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钮祜禄,甄嬛为何改姓钮祜禄氏?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902

甄嬛为何改姓钮祜禄氏?

甄嬛改姓钮祜禄氏是因为当时皇帝表示要接在凌云峰的甄嬛回宫,可皇后用计从中阻挠,前朝言官和后宫妃嫔非议,说甄嬛本为废妃并且卦象不详。

皇帝为使甄嬛顺利回宫,并经太后同意,为甄嬛改姓钮祜禄氏,由汉军正蓝旗(下五旗)抬为满军镶黄旗(上三旗),封为熹妃,并称其为皇四子弘历的生母,生下四阿哥后自请离宫前往甘露寺,为国祈福祝祷,不仅不是废妃,还是有功之人。

瑾汐说甄嬛为钮祜禄氏熹贵妃今年37岁是因为甄嬛本人虽是27岁,但由于当时皇帝宣称甄嬛为钮祜禄氏让她做四阿哥生母,但甄嬛只比四阿哥大七岁,皇帝索性为甄嬛添了十岁,甄嬛这才得以回宫。

以上剧情可参考《甄嬛传》第55集。

扩展资料:

甄嬛为电视剧《甄嬛传》主人公,剧集主要内容:

雍正元年,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眉庄、陵容参加选秀,她本抱着充个数的念头,可皇帝偏相中了她,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眉庄被冤,陵容变心,天真的甄嬛慢慢变成了后宫精明的女子。

皇帝发现年羹尧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终于斗倒了华妃。但不久又遭人暗算,父亲也被文字狱牵连而遭牢狱之灾,生下女儿后,心灰意冷的甄嬛选择出宫修行。在宫外幸得十七爷悉心照顾,二人相爱只等有机会远走高飞。

后因误传十七爷死讯,甄嬛为保全腹中骨肉,设计与皇帝相遇,重回宫中。因生下双生子,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过皇后的陷害,最终扳倒皇后。

可造化弄人,享尽荣宠的甄嬛,最终却只能看着心上人十七爷死在自己怀中。皇帝驾崩后,弘历登基,甄嬛被尊为太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甄嬛传

历史上的甄嬛是钮祜禄熹妃吗

是的,人物原型是孝圣宪皇后,也就是熹贵妃,历史原型。

孝圣宪皇后(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

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扩展资料:

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庚午,生雍亲王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生下乾隆后地位未获提升,十余年间皆号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来并不受宠。

雍正即位初,直接封为熹妃,估计跟乾隆被密定为储君有关, 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

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1730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圣宪皇后

甄嬛为什么姓钮祜禄?是皇上赐的吧?

皇上赐的姓钮祜禄。

在古代历代帝王都非常相信天象之说,皇后就暗地里找到朝廷的天像大臣,向皇上进言,说废妃回宫,并没有这样的先例,甄嬛如果回宫的话是破坏了规矩,而且甄嬛并没有生下过皇子,而且也没有立过功,甄嬛贸然回宫,肯定会引起众多朝廷的非议。

但是皇帝觉得甄嬛既然没有生下皇子,那就说甄嬛是四哥的生母,为了祈福才离宫,如今风光的把她接回来,皇上正好册封甄嬛为贵妃。

这就要给甄嬛的家族抬旗,并且还给甄嬛赐了钮祜禄的大姓氏,就在这天晚上,皇后原本是想阻止甄嬛回宫,却没想到皇上心里早有打算,解决了皇后心中的疑问。

当皇后听到皇帝要给甄嬛抬旗的时候,皇后神情是有些慌的,非常的惊讶,因为皇上如果想接回甄嬛,赐给他皇子也就算了,如果再赐她钮祜禄大姓氏。那么就会给自己的皇后之位造成更大的威胁。

以上剧情可参考《甄嬛传》第55集。

扩展资料:

甄嬛是以孝圣宪皇后为原型,所以最后要转过去,不然就对不上了。

孝圣宪皇后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

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甄嬛

甄嬛历史的原型?

1、甄嬛历史的原型:她是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康熙三十一年九月廿七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十三岁时入侍雍和宫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下皇四子弘历。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去世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儿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2、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十余年间皆号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来并不受宠。直到弘历降生才得以改变。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庚午,生雍亲王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雍正即位初,封为熹妃,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1730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

3、出身名门:孝圣宪皇后的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钮钴禄·凌柱。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她的曾祖。而大清王朝的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是她的高祖。额亦都(1562年~1621年)自幼归附努尔哈赤,太祖建立八旗制度后,隶属满洲镶黄旗,在清初参加了讨尼堪外兰、取色克济等城、取巴尔达城、败萨克察人入扰、拿尼玛兰、章嘉、索尔瑚等城寨、击败叶赫九部联军、破扈伦四部等等重大战役,可谓是身经百战,累立战功。

