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三家分晋?本来最有实力的并不是赵魏韩三家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883



晋武公,一手征伐,打败晋侯缗,在实际上吞并晋国。一手利诱,重金贿赂周釐王,获得天子册封实至名归。




至此曲沃桓叔一系,彻底取代太子仇一系,夺取晋国正统。




晋武公去世后,晋献公继位。为了防止曲沃代翼,王族争位,内部战乱的再次发生。晋献公把,原来晋国公室的诸位公子,全部诛杀。竟然屠戮四代亲族,是故晋无公族。




骊姬




在决定要立小儿子奚齐为世子之后,再加上骊姬的鼓动,晋献公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们,也大力打击。他的嫡长子申生自缢身亡,夷吾重耳等公子,四散奔逃向外国。




晋国近支宗亲,被持续打击之后,凋零殆尽。远支甚至外姓的卿大夫们,逐渐获得国君的倚重。




晋文公重耳继位后,设立三军六卿制度。三军就是,上中下三军。中军将为上卿,中军佐为次卿。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皆为下卿。




三军将佐,主要由赵魏韩,智氏、范氏、中行氏等11个氏族把持。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基本完全垄断了晋国的军政大权。




经过内部激烈的兼并斗争,到春秋末年的时候,晋国内部便只剩下,智氏赵魏韩,四家独大。他们把持晋国,国君名存实亡。其中智氏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




本期的主角粉墨登场,他就是智瑶,是智宣子的儿子。








智宣子打算,立智瑶为后。为什么呢?因为智瑶有五个长处。英俊高大是为一,精于骑射是为二,才艺双全是为三,能写善辩是为四,坚毅果敢是为五。可以说是相当的聪明了。




族人智果则有不同的意见。他对智宣子说道:“智瑶虽然有五个长处,十分聪明。但是却有一个短处,不够仁厚。凭借着聪明去做不仁厚的事情,那么祸患就会来的更快,来的更大。




智宣子不以为然,置之不理。智果做得更绝,他直接跑到太史那里,改姓了。另立为辅氏。




智瑶当政之后,被尊称为智伯。凭借聪明,当然玩的是得心应手。




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第一个副作用,骄傲放纵找上门来。




智伯有一天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宴饮。




智伯先是戏弄韩康子,不过瘾,又去侮辱他的家相段规。你瞅瞅,这没事儿找事儿嘛不是。又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侮辱人家呢?韩家实力小,只能忍着。可谁也挡不住,人家心里记恨上啊。






没办法,聪明的智伯就是自信。我不找事儿,谁敢找事,这就是他心中的信念。智伯以为他聪明得,可以不怕任何人的记恨。


智伯以上卿的身份,以国家的名义,命令赵魏韩三家上交土地。




最先勒索的是韩国。韩康子当然不愿意给。




智伯贪图利益,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他,他肯定会攻打我们的。




不如先给他,他满意之后,肯定还会再向别人去要。如果别人不给他,那他肯定就要出兵去揍人家。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免除眼前的祸患,然后静观其变,等待机会。




家相段圭,苦口婆心地劝道。


“好,给他”,韩康子大腿一拍,一脸心疼地说。




心满意足的智伯,又派人去魏桓子那里要地,魏桓子当然也不想给。




他的家相,任章的分析,更加的精辟。








无缘无故,来强要别人的领地,其他卿大夫官员,一定会心生警醒和恐惧。如果我们把地给他,那么他肯定会更加的骄傲轻敌。




我们诸位大夫,则同病相怜,因为警醒恐惧,而互相团结。用精诚团结的兵马,来对付骄傲轻狂的敌人,智伯家的命运一定不会太长了。




主公不如先满足他,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就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计划。何苦单独去做,这一个智伯的靶子呢?




魏桓子一听,有道理。马上老老实实地,把地也交给了智伯。




智伯这次更是喜上眉梢。更加觉得自己说一不二,一言九鼎。






马不停蹄,又派人去向赵襄子要地。而且这次还点明了,要哪个地方。他要赵家的,蔡地和皋狼之地。




智伯以为,情况依旧会顺风顺水。没想到的是,这次碰上了硬钉子。




或许是,没有那么聪明圆滑的家相,也或许是,赵家人就是硬。赵襄子死都不给,毛都不给。




智伯,简单干脆地怒了。亲自统兵出征,同时驱使韩国和魏国的兵马。总共三家军队,攻打赵襄子。




寡不敌众,赵家大败。赵襄子带领残兵败将,退守晋阳城。




智氏和韩魏三家,围攻晋阳,却久久不能攻下。智伯巡视阵地,遥遥望见汾水,从晋阳城旁边流过。他果真聪明,想出了水攻的计策。他号令三军,筑造长堤,引水冲灌晋阳城。




只差三版高,水就漫过城墙了。城中的灶台,都被泡塌了,青蛙乱窜。攻破晋阳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替他驾车,韩康子在一旁护卫。望着破城在即的晋阳城,智伯得意极了。他脱口而出:“我今天才知道,大水也可以灭国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踩了下魏桓子。二人相互使了个眼色,意味深长。嗯不错,是恐惧的味道。




因为汾水也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谁知道,智伯收拾完赵襄子之后,会不会用同样的招数,来对付我们两家呢?




强硬万分的赵襄子,此刻却是焦头烂额,肯定也是恐惧万分。因为破城之日,赵氏肯定全都玩完。






做一下最后的努力和挣扎吧。赵襄子秘密派出张猛,来说服韩魏二人反水,一起消灭智伯。




张猛的话刀刀见血,句句戳心。总而言之,就是唇亡齿寒。赵家一旦被灭,韩魏两家,也难保平安。




韩魏二人,当然知道,唇亡齿寒。只不过害怕,智伯的聪明,权势和兵马,不敢动作。现在心头,多了一道水攻的忧愁。再加上张猛的一番话,兔死狐悲的感觉更加强烈,于是二人下定决心叛变。




公元前453年3月,晋军阵营,寂静无声。韩康子、魏桓子带领家族精兵,趁智氏兵卒没有防备,突然进攻,控制了汾水的堤坝。然后将汾水,导向智氏的帅营。






智氏军营大乱,士兵四处逃窜。韩康子、魏桓子率众,从左右两翼猛攻。而赵军此时,也从城中杀出,三家围攻智氏的乱兵。




死的死,降的降,智氏主力全数被歼灭。智伯没有办法控制,被大水冲乱的兵马,准备夺路而逃。最恨智伯的赵襄子,可是一直盯着他呢。怎么会让他逃走?赵襄子活捉了智伯,斩杀之后还不解恨。于是把他的头颅,雕刻上漆,用来喝酒。




为了消除后患,三家兵马,又去攻打智氏的封邑,留守的军队。一次性斩杀智伯家族,200多口,天下大惊。只有当初,改姓的智果得以幸免。






聪明的智伯,制定了挟二打一,逐个击破的绝妙战略。可聪明的副作用,让他骄傲放纵,让他侮辱韩康子和他的家相。不利于战略的执行,埋下了两家反水的祸根。






聪明的智伯,想到了水攻的妙计,却在即将成功之前,疏忽大意。在韩魏二人心中,种下水攻的恐惧,导致身死国灭。




打一个老掉牙的比喻,聪明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杀敌,也能伤害自身。聪明让我们做事,得心应手,却也让我们容易骄傲自大。聪明让我们功业非凡,也能让我们飞扬跋扈,招人记恨。






所以啊,聪明的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享受聪明的好处,警惕那些副作用。千万不要,好处还没享受完,就被副作用毒翻了。晋阳(今太原)城外,智伯的悲剧和教训,应该牢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