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都灵之,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482

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1、最古老的文明,最悠久的古国

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的产生。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国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就是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以后,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南部产生了苏美尔文明。

这些文明的创造者是谁?从上一世纪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通常认为,古埃及人是非洲的哈姆语系部落与亚洲的塞姆语系部落长期融合发展而成的。从语言方面来考察,目前,人们往往认定古埃及人属于塞(姆)·哈(姆)语系,或称为亚非语族。如果从人种特征来看,古埃及人既不属于白种人,也不属于黑种人。

事实上,南方的埃及人与北方的埃及人也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古埃及人的特点是长头颅,椭圆形脸,细长个子,黑色头发并有波状。这样一个非洲的基本群体在很早时就被来源于安纳托利亚和塞姆血统的巴勒斯坦的宽阔头颅的移民所混合、改变而产生了历史上的埃及人。

他们是光洁的,具有大脑壳和强壮骨骼的人,手腕和脚腕格外粗大。但是,女人通常是矮小些和更苗条些。综合以上所述,史前埃及人可以看成是地中海民族之一。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几乎与古埃及人同时创造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2、融合东、西方君主制的典型的专制主义

提起专制主义制度,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所谓“东方专制主义”,而在“东方专制主义”概念中,又以古埃及的专制主义为典型。

在古王国时代随着国家统一的最终确立和巩固、王权的强化,专制主义才开始形成。所谓专制主义,乃是国家体制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在专制主义政权统治下,君主具有绝对的、无限的权力。君主国王的统治,往往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不为任何法律和规范所限制。

法老作为古埃及的,专制主义统治的君主,具有法律、行政和财政等方面的无限权力,实行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一人的绝对统治。金字塔的建筑足以象征专制主义统治的绝对权力。但是,在古王国时代,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水利建设工程。

恰恰相反,有不少资料证明,在古王国末期和第一中间期,地方政府和州的统治者负责进行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阿西尤特州的凯悌铭文曾讲到了他通过安装水闸,引水上“山”,开拓耕地。所以,至少在第12王朝以前,水利灌溉工程是地方政府的事情,还没有中央政府统一的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

因此,把埃及的专制主义说成是“治水专制主义”,显然是一种臆造。古埃及的专制主义是建立在奴隶主贵族,专制君主对奴隶,以及广大自由农民的阶级统治的基础上,是阶级关系尖锐化的结果。

3、浓厚的宗教意识及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思想意识形态之一。宗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却是一种幻想的反映,是一种被颠倒了的思想意识。在古代世界,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往往显得软弱无力;在君主贵族的统治下,社会严重分化,人民群众又无可奈何。

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宗教,即祭祀神灵和举行礼拜仪式等手段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追求美好的人生。统治阶级恰恰利用了人们的这种普遍心理,把宗教作为奴役、统治的一种手段。

宗教在古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代埃及则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不仅干预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而且影响了文化的发展,甚至渗透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

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相对闭塞的古埃及自然环境对人们的无形的控制和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神权、王权的专制主义统治。

4、固有的文化传统与兼收并蓄的文明

在不少人们的印象中,古埃及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国家,是一个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文明。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把它归咎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这样一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对于外来民族来说,几乎是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

所以,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遭到游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和便于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但是,事实上,这种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并没有限制埃及与近东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内地的交往。

从远古时代起,埃及人通过红海海峡和苏伊士海峡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发生了交往。在南方可以通过几个瀑布,经常与埃塞俄比亚人发生密切联系。特别是从新王国时代以后,埃及越来越多的陷入对外军事和商贸活动中。

在埃及人的不断对外战争中,埃及帝国成为近东历史上第一个军事霸国,地理环境对它的限制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少,因而,所谓闭塞和保守性也就越来越被对外的军事活动和政治文化上的交往所削弱。

扩展资料:

埃及文明的对外传播的原因

1.地理上的原因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这样一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对于外来民族来说,几乎是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

所以,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遭到游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和便于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但是,事实上,这种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并没有限制埃及与近东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内地的交往。从远古时代起,埃及人通过红海海峡和苏伊士海峡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发生了交往在南方可以通过几个瀑布,经常与埃塞俄比亚人发生密切联系。

特别是从新王国时代以后埃及越来越多的陷入对外军事和商贸活动中。在埃及人的不断对外战争中,埃及帝国成为近东历史上第一个军事霸国,地理环境对它的限制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少,因而,所谓闭塞和保守性也就越来越被对外的军事活动和政治文化上的交往所削弱。

2.文化上的原因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开始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虽然,在这几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语法和词汇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语言,较之法老时期,很少相似之外,但是,象形文字的传统却得以保存下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过西奈铭文,最后影响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发明。象形文字最初使用起来不甚方便。所以,在古王国末期,由象形文字演变出来一种便于书写的行书体,通常称为僧侣体。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僧侣体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更简便的草书形式,即世俗体。古埃及人尽管发明了3种书写形式不同的文字,但都是象形文字的演化。

象形文字及其不同的书写体,维持了古埃及文字的固有传统。有了文字这个载体,埃及的文明就张上了翅膀,它不再局限于在尼罗河地区的影响,开始向近东地区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传播。一个文明要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是很难生存下来的,在古代中东地区有许多兴起的文明,正是因为没有文字或是文字没有抢得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很快的就衰落了。

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不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还有很大适应性它不断的改变自己,使得它能把埃及文明胜利的承载、传播、流传下来。所以到了近代象形文字虽然失传,但是法国的商博良最终还释读成功。更加说明象形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3.技术上的原因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它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质轻、便宜、易造,耐用,可卷折和便于运输等。于是得以大批量生产,作为垄断产品向地中海国家出口,在近 4000 年的时间内,是最受欢迎的书写材料。

古代,埃及是生产莎草纸的唯一国家。由于埃及气候干燥,文件不易腐烂,有的至今还能在沙漠里找到。近 100 年来发现的莎草纸中有前 2700~公元 900 年用十几种文字书写的文件,其中有希腊文、阿拉伯文、埃及文、科普特文、拉丁文、阿拉米文和希伯来文等。埃及是我们今天了解的记载最丰富的古代文明,这要归功于莎草纸,它不仅传下来了埃及文明本身,而且保持了其他文明。

传播文明不能靠口口相传,所以作为介质的纸就成为文明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因为埃及的莎草纸有着上述的特点,它很容易就扮演了埃及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角色。就像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一样,埃及的造纸术在早期文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正是埃及文明能够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条件。

4.军事上的原因

古埃及时期由于地理上的封闭,埃及与外界交往不便,受到敌国入侵也很少,但是随着人类文明交往的范围的扩大,埃及也开始受到了外敌的威胁。喜克索斯人就在埃及建立过15、16王朝,统治过大半个埃及。即便是当周围国家较为弱小时埃及也会必不可免的去入侵其他国家。

在埃及与外界的军事对抗交往中,敌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当然要了解和研究埃及的社会文化情况。双方发生的战争也不断的有各自的俘虏,而俘虏也会带去埃及文明的许多影响。而如果是埃及入侵了别国更是自然的把自己的文化主动地向那里传播,来消除当地文化,同化被入侵过的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及的文明自然随着军事活动向外传播。

5.交通上的原因

古埃及文化和思想是通过腓尼基人传遍东地中海沿岸各国和岛屿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要是没有腓尼基人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以及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气。那么埃及文明的影响自然会大打折扣,会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也不会对西方文明留下烙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 “第几王朝”是什么意思。相当于中国的什么?