钮祜禄氏当时是被作为秀女指婚给当时的胤禛的,钮祜禄氏刚到藩府的时候地位不是很高,只是格格身份。但是钮祜禄氏为人贤惠勤劳,康熙对这个儿媳妇很是夸赞,到了后来她为雍正生了一个弘历这个皇孙之后更是专门召见了她。弘历深受康熙的宠爱,被接到了皇宫抚养,自此钮祜禄氏的地位也大为提升。

扩展资料:

1、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满语"钮祜禄"汉译"狼"之意。"狼"是满族先世女真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称"钮祜禄氏"。

2、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称"钮"姓,也有的冠以汉字姓称"郎"姓。"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氏族。详见《满族八大姓》。钮祜禄氏家族出了很多的人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大贪官和珅了。

3、嫁入贝勒府:钮祜禄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给当时还是雍贝勒的胤禛时才12岁,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仅次于王爵),所以当时钮祜禄氏得身份是为格格身份,这一身份直到弘历的降生才得以改变。

4、在《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诞弘历于雍和宫。在《实录》和《圣训》中也有同样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甄嬛

甄嬛怎么改名为钮钴禄甄嬛

因为这是雍正皇帝为甄嬛改名为钮钴禄甄嬛,在《甄嬛传》中,雍正为迎接甄嬛回宫,为甄嬛改姓钮祜禄氏,由汉军正蓝旗(下五旗)抬为满军镶黄旗(上三旗),封为熹妃,封号由莞改为熹,增龄十岁,称其为皇四子弘历的生母,称钮祜禄·甄嬛。(在《甄嬛传》中为甄远道的长女,原名甄玉嬛)。

甄嬛天生丽质,与当年的纯元皇后容貌相似。她与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参加选秀,因容貌酷似已逝的纯元皇后而被皇帝选中,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沈眉庄被冤,安陵容变心,天真的甄嬛慢慢变成了后宫精明的女子。

扩展资料

在《如懿传》中钮祜禄·甄嬛仅有二女,但仍为皇帝养母,与宜修仍为死敌,其他皆于历史上钮祜禄氏走向相同,并无前作传奇戏说的成分。太后弄权后宫,与皇帝明争暗斗,与甄嬛最后疲惫寂寥的形象判若两人。

甄嬛的原型是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钮祜禄·甄嬛

钮祜禄如玥跟甄嬛什么关系,为什么都叫钮祜禄

钮祜禄如玥是甄嬛的孙媳妇。

钮祜禄如玥的原型是清朝嘉庆帝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而甄嬛的原型是雍正的圣宪皇后,因此甄嬛是嘉庆的亲祖母。

此外,钮钴禄氏是一姓氏大族,家族人丁兴旺,在清代满洲八旗中各旗均有分布,不单隶属一旗。同姓钮钴禄氏也很常见。

扩展资料: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主事善庆之女,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四月十二,比嘉庆帝小27岁。嘉庆六年(1801)入宫,初赐号为如贵人。嘉庆九年(1804)十二月十八晋封为如嫔。嘉庆十五年(1810)九月二.十晋封为如妃。

嘉庆帝崩后,道光帝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二十三,以如妃诞育惠郡王尊封为如贵妃。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月初三,道光帝晋尊如贵妃为如皇贵妃。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二十二,文宗尊封如皇贵妃为如皇贵太妃。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未刻,如皇贵太妃病逝于圆明园,享年74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恭顺皇贵妃

甄嬛和钮祜禄怜儿是一个人么

是一个人,甄嬛和钮祜禄怜儿都是指历史上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只不过这两部小说的作者给她的名字不同而已,毕竟小说的故事内容大部分都是虚构的,好像古代的女子名字大多在史册上是不清楚的,都称为XX氏,而从这两部电视剧来推测,甄嬛和钮祜禄怜儿都姓钮祜禄,而从她们的妃位和所处朝代来看他们就是一个人,只是被作者赋予的故事不同而已。

甄嬛传大结局皇帝驾崩之前甄嬛对他说的话

皇上:你再叫一次朕四郎,就像你刚入宫的时候一样。

甄嬛:刚入宫的甄嬛已经死了,皇上你忘了,是您亲手杀了她,臣妾是钮祜禄甄嬛。

皇上: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朕与嬛嬛与纯元。那时候,回不去了。为了老十七,你恨毒了朕了吧。

甄嬛:皇上圣明,不过皇上放心,臣妾再恨毒了您,也会好好抚育静和公主。眉姐姐若知道她和温实初的孩子,得皇上多年疼爱,九泉之下应该也会高兴吧。

皇上:你这个毒妇,朕要杀了你。

甄嬛:比起皇上残杀手足之毒,臣妾甘拜下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臣妾觉得还不及皇上十中之一呢。

