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族属于八旗吗,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342

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爱新觉罗家族的分布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镶白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捻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镶蓝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蓝旗人。

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红旗人

八旗全到

镶黄旗是八旗之首为什么爱新觉罗氏是正黄旗而不是镶黄旗

因为历史上,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爱新觉罗作为一个大家族,其成员分在各旗的都有。

八旗分上三旗与下五旗。顺治皇帝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由皇帝直接控制,称为上三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称为下五旗。所以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

入关前,八旗都有爱新觉罗氏皇族。入关之后,从顺治帝以下的皇帝都把自己的皇子分封进下五旗,其目的主要是蚕食下五旗原旗主的佐领,直接影响就是,入关之后分出来的皇族,旗籍都在下五旗。

如雍正帝在当贝勒、雍亲爷的时候,旗籍在镶白旗,继位后回到上三旗。如启功的祖上是弘昼,其分到了正蓝旗,故而启功自己是正蓝旗的宗室。又如宣统帝的父亲载沣一门,实际上是在镶白旗。

扩展资料:

八旗的衰落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

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乾隆中期以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靡,庞大的官僚机构愈加腐败。那些贵族上层已形成颓风难挽的局面。到了清代末叶,那些八旗子弟已完全成为寄生虫。发展到贩卖人口,当卖军中的盔甲器械。大量正身旗人下降为佃户,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

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民国成立之后旗人特权被废除,失去了经济来源又不会生产劳动的旗人多穷困潦倒甚至男盗女娼。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满清的皇族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八旗也不是按姓氏划分。

八旗只是个军政机构,就好象现代的各大军.区。如今在一个军.区里的人员会很多姓,在清朝时候也是一样的。八旗组织当中有众多满族姓氏,目前能够统计到的满族固有姓氏(指满语老姓)有大约700个。可以想见当时700多个姓被分配在八个军区当中,平均每个旗内的满族老姓至少有上百个之多。清朝政府也不可能专门为一个姓氏而成立一个旗。

爱新觉罗氏的情况也是这样,爱新觉罗是个中等的大姓,除皇族外,还有很多远近不同的宗亲。皇帝本人一般属满洲镶黄旗,但其他宗亲由于人口庞大就未必都是一个旗里的。基本上爱新觉罗氏分散在各旗的都有。

现在还有爱新觉罗这个姓吗?是不是改成别的姓了?

以前就有现在很少咯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 爱新觉罗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建立清朝的女真人和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到底是不是一家人

努尔哈赤崛起前的女真,大范畴上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建州女真,主体是建州三卫;一为海西女真,主体为扈伦四部,与蒙古人交往极多,比如叶赫部的贝勒就是蒙古人出身;另一为东海女真,也称野人女真,为山林中的渔猎部落。

严格来说,此时的女真(音为JuSen,诸申、肃慎、主儿扯惕、朱里真均为同音异译),只是明朝和朝鲜这样的文明国家纸上的文化、区域概念,而不是一个政治概念,更不是民族的概念。

直到努尔哈赤发动一系列战争,完成了对上述各部的征服之后,后金这个国家,以国家强制的力量推行满语和创制满文,并用八旗国家的方式粉碎旧的血缘部落和部落联盟,以诸子统带各旗,以臣仆为羽翼,方才建立了一个民族。

满洲作为民族的定型,是在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令:

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

席北即锡伯的另一个翻译,皇太极强调自己本民族原名“满洲”,不是“女真”,这个举动对于清朝的开国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意味着自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对灭亡北宋的金朝“攀亲戚”策略的终结。

在努尔哈赤时代,国名建号“后金”,本身就是对“金朝”血胤传承的一种追述和宣示,而清朝皇族的姓氏,今天众所周知是“爱新觉罗”,也是类似的作用。

关于努尔哈赤的本姓,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公案,因为在明朝和朝鲜的汉文记载中,他往往以佟姓或童姓出现,比如他的祖父觉昌安,在明人张鼐的《辽夷略》中被称为“佟教场”,而朝鲜的申忠一则写作“佟交清哈”。

