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义的流血:1915年伊松佐河战役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935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众多战役都以惊人而无谓的人员损耗为普遍特征,发生在欧洲西线战场上的凡尔登会战和索姆河会战都是如此,而在欧洲南线战场上亦曾有过类似的无谓交战,而且其残酷和无意义的程度较西线诸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发生在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多达12次的伊松佐河战役。


必须采取行动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一度犹疑观望,到1915年5月终于决心加入协约国阵营参战,不过仍有所保留的只对奥匈帝国宣战,希望集中力量从后者手中夺回的里雅斯特和蒂罗尔这两处“失地”。由此便在伊松佐河畔、多洛米蒂山脉和的里雅斯特附近的山地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交战。


志在抢攻的意军在当年六七月间连续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果损兵折将而毫无进展,伊松佐河畔的两军由是陷入了僵持状态。在吃了两次苦头之后,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长路易基·卡多纳将军本不急于发动新的进攻。他已经意识到意大利的资源和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不成正比,就眼前的形势而言,他至少需要足够数量的重炮和炮弹。而据卡多纳估计,就算全意大利的武器制造商集中一年时间来生产,恐怕也填补不了前线的火炮缺口。


可是卡多纳扛不住来自罗马政府的压力,政要们高调宣称在年底前必须取得一场“巨大的胜利”。就算梦寐以求的城市的里雅斯特不能入手,那么戈里齐亚总可以吧?戈里齐亚是亚得里亚海岸的一座美丽城市,也属于意大利人眼中的“失地”。


更大的压力来自同一阵营中的盟友。保加利亚于1915年9月宣布加入同盟国,接着塞尔维亚就被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两面夹击,生存岌岌可危。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在法国的攻势亦陷入困顿,他们强烈要求意大利采取行动。这样一来,卡多纳肩上的进攻责任就变得不可推卸了。


1915年一支奥地利步兵部队的着色照片


数月以来,意军不断向伊松佐河地区调集火炮和炮弹,参谋人员也拟制了进攻计划。总体来说,虽然的里雅斯特仍然可望不可及,但是戈里齐亚已被认为是可以攻取的目标。诚然,戈里齐亚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不过它离意大利前线只有几千米远,看起来进攻难度不会太大。


按照计划,由弗鲁戈尼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进攻戈里齐亚以北的托尔曼和普拉瓦,以及附近的波德戈拉和萨博蒂诺山地;而奥斯塔公爵的第3集团军则攻击戈里齐亚以南的圣米克尔山,以两面包抄之势拿下戈里齐亚。


经过对前两次战役的总结,意军总参谋部确定了新的进攻战术,冠其名曰“有条不紊的前进”。具体来说:炮火准备既要猛烈到足以摧毁敌人前沿阵地的程度,可也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以免敌军增援部队有时间进抵一线地区。为了减轻主攻方向上的阻力,应该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发动牵制性进攻。步兵进攻时,炮火要向前延伸,一来打击敌人后方,二来阻止其增援企图。


鉴于奥军在其山间阵地上密布铁丝网,参谋们还设计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在进攻前一天的晚上,派出“破坏分队”在铁丝网上打开缺口。这些分队由4到5人组成,每人配备一把钢丝剪、数枚手榴弹和一具爆破筒。意军的爆破筒参考英军的同类装备,筒身长约2米,点火索像蜡烛芯一样向前探出,据称在引爆后可以在铁丝网中开出直径3米到5米的大洞。


30次冲锋毫无成果

10月18日,一个寒冷的秋日,1300多门意大利大炮在50千米长的战线上猛烈开火,第3次伊松佐河战役打响了。炮击的声势远远超过了前两次战役,不过由于重炮数量不足,意军炮兵主力仍是75毫米野炮,这种火炮在压制作战中的威力是相对较弱的。


尽管卡多纳曾主张缩短炮击时间,但炮击还是持续了好几天,意大利步兵直到10月21日才离开他们的战壕向前进发。意大利人满心期待着重大胜利,可是等着他们的却是苦难。在意大利逃兵的“帮助”下,奥地利人已经对意军的计划了如指掌,他们加固了阵地,补充了机枪,等着敌人上前。


