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340

——易错点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错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

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新经济政策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自产生之日起,就阻碍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全文

7.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易混点

②罗斯福新政“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2 )新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3 )启示:

①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②发展经济应注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2 )从它们出现的历史背景看,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实事求是地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范例。

3 .余粮收集制是适应战时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遗憾的是很快就被取消了;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不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1 )特点: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评价:

①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斯大林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④它造成了诸多严重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突出,成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4.以苏联的经济改革为鉴,我国经济改革应吸取的教训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1 )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处理好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②处理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③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④处理好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关系,对国情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2 )注意问题:

①改革目标要明确。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前进。

标签: 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