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日军大机群曾被美军雷达发现,却被一个中尉轻易忽略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835

无论是1970年堪称纪录片的经典战争片《虎虎虎》,还是2001年充满三角恋情纠葛的战争爱情片《珍珠港》,都再现了珍珠港袭击发生前的一个重要细节:位于瓦胡岛北岸的一个美军雷达站意外发现了自北方飞来的日军攻击机群,并通过电话上报,却被值班军官错误地认为是从本土飞来的B-17机群,既没有深入确认,也没有逐级报告,错过了极为珍贵的预警时间。这次雷达发现是美军避免遭受奇袭的最后机会,假如那位军官给予重视并发出警报,至少可以让美军提前戒备,减轻损失,然而历史并未按照这个剧本上演。在这个遗憾的事件中,捕捉到日军机群的美军雷达是什么型号?它是如何被部署到瓦胡岛上的?在那个星期天的早晨又经历了怎样的情况?本文将为您解答上述问题。


■影片《珍珠港》中美军雷达兵发现异常的镜头。


美军早期雷达发展


美国陆军对于雷达这种新概念技术的探索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泽西州的蒙茅斯堡,由威廉·布莱尔少校领导的美国陆军通信兵实验室对当时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不过在最初几年中军方对于红外探测技术更感兴趣。1935年,布莱尔上校通过一位访客了解到美国海军正在进行的CXAM雷达项目,于是派出一位技术军官威廉·赫什伯格对此进行调查,后者很快提交了一份详实的报告,促使陆军着手启动实用雷达的开发。


■一位美军士兵站在蒙茅斯堡的标示牌前,上面写着美国陆军通信兵之家。


在取得上级的支持后,布莱尔为雷达项目争取到少量经费,并从其他项目中调拨资源,组建了一个小型团队,由民间工程师保罗·沃森领导,于1936年12月完成了首台雷达工作样机。经过数月改进后,沃森团队于1937年5月进行了首次探测演示,以验证雷达可以在夜间发现一架轰炸机。根据计划,一架马丁B-10轰炸机将在预定的时间和方位出现,便于雷达捕获,然而在演示进行时雷达却没有在预定的方位发现目标,操纵手尝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扫描,最后在距离预定位置约16公里处成功锁定了轰炸机。事后调查表明,由于风向原因轰炸机偏离了航线,却意外地促成了美国陆军历史上首次雷达搜索和目标追踪,充分验证了雷达探测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SCR-268型雷达,并发展出一套性能优良的中短程火力控制系统。


■美军最早研发的SCR-268型雷达。


1937年4月,美国陆军航空队要求开发一种能在远距离探测飞机的无线电装置,用于监控巴拿马运河区的飞行情况。1937年6月3日,陆军航空队副司令亨利·阿诺德准将亲自致信陆军通信兵部,再次强调了此类装置对于陆航的重要性。SCR-268型雷达探测距离较近,不能满足陆航的要求,于是雷达开发团队在SCR-268基础上展开远程雷达的研究。期间,美军接到警报称德国间谍正意图刺探雷达的机密信息,为了保密研发机构转移到戒备更森严的汉考克堡桑迪胡克兵营。1939年初,在西屋电气公司的协助下,技术团队完成了第一台远程预警雷达的组装,并在同年夏季的陆军演习中得到了应用,最终以SCR-270型雷达的名义列装,这是美国陆军第一种实用的早期预警雷达。


SCR-270型雷达


SCR-270型雷达是一种二维对空搜索雷达,在开发之初就被设计成一款机动式雷达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安装在车辆平台上进行机动转移,同时也有固定式版本,即SCR-271型雷达。最初的SCR-270型雷达作战单元由4台车辆构成:搭载无线电设备和主控台的K-31型厢式卡车,装有汽油发电机的K-30型发电车,运载雷达天线的K-22B型平板拖车和K-32型牵引卡车。每部雷达配备9名操纵人员,包括1位班长、2名主控台操纵手、2名标图员、2名技术技师和2名电气技师。