奥军拥有灵活的战术。白天,士兵们都在战壕里伏低身子,留下狙击手向不知如何隐蔽自己的意大利人开枪,炮兵则退到意军的炮火范围之外。到了晚上,奥军士兵则不断开火,他们向意军阵地上空打出探照灯,引导已经向前移动位置的炮兵猛烈开炮。


奥地利军队在伊松佐河沿线的山区布置有3道防线,其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呼应的格局简直是教科书式的。这些防御系统的深度足以吸收敌人取得局部突破时的冲击力,在意军实施炮击时,第一道防线内几乎空无一人,士兵们都转移到了后续防线中。而当意军步兵开始上前时,守军也就迅速进入第一道防线,同时还能很快就得到第二线部队的加强。


手握手榴弹的意大利士兵


而在意军这方面,战场的实际和参谋部事前的预想大不一样。炮击的准确性很差,没有空中侦察手段,炮火观察员就算站在教堂的塔顶上也无法看清远方。步兵和支援炮火之间的协调低劣,炮弹供应不足,不少火炮又因为过度使用而炸膛。


以铁丝网为目标的破坏分队的成效也不佳,爆破筒的导火索很容易受潮而失效,就算成功引爆,在铁丝网上开出的孔洞也很窄,只有集中使用大量爆破筒时,才会在铁丝网上开出较大的通道。不过当意大利士兵从其中挤过时,却形成了致命的瓶颈——他们成了送给敌人机枪手的礼物。


意大利第2集团军猛攻托尔曼,但毫无成果。此地的一个焦点是俯瞰着普拉瓦的383高地,那里的奥军阵地坚不可摧。指挥着位置最靠前的那个军的军长路易吉·卡佩罗将军在利比亚的意大利殖民战争期间获得过“屠夫”的绰号,他催动部下发动了多至30次冲锋,但每一次都被奥地利人击退。卡多纳将军一直很欣赏“屠夫”,但这一次也对他近乎野蛮的打法产生了怀疑。


就算意军在局部取得了突破,也很快就会在敌人的第一次炮击、手榴弹的狂潮或反击部队的刺刀冲锋面前而瓦解。奥地利人发现在反击中打退意大利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奥军士兵已经习惯于艰难困苦和严苛纪律,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步枪、手榴弹、刺刀、尖刺棍棒和匕首,相比之下,意大利士兵粗枝大叶、经验匮乏、军纪不严。


当转入防御时,意大利人吃到的苦头一点也不比他们进攻时少。意军士兵没有在山间开辟战壕必不可少的凿岩机和炸药,他们只能把石头和沙袋堆起来保护自己,于是许多士兵沦为奥地利神枪手的标靶。当下级士官和士兵要求组织“合理防御体系”时,许多意军军官对此表示蔑视,称这不符合意大利人“勇敢的性格”。


如是一来,和意军总参谋部在战前判断的完全相反,奥匈军队在戈里齐亚附近地区毫不动摇,第3次伊松佐河战役可谓开局不利。


要不惜一切代价

经过最初几天的战斗,交战的重心移向了戈里齐亚以南的圣米克尔山一线。意军和奥军在这片战场上反复拉锯,控制权从一边转移到另一边,意大利人一度压过奥地利人的阵地,但很快又在后者的反击下退却。


在圣米克尔和蒙法尔科内之间,连绵山地的悬崖上下起伏,令人望而生畏。意军投入了善长山地战的锡耶纳旅,经过连续恶战,这个旅到10月25日夺取了一处奥军堡垒,其时该旅的3个团已经全部投入交战。


可是意大利人的喜悦是短暂的,就在那天晚上,奥军发起了凶狠的反击,迫使已无预备队可用的锡耶纳旅又回到了他们最初出发的位置上。第2天清晨,交战双方达成了一小时停火协议,用来收集和掩埋死者,因为战场上的死尸已经太多了。


在圣米克尔山的北坡,意军拉齐奥旅的第132步兵团也准备采取行动。这里的山势很陡,从270米突然攀升到900米,此地的奥军拥有完整的防御工事,多排带刺的铁丝网和机枪据点得到后方炮台的支持。


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长卡多纳将军


第132团的进攻从10月21日开始,其第一个目标是北坡上的124高地。士兵们试图用钢丝钳和爆破筒来开道,但努力归于失败,进攻一方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重大损失,经过连续10天的战斗,第132团损失了26名军官和707名士兵。制服湿透的幸存者躲在泥坑里,筋疲力尽,神志不清。