  楼主你好!

  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古埃及王朝更迭的原因与中国类似,虽然不同之处同样很多,比如说祭司与埃及法老的矛盾等等也可能是王朝更迭的重要因素。

  古埃及第几第几王朝其实是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历史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以不同的家族、不同的统治者来源地来划分的。托勒密王朝是他们的时代,所以才独立在外没被算进去。    古埃及王朝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千年,在约前3100年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由法老统治,之后的埃及因此也称为法老埃及。前332年时埃及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托勒密王朝(虽然也自称法老)统治,古埃及时代结束。

通常把古埃及历史划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和古埃及后期等9个时期,其中前王朝时期是埃及统一之前的文明初期,早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法老统治逐渐形成的时期,古、中、新王国时期则是国家统一,法老中央集权的文明繁荣时期,而第一、二、三中间期则是国家分裂,或被外族侵略,法老权利没落的时期,最后的古埃及后期是埃及受到外族侵略和统治,渐渐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时期。

在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前,古埃及人自己也有都灵王名表等历史记录。但这些记录只记录了法老的名字(包括他们的本名、王位名和荷鲁斯名),没有朝代的划分。

王朝更迭,可以是和平的方式,比如19王朝的建立者拉美西斯一世,就是继承了18王朝伟大的末代法老赫伦希布的王位,从而开创了新王朝。

或者是宫廷政变,比如第四王朝的建立者斯奈夫鲁(胡夫的父亲),就是篡夺了第三王朝的胡尼的王位而开创新王朝。

再有就是通过战争或征服。比如11王朝的孟图霍特普一世,就是武力统一了下埃及建立王朝。

后来的孟图霍特普二世统一了整个埃及,但就不算作开创新王朝了。

另外,比如古埃及的第27王朝、第28王朝、第29王朝、第30王朝(前525-前332)被称作 为“波斯王朝”,就是因为再次期间波斯人征服并统治了埃及,就在埃及的历史上算作新王朝。

类似的比如:利比亚王朝(公元前945年~公元前730年),埃及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王朝,即第二十二王朝和二十三王朝,因为由利比亚雇佣兵建立而得名。

努比亚王朝(公元前767年~公元前656年),埃及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王朝,是由南方努比亚人建立的库施王国占领埃及南部之后建立的政权,即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竟然打了这么多字... ...说了这么多,相信楼主也一定明白埃及王朝的更迭原因了。

望及时采纳!希望加分点赞!先加分后采纳哦!

手打!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古埃及的著名人物有那些?

1、埃及艳后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

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2、美尼斯

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

使整个埃及初步统一成一个国家,开创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

美尼斯在统一上、下埃及后,曾向外发动征服战争。据历史学家推断,埃及著名的“纳尔迈石板”中刻画的征服者即是美尼斯。据说美尼斯在位时间达26年,他是在一次打猎中不幸身亡的。

美尼斯还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在下埃及建立新都,将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放在下埃及,以达到由上制下的目的。

于是在尼罗河三角洲(今开罗附近)他创建了新都城——白城。后来白城改称为孟斐斯。孟斐斯又被称为吉加普特,其意为“普塔神之宫”,埃及的希腊文名称“埃及普托司”由此而来。

这也是埃及国家名称的来源。由美尼斯开创的埃及第一王朝,共有8 个王,历时250 年之久。其中至第五任国王时,埃及进入专制统治时期,社会发展到了全盛阶段。

这一时期的国王把土地视为自己的财产,把人民视为自己的奴仆,一切行政、军事、司法权力集于自身。国王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

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后来,埃及国王渐渐被称为法老。法老在古埃及原意为“宫殿”,就像古代中国称皇帝为“陛下”一样。

3、孟图霍特普二世

门图荷太普二世(Nebhotepre Mentuhotep II ,又译曼图霍特普二世或孟图霍特普二世;前2046年-前1995年)是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他是前任法老因提夫三世与一位妃嫔所生的儿子。

他自己的妻子是'国王的母亲king's mother'——Tem。其他的妻子有他的姊妹Neferu和另外五个女子,都与他一起被埋葬在他的陵墓里。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继任的门图荷太普三世。

门图荷太普二世在位时曾多次改名,反映出当时可能曾经发生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他登基时的名字为“Nebhepetre”,是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的首位君主。

在《都灵王表》里记载他在位51年。门图荷太普二世在位第14年,在埃及发生了一场起义。这场起义可能与南部第十王朝的赫拉克利奥坡里(Herakleopolis Magna)支持者相关。

但现时我们所知道的甚少。不过,我们知道他是古埃及自第六王朝之后第一位重新统一古埃及的君主:他结束了第一中间期,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件事发生在何时。

南部的努比亚是在第一中间期时取得独立地位,而门图荷太普二世因是因为对统一南方的计划发号司令而知名。除此以外,还有证据指门图荷太普二世曾向巴勒斯坦用兵。

他把国家重新组织,被委派一位国师(vizier 掌管国家的行政。门图荷太普二世死后,被埋在一个大的墓室里,这个墓室是他在生时指令在Deir el-Bahri兴建的。

在上埃及多个地方都有门图荷太普二世所兴建的神庙及小教堂。门图荷太普二世一直都被视为一位半神半人的领袖。这种观点使古埃及统治者的地位从此永远的转变。

4、胡夫

胡夫(2598 BC - 2566 BC)是古王国第四王朝(2613 BC-2494 BC)第二位法老,是法老斯尼夫鲁和妻子赫特弗瑞丝的儿子,赫特弗瑞丝的父亲是第三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

胡夫名字Khufu的意思是“赫努姆神保护我(Khnum protects me)”,Khufu是Khnum-khuefui的缩写。法老是古代埃及奴隶主贵族的领袖,相当于国王。

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独裁者之一,胡夫在位的时间说法不一,最普遍的说法是23年(2590 BC - 2568 BC)。文献对于胡夫的记载有很大的矛盾,他统治期间期间他的权利不容挑战。