努尔哈赤本人,也曾对朝鲜王自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儿哈赤”,这个也可以理解,在《金史·国语解》中明确记载“夹谷曰仝”,仝、佟、童同音,明朝和朝鲜的翻译官们,又都使用的是金朝女真文的课本。

不过在女真各部间,努尔哈赤还是以“爱新觉罗”的身份出现的。女真有一个哈拉(hala)-穆昆(mukvn)的说法,哈拉(hala)在满语中意为姓,是所谓的“父系血亲集团”,哈拉下面又有穆昆(mukvn),它是在血缘的基础上掺杂地域因素后形成的“宗族”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氏”。

努尔哈赤家族的肇祖猛哥帖木儿,在朝鲜史料中记载为姓“夹温”,也就是金朝女真的著姓“夹谷”,它的发音与觉罗(gioro)大同小异,也就是说,作为建州左卫的后人,哪怕不是猛哥帖木儿的直系后人,他家的“穆昆”都是觉罗。

当然,仅《满洲八旗氏族通谱》里记载的便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阿颜觉罗、通颜觉罗、呼伦觉罗、察喇觉罗,为了彰显家族的尊贵和不同,就像蒙古的黄金家族一样,努尔哈赤称汗后,给自己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加了一个新的“哈拉”,就是“爱新”(aisin,意为金),在清朝,只有这一脉的才能称为宗室,也就是俗称的“黄带子”。

这个金,到底是金朝的金,还是黄金家族的金,其实并不重要,作为一个“创造”的产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政治性的,即为其作为明朝的建州左卫指挥使,多年的“带路党”独立建国提供理论的、历史的依据。

中国历史上,实力贫弱的游牧民族往往会冒认强族之名,比如东汉匈奴衰微,鲜卑崛起,留在北方草原上的十万落匈奴人就“自号鲜卑”,同样,强大起来的部族,又会冒认祖先,以示自身的“正统性”,如匈奴刘汉政权的刘渊就自称汉朝皇帝的外甥后人,姓刘、称汉国。

到了皇太极时代,他对于乃父这种攀亲戚的行为兴趣就越来越不感冒。

天聪五年八月,皇太极致信祖大寿称:

然尔明主非宋之裔,朕亦非金之后。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上文中所说的改族名更在之后,天聪九年,即后金君臣开始正式讨论入关可能性的时候:

今四方威服,后患已除,无内顾之忧,宜直抵北京。

可见,此时后金政权立足已稳,对于内部的稳固,已经不需要假借“金朝”作为名号,“入关”这个更为宏大的政治目标,让皇太极对于明朝内部以宋金对抗为镜鉴的说法非常警惕,就想以强调自身和金朝并非一家来减轻敌意,进而完成由后金到清的进化。

事实上,清朝入关之后,一直高举着大清天下非取自于明,而是取自流寇的大旗,就是皇太极这种新统治思路的延续,当然,从更隐秘的心理角度分析,恰是皇太极本身没有努尔哈赤少年、壮年时代对大明臣服的经历,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自卑感带来的逆反心理,可以心安理得地进行政权的一部分汉化和合法性解释。

努尔哈赤的“心魔”是他曾经是汉人帝国的边疆臣子,只能通过对辽东汉人的屠杀、歧视来消解这种潜意识的恐惧和无力感,在他的晚年,八旗国家的组织形态就越发奴隶制化、蒙古化。

我们今天在电视上看到的“主子”、“奴才”,其实正是八旗国家组织的残余,也是蒙元草原帝国主仆式君臣关系的遗留。

雍正朱批,马喀上折子请安称主子,还带了儿子一起,被雍正训斥“尔子如何到得请安,胡说之极”。要知道,在清朝称奴才也是一项特权,汉臣乱自称那叫邀宠

因此,就清朝而言,努尔哈赤的历史使命只不过是建立了一个“八旗国家”,这个技能,他也是娴熟的。

正如“创造”了蒙古民族的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对“女真”诸部完成征服之后,进行了打破旧部落界限的重新编组,成吉思汗是编为“千户”,用旧将为“那颜”,再将千户封给诸子,而努尔哈赤是编为“牛录”,提拔“牛录额真”,再将牛录划入八旗,封给兄弟、诸子统带。

那么,打破部落界限的最重要一步是什么?