然而在10月31日晚上,该团接到命令,要求他们在第2天早上重新发动进攻。团长维奥拉上校决定抗命,他向旅长沙纳迪将军报告称:大雨使山坡湿滑不堪,面前的3排铁丝网完好无损,敌人的炮火把进攻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屠杀,在这种情况下发动进攻是不可能的。


沙纳迪知道维奥拉是一个勇敢的军官,没有充分的理由是不会拒绝执行命令的,于是他打电话给他的师长马拉齐将军,指出只有在相邻的维罗纳旅及时给予支持的情况,第2天的攻击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在距前线2千米的斯达卢西纳,马拉齐发出警告说:士兵们的“极端勇气”可能会被指挥官的虚弱感所削弱,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千方百计地猛击,胜利就属于我们了。”马拉齐说。


其实,马拉齐是受到了军长莫罗恩将军的压力,而后者则在电话里刚刚被集团军司令奥斯塔公爵骂了一顿。在距离前线16千米的切尼亚诺的司令部里,公爵对行动“没有带来明显的结果”感到遗憾,他要求参战部队的“每个人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拼到最后”。


不管怎样,第132团在11月1日没有发起进攻。这样一来,整个指挥链条上的压力层层下传,沙纳迪将军严令维奥拉上校必须在11月2日13时发动强攻。维奥拉上校发出抗议,称不会眼看着屠杀上演。


到了2日的13时,第132团还是原地不动。军长马拉齐打电话给沙纳迪:“如果再不进攻,就地解了维奥拉的职务!”维奥拉这才勉强下达了前进的命令。战斗开始后,他像往常一样从前面带队。第132团发起了多轮冲锋,但敌人的火力压倒了一切。19时左右,该团撤退了。第二天,维奥拉准备再度行动,但是暴雨让第132团哪儿也去不了。


炮击“玫瑰之城”

在维奥拉上校时而抗命、时而从命的同时,托尔曼和普拉瓦方向上的意军也陷入了困顿。有几支山地部队占据了数处奥军的战壕,并在那里打退了敌人的反攻,但是这些在付出巨大努力后取得的“成功”,在地图上几乎小得无法显示。


恶劣的天气笼罩着整个地区,到11月初,战壕里到处泥泞一片,大小道路几乎无法通行。3日那天下了初雪,那一天的战斗也非常血腥,仅这一天就有4000名意大利士兵伤亡。号称精锐部队的卡坦扎罗旅在那时已经损失了70名军官和2800名士兵,几乎占到编制数的一半。


在绝望的笼罩下,意军各部队都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动力。到了11月4日,卡多纳将军“暂停”了全线的攻势,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实际上到此结束。罗马官方宣称意大利军队赢得了胜利,实际上这场战役的收获是微不足道的,意大利人仅仅夺取了普拉瓦以南的一些沿河地带,以及波德戈拉西面的两座山丘。意军距离主攻目标戈里齐亚的距离,仅仅比战役开始之前缩短了一百米!而为了这些“成就”所付出的代价则是6.7万人阵亡、负伤或失踪。


这是伊松佐战场上的意军战壕


意军总参谋部对战役进行了总结,指出事前精心安排的炮兵和步兵协同战术没能得到有效贯彻。高层军官把战役“只取得部分成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前线中下层军官对部队的控制不力,对于中下层军官反映的战场通信不畅的问题,则没有人过问,这真是一次可悲的战术总结。


11月10日晚上,连日来持续不断的降雨升级为倾盆大雨,伊松佐河岸的山谷地带完全被云雾所笼罩,堑壕阵地被水淹没,道路变成了泛着白沫的溪流。很多人都认定在这种天气下不可能采取什么敌对行动,然而卡多纳将军却不这么想。


他一直认为,经过第三次战役的冲击,由冯·博伊纳将军率领的奥匈第5集团军已处在崩溃的边缘,意军要做的就是再加一把劲。卡多纳知道24个新兵补充营将在一两周内到达伊松佐河地区,于是他下令在11月11日就展开对戈里齐亚的新一轮攻势,这就是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


就这样,千辛万苦的士兵们仅仅经过一周的喘息停顿,就又被投入了血肉磨场。意军仍以炮击开局,然后步兵们以其最大的努力向被铁丝网和机枪密集保护的托尔曼、普拉瓦、圣米克尔山等地的坚阵发起冲锋。


