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吉六,1932年的逝世名人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709

五月七号哪位名人逝世

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逝世,明朝皇帝,一代明君。

明孝宗

1932年——袁吉六,教育家。

1949年——“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李白牺牲。

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上将刘亚楼逝世

1967年——现代散文家周作人病死

1968年——吴景超(1901~1968),中国社会学家。

1981年——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逝世。

1999年——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殉职。

2007年——迭戈·科拉莱斯,美国拳击运动员。(1977年出生)

2007年——周策纵,中国历史学家。(1916年1月7日出生)

2011年——塞弗·巴雷斯特罗斯,西班牙高尔夫传奇球手,职业生涯总共赢得5个大满贯赛冠军。

2012年——丹尼·费奇,飞行员,苏城空难中避免更大伤亡的英雄。

湘西历史名人调查报告

湘西州名人录

沈从文 (1902~1988)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

熊希龄 (1870~1937)

熊希龄(1870-1937)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教育家、实业家。湖南省凤凰县人,1870年出生于凤凰县一个官宦家庭。幼年入私塾。14岁中秀才。人称湘西神童。20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协助湘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袁吉六 (1868~1932)

袁吉六(1868——1932),字仲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1868)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崇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袁吉六年少时由父亲授读,天资聪敏,博览强记。清光……

田兴恕 (1836~1877)

田兴恕(1836—1877)字忠普,湖南省镇竿镇人(今湖南凤凰),苗族。祖家本是居住在凤凰县麻冲乡麻冲寨,后因家庭贫困而在祖太婆姚氏时搬迁到竿子坪乡木林坪村长潭居住。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田兴恕出生在木林坪。其父田庆和早逝,十二、三岁的田兴恕就给人家放牛……

李烛尘 (1882~1968)

李烛尘(1882—1968) 天津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永顺县人,1882年9月16日生于永顺县毛坝寨。7岁入私塾读书,勤奋好学,颇得先生赏识,认为是建国之材。1898年参加童子试。1901……

肖纪美 (1920~2014)

肖纪美, 材料科学家。1920年12月7日生于湖南凤凰。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学、合金相理论……

彭楚政

彭楚政(194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全国扶贫状元。湖南省古丈县人,土家族,1943年11月18日出生于古丈县杨家河村一个贫农家庭。1961年因协助抓捕逃犯有功,而被特招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警察部队。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古……

李昌 (1914~2010)

李昌(1914-)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湖南省永顺县人,土家族,1914年出生于永顺县塔卧乡一个官宦之家。1928年到杭州求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洪流中,是一二九运动的骨干分子和中华……

李文采 (1906~2000)

李文采,(1906.9.9-2000.3.1),钢铁冶金学家。湖南永顺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49年后,参加上海区的重工业企业的接管工作,整顿上海各钢铁厂,组成了上海国营钢铁公司。还规划了沪、杭、宁的电力网工……

彭飞 (1914~2006)

原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彭飞是湖南省永顺县人,1914年出生,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战士、干事、连长、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福建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

胡兴仁 (1797~1872)

胡兴仁,字恕堂。嘉庆二年(1797年)生于保靖县城。其父胡嵩龄,原名大魁,字贯斗。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科举人,官晃州训导。兴仁出身书香门第,幼时勤攻诗书,聪明过人,读书三次,能背原文。他原址今为保靖县林业局,人们称之为“胡家公馆”。就职经历胡兴仁是道光……

石顺民

石顺民(湘西苗族鼓舞)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顺民从小受环境影响,喜爱苗族鼓舞,多次参加省、州、市苗族鼓舞表演。1962年3月至1985年3月,在吉首市寨阳乡树耳村务农。期间,多次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表演苗鼓);于1982年9月,……

傅良佐 (1873~1924)

傅良佐(1873-1924) 字清节,祖籍江西,1873年,生于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镇。1894年(光绪20年),傅良佐入湖南时务学堂,后来转学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他赴日本留学,自陆军士官学校第3期炮兵科毕业。归国后,他历任北洋督练处提调、兵备帮办。1907年(……

彭司勋

彭司勋(1919.7.28- )药物化学专家。湖南省保靖市人。土家族。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1996年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导,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中南大学名誉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洪富强

洪富强(苗族鼓舞)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洪富强,男,苗族,湖南省保靖县葫芦镇米塔村人,一九三六年元月三十日生,从小无父无母,靠爷爷、婆婆拉扯长大。洪富强的爷爷和婆婆当年曾是吕洞山区最好的鼓手,爷爷洪荣科打的是男式矮桩苗鼓,婆婆张大姐打的……

邓兴隆

邓兴隆(踏虎凿花)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邓兴隆,男,苗族,大专文化,1949年10月出身于剪纸世家,湖南省泸溪县踏虎村人,现任泸溪县第二中学教师。六岁起随母亲黄贵兰学凿花,十二岁后又不断得到堂舅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凿花大师黄靠天……