希腊历史学家认为他是“可憎的暴君”,但在埃及,它通常被认为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胡夫的性格及其治理国家的方式在当今的文献记载中很难查到。

但有证据表明他强化了祖先创建的帝国,并强化了祖先精心打造的政治的权利。胡夫是埃及最强大的法老之一。

5、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约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约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

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也许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他对庞大土木工程的热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迹。

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许多庙宇;为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增添新结构;兴建了以宏伟著称的阿布辛拜勒神庙。许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筑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

拉美西斯二世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拉美西斯二世无疑是埃及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他统治的时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国家巨大的开销加快了国力的下降。

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就开始走下坡。当他以91岁高龄过世时,已成了埃及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埃及

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古埃及的智慧之神

托特(Thoth),是赫里奥波里斯的主神之一,古埃及神话中智慧、知识、月亮之神,埃及象形文字的发明者,诸神的文书。

古代埃及的自然环境是?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

埃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才降雨。

古埃及的国王自称“上下埃及之王”,这个称号反映了河谷和三角洲在地理上的差异,一般而言,在古埃及历史上,上埃及的政治地位高于下埃及。

扩展资料: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由于有湖泊调蓄,终年水量稳定;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山区,处于干、湿两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因此,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也会在每年7—11月定期泛滥。这种泛滥一方面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另一方面,还使两岸得以沉积大量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的淤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沃土。

此外,由于淤泥的沉积由于淤泥的沉积使河岸增高,所以泛滥时河水不是冲出堤岸,而是缓缓地通过河渠蔓延出去,进而在两岸的旧河道和低凹处形成许许多多的大小池塘。

在进入干旱期后,池塘中的水倒流出来,既为逐渐干旱的河谷及时补充了灌溉,又把土地中由于先前泛滥而产生的盐分冲洗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总之,这一系列良好而稳定的自然条件,使古埃及农民几乎只需在每年泛滥季结束后把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静待收获季的到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埃及

谁有古埃及王朝世系表??

  埃及王朝历代年表

  =============================================================

  前王朝时期(前3500-前3050):

  蝎王(King Scorpion);

  偌;

  卡;

  纳尔迈(King Narmer)。

  =============================================================

  古王朝时期(前3050-前2686):

  第1王朝(公元前3050-2890年):

  阿哈—美尼斯(Menes (Aha));

  迪尔(Djer (Itit));

  瑞内博(Wadj);

  德闻(Den (Udimu));

  安迪耶布(Anendjib);

  瑟么凯特(Semerkhet);

  伽阿(Qa'a)。

  第2王朝(前2890-前2686):

  赫特普塞凯姆威(Hetepsekhemwy (Hotepsekhemwy));

  瓦迪耶;

  尼涅提耶尔(Ninetjer (Nynetjer));

  塞尼德;

  泊西布森(Peribsen (Seth-Peribsen));

  塞凯密布;

  卡塞凯姆威(Khasekhemwy)。

  ===========================================================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前2686-前2135):

  第3王朝(前2686-前2575);

  尼布卡一世(Sanakhte (Nebka) 2650 - 2630);

  左塞(Netjerykhet (Djoser) 2630 - 2611);

  斯奈夫鲁(Sekhemkhet (Djoser Teti) 2611 - 2603);

  卡巴(Khaba 2603 - 2599);胡尼(Huni 2599 - 2575)。

  第4王朝(前2575-前2465):

  斯奈夫鲁(Snofru 2575 - 2551);

  胡夫(Khufu (Cheops) 2551 - 2528);

  拉迪耶迪夫(Radjedef 2528 - 2520);

  哈夫拉(Khafre (Chephren) 2520 - 2494,狮身人面像的拥有者);

  尼布卡二世;

  门卡乌拉(Menkaure (Mycerinus) 2490 - 2472);

  赦普塞卡夫斯奈夫鲁(Shepseskaf 2472 - 2467)。

  第5王朝(前2465-前2323):

  乌塞尔卡夫(Userkaf 2465 - 2458);

  萨胡尔(Sahure 2458 - 2446);

  尼夫里尔卡尔(Neferirkare Kakai 2477-2467);

  赦普塞斯卡尔(Shepseskare Ini 2426 - 2419);

  尼夫日夫尔(Raneferef 2419 - 2416);

  尼乌塞尔(Niuserre Izi 2416 - 2392);

  门考胡尔(Menkauhor 2396 - 2388);

  杰的卡尔(Djedkare Izezi 2388 - 2356);

  乌纳斯(Wenis 2356 - 2323)。

  第6王朝(前2323-前2150):

  特提(Teti 2323 - 2291);

  佩皮珀辟一世(Pepy I (Meryre) 2289 - 2255);

  莫润尔一世(Merenre Nemtyemzaf 2255 - 2246);

  佩皮二世(Pepy II (Neferkare) 2246 - 2152);

  莫润尔二世;

  尼托克丽丝王后。

  第7王朝、第8王朝(前2150-前2135):

  伽卡尔(Djedkare);

  尼夫考尔(Netrikare);

  尼夫考胡尔(Neferkahor);

  尼夫里尔卡尔二世(Neferkare II)。

  ============================================================

  第一中间期(前2135-前1937):

  第9王朝、第10王朝(前2135-前1986);

  莫伊伯;

  科提(Kheti);

  莫里卡尔(Merikare);

  伊提。

  第11王朝(前2134-前1937):

  门图霍特普一世;

  伊涅特夫一世(Inyotef I (Sehertawy) 2074 - 2064);

  伊涅特夫二世(Inyotef II (Wahankh) 2064 - 2015);

  伊涅特夫三世(Inyotef III (Nakhtnebtepnefer) 2015 - 2007);

  尼布赫泊特尔;

  门图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 II (Nebhepetre) 1986 - 1956);

  门图霍特普三世(Montuhotep III (Sankhkare) 1956 - 1944);

  门图霍特普四世(Montuhotep IV (Nebtawyre) 1944 - 1937)。

  ================================================================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前1937-前1668):

  第12王朝(前1937-前1784);

  阿门内姆哈特一世(Amenemhet I (Sehetepibre) 1937 - 1908);

  森乌塞特一世(Senwosret I (Kheperkare) 1917 - 1872);

  阿门内姆哈特二世(Amenemhet II (Nubkaure) 1875 - 1840);

  森乌塞特二世(Senwosret II (Khakheperre) 1842 - 1836);

  森乌塞特三世(Senwosret III (Khakaure) 1836 - 1817);

  阿门内姆哈特三世(Amenemhet III (Nimaatre) 1817 - 1772);

  阿门内姆哈特四世(Amenemhet IV (Maakherure) 1772 - 1763);