奥地利守军在上一次战役中也损失颇大,而且没能得到有效的补充,不过他们在山地上居高临下,凭借着铁丝网和机枪,硬是挡住了力量三倍于己的意大利军队的推进。战场上大雨不断,而且气温下降,然后在11月16日开始下大雪,许多倒地的人很快就被白雪完全覆盖了。


在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的屠杀过程中,意军在11月18日采取了一个特殊行动:炮击了戈里齐亚城区3个小时。到那时为止,双方的火力基本上都很注意回避平民,炮击戈里齐亚被不少人认为是“全面战争”的开始。


戈里齐亚被称为奥匈帝国的尼斯、“玫瑰之城”或“紫罗兰之城”。由于此地在冬季也比较温和,后有大山,前有伊松佐河,因此被塑造成哈布斯堡王朝治下一个田园诗般的所在。城市街道的两旁满是富丽堂皇的别墅,中心的公共花园非常漂亮,山丘上的中世纪城堡壮美如画。虽然城内的3万居民在奥地利同意大利的战争开始后很快减少了一半,但因为有数万名士兵进驻,所以仍保持着战前的人口水平。


曾经有人建议奥军指挥官博伊纳将军疏散城中居民,不过他没有这样做,也许他觉得战火不会直接光临此地。至于卡多纳将军在明知不可能攻下戈里齐亚的时候还要下令炮击当地的动机,也无法解释。有人指出,也许是持续不断的流血瓦解了这位总参谋长内心文明的克制吧。


一无所得

炮击美丽的城市自然无助于意军在战场上的突破。第四次战役进行几天之后,那位人称“屠夫”的卡佩罗将军给第2集团军司令弗鲁戈尼将军发出了这样一份报告,可以说是全面概括了意大利士兵所处的困境。


他在报告中指出:“浸泡在泥浆里的步兵得不到充足的热口粮,也就无从恢复他们的力量。我的部下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走了两天多,与其说他们是士兵,倒不如说是行走的泥巴。他们缺乏的不是前进的意志……他们缺乏的是体力。甚至连预备队都在水里和泥里呆了好几天,因此不可能指望他们来使一线部队重新焕发活力。”


在圣米克尔山的北坡,在战役间隙仅仅得到两天假期的第132团重新发起了冲锋。11月22日,那位敢于抗命的维奥拉上校在战场上阵亡,当时他带领部下再度冲击124高地,这次冲击再度归于失败。


就在维奥拉战死的第二天,意大利陆军总司令部下令对在多个方向上集中力量发动最后一次进攻。这道命令完全是脱离现实的。那时大量普通士兵都已经不能再穿靴子了,因为冻伤流行,他们的双脚肿得可怕。雨雪天气总算放晴了,但也带来了新问题,军服上沾满了泥巴,干涸后,泥层就像木板一样僵硬。


卡多纳将军是看不到这一切的,他身在距离前线足有40千米远的乌迪内,被报喜不报忧的参谋们笼罩,午餐是热咖啡、烤肉和水果。按照他的严令,第四次战役又持续了几天,一队意军在11月26日打下了圣米克尔山的一处高地,但是奥地利人一通反击,就又把意大利人赶回原位置了。


马拉齐军长终于来到了前沿阵地,看着到处飞舞着手榴弹、石块、木棍,甚至是装满粪便的罐子的景象,他感到无比震惊。据说他后来对一位来自罗马的高级参谋官喊道:“你们不就是想要我这里死更多的人吗?看吧,这正是你们想要的!”


12月的第一个星期,大雪再次覆盖了一切,军事行动终于渐次停止。到了12月9日,卡多纳将军叫停了第4次伊松佐河战役。这一次意大利人的收获比上一次战役还要小,同时增加了4.9万名伤亡者,而在这两次交战中,奥地利军队分别损失了4.2万人和2.5万人。


意军总参谋部再次总结经验教训,并归纳出了新的战术思想,时光在延续,还会有更多次类似的战役。从1915年6月到1917年11月,一共上演了12次伊松佐河战役,这些没完没了的战斗血腥而无意义,双方都难从中获益,最终导致大约70万名意大利士兵和35万名奥匈帝国士兵丧生,诚然是一战中最可怕的往事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刊于《军事文摘》杂志。作者:陶力。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