刘大炮

刘大炮(蓝花布印染技艺)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大炮,本名刘贡鑫,男,1936年出生,凤凰县沱江镇人,刘家蓝印花布-传承人,师从其父刘元成。刘大炮先生出生在一个染匠世家,从他的曾祖起,大约在清代道光中期就开始了染布行业,其祖父刘裕兴染布……

麻茂庭

麻茂庭(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麻茂庭,男,苗族,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山江镇马鞍山村人。1953年出生在专职从事银饰手工技艺世家。其曾祖父麻送春,从五岁起开始学艺,成为山江苗寨有名的银匠师傅。其祖父、父亲都是世代祖传的银匠师……

杨正午

杨正午(1941—)中共中央委员,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龙山县人,土家族,1941年1月2日出生于龙山县长潭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0年7月湘西第二民族师范(茶洞)中师毕业。曾任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公社团委书记。1968年调龙山县革……

隆回籍将军名单

1、袁邦根,1944年1月生,湖南隆回人。原名斌。中共党员。1961年8月参加工作。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专业、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专业毕业,大专学历。少将军衔。

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战士、班长、报务主任、台长、参谋、团副参谋长、处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通信部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部长。1992年12月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1995年7月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

1999年12月-2004年1月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第10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袁源,字仁湘,1938年4月生,湖南隆回高平镇人。196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大桥小学、隆回三中、邵阳市一中读书。

1956年7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县军械技术学校,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军区后勤部。曾于1959年赴炮击金门作战前线部队实习,1961年到西藏平叛作战部队当兵,参加过西沙自卫还击作战、中印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援越抗美的军械供应保障,荣立过三等功。

历任西藏作战部队486军械仓库技术员,广州军区后勤部军械部供应处、弹药处和装备部计划明处助理员,军械部弹药处副处长。1983年任军械部副部长、部长。

1990年,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91年,入国防大学进修系学习,1992年,入中央党校进修系学习。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3、张和辉,湖南隆回人,长期在总参、总政等总部机关工作,历任干事、副局长、局长、总政直属纪委副书记。并曾在三个军级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期间,曾任军事博物馆政委,少将军衔。

扩展资料:

隆回县历史人物: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光焘(1837—1916)湖南隆回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

谭人凤(1860—1920)字石屏,名有时,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汉族,湖南新化县人。清咸丰年农历八月初六(1860年9月20日)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孙俍工(1894—1962)原名孙光策,又号孙僚光,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垅村人,中国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最初引起重视的短篇小说《海底渴慕者》1923年发表于《小说月报》。毕生从事著述,且擅长书法。

彭述之(1895—1983)湖南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转角丘村人,化名张次南、陶伯。

1919年入北京大学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8月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负责人之一。留苏期间,彭述之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

袁吉六(1868—1932)字仕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农在历闰四月初十(1868年5月31日)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宗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全国代表:

刘平建、曾令教、向长江。

文人学者:

马萧萧、刘启后、匡国泰、欧阳恩成、范玉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回县

毛泽东毕业的湖南一师在当时算不算名校?为什么非名校者可以有如此作为?

  不算名校,应该还算一个比较差的学校吧,并不是只有名校才出人才啊,

  这篇文章总结的很好,推荐给你。

  办学理念正确

  1913年,具有现代民主教育思想,留日归国爱国的教育家孔昭绶,出任湖南长沙省第一师范校长,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师范大力开展新式教育改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孔昭绶校长的办学理念可以概括为:民主治校,为振兴中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人才。

  优秀的教师队伍

  出任湖南第一师范的孔昭绶校长,爱才、惜才、尊重人才。为办好一师,上门聘请了以杨昌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专、兼职教师。其中最有学识、最有见地,又热爱教育事业者,首数以“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自诩的杨昌济(杨开惠之父,后任北大教授);还有教育家、省议会副议长、长沙师范校长徐特立;有进步青年教师黎锦熙(后到北大等几所大学任教授),有关心学生,思想进步的学监方维;还有前清举人,长沙国学泰斗、治学严谨的袁吉六;更有美、德外籍教师……。校长孔昭绶,与杨昌济之人格魅力,更为感人。杨昌济作为一师的伦理学教师,以教育救国思想为指导,身体力行,以“日行一是”的修身宗旨,向毛泽东指明“修学储能,先博后渊”的求学之路,令毛泽东十分折服。正是有孔昭绶校长,杨昌济为代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发现并培养了以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青年。这是“经师”与“人师”的有机结合。有如此优秀的教师队伍,怎能不出栋梁人才?