信仰。

努尔哈赤破哈达、辉发、叶赫、董鄂、乌拉等部时,兵马先破“堂色”(即堂子),“掠祖像神器于贝勒马前。”(富育光、孟慧英《满族的萨满教变迁》,《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4期)

这个堂子里往往供奉着各个部落的祖先神,以及山川、名木、动物的神灵,毁弃其中一部分,吸纳其中一部分,类似于古罗马共和国征服强大民族之后将其供奉的神祗带回罗马供奉,是早期国家进行征服的重要手段。

之所以如此,在于当时的东北少数民族大多数已经进化到部落联盟(或者说叫酋邦)的时代。

最原始的血缘部落,即一家一姓的聚居,在金代“猛安谋克”制度和元代“万户”制度之下逐渐被破坏,越是与汉人聚居区接近的女真人,其生活方式汉化的越明显,组织结构的进化也就更明显。

比如建州女真的前身,“胡里改”、“斡朵里”等概念都从血亲部落过渡到地缘部落,“斡朵里”就先为黑龙江下游的地名,等到明朝前期,在李朝史料中,可以看到迁徙到朝鲜北部咸镜道的女真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是“混族而居”,一个耕种村落中往往会有三、四个族群居住。

此时,聚集这些原本的“地域部落”认同感的,既不完全是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也不完全是生活的地域,而是共同的神灵信仰,因为这些神灵本身就带有区域性,祭神的祝词,往往也承载着追述本族、本部落历史的责任。

努尔哈赤的新政权在武力征服的同时,摧毁这些小范围的认同,而代之以大群体的认同,是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同样也标志着建州、后金政权虽仍嫌简陋,却已具备国家的雏形,如果拿来和中原王朝来比较,起码已经达到了西周灭亡商朝之后所建立的制度水准。

到了皇太极时代,则仿照汉制,逐步从诸贝勒手中收权,再经过多尔衮、顺治、康熙前期对各旗旗主的权力进行了全面压缩,清朝残存的草原帝国政治形态基本消弭殆尽,在明朝的制度躯体上,快速进化为一个更有效率,也更具侵略性的中原王朝。

在“创造满洲”的过程中,八旗这个政治、军事组织是基础,满洲这个宗教、文化的“民族”则是结果。

各个部族的“堂子”在征服战争中被毁灭掉,一部分神仙,被请到了“爱新觉罗”自家的“堂子”集中供奉,先是在佛阿拉、赫图阿拉这两个旧都,后来迁到了沈阳,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就开始营建,天命十一年(1626年)五月落成,不过,努尔哈赤八月就病死在叆鸡堡,基本没用上。该实物一直保留到清朝灭亡后,

到皇太极时代就比他父亲更进一步,在确认族名更改为“满洲”的第二年(崇德元年),他下令:

凡官员庶民等,设立堂子致祭者,永行停止。(《大清会典》)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整个“满洲”族群的祖宗和神仙,只许拜我家的,由我们一家子皇帝、亲王、贝勒,带着你拜。

待到清代定鼎中原,迁都北京之后,祭祀仍循昔日之制,也在北京建了堂子。

顺治元年,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元旦必先致祭于此,其祭为国朝循用旧制,历代祀典所无。又康熙年间,定祭堂子,汉官不随往,故汉官无知者。询之满洲官,亦不能言其详,惟会典诸书所载。(吴振棫《养吉斋从录》)

“进堂子”即使在“满洲”内部,也有明确的身份区分,大内及王贝勒贝子公等,于堂子内向南祭祀,其余人等只能在各家院内,向南以祭。

以上这些,都说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由“家祭”、“部落祭祀”走向“皇族—八旗祭祀”的过程,是由权力和武力强迫完成的, 整个“族群”的建构,也是由八旗内部权力强迫完成的。

八旗旗帜铠甲示意,注意哈,图上的棉甲其实也是从明军那儿学的,不是什么生造出来的

不但如此,当年,他还规定:

凡人祭神、还愿……宰杀牛马骡驴,永革不许……今后许绵羊、山羊、猪、鹅、鸡、鸭还愿祭神……母猪不许杀,若杀,卖者问应得之罪,仍赔猪入官。(《清太宗实录稿本》)