  塞布科尼夫露王后(Neferusobek (Sobekkare) 1763 - 1759)。

  第13王朝(前1784-前1668):116年里65位国王在世。

  =================================================================

  第二中间期(前1668-前1560):

  第14王朝、第15王朝、第16王朝(前1720-前1565)约有40位法老,其

  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埃及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统治

  。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不过是喜克索法老的封臣。

  威格夫(Wegaf);

  安特夫四世(Antef IV);

  郝(Hor);

  叟伯克侯特普二世(Sobekhotep II);

  汗杰(Khendjer);

  叟伯克侯特普三世(Sobekhotep III);

  耐夫侯特普一世(Neferhotep I);

  叟伯克侯特普四世(Sobekhotep IV)

  艾(Ay);

  耐夫侯特普二世(Neferhotep II);

  塞斯(Sheshi);

  亚库赫(Yakubher);

  基安(Khyan);

  阿波比一世(Apopi I);

  阿波比二世(Apopi II);

  艾纳斯(Anather);

  亚考班(Yakobaam)。

  第17王朝(前1668-前1570):14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其周围地区。他

  们是喜克索的封臣。最后3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卡莫西斯(Kamosis),

  开始与北方的喜克索人斗争。

  叟伯克沙夫(Sobekemsaf);

  安特夫七世(Antef VII);

  塔阿一世(Taa I);

  塔阿二世(Taa II);

  卡莫西斯(Kamosis)。

  ======================================================================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前1560-前1070):

  第18王朝(前1570-前1293);

  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Nebpehtyre) 1539 - 1514);

  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 (Djeserkare) 1514 - 1493);

  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 (Akheperkare) 1493 - 1481);

  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 (Akheperenre) 1481 - 1479);

  海特西朴苏特(Hatshepsut (Maatkare) 1473 - 1458);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 (Menkheperre) 1479 - 1425);

  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 (Akheperure) 1427 - 1392);

  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 (Menkheperure) 1392 - 1382);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Nebmaatre) 1382 - 1344);

  埃赫那吞(Amenhotep IV / Akhenaten 1352 - 1336);

  斯门卡尔上(Smenkhkare (Ankhkheperure) 1337 - 1336);

  图坦卡蒙(Tutankhamun (Nebkheperure) 1336 - 1327);

  阿伊(Ay (Kheperkheperure) 1325 - 1321);

  荷伦希布(Horemheb (Djeserkheperure) 1323 - 1295)。

  第19王朝(前1293-前1185):

  拉姆西斯一世(Ramesses I (Menpehtyre) 1295 - 1294);

  塞蒂一世(Sety I (Menmaatre) 1394 - 1279);

  拉姆西斯二世(Rameses II (Usermaatresetepenre) 1279 - 1213);

  莫尼普塔(Merenptah (Baenrehotephirmaat) 1213 - 1203);

  阿门麦遂(Amenmesse (Menmire) 1203 - 1200);

  塞蒂二世(Seti II (Userkheperuresetepenre) 1200 - 1194);

  斯普塔(Siptah (Akhenresetepenre) 1194 - 1188);

  塔沃斯塔王后(Tausert (Sitremeritamun) 1188 - 1186)。

  第20王朝(前1185-前1070):

  塞塔克特(Setakht (Userkhauremeryamun) 1186 - 1184);

  拉姆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Usermaatremeryamun) 1184 - 1153);

  拉姆西斯四世(Ramesses IV (Hekamaatresetepenamun) 1153 - 1147);

  拉姆西斯五世(Ramesses V (Usermaatresekheperenre) 1147 - 1143);

  拉姆西斯六世(Ramesses VI (Nebmaatremeryamun) 1143 - 1136);

  拉姆西斯七世(Ramesses VII (Usermaatresetepenre) 1136 - 1129);

  拉姆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 (Usermaatreakhenamun) 1129 - 1126);

  拉姆西斯九世(Ramesses IX (Neferkaresetepenre) 1126 - 1108);

  拉姆西斯十世(Ramesses X (Khepermaatresetepenre) 1108 - 1099);

  拉姆西斯十一世(Ramesses XI (Menmaatresetepenptah) 1099 - 1069)。

  =====================================================================

  第三中间期(前1070-前767):

  第21王朝、第22王朝、第23王朝、第24王朝(公元前1070-前767);塔尼斯和底比斯的君王们包括斯孟迪斯(Smedes)、苏森尼斯(Psusennes)、朔申克一世利比亚统治者,共12位法老,舍松契(Sheshonq)一世至五世、奥索尔孔(Osorkon)一世至四世、塔克罗特(Takelot)一世至三世。底比斯僧侣王;小王国。

  =====================================================================

  伊索比亚和萨伊斯的复兴(前767-前525):

  第25王朝(公元前767-前656):

  匹耶;

  沙巴阔(Shebaka 712-698);

  摄比特库(Shebitku 698-690);

  塔哈卡(Taharqa 690-664);

  坦沃塔玛尼(Tantamani 664-657)。

  第26王朝(公元前672-前525):

  萨姆提克一世(Psammetichus I (Psam-tik) 664-610);

  尼科二世;

  阿玛西斯(Amasis 570-526);

  萨姆提克二世(Psammetichus II 610-595)。

  ====================================================================

  波斯王朝(前525-前332):

  第27王朝、第28王朝、第29王朝、第30王朝(前525-前332);

  冈比西斯(Cambyses 525-522);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521-486);

  薛西斯(Xerxes I 486-466);

  阿尔塔薛西斯(Artaxerxes I 465-424);

  大流士二世(Darius II 424-404);

  阿米尔泰乌斯(Amyrtaios 404-399);

  哈克里斯(Hakoris 393-380);

  奈科坦尼布一世(Nectanebo I 380-362);

  杰德霍尔(Teos 365-360);

  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 360-343);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Ochus (Artaxerxes III) 343-338);

  阿尔塞斯(Arses 338-336);

  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 Codomannus 335-332)。

  ======================================================================

  希腊王朝(前332-前30):

  马其顿王朝(前332-前323);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32-323);

  菲利普(Philip Arrhidaeus 323-316);

  阿黑大由斯(Arrhidaeus);

  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316-304)。

  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

  托勒密(Ptolemy)一世到托勒密十一世;

  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

  尼欧斯·狄奥尼索斯(Neos Dionysos 80-58 & 55-51);

  伯利尼斯四世王后(Berenice IV 58-55);

  托勒密十三世;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Cleopatra VII);

  托勒密十四世(恺撒里安)。

  ========================================================================

  罗马王朝(公元前30-公元395):