  良好的学生素质

  改革后的一师首届招生,以“免交学费、免食宿费、发津贴”优惠条件招收有志教育事业的学生。招考者多为贫寒学生,通过公开命题考试,选拔了80名优秀新生入学。有充分的生源,自然易选出人才。家庭贫寒,更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自然刻苦。试题公开,更能考察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身处乱世,众多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以救国为己任,心怀大志,学习目的明确,这是优秀学生素质的基础条件。

  因材施教

  毛泽东是一个典型的个性鲜明,严重偏科的学生。国文第一,文科门门优秀,而数、理、化、音乐等却很差,甚至不及格。如何对待个性鲜明,有严重偏科,甚至还触犯校规的学生呢?这是教育工作者经常遇到,又最为头痛的问题。学校通常使用的手段一律是按“规定”处理(留级、处分),面对毛泽东严重偏科和一再触犯校规的过错引发的争执,以杨昌济为代表的进步教师,看到毛泽东身上的潜能和异乎常人的刻苦学习精神,坚决反对采取扼杀个性的简单的处罚措施,而是帮助他认识偏科的错误。惜才如命的孔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的明智之举。杨昌济老师关于“全材”与“人才”的一番慷慨陈词,不仅让坚持处理毛泽东的人折服,而且也值得我们反思:“全面发展”不等于“全科并进”;有“个性”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舛敖不驯”无可救药。剧中最感人的是孔昭绶校长将校图书馆的钥匙交到毛泽东手里,并告诉他,今后就不用在熄灯后,偷偷在走廊灯光下看书了。毛泽东成了校长的“特殊学生”。设想,如没有孔昭绶校长的开明,没有杨昌济等导师的教诲,能有日后的毛泽东吗?在此,我们也要感慨,不知有多少天才,被无知和不当的教育方法所扼杀了啊!

  独树一帜的育才之路

  湖南一师育才之路,不仅在100年前,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时是独树一帜,就是100年以后的,当人类己迈进21世纪,发展到信息化的今天,重温起来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湖南一师育才之路,个人的体会主要是: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孔昭绶校长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办学。学校将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作为办学的宗旨,他亲自登门聘请德高望重,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杨昌济老师,作为“修身”、“伦理学”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并针对刘俊卿借“吃剩馒头”这件事挑起的事端,专门召集了全校师生大会,向大家重申,俭朴为修身之本的道理。作为反衬,剧中新任校长张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十天一考”,废除课间操,加班补课的行为,引起全校师生的反对。可是在今天,坚持应试教育的中小学(特别是重点学校)仍在重复着张干当年的错误。

  学生自治。在学生中开展学生自治运动,由学生自己选举学友会负责人,负责学生的一切课外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培养、锻炼了学生干部。

  支持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成立哲学读书会,定期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学习方法,比赛学习进度,开展演讲、讨论等各种课外活动,老师们积极担任了各种课外活动指导,积极支持毛泽东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以体育锻炼为中心,掀起了全校了课外活动热潮……。

  培养尚武精神,在学生中开展军训。与当前大、中学校的军训不同之处是,将军训的成果应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保卫长沙免受溃军之祸。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支持学生开办工人夜校,开展生存训练,勤工俭学……。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生存能力,让学生熟悉社会,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校长是学校之魂。校长是一个学校教育方案的制定者与具体实施者,要办好学校,首先就要选好校长。孔昭绶是一位学识渊博,爱教育,爱学生,懂教育,作风民主,珍惜人才,思想进步的好校长,在他的带领下一师生气蓬勃,积极向上;反之,张干接任后,办学思想僵化,作风专横,尽管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孔校长所开创的新风却荡然无存,一师一时间变得毫无生气。作为校长的孔昭绶,善于团结,作风民主,不愧为校长的典范。

  一百年后,现代人再来看当时的湖南一师的办学之路,育人之法,对照当今的教育,令我们感慨万千的是:时代前进了,社会进步了,科技和经济都飞速发展了,学校更多,更大,建得更好了,学历层次也更高了,当年的“一师”也由中师升格为本科院校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富裕,用不着为温饱发愁了,然而,学校的教育方法却改变不大。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灌输教育仍是主要方法,学生并未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不但未提高,甚至还有下降,学生的厌学情绪令人吃惊,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令人堪忧……。为什么??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问题在哪里?我们还能培养出大师级,领袖级的人才吗?

1868年左右国内外出现什么重要的人物。

1868年的重要的人物:

美国第15任总统詹姆斯·布坎南去世

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斯科特出生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出生

法国天文学家让桑在日全食中发现氦元素

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袁吉六出生

英国奥斯卡影帝乔治·阿利斯出生

美国图书馆学家朱厄特逝世

第32任美国副总统约翰·南斯·加纳出生

中国著名武术家、民族英雄霍元甲出生

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逃到法国

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出生

美国参议院弹劾安德鲁·约翰逊总统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逝世

标签: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