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图内心合得来(打一节气),只图内心合得来打一节气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286

| 寒 露 |

Cold Dew

一袭逍遥的气流

释放着一卷浅寒的诗意

登高的秋色

枫叶红了双眸

菊花独唱的秋歌

唱响了丰收的季节

熟了柿子

透亮了葡萄

金黄了大豆的喜悦

肥腻的舌尖

红黄白了横行的蟹…

只图内心合得来(打一节气),只图内心合得来打一节气

展开全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只图内心合得来(打一节气),只图内心合得来打一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

秋天的第五个节气

季秋的开始

《礼记月令》有: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不能再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字也成为人们对天气的感受了。

|初候,红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中“来宾”作“来滨”。滨,指水际。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入大水为蛤。雀,指小鸟,其类不一(此处不纠)。《国语》有: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之所以古时人们这样认为,是因为那时一到天气冷寒的季节人们就看不到“雀”飞了,但海里的蛤却开始多了,那时的人还无法正确解释这一现象,就认为“雀”变成海里的“蛤”了,既有了: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 上 香 山 ,赏 红 叶 |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观赏枫叶,最为著名的当属北京的香山红叶,香山观赏红叶绝佳处是森玉笏峰小亭,从亭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似红霞缭绕,情趣盎然。

| 老 北 京 ,斗 蟋 蟀 |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蟋蟀儿的高潮期。据记载,斗蟋蟀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蟋蟀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蟋蟀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 亲 友 相 聚 ,醉 江 蟹 |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不少地方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在寒露节后,在亲友相聚时,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此时乐也融融。

| 寒 露 蜜 桃 |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个大鲜艳的桃子挂满枝头,泛着诱人的色泽,也是一道好秋色。

|寒露时节衣食住行要注意什么|

衣|收纳短袖,不穿凉鞋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一场秋雨一场凉”,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另外,秋季时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多饮枸杞菊花,少食柿子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饮食过量。要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热软食物。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年老体弱之人可对症选择补品。

住|保证睡眠,冷水浴洗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条件许可,可在居室及其周围种植绿叶花卉,既能让环境充满生机又能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秋雾运动会伤身

深秋时节,常常是清晨醒来,窗外薄雾蒙蒙。秋雾会伤害人的身体健康。雾在形成时,其微小的水珠溶解和吸附了空气中的粉尘及废气,不仅含有一些地表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在阳光作用下,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浅蓝色光化学烟雾。浓浓的秋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黏膜,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习惯晨练的人在有雾的早晨最好在室内锻炼。

明/董其昌/行书女萝绣石壁五言诗条幅

| 赏 析 |

女萝绣石壁,溪水青濛濛。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府空。

清/颜峄/秋山行旅图

| 赏 析 |

颜峄字青来,江苏扬州人。出李寅门下,惯写古木寒鸦,飞鸣栖宿。山水、人物学北宋人,笔墨苍劲,能界画,尤擅米家山水,由淡入浓,细细加点,妙能融化无迹。至人物直以勾勒提空之法为须眉,衣褶类张子羽。

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十五年(1716)作《秋山行旅图》轴,绢本,设色,纵203.5厘米,横103.2厘米,右上自题:“丙申馀月,摹郭河阳画意于志山草堂,江都颜峄。”现藏故宫博物院;乾隆五年(1740)作《江楼对弈图》轴,绢本,设色,纵115厘米,横62.5厘米,款署:“乾隆庚申岁春二月,江都颜峄时年七十又五。”藏广州市美术馆;六年作《秋林舒啸图》轴,绢本,设色,纵140厘米,横81.8厘米,左下角款署:“江都颜峄时年七十又六。”藏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人极重其画。从艺活动约于康熙、乾隆年间。

| 寒 露 日 阻 风 雨 左 里 诗 |

宋/曹彦约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 月 夜 梧 桐 叶 上 见 寒 露 |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 桑 落 洲 |

唐/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 败 荷 鹡 鸰 图 |

明/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 山 行 |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秋 日 望 西 阳 |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 早 发 |

唐/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秋深飒爽,叶始泛黄,草木凋荣。芰荷为衣,秋水渐老。菊有黄华,秋榴盈滿。朝饮花露,夜卧风凉。

/ 寒 露 /

鴻雁來,雀化蛤,菊有黃華

秋榴滿,山楂實,木樨香隕

芙蓉冷,橙橘登,芰荷為衣

晚稻黃,玉梨落

重陽變序,節景窮秋

夏已逝,秋漸遠

一年之夢,夢亦將醒

朝寒夜冷,务必添衣

|版权声明|

除标注出处外,其余文章均为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标签: 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