  公元前30年,渥大维(Octave)征服埃及。不过从公元前59年开始,埃及其实已是罗马的保护国。

  ========================================================================

  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

参考资料: 百度搜索

古埃及之迷

埃及金字塔之谜 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 它的神奇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在埃及共计大约11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Pyramid of Khafre、Pyramid of Menkare),其中胡夫金字塔(奇阿普斯)又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占地13.1英亩,由至少重2.5吨的近260万块巨石建造,共重625多万吨。是何人建造了如此宏伟的工程,一直众说纷纭。至今,主要有如下四种解释: 猜测一:百万奴隶血汗的结晶 猜测二:混凝土浇灌的结果 猜测三:失落文明的遗产 猜测四:地外文明的杰作 但是,以上理论没有一种完美到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将金字塔解释清楚。(是否就意味着先前的金字塔研究者在思维的大方向上存在着误区?) 2000年前“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Herodotus)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被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劳动3个月。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但是,近年来考古人员在金字塔附近发现了工匠居住的村落,那儿住过几千名工匠,食宿条件有充分保证。并且,还在金字塔所埋葬死者的随葬品中发现了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这表明这些死者就是金字塔的建造者,而他们不可能是奴隶,因为奴隶死后不会被安葬。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墓穴中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此外,考古人员还在生活区内发现了劳工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只有大约25000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这就意味着希罗多德有关金字塔由百万名工匠建造的论断是不准确的。 然而,疑问仍旧存在: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根据估计,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即使以现代最先进的土木技术也很难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以木制的滚轴运送,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是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唯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榈树的材质比较柔软难以充当滚木。如果滚轴的确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舰队由外输入木材,然而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同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金字塔作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实在难以置信,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要完成此建筑所需时间长达近70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又为何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因此,另一种解释就更具有合理性了。2000年法国化学家戴维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石料不是天然的,而是由人工将破碎的石灰石掺和一种矿物质粘结剂浇铸而成的。此理论的依据之一是他在一石料中发现了一英寸长的人发。之二是他发现石料中夹有矿物质和气泡。就采石场的岩石取样化验对比得知:天然石块是不会含有这两种物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利用木模逐层浇灌造石得来的。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戴维杜维斯的人造石说只不过解决了金字塔的石块搬运与垒砌问题,至于金字塔的真实建筑目的,所隐含中的大量的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以及超高度文明迹象对于尚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古埃及王国来说的确显得难以至信。 大金字塔作为人类史上最伟大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由其建筑技术上的高超、定位技术的精确,一直以来使世人惊叹不已:在平均边长9063英寸的底座上,金字塔四边互相的误差率还不到1%;现代建筑的一大难题“正直角技术”甚至被古建筑大师们游刃有余应用于金字塔的转角建构上,达到令人惊呀的“2秒之微”的误差;金字塔虽不是建造在正北纬30度在线,却也在非常接近的29度58分51秒,所存在的细微的误差是有意加上去的。(假设原始设计者希望以肉眼,而非心眼,从大金字塔的底边看到太空的极点的话,将大气中光线的曲折方式也计算在内后,大金字塔所在的位置一定要在29度58分22秒,而非30 度的位置不可。58分22秒与实际位置所在的58分51秒之间的差距还不到1分的一半。) 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还有人试图通过X光透视大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却发现根本无法得到影像。难道说大金字塔的设计者已经懂得了X光的透视原理,拥有防X光透视的技术与意识? 在胡夫金字塔中,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和神奇,并饰以雕刻、绘画等。由于墓室和甬道里十分黑暗,这些精致的艺术作品需要光亮才可能进行,应是在利用火炬照明或者是在油灯下才能完成。当时如果真的是使用火炬或油灯,就必然留下一些“用火”的痕这。可是,现代科学家对墓室和甬道里积存了5000多年之久的灰尘进行了全面仔细的科学化验和分析,结果证明:灰尘里没有任何黑烟和烟油的微粒,没有发现一丝一毫使用过火炬或油灯的痕迹。由此可见,艺术家在胡夫金字塔地下墓室和甬道里雕刻、绘制壁画时,根本不是使用火炬或油灯来照明,而很可能是利用某种特殊的蓄电池或者其它能够发光亮的电气装置。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难道已掌握有类似于现代电灯的技术么? 20世纪40年代,法国人布菲尔发现在金字塔形的构造物内,产生着一种无形的、特殊的能量,称之为“金字塔能”。这种无形的、特殊能量,能使塔内的动物尸体变成了木乃伊,食物不易腐烂,刀片保持锋利,鲜花能常开不谢,等等。 天狼星是一颗不寻常的星星,它具有双重星球系统的身分:天狼星A便是我们看到的部分。另外还有天狼星B,围绕在天狼星A的周围,但因体积小,无法以肉眼看到,一直到1862年,美国天文学家艾尔文克拉克(Alvin Clark)用当时最大、最新的天体望远镜,才发现了它的存在。这是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天狼星B。然而,金字塔经文中的作者却早已具备了天狼星为双重星球系统的知识。他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古埃及金字塔之谜

古王国时期是金字塔建造的鼎盛时期。埃及所有金字塔都位于尼罗河西岸,因为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生命之源,而尼罗河西岸则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超度亡灵的冥国。

古埃及法老之所以将自己的陵墓建成金字塔,一方面是因为金字塔可以看做通往永恒国度的天梯,直入云霄的金字塔象征着灵魂升天。古埃及人深信神圣的法老的生命活力能够永久保存,需要一个永久的天然之地来储存身躯。另外,金字塔的外形还可能和古埃及人的宗教观念相关,象征着对太阳神——拉的崇拜。

那些大段大段的数据我就不一一引用了,还有一些奇怪的说法,有不少都是糊弄人的。。。

古埃及历史上哪几个法老比较有名的.?

太阳之子:拉美西斯二世

伟大的领袖,勇猛的士兵,杰出的建筑家,生有100多个儿女,他的一生得到了许多称颂。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的感情世界,他树力自身形象的过人本领,以及他如永恒史诗般的遗体。

【10岁时即发号施令】

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67年(统治时间1279 BC ~1213 BC),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拉美西斯的出生日期至今仍是一个谜,我们只大致知道他是在1290BC年左右出生于孟斐斯(Memphis)。他的父亲塞提一世(SetiⅠ)娶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的女儿杜雅(Tuya)为王后,他们共生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但大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这使拉美西斯顺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味智勇双全的国王。

拉美西斯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无论是在征战还是在建筑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没有一处土地不带有他的足迹。

