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小时候的故事,贺知章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11

贺知章的故事有哪些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

轶事典故

(1)为子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贺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贺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2)饮中八仙

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贺知章写下咏柳时的故事

在唐朝,有位诗人,名叫“贺知章”.有一年春天,那时正好是二月,他看见了一棵大大的柳树,他又看见了柳树的枝条好像有成千上万条枝叶,他又想起了美丽的柳枝,在春风中轻轻的飘荡着,真美丽!他还不知道是谁把柳树的枝叶给裁出来的,根据他的猜测,是二月的春风,把柳枝疏的这么的翠绿,他的诗中就是这么写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白与贺知章的故事

金龟换酒

元年(742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

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

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皇帝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待诏。

后来贺知章去世,李白独自对酒,怅然有怀,想起当年金龟换酒,便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1、贺知章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2、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知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贺知章从京城回来的故事

西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西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读了李白的《乌栖曲》,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但从他留下的7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他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但像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蜀道难 贺知章和李白解金龟换酒的故事

怀抱着宏伟的理想, 天宝元年 (742), 李白来到了京城。当时的李白还没有什么大名气, 而贺知章不仅职务高,还是太子李亨的宾客, 很受玄宗皇帝的器重。

两人偶然相识于长安紫极宫。其时, 贺知章年逾八十,见到同样也具有 “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意指李白有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他的想象超凡脱俗,读他的文章仿佛可以和他一起穿越时空,神游宇宙)的李白 ,一见如故,于是干脆就近找了一家酒店, 进去摆酒叙话。

贺知章很早就读到过李白的诗, 就乐呵呵地问,年轻人,近来有没有什么新作品给老夫欣赏欣赏?其时,李白也已经年过四十,但在贺知章眼里当然还是个小年轻。能够得到贺老指点,求之不得,于是李白高兴地拿出自己一篇诗作, 恭恭敬敬地请这位诗坛前辈过目。

这是一篇 《蜀道难》, 是李白的代表作品。贺知章 “读未竟, 称赏者数四” !也就是说还没看完, 忍不住多次击掌赞叹。

“莫非是仙人下凡? ” 贺知章为诗里面奇特的想象、 不凡的构思震惊, 他望着李白, 大加赞叹, 诗逢知己, 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把李白赞为 “谪仙人” ,李白后被称为“诗仙” 就是由此而来。

在酒店里, 两人只顾着交谈, 当店小二来要酒钱时, 两人一摸口袋, 却发现都没有带钱。贺知章略一思索, 有了, 顺手去解随身佩戴的那个金龟, 要当作酒钱。

李白知道金龟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 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标志官员品级的东西居然换酒喝?!要是被皇帝知道了, 恐怕都得治罪!李白紧张起来, 急忙阻拦。

酒逢知己, 千杯不够!贺知章豁达率性, 年纪也大了, 早已看淡仕途, 怎么会在意腰间的 “金龟” 呢?他仰面大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老一小有缘, 一定要喝个痛快!区区一个金龟, 何足挂齿啊! ” 毫不犹豫地解下了 “金龟” , 递给店小二。

李白是 “诗仙” , 而贺知章人称 “诗狂” ,虽然年龄上相差了四十二岁, 贺知章已经知名诗坛, 李白还是个小有名气的后辈,但共同的志趣爱好、 秉性气质, 打破了年龄的差异、 地位的界限, 成为忘年交。这就是 “金龟换酒” 的故事。

扩展资料:

“金龟换酒” 后来成为一个典故, 形容性格豪放, 为人豁达, 倾心相交, 恣情纵酒。也常常被诗人们引用在诗文当中, 如北宋礼部侍郎、 浙江吴兴人朱服的词写道: “九十光阴能有几, 金龟解尽留无计! ”(九十天的光阴能够留多久?解尽金龟换酒也无法将春光挽留。)

贺知章名气大,有威望, 对于李白这么称誉褒奖, 自然更容易引起世人对于李白的重视。后来贺知章还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由于贺知章和其他人的奖誉和推荐, 唐玄宗对李白也十分器重, 让李白留在身边做翰林供奉。自此, 李白慢慢地开始名震天下。

