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子婴,秦王子婴为什么没能拯救秦朝?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424

秦王子婴为什么没能拯救秦朝?

决定秦国命运的是天下大势,而不是子婴的能力,子婴是个命苦的孩子,他已经尽力了。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子婴很宽容,只说秦国二世而亡,并没有把账算在子他的头上。因此,历史差不多已经将他这位秦三世淡忘。谁都明白,以子婴的微薄之力想要挽救大秦社稷,无异于杯水车薪。

子婴是秦始皇叔叔成娇的儿子,赵高想伺机称帝,才把他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赵高树的一块临时挡箭牌,因为他连二世皇帝都敢杀,杀自己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子婴并没做待宰羔羊,于是将计就计,一面装病麻痹赵高,一面紧锣密鼓制定除掉赵高的计划,最终手刃了恶贯满盈的赵高。所以,尽管子婴只坐了46天的秦王,但事情没少做,只不过他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得不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实,因为秦国的家底儿早就被胡亥给败光了。

胡亥的皇位来路不正,每天过的慌恐不安,只能靠瞎折腾来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继承人。所以一群拿着锄头、木棍的农民被逼上了绝路,很快就杀奔咸阳而来。可悲的是胡亥被一手遮天的赵高蒙在鼓里,一直沉静在的他所营造的“太平盛世”里。所以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胡亥才算醒悟,但是起义大军已经将秦国逼入死胡同。陈胜、吴广刚被章邯平灭,六国势力又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若大的一个秦国只剩巴掌大小的安身立命之地。

更可悲的是胡亥最后成了任由赵高摆布的傀儡,而鼠目寸光为了扫平他的称帝之路,还在断秦国的臂膀。将士们稍有失利就被杀,打了胜仗被污蔑,反正难逃一死。因此当大将王离被砸了锅的项羽灭了之后,一路灭陈胜、吴广击杀项梁的章邯心灰意冷,不得不弃暗投明,倒戈项羽。最终章邯部下的二十万人马还被项羽刨个坑儿给埋了。由此,秦帝国的灭亡,进入了最后几秒的倒计时。

所以,当子婴上任之后,就连秦国最后一片狭小的容身之所也危在旦夕。他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看着秦帝国的轰然倒塌,就连让秦国多活一天算一天的苟且都做不到,因为一路风风火火的刘邦已经直奔关中而来。所以,子婴虽极不情愿让秦国灭亡,但是他救不了秦国,他所能充当的只是一个秦帝国落下帷幕的见证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有人认为子婴很大程度上是成蟜之子。《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秦始皇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生下两个儿子,后来在嫪毐之乱中被处死,第三个叫成蟜,为秦庄襄王之子,秦王嬴政的弟弟。后来投降赵国。

扩展资料: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

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

一、胡亥的侄子。这是最广泛的一种说法,即是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杀死秦二世后,“立二世(胡亥)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子婴就是胡亥的侄儿,他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

二、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记载赵高杀死秦二世后召秦始皇的弟弟立为皇帝,于是子婴即位。

三、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扩展资料:

三种说法之中,“二世兄子说”较为流行,从古代到现今,大多学者采用这种说法。就连新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都采用这种说法。然而,细究史实,这种说法却很靠不住。

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是夺了他哥哥的皇位当了皇帝,他当皇帝后为了巩固皇位,对兄弟姐妹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其中一位他的兄弟将闾为了挽救家族,请求为秦始皇陪葬。另外还有三个兄弟感叹自己未曾得罪胡亥,但也知道南逃一死,最终自杀。据统计,胡亥一共杀了兄弟12位,姐妹10位。胡亥杀光了他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们,同时株连他们的家族(公子将闾除外)。

所以,如果子婴真的是胡亥哥哥扶苏的儿子,那么他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胡亥会傻到把其它的兄弟侄儿都杀了,独独把这个最有威胁的侄儿留下来?所以,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孙子,也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因为这些人早就被胡亥屠杀光了。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其中有两个为他的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所生,后嫪毐之乱被秦始皇处死。剩下最后一人为成蟜,但投降赵国。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所以子婴也不是秦始皇的弟弟。

所以,子婴最有可能的身份是成蟜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儿、胡亥的堂兄弟。这也就能解释子婴为什么能在秦二世的屠杀中能存活下来,因为他只是秦二世的堂兄弟,对皇位的威胁较小,所以胡亥没有杀他。也能解释,子婴当皇帝后,与两个儿子谋划杀赵高(如果是秦始皇的孙子,肯定不会有两个这么大的儿子的)。

因子婴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堂兄”。综上所述,子婴最有可能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秦王子婴是怎么死的

子婴是被项羽杀害而死。

子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

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

扩展资料:

子婴诛灭赵高后,刘邦的义军已经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子婴没有束手待毙,而是立即调兵遣将,在峣关据守,企图抵御刘邦的义军。

但是,巨鹿之战后,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大秦帝国的将士们早已吓破了胆子,哪里还有勇气抵抗。

刘邦率兵绕过峣关,在蓝田两次大败秦兵,乘胜占领霸上,兵锋直指咸阳,并派人劝降子婴。此时,群臣也众叛亲离,子婴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出城投降刘邦。

这距他登上王位仅仅过了46天。刘邦手下诸将劝刘邦杀掉子婴,刘邦没有答应,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把子婴等人交给相关官员看押。

但随后项羽引兵到达咸阳,项羽为报国恨家仇,也防止秦朝死灰复燃,当即下令杀掉包括子婴在内的所有秦王宗室,并火烧秦王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秦朝子婴是谁的儿子!!