【如何树立自己的英雄形象】

父亲去世时,拉美西斯的年龄大概是25岁,但他已经拥有足够的雄心和顽强的自我意识,他要让自己的壮举超越所有的前辈。

“进行宣传是他最好的武器,这在宣扬自己的王国和使命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埃及学教授埃达??布莱西亚尼(Edda Bresciani)叙述道,“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人们讲述了这位国王的壮举与魄力,并使他的形象流传千古,而且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他的家庭生活也同样见诸于文字之中:两位皇后,一群数量难以考证的妃妾和100多个儿女。拉美西斯不得不多次挑选王位继承人,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宫中多事”,而是因为他活到了80多岁,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40岁,他的许多儿女都在他之前死去。继承他王位的莫尼普塔(Merenptah),位列王位继承人名单中的第十三位,到60岁时才得以登基。事实上,拉美西斯在辞世前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于臣民们来说,他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但这位伟大的法老未曾预料到,不仅有关他人生的史诗已经名垂青史,就连那些有关他死亡的史诗也同样流芳百世。拉美西斯最值得称颂的壮举就是针对赫梯族(Hittites)的卡叠什(Qadesh)战役。当这位年轻法老的自负几乎使自己溃败时,命运女神却眷顾了他。但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至少在他的臣民看来是这样。

古埃及

◆埃及最后一位法老

埃及最后一位法老———埃及艳后

历史上的很多人和事都是生活中的大片(题材),这大概与人的记忆特点和怀旧情结有关,过去的事情往往启发我们,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意思,看看“历史人物”这个栏目,或许能让您的心情更好、阅读更丰富…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称作法老的最后一人,之后呢? 这个埃及世界就并入到了阿拉伯世界,土地没有改变,但是民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埃及这样的一个民族了。那么现在埃及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是有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还有一些土著的埃及人,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语言,都讲着阿拉伯语的这样一个世界混杂的民族了。那么克里奥帕特拉是最后一个能够自己讲埃及语的一位法老,这位法老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那么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这个女法老,她有这么多的传奇故事,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真的,这恐怕有很多人还都是心存疑虑的,但无论如何克里奥帕特拉这样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确实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克里奥帕特拉

这个人究竟是谁?

我们说了,她是最后的一位法老,我们知道,一提到法老,只有古代埃及有法老,但是克里奥帕特拉,她却不是埃及人,她应该算是马其顿人,因为什么呢?她是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一个法老,或者说是托勒密王朝时期的最后一位法老。那么托勒密王朝是谁呢?是亚历山大在死了之后,其部将三分天下,托勒密这个部将来到了埃及,占领了埃及,埃及就成了他的国度,成了他的根据地,他统治了埃及,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时期。

在历史的划分上,有很多人不把这一段历史划在埃及的历史里,人们都是根据曼涅托的这样一个划分,把埃及划分为31个王朝,其中包括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那么这中间有两个中间期,第一中间期、第二中间期,还有新王国之后的一些晚王国时期,根本就没有托勒密王朝时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托勒密王朝毕竟是外族统治埃及,所以我们说,最后一位法老其实并不是埃及人,而是马其顿人,或者叫希腊人也可以。

当时整个地中海的文明是这样的。罗马在意大利这个靴子形的半岛上,一边是希腊,一边是埃及,这个世界实际上当时正是罗马统治时期,尽管当时罗马并没有直接统治埃及,但是埃及当时正是受罗马庇护的一个国家,也就是罗马军队随时可以打进去,它是抵挡不住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托勒密王朝的法老尽管还在,但是他们朝不保夕。就在这个时候,托勒密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托勒密十二世,由于他的无能和统治的残暴,引起了亚历山大市的民众对他的反抗,民众反抗之后,他又镇压不了,没那么大的力量,于是就跑了,跑到了罗马。

托勒密十二世,这时有几个孩子呢?克里奥帕特拉六世大女儿;二女儿叫贝任尼斯;他的三女儿是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就是埃及艳后;还有一个女儿,叫阿西诺,这是四女儿;同时他还有两个儿子,比这四个女儿都小,一个是托勒密十三世,一个是托勒密十四世,所以加在一块儿,托勒密十二世有六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女儿。

就在他被暴乱的人赶跑了之后,跑到罗马的时候,这个时候这边不能没有国王,不能没有法老,他的二女儿贝任尼斯就登上王位。执政三年期间,她的姐姐克里奥帕特拉六世死去了,究竟是怎么死的?不知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当中的一个小谜。那么她统治了三年之后,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在罗马人支持下,又卷土重来,返回到了埃及,于是把她的女儿又赶跑并处死。这样托勒密十二世又恢复了王位,后来也在动乱中死去。死去后,就剩下第三个女儿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弟弟还小,托勒密第十三世当时好像只有9岁,那么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实际上也就十几岁,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两个人在罗马人的庇护下共同登上王位,两个人还结婚了,就是姐姐跟弟弟结婚了。

为什么是这样呢?据说是古埃及的传统。这在托勒密王朝时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她是为了遵从古埃及的传统,但是关于古埃及我们看了很多材料,也看了很多铭文,很少能够发现,在日常老百姓的生活里,有兄弟姐妹结婚的现象,只有在宫廷里才有这种现象,但也不是特别普遍。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下调查,到最后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兄妹之间的这种结合,最后留下后代的。所以我感觉它可能是埃及的一种习惯,但是它的政治意味要远远大于别的意味,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而是为了大权不至于旁落。

但是两个人结婚之后共同执政,真正的法老是克里奥帕特拉的弟弟托勒密第十三世来统治,但是当时他只有9岁,能统治吗?统治不了,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人尽管结婚了,两个人实际上早已成了政敌,都想要这个政权。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因为大一点,有统治的能力,而且这个人又非常聪明,她能讲九种语言,其中包括埃及语,这是托勒密王朝所有法老里边唯一一个能讲埃及语的法老,所以说她很有才气。

克里奥帕特拉的 情感生活

我们看克里奥帕特拉,或者说《埃及艳后》这个电影的时候,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其中包括恺撒,因为恺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罗马将领,来到埃及,为什么来到埃及呢?因为庞培要专权,恺撒等代表的势力不同意,于是他们内战开始了,打起来之后,庞培就败了,跑到埃及去了,想寻求埃及法老的庇护,但是这个时候埃及势力也开始渐渐弱了起来,就是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法老,给他的待遇不是庇护,而是在法老的眼前,手下人把他杀掉了,等恺撒追到埃及,呈现上来的是庞培的头颅。他们认为,因为你的政敌被我杀掉了,你应该高兴才是,你的目的不也是抓到他吗?但是庞培毕竟过去是恺撒的朋友,同时都是重要的将领,都做过执政官,所以他们既是政敌,又有友情,于是感觉到不是十分高兴。

这个时候,克里奥帕特拉因为没打过她弟弟,她不是打不过她弟弟,而是她弟弟有些势力,她没有打过,最后她跑到叙利亚去了。恺撒来了之后,要调停姐弟两人的矛盾,于是就要召见他们到宫廷来。约定好第二天上午召见他们,解决怎么共同执政的问题。就在头一天晚上非常精彩的一幕发生了,这就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恺撒来到宫廷里,突然有人报,说有一个埃及重要官员要求见,送来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是非常贵重的礼物,说是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送的,不知道这个礼物究竟是什么?就让进来了,从密道进来之后,放下一个很重的地毯,打开一看,站起来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就是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她用这种办法赶在她弟弟之前见到了恺撒,于是恺撒就成了她重要的政治上的合作伙伴。

