又等了一千年,经过了几千年,昙花已经修炼成了一朵花精。就在这个时候,昙花有了个机会,天界要召开大会,韦陀菩萨也会来参加。昙花有了这个机会去参加大会,当她以小小的花精身份仰望她的菩萨的时候。她激动万分,大会结束后,昙花跟着韦陀走了好远好远。

他们又走到了那个花园里。韦陀没有转身,只是问昙花,你跟着我为何。昙花万分高兴,她说:我仰慕你很久了。韦陀菩萨踏上了莲花座,闭目坐在莲花座上。轻轻的对昙花说。你已见到了我,回去吧。安心的修行你会列入仙班的。

昙花不死心慢慢的走向韦陀。她知道菩萨没有七情六欲,但是她爱了他几千年,等了他几千年,换来的只是他的垂暮。昙花走到莲花座前,看着韦陀。轻声说:我今天可以变换人身了,您能否看我一眼,菩萨依旧垂暮,手里的佛珠转动着。清风吹过,还是那么的安静。是啊,菩萨怎么会爱人。昙花心死,昙花对菩萨说,我要变换成一次人身,只为你。昙花说完,在韦陀面前耗尽千年修行。绽放她最美丽的一次。花很美,美过牡丹。但是只是一刹那,花开花落。昙花看着菩萨,但是菩萨始终只是垂暮,未曾看她一眼。昙花一现,昙花并没有看到菩萨有看他一眼就消失了,但是当她消失的一刹那,她望见了菩萨滴下的一滴眼泪。因为她不知道,不是韦陀无情,是他无法有情。他何尝不是在见她第一面时就爱上了她。只是两个人永远不可能。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就是这个典故。

初唐四杰中杨烔的故事

杨烔—唐代诗人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杨炯诗风: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

名人的故事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 年代,

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 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

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

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

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 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

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

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

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

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

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

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

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

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

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

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

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

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

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

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七岁咏鹅——骆宾王

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他与

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他曾经担任临海县丞,

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

遁入了空门。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骆宾王年少才高,很小就喜爱文学。他善于从一个天真活泼孩子的角度

去观察事物,抓住特征去描绘。他童年时的诗歌,天真率直,很富灵性,素

来脍炙人口。

一天,骆宾王来到家门前的小河边玩耍,他又看到了那一群司空见惯的

鹅。它们像几位绅士在河面上悠游自在地游着。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青枝绿叶般的水,红红的鹅掌,慢慢地拨动着清亮的水波。突然,一只鹅伸

长脖子,脆亮的叫一声“鹅”,紧接着其他的鹅也都对天歌唱起来,骆宾王

看到这情景,内心怦然一动,他凝神地注视着鹅群,信口吟出了一首四句诗: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反复吟诵这首诗,不仅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画面,而且仿佛可以

听到美妙的声音:孩子的唤鹅声,鹅儿引颈高歌声、戏水声。我们读了会感

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甜美。

骆宾王自小就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天生一副侠肝义胆。但他一生

坎坷,他曾经担任过长主簿,不久因罪入狱,贬临海丞,郁郁不得志,弃官

而去。后来他协助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起草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名扬天

下,连武则天本人读了也感叹说:“这样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让他流落,

宰相的过错不小!”

诗、书、画“三绝”——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人,清代著名的书

画家和诗人。“扬州八怪”中的最杰出者,被后人称为诗、书、画“三绝”。

郑板桥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他需要庇护和爱抚时,母亲却被病魔夺去了

生命。在板桥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播下了痛苦的种子。尽管母亲没有把他

养育成人,但却给了他一个聪明伶俐的脑瓜。少年时代的郑板桥,赋诗撰文

就已经很有成就了。

在兴化镇读私塾的郑板桥,没有被生活的贫困缚住手脚,相反却更加发

奋苦读。私塾老师看到这样一个有出息的穷弟子,不但不嫌弃,还倍加爱护。

1703 年的暮春时节,只有10 岁的郑板桥随同私塾老师一起出外郊游。

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正准备坐在两块石头上闲谈时,郑板桥突然发现水中

有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便随口喊道:“先生,你看那是什么?”塾师顺着

他手指的方向一瞧,果然有一堆异物漂在水面,经师徒仔细辨认,确定是一

具女尸。老师见此惨景,心中产生一种痛惜之情,不觉随口吟出一首诗: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塾师刚念完他的诗,郑板桥就急着问:“先生,您认识这个少女吗?”