崇德三年,宁塔海牛录下苏拜因三次拜神家财荡尽,经查问,苏拜夫妇判死罪,连累之人受贯穿耳鼻之刑,以及鞭笞。

在八旗体系内,祭祀贡品是要听从规定的,拿私财祭神也是受管束的,作为组织中的人,不存在相关的自由权利,这也印证了上述八旗国家享有对属民祭祀、宗教信仰的绝对控制权。

换个易懂的说法,在清朝,宗教、民族问题,都是根本性的政治问题。

看到这儿,有人要问了,你说了这么多,怎么感觉离题万里?

因为上面那些都是为了说明一个结论:

满洲是爱新觉罗家族在建立和扩大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民族,而不是对一个已有的女真民族的重新“统一”。

而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先们,只能说是在金朝的声教所及范围内。

比如乾隆皇帝的说:

盖我朝在大金时,未尝非完颜氏之服属,犹之完颜氏在今日,皆为我朝之臣仆。(《清高宗实录》)

《清皇室四谱》的说法更确切:

为金别部。

别部,就是并非金朝女真国族的主干部分,而是以册封或者朝贡方式独立存在的附庸部落。

清朝历代皇帝承认的“肇祖”,在明朝受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的猛哥帖木儿,其统领的部落就叫斡朵里部,即元代在松花江地区设置的斡朵怜万户,他是由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引荐,臣服于明朝的,而阿哈出的部落,则是元代的胡里改万户。

在金朝,胡里改虽然属于大的女真范畴,却一直被单拎出来说,属于一个具备独立性的部落联盟,斡朵怜部与其同处三姓地区(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严格来说,也不属于金代女真的核心圈。

到了明朝初年,建州卫和建州左卫已经南迁到鸭绿江东岸,却遭到不断北上侵吞明朝土地的朝鲜李朝挤压, 最后定居在今天的东北地区。

也正是由于朝鲜李朝的北上扩张,保留了不少关于斡朵怜部的记载,比如:

(斡朵怜部)本无法制、禁令。(《朝鲜李朝实录·成宗》)

(首领)与同类杂处,管下之人不得役使,与寻常人无异。(《朝鲜李朝实录·世宗》)

具体来说,就是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结构,所谓的万户、猛安,其实根本就是个虚名,从他们在战争出动的人力规模来看,各个部落的动员效率也非常有限。

但是,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不得不提,就是这样一个退回了部落公社形态的族群,竟然在元明之际保留了金朝创制的女真文字,而且延续时间非常之长,比绝大多数的“同种”都长。

《明英宗实录》记载:

正统九年(1444年)玄城卫指挥撒升哈、脱脱木答鲁等奏:“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真字者,乞自后敕文之类第用鞑靼字。”从之。

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明朝有规定,与女真诸卫的往来文书用女真文书写。所以,在一本名为《华夷译语》的书中,保留了79篇明代女真各卫用女真文起草的朝贡表文,从永乐年间一直延续到了嘉靖年间,过往被称为女真文字广泛保留在东北的实证。

然而,根据金光平、金启宗的研究,这些来文,应该都是女真各卫贡使贿赂四夷馆代拟的,因为内容明显是先拟好汉文语法,后用女真文堆砌的“西贝货”,完全不符合女真语的语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明朝规定朝贡必有表文,无表文则不收贡品,自然也就没有丰厚的回赐,说到底,是为了钱……

这里要说的是,在“四十卫”不识女真字之后近20年的天顺六年(1462年),建州卫李满住用女真文致书朝鲜王,这不是为了朝贡,可见至少建州卫还是有女真文传承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差,根本原因,应该是建州卫自纳哈出至李满住,嫡脉一直传承,这个首领家族上溯过去是金朝的“国姓”,金世宗完颜雍的后人,进入清朝,其投靠努尔哈赤的零散后裔也大大方方地姓着“完颜”。

