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原名叫郭家滩,曾令旧中国西北纺织工业走向繁华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88

1950年代,位于浐河旁的这片土地,一直是西安远郊区安静的村落,与商业、城市等无缘。一个偶然的机会,这里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并由此成为名扬西北的纺织名城,诞生了民国时西安最早的现代纺织企业——大华纱厂和旧中国有名的“雁塔牌”细布。大华纱厂始建于1935年,受大华纱厂影响,陕西一度成为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到今天,"大华"作为西北近代纺织业的奠基者和"老字号",已历经70年风风雨雨,也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但无论何时,只要提起"大华",提起西北纺织工业,人们都不会忘记"石凤翔"这个名字。


石凤翔,1893~1966,名志学,字凤翔,湖北孝感孝昌县滑石冲人,纺织教育家、纺织技术专家及纺织实业家。一生致力于发展、振兴民族纺织工业,先后担任大兴纱厂、西安大华纱厂、广元大华纱厂经理,裕大华三个公司总经理,注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拓宽营销渠道、讲求经营方式,在经营管理上颇有成效,为抗战时期发展内地纺织工业作出了贡献;创办台湾大秦纺织厂、台湾中国人造纤维公司,开创台湾生产粘纤、棉纶及涤纶之先河。


西安大华纱厂建厂由来


石凤翔1912年考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机织科,1915年毕业后赴大阪内外棉厂实习。1917年回国,先后任保定甲种工业学校教务长、湖北楚兴公司楚兴纺织学校校长、楚兴公司裕华纱厂总技、1922年楚兴公司改为大兴公司,在石家庄建大兴纱厂,石任该厂厂长十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紧张,关内农村经济凋敝,国民购买力下降,加之日货倾销,许多小型民营企业纷纷倒闭,大兴纱厂也是产品积压,连年亏损。


1934年春,石凤翔派大兴会计科长徐治平到陕西推销产品,同时考察在西北建厂的条件。徐治平返回石家庄后,写了一份在西安建厂的建议书,认为西安处于关中平原产棉区,虽然交通、原煤不便,但当时西北尚无机械纺织业,纱、布均靠外地运进,市场前景广阔,适于建厂。恰在这时,总公司董事长苏汰余到大兴视察,便将建议书带回汉口召开董事会,最后决定:由大兴投资100万元,向国外定购纱、布机,并从大兴迁去部分设备,大兴公司决定在西安创办大兴纺织二厂,石被聘任为经理兼厂长。


1934年夏,石凤翔到达西安,几经周折终于在西安车站附近郭家疙台选定厂址,约计100余亩地皮,着手建厂。此间,时任陕西省主席的邵力子为发展当地民族工业计,尽力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当时,在建厂征购的地皮内,有一户蔡姓地主约占六、七亩地,坚持不卖,在多次劝说无效后,邵力子曾呈文请示行政院"为发展实业,能否责令蔡某卖地?"南京政府行政院以"强制卖地,不合政府维护私人土地所有权的原则"为由驳复呈文,最终还是经过一再加价,多方交涉,才跟蔡某达成协议,但建厂时间也因此拖延了半年之久,直到1935年春才破土动工。


经过一年半的施工和安装,大兴二厂终于于次年7月正式投产,规模为12000锭纱机、320台布机。这便是西北地区近代以来的第一个机器纺织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投产不到半年即有盈余。


当时,总公司董事长苏汰馀到西安考察新厂,对西北市场前景看好,决定新厂独立经营。同时,石凤翔建议,将生产规模扩大到纱机30000锭、布机800台的水平。但这项投资大兴是拿不出来的,于是董事会当即决定由裕华增资100万元,再由大兴、裕华两公司董事投资50万元,向日本定购纱机13000锭、布机500台,组成新的董事会,并取二公司名称各一字合为"大华",将大兴二厂更名为大华纺织公司西安大华纱厂。