老师摇摇头说:“不认识!”郑板桥又紧紧追问:“那您怎么知道这位少女

刚好16 岁呢?”看到老师又摇头,小板桥又接着问下去:“先生既然没有亲

眼看见这位姑娘是怎样落水身亡的,又怎么可断定她是‘风吹落小桥’呢?”

还没等塾师来得及回答,他又一阵连珠炮:“您能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逐

流吗?即使在浪里打转又怎么能看见?”私塾先生尽管被郑板桥问得哑口无

言,但他觉得板桥的话很有道理,且很有趣。于是塾师并不生气,和颜悦色地问郑板桥:“依你看,这诗应该怎么个说法?”郑板桥皱了皱眉头,心情

沉重地吟咏道: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私塾先生听罢郑板桥的诗,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很有独到之

处。”

郑板桥的字画和诗一样有名气。其中的奥妙,还是在于勇于革新,不盲

从他人,终于自成大家。板桥画竹最有名气,同时喜欢题诗一旁。他画的《墨

竹图》配的诗是:

画竹插天盖地来,

翻风覆雨笔头栽。

我今不肯从人法,

写出龙须凤尾排。

在这首诗中,他算是把自己品评到家了。郑板桥自幼苦学,名声大噪以

后,不仅国内有无数的崇拜者,连朝鲜国的宰相李艮,也慕名前来拜见,并

再三恳求他题诗赠画,回国后奉为翰墨珍宝。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祖籍绍兴,生于淮安,是中国共产党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向为世人赞誉。

其实,天才出自勤奋,天才是勤奋之果。

1914 年,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上发表了《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就已经崭露头角。老师评价此

文时说:“心长语重,机畅神流。”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

周恩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乳母常常给他讲故事,教他劳作。后

来,他过继给叔叔。婶婶天天教他识文断字,写字作画,把童年时代的周恩

来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陶冶

了他的情操。

上学后,周恩来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激励自己。每天,

他完成作业后,就博览群书。他一边读,一边摘录名言警句,还写读书心得。

他常常读到深夜,大地沉沉地入睡了,他还在书海里遨游。

少年周恩来就胸怀中华,放眼世界。他的作文经常联系国家和国际大事。

有一次,他看了白人资本家贩卖黑人孩子的《汤姆和琼斯的故事》,为黑人

孩子的悲惨遭遇而流下热泪,同时对资本家的罪行而义愤填膺。于是,他带

领同学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黑人孩子。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怜悯和同情;一

封写给白人资本家,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与抗议。

1911 年暑假,周恩来从天津到东北探亲,接触了一位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的老人。老人隐居乡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很多感时纪事的诗篇,抒发

忧国忧民的情怀。老人发现周恩来对时局有精辟的见解,对人民有深厚的感

情,便多次带他到烟笼山,并即兴吟诗抒怀:“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

兮在尔少年。”他对老人非常敬重,把老人的嘱咐深深记在心中。当他离开

时,老人特意写了《赠周恩来》和《赠周恩来南归诗》五首,列举历史上的

著名人物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练,成了“非常之才”、成就了“非常之业”的

故事,意味深长地赞扬和激励周恩来。

在中华这块沃土上,周恩来迅速成长起来。他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学生

运动,并且成为学生领袖,积极地宣传马列主义,参加救国救民的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解救天下百姓为己任——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他是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是一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又是一位著名诗人。