皇上:放肆,放肆,你果然对允礼有私情。你竟敢,你竟然谋逆背叛朕。

甄嬛:不妨告诉皇上,回宫后在你身边每一刻,每一次与你接触,都让我觉得无比恶心。宁嫔也是如此。

皇上:来人,来人,来人,来人,来人。

甄嬛:来人,门口侍卫都被臣妾遣走了,臣妾就在这儿,皇上吩咐便是。皇上刚服下参汤,动怒无益于龙体安泰,只会让皇上五内郁结心火难消,皇上息怒吧。

甄嬛: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郑晓龙在执导《甄嬛传》之前都没有拍过古装戏,他想为观众拍一个批判的、和原来不大一样的清宫剧,希望观众能从这该剧中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包括人们在封建社会里生活的悲惨。

该剧改编自小说《后宫甄嬛传》,故事本身是架空的大周朝,改编后选择了“落地“的做法。编剧流潋紫因为看了《金枝欲孽》,觉得它情节虽然出彩,礼仪上还不够严谨。她在家开始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宫廷故事,希望能兼顾到情节、历史和礼节等各个方面。这部小说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才写完,剧本做了一年半,改了十几个版本。为了将原先小说架空的大周朝“落地”,流潋紫选了对人性束缚最严的清朝,改编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学会狠心下手删去原著里的许多人物和情节。

角色选择:

在选演员的时候,郑晓龙是以角色去考虑演员的,就是看她是不是这个角色的感觉,而不是外表漂亮不漂亮。孙俪齐眉刘海、简单发髻,身着淡粉系的旗服,导演认为非常符合原著中甄嬛。

选陈建斌演皇上,是因为导演觉得他像雍正。雍正登基的时候四十五岁,就不可能弄个二十多岁的人来演。雍正是帝王,他有帝王的那种感觉,他有智谋、有霸气,同时还有些阴险,不可能找一个英俊小生来演。导演找每一个嫔妃,是希望每一个妃嫔的人物性格、外形与演员的内在有关系。每个人都有她的外貌和内在的结合,而不是纯粹是每个人都漂亮。

后期制作:

该剧后期制作耗时接近10个月。因为站在故宫里面是看不到山的,而在横店拍戏的时候,镜头里会有山。于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制作团队动用电脑特效,把山抹掉了[27]。为避免观众对台词不理解,剧组后期对剧中过于文言的对白进行了修改。由于该剧在冬天拍摄,演员们说话时哈气很重,剧中发生在夏天的场景,后期也都一一用特技处理。

正面评价:

在众多雷翻天的后宫剧中,《甄嬛传》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统的剧了。认真的制作,令这部后宫剧有了不错的素质。主演孙俪除了古装扮相令熟悉她的观众有少许不习惯之外,其他的表现真的不愧为一线电视明星的水准。作为一部宫斗剧,能做到不“雷”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了。

“宫斗”作为一个热门的元素,近年来不少影视作品都很喜欢拿它来做文章,但真正能把它拍好的作品少之又少,无论是对古代皇帝一厢情愿的痴情描写,还是无视史实的各种现代演绎,甚至时尚包装,都让“后宫”作品成为一个个雷区。然而《甄嬛传》并非如此,它在满足人们对宫廷和女人心计的猎奇心理之余,更塑造了一种残酷肃杀的历史苍凉感,加上导演郑晓龙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便成就了一部令人难忘的深度之作[60]。(南方都市报评)

《甄嬛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精雕细琢的工夫,塑造出一批生动而富有意味的艺术形象。皇帝、妃嫔、宫女、太监,个个有血有肉、鲜活欲出。每个人都是典型,是一个群体的代表,但同时又是独特的“这一个”。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这些典型人物,艺术的倾向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一旦失去了所生存依托的典型环境,也就失去了全剧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结构纵横捭阖,情节环环相扣,是《甄嬛传》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而决定全剧叙事张力的并非只有历史的大背景,更有起伏跌宕、揪心裂肺的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它以甄嬛的命运沉浮为核心,从历史的深层发掘出了无数鲜活生动的细节,着力于在人与历史相交汇的点、线、面上设置情节、铺陈叙事。像文字狱勃兴、“血滴子”行动、准噶尔叛乱,这些人物、事件交错发展,彼此制约,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多线地而不是单线地构成了一个悬念叠出的故事链条。观众被裹挟在波翻浪涌之中,欲罢不能。(《求是》评)

《甄嬛传》不蹈历史剧戏说的旧辙,也不循唯史实是瞻的图解式老路,实现了一次颇具文化意义的艺术突围。它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不会过时,如果不能用好看的故事吸引人,用生动的典型感动人,用精良的制作愉悦人,再深刻的思想都无从谈起 。(《求是》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甄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