■呈展开状态的SCR-270型雷达,包括竖起的天线、控制车和动力车。


SCR-270型雷达的天线拖车由石油井架拖车发展而来,天线为矩形或鱼骨形,可以折叠运输,在竖起时高度17米,宽度2.4米,安装在旋转基座上,在马达驱动下进行360度旋转,最大转速为1周/分。SCR-270型雷达的工作频率为106兆赫兹,脉冲宽度10~25微秒,脉冲频率621赫兹,雷达波长3米,扫描范围360度,功率峰值100千瓦,测距精度6.4公里,测角精度2度。SCR-270的最大探测距离为240公里,但根据目标飞行高度而有所变化,比如对6000米高度的飞机探测距离为160公里,对300米低空飞行的目标发现距离为32公里。在雷达工作时,操纵手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到脉冲反射信号的波动,结合天线方位角确定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并由标图员在地图上标绘出目标航线。就性能而言,SCR-270型雷达与同期英国研发并应用于不列颠战役的"本土链"雷达系统相仿。


■SCR-270型雷达的主控台,雷达信号显示在示波器上。


1940年10月,固定式SCR-271雷达被首先部署在巴拿马运河大西洋终端的谢尔曼堡,在首次测试中就在188公里距离上成功捕获民航飞机。一个月后,SCR-271也在运河太平洋终端的格兰特堡开始运作,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巴拿马运河区的空情监控。以此为开端,SCR-270/271雷达陆续配置到夏威夷、菲律宾及其他战略要点。西屋公司也开始批量生产SCR-270/271雷达,到1941年底已经制造了约100部。与雷达的研发装备同步,美国陆军开始研究建立以雷达预警为中心的防空体系,陆军部于1940年成立了防空司令部,由詹姆斯·钱尼准将任司令,对陆航司令阿诺德少将直接负责。


■部署在新泽西州埃文斯兵营的SCR-271型雷达。


1941年4月,在纽约米切尔陆航机场建立了一座防空学校,为来自本土各地及海外的人员提供雷达操纵培训,同时还聘请英国本土防空体系的设计者,不列颠战役的功臣,英国空军元帅休·道丁前来讲学交流,努力汲取英国皇家空军的成功经验。然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作战体系的确立都难免遇到阻力和波折,即便参照英式模板,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陆军依然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防空系统,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防空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包括雷达、高射炮、防空战斗机乃至通信部门依然各行其是,没有纳入统一的指挥体系中,极大削弱了雷达可能发挥的作用,这一弊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就在夏威夷珍珠港的袭击行动中被充分暴露出来。


瓦胡岛之眼


在前往米切尔防空学校受训的人员中,有一位来自驻夏威夷陆航战斗机部队的军官肯尼思·伯奎斯特少校,他对于雷达在防空作战中的应用颇为关注,并计划在返回夏威夷后建立一套空警系统。然而,让伯奎斯特深感失望的是,夏威夷驻军高层对于雷达缺乏兴趣,在他学成归来后被直接打发回原部队。直到第一部SCR-270雷达于1941年初运抵夏威夷时,上级才想到伯奎斯特,让他负责组装和调试这些新玩意。尽管以阿诺德将军为代表的技术专家们敦促各级陆军指挥官接受新的技术装备和战术观念,但1941年2月接任夏威夷陆军部队司令的沃尔特·肖特中将对此并不积极,他的消极态度极大阻碍了瓦胡岛雷达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作。伯奎斯特只能发挥个人主动性,在没有上级授权的情况下与少数热心技术的低级军官一起建立了临时控制中心,用于汇总各雷达站点的信息,这套系统仅用于侦察警戒。在战争爆发前有12部雷达运抵夏威夷,包括6部机动式和6部固定式,但部署工作十分拖沓。


■1941年底时的瓦胡岛奥帕纳角雷达站,注意其天线为早期的鱼骨形天线。


1941年7月,瓦胡岛上的第一部SCR-270型雷达开始运作,到11月底伯奎斯特团队只完成了4部雷达的组装和部署,初步建立了环绕全岛的雷达警戒幕,另有一部雷达作为后备。