毛泽东小时候聪慧过人,而且助人为乐。上小学时,同学们中午来不及

回家,都从家里带午饭。班上有个同学,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经常不能

带饭上学。毛泽东就发现后就常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段时间之后,毛泽

东的母亲看到儿子每天的晚饭总是吃得很多,好像中午没吃饱似的,感到很

奇怪。毛泽东把分饭给同学吃的事告诉了妈妈,从此,毛泽东每天都请母亲

准备两份午饭带去上学。毛泽东助人为乐的行动感动了老师和同学,以后,

大家都伸出了友爱之手帮助那个同学。

少年毛泽东胸怀大志,勤于独立思考,反对私塾里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

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多用脑子,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得扎实、记

得牢靠。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读了许多书之后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所学的

课本及课外的故事书大都是歌颂帝王将相、圣人君子,而没有歌颂穷苦百姓

的呢?这事他思考了很久,后来他发现:原来这些书都是为剥削和压迫人民

的人写的,而不是为穷苦百姓们写的,这种情况太不合理了,应当改变。

毛泽东幼年时身体很弱,经常生病。12 岁时,还生过一场大病。他想:

身体老是这样下去,以后怎么能为国家做事情呢?从此以后,他就经常在自

家门前的池塘里游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身体渐渐结实起来,在这以

后,他又经常到湘江里去游泳,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一游就是几个小

时,除此之外,他还和同学一起在野外露宿和远足。这样做不仅仅锻炼了身

体,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树立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有力地帮助他后

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领导革命,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以解救天

下穷苦百姓为己任的壮志宏图。

年少志高——岳飞

岳飞(1103~1142),宇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我国著名

的民族英雄,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

岳飞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祖上世世代代都在黄土地上勤恳耕作。父亲

岳和是个忠厚的庄稼人。他家省吃俭用,常常用节省的粮食帮助饥民度过荒

年。邻居有侵占岳家耕地的,岳和干脆割给他;有借钱不还的,也就不要了。

这种忠厚治家的传统直接影响了岳飞。传说岳飞降生时,有一只像大雁一样

的大鸟飞鸣而过,所以父亲为他起名叫鹏举。岳飞没满月,黄河决口,母亲

姚氏抱着岳飞坐到一个大沙瓮里,才幸免于难。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贫穷。母亲含辛茹苦,亲自教他读书。没有钱买纸

笔,就用树枝作笔,沙地作纸,在地上练习写字。他寡言少语,但学习十分

用功。尤其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崇拜诸葛孔明等济世名臣。

他小时还曾写联寄志:“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圻。”表明他将来

要像诸葛武侯那样报效国家,拯救人民,建功立业。他曾游历泰山,写下“流

水崇山怀作者,春兰幽竹契风人”,寄托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名

人志士的仰慕。

岳飞不仅用功读书,精心学习兵法,而且刻苦练习武艺。传说中他生就

一身神力,未成年就能拉开300 斤的弓,8 石的弩;向周同学习箭法,能左

右开弓,箭无虚发。其实,岳飞这身武艺完全是练出来的。

岳飞生活的时代,正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时代。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岳飞决心练好武艺,保家卫国。他12 岁那年,投到一位外号“搬不动”

的老师门下。“搬不动”并不教他武艺,却每天让他手拿镐镢、肩挑扁担,

在山下挖坑担水栽树。一连两个多月,满山遍坡全栽满了树。可“搬不动”

还不说教习武艺的事。岳飞心想,我为报效国家,前来求师学武,不能光栽

树呀。“搬不动”看出岳飞的心事,笑笑说:“功夫志中来,志在耐中磨。”

过了三个多月,树栽完了,他帮师傅干杂括,师傅还是不提学武。岳飞

挂念老母,提出回去看望老母,“搬不动”说:“要学武艺,功在苦中练;

