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赢不了?日本攻击沿海怎么办?北洋海军之母:直接突袭日本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073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是近代历史上非常惨烈的一战,清廷损失巨大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台湾不说还有一大笔赔款,然而在甲午战争13年前,其实一位号称"北洋海军之母"的人就已经提出过一个绝招,如果采用只怕日本就彻底蒙了。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其狼子野心昭露天下。这件事情给李鸿章有很大震动,以前他认为海防对象主要是防日,但也兼防西方国家,1879年后,李鸿章将防日提到中国海防的第一位,不再提防其他国家。他给驻英公使李凤苞写信很明确地表明这一点:"日本既吞灭琉球,渐有窥伺台湾、朝鲜之意,中国须购铁甲数船,伐谋制敌"。这里所谓的敌.就是指日本。李鸿章已经认识到了中日较力海上的事实。在海防战略上,李鸿章由原来的"以陆为主,重点设防"稍偏保守的防御思想转化成为"以水为主,以战为守"的积极防御思想。但是李鸿章深知自己不懂海战,所以他就找来了一个人编写《北洋海军章程》,那个人就是薛福成。


薛福成出身书香门第,但是对四书五经极其鄙视,他一直以来就非常的热衷西方军事学,堪称中国最早一批西方军事专家。薛福成的海防战略思想体现在他于1881年草拟的《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中。同李鸿章一样,薛福成以日本为假想敌,来设计自己的海防战略。他的海防战略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堵住内洋船道,不使敌船北上。薛福成认为,中国的海防战略应该根据中国沿海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中国沿海的实际情况就是沿海有些地方道路狭窄,轮船不容易经过。只要我们在这些地方布水雷、摆兵船,敌船就不能北上,那么北部海洋就可以高枕。他认为,登洲北面岛屿密布,自长山岛、庙岛、北煌城岛,再自北隆城岛以北至旅顺口外,至旅顺山、海毛岛,海面最宽不过六十余里,而船行之道不过数处,船从其余地方过,往往触礁。因此,北洋海军练成后,可以派水军在此设立水寨,精心经营,在群岛之间,轮船可过之地,布水雷、摆炮船,甚至设立浮炮台加以守卫,堵住内洋船道,可防敌人北上。这招可以说是非常狠,但是有效,日后的抗战中我国舰船悲壮自沉也是这一招的翻版


二是主张"以攻为守"。薛福成说:"万一强敌凭陵,则合南北洋之力可以一战,若东人不靖,应将蚊船各守其口,由三军抽简精锐,分道趋长崎、横滨、神户三口,彼当自救之不暇,安敢来扰,此以攻为守之妙也"。


他提出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我海军去袭击日本本土海岸以救我海疆,这是很有见地的,是中国古之围魏救赵思想与西方封锁敌国海岸思想的最好结合。十三年后的甲午海战,中国海军早已练成,当时有人重新提出这个观点,可惜没有人重视,没有人实施,导致中国海军败于日本海军。如果真的这样操作当时日本精锐尽出,估计就算不死也会大伤元气,可见薛福成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