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什么年代,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什么年代二十世纪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327

魏文侯给魏国定下的国策基业就是成为战国的“中国”,即扼住所有战国的必经之路,从而实现物易垄断的目的。在魏文候时期,魏国东征西讨,向西败秦夺河西锁秦东出,东败齐国锁齐西出,南攻楚国夺取淮北,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软骨头,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善茬子。因此,魏国从国家战略需求上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护其商业利益;从国防需求上,魏国与各国均接壤,因此,魏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证国家的安全。于是,闻名天下的“魏武卒”就此诞生。

历史上把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然后又以三晋分家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而魏武卒的诞生也可以视为具体到三晋分家的一个确切年代。毕竟三晋分家前后共历经五十年之久。怎么说呢?

我们要来看当时乃至现代的两部重要兵书——孙子兵法与吴起兵法。这两部书的成立年代都是在春秋形成,然后在战国兴起的。为何呢?那就是以战争的规模与战争的激烈程度为基准的。

在春秋时代,春秋的全意是春秋有大事,即春耕秋战。这是周平王东迁之后,因无力制止各诸侯王相互攻伐的一个特殊代名词,实际上,春秋时期并不是一个朝代名称,称谓上也不属于一个朝代名称,它只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存在现象。这种打仗只能打一个季节的战争显然是属于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战争的影响也是相当小的,甚至只有几百人几千人在打仗,比如根据周制,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而齐桓公时代的鼎盛齐国也就是三军而已,总人数不过是四万人不到。所以,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一种群殴,各种军规礼法也很为粗糙简陋,比如,宋襄公时代,两国约战,不偷袭,不趁人之威,规规矩矩打仗。

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什么年代,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什么年代二十世纪

但是这种制度在孙子时代,便已经改变了,比如,孙武统帅吴国水师,绕过楚军前沿,直接插向楚国后方,让楚国瞬间崩溃。初步展现了兵者,诡道也,的真实概况。然后孙武也适时的写下孙子兵法这么一部书,初步阐明了军队,军事,战争这三者的重要性,即,军事是政治与外交的延续,但其根本是与国谋利,因此,应当不择手段。无礼义无廉耻,只有你死我活。这种思想革新了当时的战争理念。但是因吴国弱小,又没有太大的作为,孙武的战争理念也没有得到很大的传承。直到吴起的出现。吴起可以说是在继承了孙武战争理念的基础上,又完善了一种军事制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魏武卒”制度。

魏文侯在武卒建设中采取精兵原则,考取武卒的条件很苛刻。魏文侯要求武卒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驱百里。到达战场后,武卒能立即投入战斗。武卒还要具备高超的格斗技能。国家对入选的武卒给予很高的物质待遇,免除武卒全户的徭役和田宅税。武卒凭军功获取更高的爵位,享受更好的待遇。

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什么年代,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什么年代二十世纪

关于魏武卒的精锐战斗力有书记载:“齐之技击不如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如赵之劲骑,赵之劲骑不如秦之死士。”这当中,所有的军队都是当时的职业化部队,齐国技击之士是从齐桓公管仲时代便开始的,代表的是当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后的赵国劲骑其实是指赵武灵王时代胡服骑射之后的事,而秦国死士则更是秦始皇时代,封建王朝基本笃定时的秦国军队。因此,就当时而言,魏国的武卒建设非常成功,逐渐地演变成为魏国的建军制度和军功贵族制度,甚至可以说,后来的赵国劲骑与秦国死士都是得源于此模板。

而因为魏武卒的诞生,中原超级大国魏国有了一支常规化的,正规化的,职业化的军事力量。据记载,在庞涓时代,魏国的这支武装力量达到了十万人以上,这支部队不在国内驻防,全部驻扎在国外,或协助盟国驻守,或攻城略地。也就是说,从此,战争不再有春秋之分,只要国家需要,这支部队可以一直打下去。比如,在河西战役中,吴起统帅五万魏武卒,进攻秦国,秦国匆匆调集了五十万人马,吴起的五万魏武卒却是生生将秦国的五十万军队打得人仰马翻,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秦国参战的这五十万人不过是临时征调的民兵,不过是拿着菜刀的百姓而已,就算是十个打一个,也不是魏国职业军队的对手。

即,战争已经从单纯的数量对比变成了质量对比!河西战役以后,魏国继续东征西讨,基本上达成了魏文侯时期,接壤各国的战略国策,但也对其他国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威胁。其他国家被迫也得追随魏国成立职业化的军事力量,比如,齐国技击之士,秦国锐士,韩国劲卒,燕赵铁骑,等等这就是“魏武卒”诞生对时代的整体影响!

优己/著 收录 《优己通古》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优己

标签: 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