要想卫国,须先舍小家,哪有学不到武艺,就中途退却的道理?”从此岳飞

再也不提回家了。

春节将临,“搬不动”把岳飞叫来说:“你来到我这里共栽了三千六百

棵树,从明天早上开始,你去把这些小树一棵棵挨个儿摇一摇,不准折断一

枝,不准漏掉一棵,太阳不出来,就得摇完。”从此,岳飞半夜就起床,打

水扫地伺候好师傅就去摇树。开始,累得腰酸腿疼,太阳出来,刚刚摇完。

到第十天,离日出还有一个时辰,岳飞就摇完了,腰不酸,气不喘。正好“搬

不动”也来到了,他抚着岳飞的头说:“鹏举呀,俗话说,功夫,功夫,全

在工夫。没有工夫,哪有功夫!看来,你跟我一年,功夫学得差不多了,明

天可以回你母亲那里去了。”岳飞很奇怪,说:“师傅,你还没教我武艺呢!”

“搬不动”摇摇头说:“武艺我不教,我只是教你一点武艺之外的功夫,有

了这点根基,你学什么都不难了。”

岳飞辞别了“搬不动”,回到家后又跟周同师傅学习箭法,后来果然练

就一身绝技。

宣和四年(1022),岳飞应募出征,母亲在他背上用衣针刺下“精忠报

国”四个大字。10 年后,岳飞已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了。他在《满江红》

一词里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抒发了他不慕功名,不图利禄,以身报国,只争朝夕的精神。

王勃的历史小故事

王勃(649~676年),汉族,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有关王勃的经典故事(至少4个)

1、三叹王勃的故事

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2、王勃生卒之辩的故事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根据杨炯的《王勃集序》。上面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二十八岁。据此推断,王勃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另一种说法根据王勃自己写的《春思赋》:“咸亨二年(67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据此,则当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大多数学者多以后一种说法为准,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时年27岁。

3、王勃死因之谜的故事

关于王勃之死,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未达交趾见到父亲前便死去,有说是探父之后归途中死,有说是风浪大,渔船颠簸掉下海淹死,有说他既渴望又愧疚见到父亲,无法排解心中极端矛盾而投海自杀。关于王勃溺水时事,又有两种说法,一说风浪太大,其尸体眨眼间已被海浪冲走,根本无法打捞;一说他被船夫捞起,因不懂水性呛水昏厥,后过度惊悸而死。王勃之死说法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淹死于北部湾防城海域。

王勃至合浦郡后,再经钦州进防城境,然后有两条线路可走,一是于防城江下船出海,一是走陆路至北仑河口再乘船出海,在防城登船下交趾,是其渡过海域最便捷且安全的主通道。公元42年,东汉马援南征交趾,主力部队曾走这条线路,历代赴任交趾官员,走的大多也是这条线路。因交趾郡北面防城海域处因“三险” (风高、浪急、礁多)的缘故而剧烈颠簸,故王勃很有可能在此坠海。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原建有王勃墓地及祠庙,墓地及祠庙于972年被美国飞机炸毁,今只存王勃雕像。

4、王勃死后闹鬼的故事

传说王勃死后还念念不忘《滕王阁序》中他作的得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每当人们走过他的墓前,就能听到他的魂灵在坟墓中反复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次,一个秀才经过王勃的墓前,又听到坟墓中在吟诵。秀才想了一会儿,对着坟墓说:“这句子好是好,只是还不够精练,要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好吗?”从此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王勃的魂灵在坟墓中吟诵这个句子了。也有一说王勃死后阴魂不散,常在夜间出没赣江水面,高声吟诵这两句诗。

一次,一客船路经此处,正值吟声大作,那游客高喊: “这一句写得不好,太罗嗦,如果把上句的‘与’和下句的‘共’去掉,就简洁多了。”从此王勃鬼魂再也没出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从庾信《射马赋》中“荷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胎翻新而出。如果去掉“与”和“共”两个虚词,在内容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确实比原句“精练”了,但是在删去了“与”和“共”两个字后,句子的节奏显得急促,不如原来从容大度,与上下文的格调显得很不谐调,故这两句诗并不能精简。)

扩展资料: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标签: 小故事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