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孔子思想,道教,佛教,孔子,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89

道教,佛教,孔子,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1、发展方向不同;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儒家治世、儒者言性,儒者劳心,儒者贪著,儒者有为,儒者分别,儒者治外。

道家治身。

佛家治心,佛者见性,佛者安心,佛者解脱,佛者无为,佛者平等,佛者治内。

2、发源地不同;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道教和儒家思想都是起源于中国,老子和孔子是代表人物。

3、主张不同;

儒学主张“正人先正己”,认为应该自己遵守礼法,然后再要求别人这么做。而且往往是高级别的“礼”,如父、夫、君,要求级别低的“礼”,如子、妻、臣。而且特别要求低级别的“自律”。即尽量作出服从的样子来。

道教则从“相对”的观点,认为佛教所说的“苦”就是“乐”。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教,与要谈的《老子》存在根本的区别。

道教不等同于道家,道教传承了道家养生的思想,体现了真我的意识。而道家的思想范围更广大,强调无为,无为,即出世,其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探求人和自然的关系。

佛教比较特别。佛教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等等。

道教,佛教,孔子思想,三者的联系:

1、“孔子的思想很多都是从道教上得来”这句话不太妥当。

孔子在世时曾多次向老子求教,求的是礼。道家是老子创建的一个学说,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

道教是以道家思想,黄老思想为基础,杂糅神仙精怪,练丹求药的宗教,成形于东汉末年。所以,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从道教中得来的。

2、关于“佛教的很多思想又受到了孔子思想及中庸观点的影响”。

因为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这时期占了统治地位,后来兴起的佛教不可避免地收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道教中讲求修练养生,佛教中因果轮回等观念流传开来,人们烧炼丹药追求长生,或写经造佛,修建寺观,以求冥福,如唐代诗人杜枚所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教合一

孔子与佛祖谁更伟大/孔子与佛祖谁更伟大

我不能说谁更伟大,因为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

我只想比比理论和应用让大家看看谁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儒家传承的是处世之道,是学习的道理,是为人的道理,是仁义礼智信及其衍生的道理,纵观华夏历史,凡是称子或是著书立传的大儒无不是为世界留下了文化和思想的瑰宝的大师。由此可以看出,儒家传承的并非某些伟人的事迹和一成不变的教义,而是兼容百家以儒处世的道理。那一篇篇文章都蕴含着可以学习的理念,而不是怪、力、乱、神。甚至你可以说孔圣先师是错的,只要你能讲出更合理的道理,孔子传授的是儒道。

再看看成就,汉武帝独尊儒术,能让国家兴盛,能退匈奴千里。

凡是遵循仁政的帝皇无一不是千古明君,凡是施行仁政的朝代无一不是安定,强大的。

直至后世中国所使用的治国方针不都是建立在儒的基础上的。直至当今世界先进的三权分立,依法治国,社会道德,难道就没有儒家讲的以仁治国的影子吗?甚至佛教讲后来所讲的磨砺和劫难孟子早就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明白了。

儒和道乃至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合起来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

孔子从没认为自己是神,也没认为自己能跳出五行,他只是希望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并且终其一生为之努力,传道,授业。

就像某本小说所言,可能儒学还有很多问题,很多限制,可能以后会有更好的更完美的思想和处事学问,如同煌煌大日。可是人类从蛮荒走来,走过众多黑暗的年代,儒学如同一豆缥缈的灯火,为活在中国的人们指引了方向,也给予了希望。

而我接触的信佛人很多,但是弄不清楚那些梵文经文什么意思,也就不怎么了解佛陀的思想,而从佛教印发的小册子来看,她所说的修身哲学儒家先贤每件都说的清清楚楚。

而佛教的一些人给我的印象极坏,他们能舌灿莲花,却不能身体力行。

他们还会让你开光,买香火,捐功德。如果你不做,那就是不笃信。

你如果说他们是骗子,那他们就会诅咒你下地狱,永入轮回什么的。

而且从新闻来看80%的佛教徒都是在这样的假佛教徒。

看过在丧礼上诵经的佛教徒,问其经义不能答。

由此可见,佛陀领悟的道理真正能懂得的真是不多。

三五岁小儿都有些能张口说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寺庙中的僧侣尚不能对天天诵读的经文做出解释。

所以我认为,佛陀的教化之功不如孔子。

再看看终极目标,佛陀说要跳出轮回,而孔子讲大同世界,不好对比,我只想说,如果能让生者幸,世界大同,舍我身而取义又有何妨。

最后看看平时的行事风格,佛教要求殿堂要金碧辉煌,人人都得双膝下跪顶礼膜拜,拜完还得捐点香火。而孔圣之书,人人都可读,谓之“有教无类”,拜见至圣先师,也只需要执弟子礼,拜传道恩师即可,借用文天祥先生的一句话。“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孔子信奉佛教吗?