她的弟弟非常不高兴,第二天就高喊,你们这是对我的背叛,因为毕竟是法老,有一种皇帝的气概,总觉得我是皇帝,但这个时候恺撒根本不听,在这种情形下,就把他抓了起来,可是他的军队把宫廷包围了,最后没办法,恺撒又把他放了,放了之后还要反抗,罗马的军队就和托勒密十三世开始了战争,没打多长时间,托勒密十三世失败了,也死掉了,他的部将们也被杀了,这样克里奥帕特拉就除掉了自己的弟弟,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她也成了恺撒的情人。

这里她犯了一个错误,她跟恺撒两个人在尼罗河上到处游玩,非常高兴,玩得非常好,同时她给恺撒生了一个孩子,她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做埃及的法老,同时还想让他继承恺撒的位置,恺撒后来回罗马了,有点像现在咱们说的回去述职的概念。这个期间克里奥帕特拉也来到罗马,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这样一些待遇引起了罗马人对她的不满。认为这样下去,恺撒有可能把克里奥帕特拉或者埃及看得比罗马的统治更为重要,于是最后恺撒在元老院开会的时候,被人谋杀了,谋杀之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连夜往回返,因为她知道,她在罗马已经呆不下去了。

回来之后,这个时候安东尼开始在罗马崛起,他也是一个军事将领,也成了执政官,这时整个的辖地还是很多的,其中就包括埃及。我们知道,这时埃及已经在罗马的统治之下,既然是这样,就要召见自己所属的一些属国的首脑。可是召见克里奥帕特拉时,克里奥帕特拉排场非常大,坐的船非常漂亮,什么样的船呢?船尾是用金子做成的,船桨是用银子镶包的船桨,那上边有滑竿,自己雍容华贵地坐在华盖里边,然后划桨的人都是一些扮成水仙的女童。给她扇扇子的人是谁呢?是装扮成爱神丘比特的一个男童。非常非常的漂亮。当时一下子就把安东尼镇住了。在他的眼里,自己只是一个土包子,只知道打仗,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粗俗,那么低贱,安东尼感到心里有些不平衡。我作为一个统治者,我是召见你,你来了之后,你不下船,我还得跑到你的船上去,在仪表上,在穿着上,在仪仗上自己都输给了克里奥帕特拉。于是想,既然你今天宴请了我,明天我也宴请你。然后就动尽了心机,也设计了一个很大的场面。结果第二天,克里奥帕特拉真的来了,她带的仪仗,带的随从,一些用具,又一次把安东尼的仪仗比下去了,安东尼于是一下子就被克里奥帕特拉在精神上给击败了,就这样又一个将领拜倒在克里奥帕特拉的石榴裙下。

就乐此不疲,乐而忘返,就不再返回罗马了,这样罗马就认为安东尼已经弃罗马而去,于是这个时候屋大维开始执政。这时,由于政见上的不同,要调安东尼回来,他也不回来,这样就要进攻埃及,因为你反叛是不行的。屋大维要来的消息传到埃及,于是克里奥帕特拉和安东尼就商量对策怎么办,安东尼说,不行的话,干脆咱们打吧,我也不怕屋大维,于是带领自己的舰队就开始迎击屋大维。在雅克星这个地方开始进行海战。这里很有意思,在前面作战的是支什么军队呢?是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的联军,跟谁打呢?跟罗马的军队,就是跟屋大维的军队打。就在打的时候,是安东尼冲锋陷阵在前面的船上,后面是克里奥帕特拉的船。

就在他们交战的时候,刚开始打到不可开交的时候,由于安东尼的船是大船,大船速度慢,而屋大维的船是小船速度快,后边的克里奥帕特拉就感觉到好像安东尼有点抵挡不住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无论如何克里奥帕特拉正在打仗的过程中自己开船往回走,退出了战争。她走了之后,这边正是士气高涨的安东尼,突然感觉到,她弃我而去了,怎么办,干脆我追吧,于是就离开了自己的部队,坐着小船开始追克里奥帕特拉。

就这样将领没有了,他们的军队很快失败了,屋大维长驱直入杀到了埃及。安东尼回去之后,很生克里奥帕特拉的气,就不再理会克里奥帕特拉,两个人就住到两处去了。这时克里奥帕特拉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类似于坟墓式的建筑,把自己封闭在那里。安东尼回到自己的宫殿,闷闷不乐,这段时间也不见克里奥帕特拉,后来就盛传克里奥帕特拉死了,安东尼也自杀了。自杀之后,还没有死时,又传来克里奥帕特拉并没有死,于是安东尼就让自己的部将,把自己抬到克里奥帕特拉身边。克里奥帕特拉一看,这时感到非常伤心,但是安东尼已经没法治好了,就在她的怀里死去了。

这个时候屋大维已经赶到,让克里奥帕特拉投降,只要你投降,什么问题都好说,然后也把她围住了,不让她自由地出出进进。这个时候克里奥帕特拉就提出一个要求,一个是她儿子的问题,继任呢?还是当未来埃及的统治者的问题。再有一个,我死了以后,跟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在这种情形下,屋大维觉得克里奥帕特拉好像有要自杀的可能,于是就派兵把守,出进的人员都要严格地搜身,这样她就没有工具能够杀死自己。后来她就说,她要吃一点无花果,于是仆人就在外边给她送来一个无花果篮子,也检查了,没检查出有什么异样的东西,就给她送进去,但是这里边藏着眼镜蛇。于是她就把手伸到无花果篮里,把自己最好的王冠都戴上,穿戴好,躺在自己的卧榻上,也就是法老的卧榻,最后在两个仆人的陪伴下死去,两个仆人也死了,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克里奥帕特拉到底有多迷人?

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其中包括恺撒、安东尼都被她征服了。于是人们就出现一个问题,这就是克里奥帕特拉到底有多迷人?为什么帕斯卡说:“如果克里奥帕特拉的鼻子再短一点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将为之改观。”为什么是这样?她肯定是非常迷人,如果不迷人的话,为什么恺撒,恺撒也是见过世界上很多美女的。安东尼也是如此,他们为什么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呢?这里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她到底有多迷人?

