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乐不思蜀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359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蜀被魏灭后,后主刘禅被封为安乐公,移居魏都洛阳。一次宴会上,安排了蜀地歌舞表演,蜀国旧臣感念故国,无不感伤,唯独刘禅喜笑自若。司马昭就问他:“颇思蜀否?”刘禅对曰:“此间乐,不思蜀。”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典故由来。这则记载将刘禅昏庸无能的二百五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那么,刘禅真的“不思蜀”吗?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历史中的“乐不思蜀”呢?

常规解读: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后,在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中迷失沉沦,甘心为虏而不思复国。

另类解读:对于刘禅的“乐不思蜀”,也存在不同于主流的一些解读。比如就有很多学者认为,刘禅是用此法迷惑司马昭,是在韬光养晦,先保全自己,后寻机会东山再起。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历史上的刘禅确实是平庸之主,政绩平平,鲜有建树,但也绝非后世传说的那般昏庸无能,一无是处。纵使刘禅再没心没肺,毕竟亡国之君,不太可能贪图一时酒色而完全忘却故国。相比之下,故意装疯卖傻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就算不能光复蜀汉,至少可以暂且消除司马昭戒心,借此保全性命,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全文

除了以上两种解读,我们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刘禅“不思蜀”的可能性。相对比于孙氏一族世代据守江东,刘备并非蜀国人,他占据蜀地只是权宜之计,而从未把蜀地当成自己的家。刘备的计划中,蜀地只是暂时的据点,而他的终极目标是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也就是说,如果梦想成真,刘备更可能移都长安或洛阳,而并不会久居蜀地。所以刘备乃至刘禅对蜀地和蜀地百姓的感情都不太深,缺少了那份家的归属感。所以人们才会说“魏国是有军队的国家,蜀国是有国家的军队”,蜀地对刘氏而言或许非国非家,而只是一个跳板。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是蜀地人,而且还在蜀国做过官,后来才入的中原,而且蜀国灭亡的时候,陈寿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按理说他应该对故国、对刘备刘禅有很深的感情,但事实证明,并没有。陈寿写《三国志》时是奉曹魏为正朔。《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称《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所以在陈寿看来,只有曹操才是帝,而刘备和孙权最多只能算是王,或许你会说那是因为陈寿后来在晋朝做官,晋是承袭魏而来,所以他不得不如此。但实际情况是,陈寿写《三国志》并非官方授权,而是私下修史,《三国志》也是在陈寿死后,因得到尚书郎范頵赞誉,才得以进一步推广的。从陈寿的例子可以看出,刘氏与蜀地以及蜀民感情不深是很有可能的,这为阿斗“不思蜀”提供了一种说得过去的可能性。

乐不思蜀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乐不思蜀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

另外,古人写史,往往以警示后人为目的,文人喜欢借以夸张的手法表达某一观点或思想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杜撰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把刘禅的平庸进阶成昏庸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这样有利于塑造一个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安乐公形象,说明了蜀国灭亡的原因和必然性,让历史的进展结果更加合情合理,也更易于被后人理解。所以也不排除刘禅背锅的可能性。

乐不思蜀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乐不思蜀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