类似的还有建州左卫的蒙哥帖木儿,一直到董山,嫡脉传承清晰 ,在明朝卫所官的册封中,清晰可见一代代的世袭关系。

但是21年后,成化十九年(1483年)朝鲜人再问建州卫使者有没有识字的人,回答已经是:

朝鲜文字或有不知,蒙古书则多有知之者。(《朝鲜李朝实录·成宗》)

直白地说,女真文已经忘了。(此后,朝鲜给建州三卫的文书中,除了只剩下礼仪作用的女真文本,还会备上一份蒙古文本)

这种情况倒不是把文化就饭吃了,而是因为在成化三年(1467年)、成化十四年(1478年)、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朝和朝鲜发动了三次对建州左卫、建州卫的大征伐,大量杀戮了两部的青壮年。

成化三年(1467年),明军大破反复引蒙古入寇的建州左卫董山(也名董仓)及建州卫李满住所部,擒斩1500余人,董山、李满住及其子被击毙,两卫嫡脉自此断绝。

成化十五年(1479)明朝再次对建州卫实施讨伐,抚宁侯朱永奏捷汇报战果如下:

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在成化十五年的“丁亥之役”中建州卫、建州左卫均受到毁灭性打击,建州各卫“遁逃穷困”。曾经煊赫一时的李满住家族和董山家族都淡出了中、朝史书的视野。

此后,建州右卫崛起,待传至王杲(也称阿古都督)的时代,和明军李成梁部互有攻伐,他的亲家,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觉昌安和塔克世,这两位是以“带路党”的面目,出现在明朝对其亲家的讨伐之中,甚至持续到了王杲之子阿台的时代,直到被明军误杀。

紧接着,努尔哈赤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李成梁的扶持下当上了建州左卫指挥使。

需要注意的是,李满住、董山到努尔哈赤确定无疑的曾祖、祖、父的时代,足有50年的空白。

建州左卫在董山被杀之后一直默默无闻,按照清朝官方解释,皇族的祖先福满在苏子河畔守着几个村子,享受着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尊荣,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

但是,他们真的是猛哥帖木儿的后人吗?

《朝鲜李朝实录·宣祖》记载:

(万历三十三年七月)如许酋罗里、忽温酋卓古等,往在癸巳年间相与谋曰:老可赤本以无名常胡之子,崛起为酋长,合并诸部,其势渐至强大,我辈世积威名羞与为伍。

朝鲜史料称努尔哈赤为老可赤或老乙可赤,叶赫部为如许、贝勒纳林布禄为罗里,乌拉部为忽温、贝勒布占泰为卓古,这里说的是万历三十一年九部联军进攻建州时,扈伦四部(海西女真)讨论的话,指出努尔哈赤本身是一个无名的女真小头目之子。

在这些敌人可能的“诋毁”之外,是董山到福满之间的时间空档长达数十年,也就是成化大征伐之后,原本的金朝贵族血裔家族渐渐籍籍无名,同时消失的,还有这些贵族所掌握的女真文之类的上层文化,到了努尔哈赤的时代,文化断层只能通过借用蒙古文来修补。

如果真的如清朝官方记述一般,努尔哈赤的家族是猛哥帖木儿这样的贵族后裔,且长期安居并未断绝传承,怎么会连本族文字丢得一干二净,就连详细的家族史都追述不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新觉罗家族或许属于建州左卫的遗民,因此冠以“觉罗”的“穆昆”可以理解,但与猛哥帖木儿的血脉传承是否成立,仍待存疑,毕竟在嘉靖朝之后,建州卫、建州左卫的指挥使职务,已经很难确证为纳哈出、猛哥帖木儿的直系子孙在承袭。

更大的可能是,信奉拉一派打一派的李成梁,将“无所属”的敕书交给了“恭顺”的努尔哈赤,作为扶持这个“带路党”后人的一项风险投资,只是没想到他做得这么好,玩儿得这么大,最终把大明的江山都赢过去了。

至于说努尔哈赤以爱新觉罗家族为圆心构建的八旗国家,乃至于他儿子依托八旗国家权力所重构的“满洲”民族,究竟和建立金朝的女真人有什么关系,三解只能引述一篇关于金代女真语与满语之间关系的论文的结论:

女真语和满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不能简单定论满语从女真语继承而来。(哈斯巴特尔:《女真语与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08年第2期)

同理,虽然金朝女真在前,清朝满洲在后,活动区域也看似重合,早期的部族首领也有传承,但在成化大征伐之后的数十年间,建州女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外族混入,或许是屌丝逆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变化本身。

正如李氏朝鲜的史料《通文馆志》记载:

女真学旧有国典所载讲书,而与清人行话大不同,清人听之者莫解。

鸡同鸭讲?短短50年间,鸡怎么就变成了鸭子?