孔子的儒家思想乃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奠基石。孔子、老子、耶稣等圣贤皆是大菩萨化身。

净土宗六祖 、也是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大师《万善同归集》云:“起世界经云: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明知自古及今,但有利于人间者,皆是密化菩萨。”

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三位天才为什么生在同一时代

是人类早期的第一个轴心时期的代表文化.三个轴心代表:孔子、苏格拉底以及佛陀。

孔子和苏格拉底,还有释迦摩尼也是这个时代出生(孔子比释迦摩尼大14岁),

此外,还有一大批人物在这个时代。

因而这个时代有一个专门的称呼——轴心时代。

公元第六世纪到第一世纪,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期。

在这之前,人类面对洪荒世界挣扎,出现很多复杂问题,人类社会也慢慢形成。

到了轴心时期,几个重要传统分别出现代表人物,按照年代来说,在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出现了孔子,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在犹太人世界出现了耶稣。

在释迦牟尼之前,就有源远流长的印度教,但它太重视古代神话、复杂的仪式、严格的种姓制度,把一个人生下来就定为某个阶级,等到轮回之后才有改变的可能,释迦牟尼出来之后,强调众生皆有佛性,如何一个人都有觉悟的智慧,只要觉悟,生命就可以离苦转乐,而且对每个人都有效果,不分阶级,不分种族。

苏格拉底在西方所面对的时代具有复杂的挑战,一边是研究自然哲学,他们把宇宙看作一个物质,加上动力不断运转,另一边是喜欢辩论的辩士学派,他们走遍各地,认为人间的法律是相对的、价值也是相对的,所以不再有原则坚持,只要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苏格拉底在这时深入反省,首先肯定人类社会的法律,进一步接受祖先传下来的宗教,他自己又问到良心的声音,既所谓精灵的声音,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开展出西方的哲学传统和知识传统。

耶稣来说,犹太教本来有深远的历史,旧约和新约的差别,就是从律法变成慈爱、仁爱,所以他说神所喜欢的是仁爱胜过祭献,神不需要礼物,因为他创造一切,但如果心中有仁爱这种信仰,展现出人的美善品格的话,神才喜欢,人们祷告不用在耶路撒冷,而在每个人的心里,用他的精神、行为来祷告。

从他们出现之后,各个传统开始转移,把重点放在人的身上,而这种人是普遍的、一律平等的人。

再看孔子,孔子的时代是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是危机的时代,也是转机的时代。

他希望当时分裂的中国能重视出现统一强大的中央权力,主张上层阶级以礼、仁政、德行来维持统治,全体人应遵从忠于天子、孝顺父母、友德朋友的信条,妇女应对丈夫忠贞服从。

但他未能把他理想与理论变成现实。在他死后七百年,汉武帝正式把他的学说奉为唯一的官方学说。

自此,历代帝王纷纷效法。到公元7世纪,唐朝大兴孔庙,孔子被奉为半人半神的圣人。

这种习俗沿袭约一千三百年。

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是中国传统的象征。

他的思想对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相当影响。

孔子思想对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也有过重大影响。

在思想方面,他是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分“仁”和“礼”两部分。

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佛祖与老子、孔子哪年代早?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依现有资料看,基本是同时代人。但老子比佛祖出生时间‍要稍早几年。孔子最晚。‍‍

孔子和佛祖谁更早出现

我到想起了问题。

中国如果没有孔圣出现。佛陀的教育能在中华大地上兴盛吗?

佛祖和孔子谁伟大

孔子啊。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句话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就是他,保证了中国一直都没有受到神权的干扰,没沦为宗教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是由神权统治,或者说神权地位在这个国家很高。

像欧洲中世纪以及中世纪之前,和现在的穆斯林地区。

那么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只会更惨。

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的刑法虽然也很不人道,但它毕竟是按罪处理的。

依据的是“法”,而不是“神的话”。

毕竟“神的话”这种东西界限太模糊了,完全就看统治者怎么解释了。

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虽然比较温和。

但又确实回阻碍社发展。

你像印度那种遍地佛教徒的国家,相信轮回说,穷的心安理得的。

你想解放生产力,这批人根本就解放不动,成了你发展经济建设的最大难题了。

你说你要普及教育,好,人家不学。我这辈子不做坏事,下辈子自然就会了……

你说那你们要不要打工,挣点钱。

人家也不,因为我这辈子不做坏事,下辈子自然就有钱了……

标签: 道教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