有一个法国作家,应该是浪漫主义的作家和批评家,叫狄奥斐尔??戈蒂埃,说过一句话,“克里奥帕特拉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女人,最具女人风范的女人,最像女王的女王,一个让人惊叹的人,诗人无需对她添加任何华美的词藻,她总会浮现在每个人梦中的尽头”,就是说我们做这个梦,做那个梦,做到最后的时候,我们久久不肯离开的时候,是谁呢?是克里奥帕特拉出现了,就是说她迷人到这样一种程度。在古罗马的钱币上确有她的塑像,鼻子是鹰钩鼻子,也有一些史书上记载都是这么说的,她是鹰钩鼻子,别的书记载说,她的骨骼都是有棱有角,有点像男人一样,这个很难说她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但有一点这里说了,是最完美的女人,最具女人风范的女人,最像女王的女王,也就是说她无论在什么时候,你最需要什么语言的时候,她都可以随时将她所熟悉的语言转向埃及语,转向拉丁语,转向希腊语,这个恐怕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就是说她不光是一个容貌怎样的,而是很有才气的。在这一点上,普卢塔克在《安东尼传》里边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就她的美丽来说,其本身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无与伦比,也不会让见到她的人都有强烈的震撼;但与她交谈却有不可抵御的吸引力,这可能是问题的所在,她的存在,她谈话的说服力,加上散发在她身上对待别人举止的一些特性,总让人感觉到刺激,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甜蜜;她的舌头就像有许多琴弦的乐器随时准备转向她喜欢的任何一种语言……”这是一种才能,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的才能,她会讲九种语言。可能真正吸引安东尼,真正吸引恺撒的原因,如果说她真的有多迷人的话,我们说不仅仅是她的长相,而是她的才气。

当然有一点,古埃及的历史几乎是随着她的死去而结束的,她却是一个既美貌又懂得很多种语言的这样一个法老。虽然我们说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恐怕能讲九种语言,也未必真正就是一件好事,因为过去有很多法老像图特摩斯三世,像拉美西斯二世,这样一些法老,他们就会讲埃及语,但是也称霸一方,也曾经成为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一带的具有霸主地位的这样一个帝国,他们也不会那么多种的语言,所以我倒觉得,她会这么多种语言,也许是好事,也许未必是一件好事。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那其他六大奇迹是什么?

是: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

1、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公元前 世纪新巴比仑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妃子所建花园,位于新巴比仑城北面伊士达门西侧。

据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描述:该园在不同高度逐层收小的台层上布满带拱廊的建筑物,台层面植各种树木花草,远看宛如悬在空中,故称空中花园。该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空中花园总周长500多米,采用立体造园方法,建于高高的平台上。假山用石柱和石板一层层向上堆砌,直达天空。

从远望去,花园就像在天空中一样。假山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用大石柱支撑,层层盖有殿阁。

为防止渗水,每层都铺上浸透柏油的柳条垫,垫上再铺两层砖,还浇注一层铅,然后在上面培上肥沃的土壤,种植了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奇花异草,并设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

城墙有两种,以泥砖或砖砌成,间有塔楼,其中外墙最宽处有7.1米。城的正门是伊丝塔尔门,高12米,双重,是为献给女神伊丝塔尔而建。

进正门是南北向的游行大街,街道以石或砖铺筑。伊丝塔尔门和大街两侧均装饰有彩釉动物浮雕,动物横向排列。

2、阿尔忒弥斯神庙

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希腊神话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圣经》翻作亚底米,她是主司狩猎与大自然、生育与新生儿的女神),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425尺,宽230尺,有126根高60尺大理石柱。

据称建筑时间前后长达120年(相比之下,大希腊王建耶路撒冷圣殿也只用了46年)。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黑若斯达特斯焚毁。该神庙至今只剩下一根柱子。

这座神殿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奥尼亚海滨,《圣经》里把这个地方称为以弗所(Ephesus),而现在它被称为或者翻译为艾菲索斯。

3、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宙斯(Zeus)是希腊神话众神之神,是奥林匹亚(Olympia)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

宙斯像的构成材料,年代背景以及装饰用的雕像,都能详细说明,但是菲迪亚斯的作品风格却很难确定。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菲迪亚斯雕塑神像的技术达到巅峰,能使神像具有高不可攀的庄严气概。特别是宙斯像,能够在普通的宗教形象外,增添了独特的性格,为了要找出这句话的真正涵义(菲迪亚斯神像雕塑的原作至今已全部遗失)。

多年来,专家学者曾对菲迪亚斯神像的复制品作过个别研究,希望能找出其中共同的特点。他们特别注意雅典巴特农神殿的装饰雕像,

据说菲迪亚斯曾经负责监制这些雕像。当然,很难断定,菲迪亚斯曾亲手雕过哪一件石像;因为他既要担任监制工作,而且要负责雕塑神殿内的阿西娜巨像,一定非常忙碌,不过,很可能所有雕像的设计和全部风格都由菲迪亚斯一人决定。

最接近菲迪亚斯风格的作品,可能是庙内东边横饰带上的神像,只是规模不同而巳。这些神像,在早期的严肃风格与后期轻松及精巧的风格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

宙斯神像高12米,有以黄金制成的橄榄冠,坐在用杉木制成的宏伟的宝座上,并饰以黄金,象牙,乌木以及各种珍贵的宝石。

在宙斯神像的右手上有一座小的戴着皇冠的尼刻-神话中的胜利女神,这座小雕像也是以黄金和象牙制成的。它的右手拿着一根黄金制成的权杖,旁边还有一只鹰。

4、摩索拉斯陵墓

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120尺)乘30米(100尺),高45米(140尺),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

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战车。此陵墓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布赖亚斯(Bryaxis),莱奥哈雷斯(Leochares),帕士(Scopas),和提摩太(Timotheus)制造,每人负责陵墓的其中一边。

公元12世纪,一场地震使这座建筑的坚固性受到损害,但它的最终毁坏应归罪于西欧人。医院骑士团于1402年占领了哈利卡纳苏斯,并在那里建起了圣.彼得要塞。16世纪初,为了加固要塞,骑兵们把这座陵墓当成了采石场,摩索拉斯的陵墓就这样渐渐被拆毁了。

5、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这座巨像建在罗得市(希腊文:Ρόδος (πόλη),英语:city of Rhodes)港口的入口处,公元前282年完工。

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整座巨像高33米,一个脚趾头就需要两个成人合抱,它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

这座巨像建在罗德港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形象为一个手举火炬,脚踩两岸的青铜巨人。而他手举的火炬则作为灯塔,昼夜不熄,为过往的船只导航。

公元前226年,一次大地震把这座伟大的巨像推倒了。巨像在原址上躺了近千年,后来就下落不明了。

6、亚历山大灯塔

位于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

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用以存储与输送石油;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

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

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白天日光闪耀,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中花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尔忒弥斯神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林匹亚宙斯巨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索拉斯陵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历山大灯塔

标签: 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