八旗子弟哪个旗族姓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是清朝的国姓,但不并不是只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实际上八旗都有姓爱新觉罗的,因为皇帝会把自己的子侄分封到下五旗担任佐领、牛录额真等职务,而上三旗本来就是属于皇帝直辖,所以皇子也会有很多,比如莽古尔泰是正蓝旗,清朝的皇帝一般在统计户口的时候被计入镶黄旗。

满族一共有多少个旗?爱新觉罗姓氏现在简称什么?

满族共有八旗,其他两位所说的二十四个旗是对八旗制度的错误理解。没有任何的满文资料上会说二十四旗一类的东西,都是jakvn gvsa(八旗)。

八旗分为正黄、镶黄(两黄旗);正白、镶白(两白旗);正红、镶红(两红旗);正蓝、镶蓝(两蓝旗)。

其中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

至于汉八旗和蒙古八旗——他们只是旗人,但不是满人。满人与旗人的概念并不等同。

爱新觉罗氏,从我所认识的这些人里面,一般改姓“金”。这个改变是根据家族(Mukvn)名称“爱新”改来的,因为爱新在满语里是 金 的意思。

也有改姓“赵”的,这个是根据 觉罗(这个才是姓氏) 的音译来的,但是因为还有别的觉罗氏(例如伊尓根觉罗、西林觉罗等),所以一般来讲爱新觉罗这个觉罗氏的人不会选择改姓赵,姓赵的觉罗氏通常是别的觉罗氏。

另外一个特别的、比较容易看出老姓为爱新觉罗的姓氏,那就是 启 姓。这可能是因为康熙为宗室排了字辈,到了启功那一代的启字辈都像启功一样直接用字辈来作为姓氏。不过这种情况貌似也仅限于启字辈的爱新觉罗氏。

我想找到汉化以后满族姓氏跟所属八旗的对应表

[阿]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巴]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该姓着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拜]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

[毕]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秉]满族老姓不清。该姓着名人物有:秉志(1886—1965),开封人,世界着名动物学家,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姓汉字姓“秉”。

[柏]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柏氏(朝鲜族)等。

[卜]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卜克图氏(达斡尔族)、布库尔氏(达斡尔族)等。

[布]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布达喇氏、布希氏等。

[步]满族老姓包括:布希氏。

[冈]满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满族的冈氏(朝鲜族)等。

满族人改汉姓的原因:

受汉族影响:满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期,其姓氏是多音节的,用汉字写就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共同组成。

满族入关后,其姓氏逐渐向单音节过渡,即与汉族单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实质上既有原多音节姓氏的内涵,又有与汉族姓氏相同的单音节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满汉兼容的姓氏文化特质。

扩展资料:

满族民族历史:

“满族姓氏繁多,据《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六百四十六

辽宁省馆藏部分满族家谱真本 姓,又记谱外三十三姓’”。满族的姓氏来源或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那拉氏(又为“那拉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称,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叫“宁古塔氏”、乌苏里江边的叫“乌苏里氏”;

使用女真旧姓,如 “粘”姓满族、又如“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那木都鲁氏”、“舒穆禄氏”等;还有赐姓和冠汉姓者,如明朝汉族对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满洲人赐姓:“麻子帖林儿”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诚”。

其实满族先人女真进入中原后,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汉族姓氏,在《金史》附录的《金国语解》里,载有女真与汉族姓氏的对应关系:“完颜,汉姓曰王。乌古论曰商。徒单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

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斛勒曰石。纳喇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斛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

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卜散曰林。书虎曰董。古里甲曰汪……”;还有一些随名字为姓者。但是以满族三大姓为最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