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世民的才人是什么意思?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602

李世民的才人是什么意思?

才人是唐朝时期后宫嫔妃的等级之一,李世民的才人就是李世民的嫔妃。

唐代后宫制度:才人初定为宫官之正五品,后升为正四品。设九人,武则天就曾做过唐太宗的才人。上官婉儿也曾做过唐高宗的才人。

扩展资料:

历史上李世民的才人:

1、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2、崔才人

崔才人,唐太宗李世民妃嫔之一,生卒年不详,无子。墓葬不明。徐州都督府司马崔弘道的大女儿。

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清河青州房,在贞观年间被封为才人。

3、萧才人

萧才人,唐太宗李世民妃嫔之一,萧铿的第二个女儿。根据名字萧铿应当是西梁末帝萧琮、唐宰相萧瑀、隋皇后萧皇后的子侄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后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崔才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才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唐太宗14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

唐太宗14个儿子结局:

1、李承乾

李承乾,唐太宗长子,字高明,为“太子”。由于刺杀老师,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起兵逼宫,最终失败。其结果在唐太宗的保全下被判充军到黔州。

2、李宽

李宽,唐太宗第二子,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承继香火,早薨。

3、李恪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唐太宗第三子,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子。由于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 神龙元年(705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4、李泰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后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后进封濮王。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

5、李佑

李佑,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643年),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以"谋反罪"贬为庶人,赐死,葬以国公礼,国除。

6、李愔

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7、李恽

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8、李贞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

9、李治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李承乾、李恪被废后,唐太宗为避免皇子自相残杀,由于李治性情较为和善,重亲情,因此将其封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10、李慎

李慎(628年-689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生母韦贵妃。 贞观五年(631年)进封申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食邑八百户。此后多次封秦州都督、襄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食邑加至一千户。

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岁。

11、李嚣

李嚣(?-632 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燕德妃所生。631 年,李嚣封江王 ,公元632 年去世,谥号殇。无后嗣,封国江国废除。

12、李简

李简(?—631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生母不详。李简进封代王后逝世,无子女。

13、李福

李福(634年—670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生母杨贵妃。 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累加秦州都督、右卫大将军、梁州都督等职。 咸亨元年(670年)去世,赠 司空、并州都督,陪葬。

14、李明

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玄武门之变后,巢刺王妃居于宫内抚养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归仁县主生母去世,太宗亲写诏令安慰县主。

扩展资料: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儿子绝大多数不成器。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在颁布杀李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

“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李世民当然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盖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的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

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东宫内,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有妃嫔供其淫乐。有一次他竟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新唐书》)封建帝王们原想以这些特权来抬高儿子们的地位,以便巩固家天下的统治,结果却事与愿违,走向反面。这是封建制度使之骄侈取败的,英武如唐太宗,亦无如之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虽然武则天被招入宫中,但历史材料表明李世民并不是很宠爱武则天,武则天当了12年的才人没有留下一个孩子。

李世民和杨玉环什么关系

作为李瑁老婆,杨玉环是太宗李世民的玄孙媳;但从她作为唐玄宗贵妃这个角度来说,她就应该是李世民的重孙媳妇。

李世民原名是什么

先秦时代,一个人的姓名由姓氏+字组成,名单独。拿项羽和陈胜来举例。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陈涉世家》中,司马迁使用了先秦礼法,因此姓项,字羽,名籍;姓陈,字涉,名胜。

到西汉之后,使用儒家重新订立的礼法,由姓氏+名组成,字单独。因此2人应当叫做项籍和陈胜。

无论哪一种礼法,项羽和陈胜都不可能并列而谈。

到唐朝又不同,唐朝人习惯以“字”行走天下,但习惯上更喜欢用3个字的姓名。

如果名为一字名,比如苏烈,字定方,都叫他苏定方;薛礼,字仁贵,都叫他薛仁贵。

而尉迟恭,字敬德,虽然是一字名,但加上字的话就是4个字,读起来不顺口,因此还是叫尉迟恭。

如果名为二字名,比如程咬金,字义贞,还是叫做程咬金。

至于李世民,按照唐朝人的习惯,世民肯定是字,但名未见史书。

唐太宗李世民的二十四位开国功臣有哪些?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生卒年表及简介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约599-659)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

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591-640)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585-630)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580-643)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李世民不以其呈辞激烈而从善如流,君臣典故垂范后世。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579-648)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575-647)长孙无忌的亲舅舅。高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 (585-658)原为刘武周部将,刘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此后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一度与秦叔宝近卫李世民,称日月双雄,二人出生寒微,忠贞仁勇,深为民间爱戴,成为后世门神。

8.特进、卫国公李靖(571-649) 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深谙治兵制胜之要,李世民曾数度请教兵略,被辑录为《李卫公问对》,为后世名将必读兵学,该书驰名古今中外。

9.特进、宋国公萧瑀(574-648)隋炀帝萧后之弟。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

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579-642)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参加历次重要战役。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

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582-650)游侠,避兵役附李渊。太原起兵时,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

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557-628)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

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勋节公殷开山(57x-622)李渊旧部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病身亡。

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59x-638)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

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58x-63x)长孙皇后之叔,外戚。避兵役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

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59x-646)原李密部下,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

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59x-643)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李承乾,事泻被杀。

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594-632)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

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59x-665)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

20.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638)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21.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58x-635)随李渊起兵,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

22.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579-656)唐俭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

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594-669)即徐懋功,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从好友魏征降唐后,运筹帷幄,战功赫赫,唐高祖赐姓李,因此叫李世绩。后又避太宗李世民讳,遂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被李渊称为“纯臣”。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

24.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59x-638)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一度与尉迟恭近卫李世民,称日月双雄,二人出生寒微,忠贞仁勇,深为民间爱戴,成为后世门神。

李世民是哪族人

李世民是汉族人,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扩展资料:

大业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时隋朝土崩瓦解,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晋阳。建大将军府,与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3万南下。攻克霍邑,斩宋老生;又招降关中孙华起义军。

十一月,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自为大丞相,封唐王。次年五月,隋炀帝被杀后,逼杨侑让位,自立,国号唐,建元武德。即位不久,命秦王李世民率兵击败割据陇西的薛举之子薛仁杲。

武德二年(619年)至三年,遣世民率兵东渡黄河,击退了刘武周、宋金刚。又命世民东击据洛阳称帝的王世充,四年,击灭援救王世充的窦建德,迫降王世充。

此后各地农民起义军及地方割据势力相继被剪除,从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传位于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李渊退位,尊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这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隋朝的暴政和多年的战争,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李世民,深深知道百姓的力量,于是,他大力着手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

李世民善于安抚人心,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不得已杀了李建成兄弟。当他登上帝位后,就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下诏以王子之礼将他俩改葬。落葬之日,李世民不仅允许两宫旧部前去吊唁,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了葬礼。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徵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此外,唐太宗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了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在唐太宗执政的627年至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两人,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这就是唐高宗。

标签: 才人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