这样, 如果当时没有 “金龟换酒” 的事, 很难想象, 李白的诗才是不是能够很快名满天下, 在中国诗史上是否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如此, 贺知章好比是一个伯乐, 成就了李白, 一双慧眼发掘出了一匹千里马 , 一个“金龟”换来了一个“诗仙”。

李白知遇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他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当他身居太子宾客时,李白还是一个平民,诗才也只初露头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已。那天,贺知章身上没钱买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的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典故的由来。后来,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皇帝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从此,李白的名声鹊起。

贺知章李白蜀道难的故事

初入长安时,曾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慕名到客栈访李白,二人一见如故,李白把刚写的《蜀道难》拿给贺知章看,只见开篇写道:“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随着这震撼千古的一声长叹,李白用他那神奇莫测之毛,把实地景物与历史神话熔为一炉,挥洒出一幅壮丽奇险的蜀道山水图卷,“惊风雨,泣鬼神”,贺知章尚未读完,便激动不已,连连赞叹,称李白为“谪仙人”,拉着李白到酒楼喝酒畅叙。 酒酣之际,贺知章竟解下身上所佩金龟(皇帝赐给他的信物)充酒资。李白对此十分感动,一直念念不忘,贺知章去世以后,李白写下了《对酒忆贺监》哀悼他,回忆往事,潸然泪下:“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直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贺知章以金龟换酒,若细究起来,是违犯法规的。唐代规定,官员佩龟为饰,三品以上官员龟袋用金龟,故李商隐有:“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的诗句。但是酒的诱惑又是何等巨大,它能使人失去理智,忘却王法,即使舍命也在所不惜。无独有偶,晋阮孚就曾以金貂换酒而遭弹劾,贺知章此举当是得之于阮孚心传矣。 唐朝秘书监贺知章听说20多岁的李白到长安,不顾自己年纪大及地位高,亲自去旅店拜访李白。李白送上诗作《蜀道难》,贺知章看后十分佩服,就请李白去酒楼吃饭,由于忘带银子,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龟佩饰送给酒店换酒来招待李白 童话网:提供童话故事,儿童故事和精彩、有趣的小故事!访问http://www.tonghua5.com/

编导: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编个故事 800字。

“母亲,我走了,多保重,我还会回来看您的!”我临走时对母亲这样说。她老人家眼里含着泪,我着我的手说:“章儿,在京城做官要注意身体,多为咱们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记住了吗?”“恩,好的母亲,我走了,多保重!”说完转身走了,母亲在后面哭,我知道,但是我没回头,忍住了泪,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是贺家的独生子,从小聪明好学,这次去京城只是做一个县令,官职虽小,但是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就像母亲说的那样:“多为咱们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我不会辜负母亲的希望的!

到了京城,我兢兢业业,但是我发现,国家之所以不太平,内战多多,都是因为官府里的贪官、昏官数不胜数。几乎全部都是每天吃喝玩乐,对管理国家的事不是敷衍了事,就是干脆不管,任强盗、土匪等人为非作胆。我打算做一个清官,平平淡淡的来,戴着大红花回去接母亲,她老人家见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于是我认真处理每一件事,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年轻时“戴着大红花回去”的幻想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已经破灭了,变成了不带一屡灰尘的回去,这么多年了,我看透了官场的血腥、撕杀、你死我活。才知道官是这么难做。也许我很懦弱吧,受不了官场的滋味,就辞官回家,算一种逃避,我原来已经辜负了母亲的希望……

我回到家乡,这里的变化几乎没有,还是原来的山乡村野,想起这曾经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不由得叹了口气。

我的头发已经花白,路过一个店铺时发现那是儿时伙伴张有福开的铺子,生意真的做大了啊!刚要进去,只见有福笑着迎上来问:“这位客官,打哪来啊?我们这里还有空床铺。”

“有福,我是知章啊,贺知章!”

有福打量了我一下,笑着摇摇头。

我笑了,很僵。

……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标签: 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