1937年初,由于沿海工业不是被破坏就是被日军所霸占,而内地由于纺织企业少,市场空间大,所以纺织业空前繁荣。在这种形势下,石凤翔将从日本引进的设备很快投入了生产,利润颇丰。4月,大华召开第二次董事会,协商第三次扩充。随后便向日本定购纱机2000锭、线机4000锭、布机500台,但因不久以后抗战爆发,订货无果,直到战后清查,仍没有结果。


抗战期间,为了抵制日本龙头细布,石凤翔创立了"雁塔牌"细布,他用自己全部精力,确保雁塔细布无论在外观、色泽、手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使其深受用户好评,从而畅销西北地区。


当时的西北地区,因为只有大华一家纺织企业,手工织户也很少,棉价通常比申、汉每担低三至四元。为保证质量,大华购进棉花都经过精选和分级,因此,售出布价每匹又比申、汉高一元左右。这样大华因地区差价,比国内同类企业获利都要稍高一些。据厂志记载,公司从开工到1938年的前三年间,每年分别盈利为20万元、133万元、476万元。


毁于战火立于山洞


抗战期间,西安也处于炮火之中,仅大华厂就遭到日军3次轰炸。1939年10月,日机轰炸西安,大华厂被烧毁棉花三万担,机器也被烧坏很多,被迫停工数月,损失惨重。


1940年,工厂又因电路失火,整个织布车间被烧,再次停工修复。两次大火,使大华元气大伤。


除此以外,此间申新公司和官僚资本的雍兴公司,都先后在西安设立了纺织厂,打破了大华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竞争。同时,因战事影响,原料、燃料和设备都不能正常供应,使厂子的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之中。


鉴于这种情况,石凤翔在积极组织恢复生产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为了保全设备,避免再次被日机轰炸所毁,经过考察,石凤翔报请董事会批准,又在秦岭山中的四川广元建立了大华广元厂,将西安大华厂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拆迁,运往广元,将工厂建在山洞里,以防日军轰炸。当时,由于交通不便,石凤翔从美国一次购进40辆汽车,同时迁运动力设备和6000锭纱机(当时连政府也少有这样庞大的车队),很快便投入营运。随后,又陆续在洞外厂房安装9000锭纱机,投入生产。


自此大华公司便有了西安、广元两个厂子,都由石凤翔负责。在西安期间,石凤翔不仅经营大华纱厂,还利用大华钢丝机与其他人合作创立了大秦毛纺厂。厂子虽小,亦属独家,获利颇丰。同时,他还创建了大华酒精厂、实华实业、信义贸易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为抗战和西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曾经繁华的西安纺织城成为“小香港”


唐大明宫遗址东侧建起大华纺织厂,这是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机器纺织企业。1941年,还专门成立了陕西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为全国输送了大批纺织工业专门人才。在大华纺织厂的带动下,东关成为当时西京城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1953年,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西安占有17项,成为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也就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西安形成“南文教、东纺织、西工业、北仓储区”的城市格局。


至此,西安在城市东部建立了纺织轻工业区。这里,先后建起国棉三、四、五、六厂、西北第一印染厂等,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自此,“纺织城” 因此得名。考虑到纺织行业女工居多,为平衡男女比例,还在纺织城兴建了延河水泥厂和红旗水泥制品厂。


在“计划经济”时代,纺织行业是“铁饭碗”。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纺织城的辉煌达到顶点:到1988年时,陕西省纺织行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近15%,纺织城几家大型纺织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这个背景下,纺织城有完善的中小学校教育和医疗体系、十几个各类电影院、俱乐部和工人文化宫;成规模的商场和旅馆不计其数。


当时,纺织城成为西安当时最为繁华区域之一。


当时的纺织城,可以说是西安最多元的“城中城”:这里,有着四川话、河南话、山东话、吴侬软语……


多元带来包容,而包容则带来更活跃的城市分氛围——这,就是纺织城区域的历史基因。那些有着时代印记的苏式建筑,成为了西安独特的城市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