已经投入使用的4部雷达分别部署在瓦胡岛中北部海岸的哈雷瓦、最北面的奥帕纳角、西北海岸的制高点卡拉山和东南角的科科角。然而,所有雷达站最初都没有直通电话与上级联系,以至于值班员只能跑到附近的加油站使用民用电话通报情况。在战争爆发前,各雷达站终于都配备了电话,解决了通信问题,但相应的指挥链仍未建立。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肖特将军明确命令雷达站每天只运行四个小时,并在早上7时准时关机。如果严格按照肖特的命令执行,在珍珠港遇袭当天不会有任何雷达站发现来袭的日军机群,但一个意外情况让奥帕纳角的机动雷达站延迟关机,从而在这场揭幕战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1941年12月7日晨发现日军机群的美军雷达兵埃利奥特(左)和洛卡德(右)。


奥帕纳角雷达站拥有一部序列号012的SCR-270型雷达,在1941年12月7日晨当班的2名操纵员是列兵乔治·埃利奥特和约瑟夫·洛卡德,他们没有在7时关机的原因是给他们送早餐的卡车迟到了,两位年轻的雷达兵打算利用等待的时间进行额外的操纵练习。7时02分,主控台的示波器突然显示出强烈的回波信号,表明一个大型目标正从北面接近瓦胡岛,距离大约210公里。两人此前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且也不清楚雷达是否出现故障,如果那个信号是准确,那么正在飞临的机群规模超过50架!实际上,被雷达发现的目标正是日军第一攻击波的183架飞机!


■影片《虎虎虎》中埃利奥特和洛卡德通过雷达确定不明机群的方位。


在观察了几分钟后,洛卡德于7时10分拿起电话向沙夫特堡通信中心报告:"大群飞机正从北方接近,方位偏东3度。"洛卡德特别强调机群之大是他前所未见的。然而,接电话的话务员列兵约瑟夫·麦克唐纳回应道:"所有人都去吃早餐了。"当电话接通时,雷达屏幕上的信号回波显示不明机群距离瓦胡岛只有160公里。


■1941年12月7日当天奥帕纳角雷达站标绘日军机群航线的图板(左)和雷达反射信号图像(右)。


7时20分,话务员联系到第78驱逐机中队执行官克米特·泰勒中尉,并再度叫通了奥帕纳角雷达站的电话。泰勒中尉是当天防空指挥所的值班军官,他有权处理空勤警报并命令飞机升空对入侵的不明飞机进行拦截。遗憾的是,泰勒中尉刚刚到任才一周,对于工作尚不熟悉,也没有接受过相应训练,对于雷达技术更是一窍不通,当时身边也没有更具经验的人提供建议,他只能凭借自己掌握的信息做出判断。在接到雷达兵有不明机群接近的报告后,泰勒中尉认为那是飞行计划中预定当天抵达的从加利福尼亚飞来的6架B-17,因此告知雷达站不必在意,他也没有继续上报或派出飞机查证。洛卡德没有向泰勒中尉说明机群的规模,即使他提到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无论是缺乏经验的雷达兵,还是初来乍到的中尉,都不清楚6架B-17和183架日本飞机在雷达显示上的差异,而B-17也没有安装敌我识别系统,于是珍珠港袭击前最重要的预警信息被人为地忽略了。


■在12月7日晨处理奥帕纳角雷达站报告的值班军官泰勒。


7时39分,受到地面反射波的干扰,日军机群的信号从奥帕纳角雷达站的屏幕上消失了,两位雷达兵在完成了一次长达37分钟的"目标追踪训练"后,关闭了电源,准备享用早餐。一分钟后,日军攻击队总指挥渊田美津雄中佐发出了攻击信号,15分钟后连续的爆炸声打破了周末清晨的宁静,大团的烟云和高大的水柱从珍珠港内腾空而起,战争爆发了。在袭击之后,瓦胡岛所有雷达都全天开机运转,警戒日军可能的后续攻击。