秦朝子婴是:扶苏之子。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胡亥兄长就是扶苏。

此说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胡亥兄长就是扶苏。)

扩展资料:

子婴生平鲜见于史册,早年经历不详,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文献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秦末,子婴临危受命,是时诸侯并起,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反秦,秦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被联军瓦解,子婴即位时内外交困,秦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大一统的秦朝,“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生命只有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所能做的只有四件事——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亡国。

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诛杀了赵高,以图重振秦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子婴

秦王子婴的父亲是谁

这个人身世不详,有如下几种说法:

1、扶苏之子

胡亥兄长的儿子,名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此说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2、始皇之弟

秦始皇的弟弟,名子婴。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该说。论点包括: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是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以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是扶苏之子。

但是据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嫪毐与赵姬媾和所生之子)不到两岁时便被秦始皇摔死,所以秦始皇死时,其余兄弟都已作古。

3、胡亥之兄

胡亥的兄长,名子婴。

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秦始皇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继位之所以名正言顺,就是因为他是当时秦始皇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推断,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应都已死去。

4、始皇之侄

秦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

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该说,论点如下:

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蟜(jiǎo)的儿子。

《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秦王子婴与秦始皇的关系

  关于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皇太子扶苏的嫡长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四是“始皇弟成峤之子”。有学者认为《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   

  这几种说法当中,“二世兄子”一说较为流行。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亦有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林剑鸣等人支持第二说,论点包括:   

  1.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并非任何属秦二世同辈或后辈者所能企及。  

  2.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3.《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作为扶苏之子实在太大。   

  4.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   

  尚有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第四说,论点如下:   

  1.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有成蟜、其母赵姬与嫪毐所生的二子等三人。   

  2.《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3.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蛟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蛟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4.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迄今为止,学界中支持第一说的较多,因为第二说也有不完善之处:  

  1.皇室人口众多,所以侄子年龄比叔叔大是经常发生的事。   2.子婴是长孙,秦二世是幼子,那这种可能性会更大。   3.秦始皇在位时间很长,众多子女的年龄跨度很大并不奇怪。扶苏和胡亥相差20-30岁不是没有可能。扶苏的儿子年长于胡亥也有可能性。   4.史书只记载了秦二世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并未记载秦二世杀死自己的侄子,也就是说,子婴是秦二世的侄子不是没有可能。赵高比秦二世还要毒辣,若子婴不是长孙,即位的可能性就很小,而且还很可能就没有杀赵高的胆量。

如果你是秦王子婴,如何才能保住秦国不

秦始皇驾崩后仅仅三年,各地义军便蜂拥而起,虽然子婴机智地除掉赵高,然而良臣猛将早已被清洗的一干二净,朝堂上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墙头草。因此,尽管子婴登基之初,也挥军拒敌,然而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一败再败。不得已,子婴只能自缚出降。

其实,子婴是一位非常聪明果决的君王,他曾经以“赵王迁杀李牧亡国身死,齐王建听信后胜亡国身死”的案例劝阻胡亥不要诛杀蒙氏一族,杀忠臣而用小人只会导致人心尽丧,自毁大秦基业。然而,胡亥不听,不过三年时间,便被赵高逼上绝路。

因此,纵观秦朝兴亡,子婴并无过错。从人品上看,他跟扶苏十分相似,仁德有爱。从智商上看,他比扶苏聪明果断。可惜的是,他接手的大秦已经积弱三年,天下早已分崩离析,章邯兵败,百官叛逃。此时,想要重振大秦,一统天下,几乎没有可能。但是,倘若通过政治手段,留住秦国的一块封地,意图自保,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那么,如果你是子婴,除了投降,你还可以怎样谋划?

因为三秦百姓遭受胡亥和赵高的折腾已经苦不堪言,因此子婴登基后,应立刻废除一些苛政,赢取民心,获得大秦基本盘的支持。然后再次发布“求贤令”,无论是否真的能够招来良将谋臣,至少把态度摆在这里,那就是子婴我是求贤若渴的。第三,对于有功之人立刻封赏,尤其在外线与叛乱分子激战的将士,不但要重赏,而且立刻提升爵位。有功的爵升三等,无功的爵升一等。

同时,大力开展政治宣传,对于项羽虐杀投降秦兵的劣迹,派人添油加醋地巡回宣贯,力图激发秦国百姓的怒火,以便团结一心,共抗楚军,包括项羽和刘邦的两支大部队。然后再选派优秀的说客,火速赶往彭城面见熊心。

毕竟自从章邯战败,秦军精英已经损失殆尽,这个时候整肃朝纲,凝聚人心,也只能解救一时。如果时间一长,刘邦和项羽兵合一处,共击咸阳,那破城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只有跟熊心达成政治合作,才能救得子婴一命,才能保存秦国社稷。熊心所忌惮的无非是项羽一派,若子婴主动投降于熊心,自降为秦王或秦公,尊熊心为帝,那么还是有机会留下一座青山。

为了兑现熊心许下的“先入咸阳者为王”的承诺,割让部分秦地给刘邦,好让刘邦成为名副其实的关中王,并与刘邦结盟,最好结成儿女亲家。如此,便能在项羽到来之前,以犄角之势,拱卫咸阳。那么,刘邦为什么会同意结盟呢?那就要看熊心是否愿意接受子婴的投降条件。为了钳制项羽,接受子婴提议,才是熊心最佳的选择。而刘邦依靠熊心入关称王,只有联合熊心与子婴才能壮大自己,增加对抗项羽的砝码。

只要在秦地稳住脚跟,不要被刘邦或项羽一锅端,子婴还是有机会保住社稷的。再不济,逃往汉中或者巴蜀之地,阻断交通,断绝往来,高筑城,广积粮。随着项羽、刘邦、其他诸侯国势力的崛起,中原地区必会进入激烈的混战之中,待他们分出胜负,再派人前往朝贡,就像南越国一样,岂不是可以安享富贵,千秋万代~

标签: 秦王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