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兵败新民巨流河,因冯玉祥出卖?其实失败乃必然结果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59

公元1925年11月,郭松龄在听闻张作霖对南方国民军的战争策略之后,愤怒至极的他随即率部起兵,于滦州策划兵变,发表反奉宣言。


同年十二月下旬,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日,郭松龄率领的反奉军队一败涂地,夫妻二人在逃跑之中被奉军逮捕,次日便被执行死刑。


作为民国时期,特别是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整个北方唯一一个敢于反抗军阀,并且有很大成功机会的郭松龄的失败,也因此成为众人心中的一件悬疑事件。


关于此事,有很多的说法:


第一,郭松龄起义之初用的正是少帅张学良的名义,而当张学良发出通告后,其所部属纷纷倒戈,加上郭松龄部的军火要地白旗堡被吴俊生的骑兵所摧毁,于是导致了失败;


第二,日本方面在郭松龄起义后曾经联络过,后因郭强硬拒绝日本方面不合理的要求,并以中国内战为由,拒绝日军的参战,因此日军接受张作霖的提议,出动关东军偷袭,遂导致郭松龄兵败;


第三,同盟冯玉祥的背叛。在郭松龄起兵之前,便是与冯制定攻守同盟的盟约,可冯玉祥在事后却将其出卖,只有郭部孤军奋战,最终寡不敌众而失败。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士兵就算不倒戈,军火库没有被吴俊生所摧毁,日本没有出兵干涉,冯玉祥不出卖他,郭松龄就真的能够成功吗?其实并不然,郭松龄的失败有很多原因,可本质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时机的把握并不准确。


郭松龄反奉是在直奉第二次大战之后,奉系获得大胜控制北洋政府的时候,虽然这场大战中直奉两大军阀损失较大,可整个北洋政府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而当时我国的北方基本还是在北洋政府的控制当中,加上郭松龄的政策与当时的北洋军阀格格不入,因此其成为孤军一只,只能独自奋战,终究还是不能逃出失败的结局。


再者,郭松龄的这次反奉战争其实就是理想主义的实践,如同当年的巴黎起义一般,是一次没有彻底结合现世的试验。无论是前期的准备,厚实后期的计划,基本上都处于白纸一样的空白,只是模仿孙文在广东的起义,而忽略了当时两地面临的情况不一。


广东地处我国最南方的省,面对的只有北方那些帝国军阀,又拥有关隘天险,进可攻退可守。而郭松龄起兵的地方,北方有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南边有直系皖系军阀,属于三面环敌,如果不能一鼓作气用闪电战攻取奉天,那么之后便是死路一条。


所以说,郭松龄反奉之战的失败,不是因为一个具体的条件,而是因为时机的问题。老鼠想要杀死老虎,只有老虎处于弥留之际才有可能,而碰到健康的老虎,那不是死路一条吗?所以说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是可以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