遗憾之余


毫无疑问,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情报机构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大量有关日本政府在外交和军事调动上的情报,能够明确感受到日本准备开战的动向,但始终没有获悉珍珠港突袭行动的确切情报。美国军方高层普遍认为日军将首先进攻美国在远东的属地菲律宾、关岛和威克岛,而拥有完善的岸防体系并驻有庞大舰队的夏威夷可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完全可以抵御来自海上的进攻,至于遭受空中打击也不过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很少有人认为日本海军会真的集中所有主力航母跨越广阔的海域,对珍珠港实施大规模空袭。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遭日军袭击的现场照片。


在所有关于珍珠港奇袭的警报信号中,最具警示作用的莫过于12月7日当天早上的两次接触事件:首先是"沃德"号驱逐舰于6时50分前后在港口入口处击沉了一艘试图潜入港内的日军袖珍潜艇;其次是奥帕纳角雷达站在7时02分发现不明机群自北接近。两次事件都表明珍珠港正面临迫近的攻击威胁,而且相比"沃德"号的报告,雷达接触更具价值,因为暴露了日军的主要攻击方式和来袭方向。然而,这两则关键情报均由于人为因素而未能发挥作用:反潜行动因为信息传递延误迟至7时15分才被上级获悉,而雷达接触报告也因为当值军官的错误判断而被忽视了。


■影片《虎虎虎》中美军官兵操纵高射炮抵御日军飞机的攻击。


假如上述两个警报中任何一个能够在第一时间受到重视并上报到指挥层,美军至少会得到30~40分钟的预警时间,虽然不足以让大型战舰升火起锚,进行疏散机动,也足够拉响警报,提高戒备等级,使防空部队就位,并升空一定数量的巡逻战斗机,这些措施不能彻底阻止日军的进攻,但显然会阻碍其行动,增加日军的损失,减少己方的损害。在实际战斗中,美军在遭遇突袭后不久即组织防空火力展开反击,反应还是相当迅速的,这表明舰队和陆地驻军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战备,如果能够预先得到30分钟的备战时间,必然会立即反击,日军的进攻将很难顺利展开,也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战果。


■影片《珍珠港》中泰勒对雷达报告做出错误判断,这位演员和真实的泰勒颇为相似。


基于上述分析,泰勒中尉有严重失职的嫌疑,而他确实在1942年8月接受了海军调查委员会的质询,但最终委员会认为,作为一名新任军官他在没有工作经验、缺乏上级监督和同僚协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不存在过错,不予追究纪律责任。泰勒中尉的军旅生涯得以继续,最终在1961年以中校军衔从美国空军中退役。军方对泰勒中尉的处理意见是客观公正的。首先,雷达预警只是一个完整的应急反应机制的最初环节,而当时瓦胡岛上并未建立起足以使预警情报得到快速利用的通信指挥系统;其次,珍珠港乃至整个夏威夷都沉浸在和平氛围中,各级指挥部和基层部队都相当松懈,制约了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最后,美军在珍珠港的失败归根结底是美国政府和军队高层对于外交形势和日本军事准备存在误判的结果,并非某个岗位或某个人的失误,无论白宫和国会,还是太平洋舰队总部,都负有整体责任,后来被指控疏于职守而遭免职的金梅尔和肖特始终认为自己是替罪羊。


■1941年8月,夏威夷陆军司令肖特中将(左)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右)陪同来访的英国蒙巴顿勋爵(中)。


在珍珠港袭击中最先发现日军机群的012号SCR-270型雷达此后继续服役到战争结束。在被性能更先进的雷达取代后,这部雷达被租借给加拿大渥太华的一所大学,用于教学和演示,之后被长年闲置,直到1990年人们才重新发现这部雷达的历史价值,并将其运回美国加以修复保存,如今作为见证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重要文物被陈列在巴尔的摩的美国国家电气博物馆内。


■今日保存在美国国家电气博物馆内的"珍珠港雷达",不过天线已经更换为1943年后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