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历史的是野史可信还是正史可信?我们应该多看正史还是野史?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39

历史的是野史可信还是正史可信?我们应该多看正史还是野史?

正史信三分。

野史信0.5分。

正史是当时朝廷写上一个朝代的,肯定要多贬低,然后再把自己说成是正义之举,顺民心听天命,起义的。。还是拿唐朝反隋朝举例吧,隋炀帝杨广烧杀豪夺。

野史,更不能信,除非写野史的人有一定的威望,或者说是从朝廷上退休了的,正史好歹有一定的依据一堆人修订的。

历史应该都挺无聊的,比如二十四史,都是文言文。有意思的话,看看《百家讲坛》不是书,那个什么袁腾飞说历史,不推荐,充斥着自己的感想和想法,看书看不进去都挺无聊的,,,

正史和野史,那个更可信?

正史和野史都是参考资料,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正史是由胜利的一方书写的,那么胜利的一方肯定会瞄黑失败的一方,而野史一般都是民间传说,三人成虎说着说着就不一定是事实了,所以说正事和野史都是历史的参考资料,所以我们要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会还是要以正史来作为标准。

我们来举个例子就拿赵云来说吧正史上说赵云一生很忠心,却没有得到重用,最后一次的失守,摧毁了他的不败神话,赵云怎么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已经老了,但是野史上说赵云一生驰骋沙场领兵打仗无数,却从来没有受过伤!一天他在家里洗澡,老婆见他年纪虽大但皮肤光滑嫩白,全然没有一点年老色衰之相,老婆便问他为何,赵云骄傲的回答自己一生从未遇到过可以伤害自己的人,于是他老婆童心泛滥,偷偷拿了一根绣花针,调皮的刺了赵云一下。这一刺可了不得了!赵云顿时流血不止,这英勇无畏一生的大将军就这样死掉了,你以为赵云是皮球啊,扎了一下就漏气了,开玩笑嘛。

所以啊,我们如果要考察历史的话,一定要以正史为基准,然后按照他的历史背景,去推断当年所发生的事情,有些查不到的,可以去翻一些野史,不过我感觉正史更可信一点。

稗官野史,稗是什么意思

稗官野史中稗的意思是:小的,微小的。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

释义:古称专给帝王讲述风俗人情、街谈巷议的小官为稗官。后用作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野史,原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后与稗官连用,泛指闾巷风俗、遗闻旧事的记录。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回:“倘能遇一文士;把这事迹铺叙起来;做一部稗官野史;也是千秋佳话。”

稗拼音:bài

释义:

1、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实可酿酒、做饲料。

2、喻微小的,琐碎的: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市井传闻。后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为“稗稗野史”)。稗史(记载轶闻琐事的书)。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雀稗[què b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2、稗秕[bài bǐ]

稗,稻田杂草;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比喻不良之物。

3、稗粝[bài lì]

粗粮。

4、稗官[bài guān]

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

5、稗贩[bài fàn]

小贩;买贱卖贵以取利的人。

6、艿稗[nǎi bài]

泛指杂草。亦以喻芜杂的事物。

野史和正史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正史由官府主持编写,具有政府权威性。

2、野史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二、编写时间不同

1、正史通常由下一个朝代修订。

2、野史是当代所编,虽然显得粗鄙,但部分内容具有原始性、真实性。

三、考证不同

1、正史是指以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正史可以考证,总体而言,正史是最可信的。

2、野史,没有人知道它是真是假,一般靠百姓流传下来,没有书可以考证。简单的讲,野史所说之事,是否真实在历史上发生,还待定,很有可能是杜撰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正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野史

禅官野史什么意思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本义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

稗官野史: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正史中的诸葛亮与野史中的有什么不同

一、草船借箭

1、正史:草船借箭,历史上真有其事,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2、野史: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扩展资料:

草船借箭的演变发展: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草船借箭

明朝的详细正史和野史

正史:

《明实录》

《明史》

野史:

《明史演义》

《明史纪事本末》

《明朝那些事》

扩展资料:

1、正史

正史是指以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代表史书有纪二十四史。其他纪传体体裁的史书也可称为正史。早期我国史书如《春秋》等都为编年体史书,后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增补了本纪、世家、列传、志、表,班固编写《汉书》沿用此体例,但删去世家。

此后纪传体被各朝奉为正规体列。而以纪传体为编写体例的书也就称作正史,意味用正规体例写作的史书。

2、明朝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 ,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 ,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 ,还曾收复安南 。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 ,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 ,《明史》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史

百度百科-明朝

乾隆为什么恨乌拉那拉氏恨的连唯一的嫡子都打压?肯定不是像史书上所记载的断发之因吧?

导航

首页 > 生活 >行业知道 >

乾隆为什么恨乌拉那拉氏恨的连唯一的嫡子都打压?肯定不是像史书上所记载的断发之因吧?

关注:1 答案:1 信息版本:手机版 电脑版

解决时间 2019-03-20 00:33

已解决

2019-03-19 13:58

乾隆为什么恨乌拉那拉氏恨的连唯一的嫡子都打压?肯定不是像史书上所记载的断发之因吧?

最佳答案

2019-03-19 15:34

lz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这件事跟什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那种没啥可谜的历史之谜比起来,才真正算作千古迷案了。乌拉那拉氏在乾隆朝前期的妃子里并不算出众,虽然她是两位藩邸侧福晋之一,但是跟乾隆的关系很一般。别说是风光无俩的孝贤、慧贤,就连纯惠、淑嘉也比不上。不过总算她资历够老,为人也低调平和,所以位份上倒也一直不低。直到孝贤皇后去世,乌拉那拉氏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正位中宫。当然,这么快让人填补孝贤的位子,乾隆心里肯定是有点别扭的,但最后他显然也是认同了这个决定,并且在乌拉那拉氏从皇贵妃到皇后的最初几年里,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还在五六年中连续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皇十二子、十三子、皇五女)。要知道之前那拉氏嫁给乾隆十几年都无所出,可见这段时间那拉氏是很得宠的。此后十几年一直相安无事,知道乾隆三十年在杭州发生断发事件,那拉氏跟乾隆彻底成了仇人。认真说起来,断发只能算是个结果,至于原因是什么,正史上含糊其辞,乾隆也只说皇后在太后面前失礼。可人人都知道,太后是那拉氏的靠山,得罪太后对那拉氏来说是很愚蠢的行为,显然乾隆的这个借口不足为信。至于野史就更热闹了,什么说法都有,有的说是乾隆寻花问柳皇后吃醋,有的说皇后红杏出墙惹怒乾隆,还有说孝贤皇后与两位嫡皇子的死与那拉氏有关等等等等。但都是传说,都没有任何有机可查的依据。不过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这件事一定非常严重,能够让帝后反目至死生不复相见,甚至祸及子孙;第二,这件事绝对难以为外人道,以至于乾隆这种钟情于沽名钓誉的君主宁可授众人以口实胡乱猜测,背负各种骂名,也不肯公诸于众。只可惜跟这件事有关系的可信实的资料实在太少了,连想要猜测都无从猜起。好希望将来能有达人提出些新的证据和推断咯

标签: 正史野史

相关文章

yeshi,史书、正史和野史 有么 区别?

史书、正史和野史 有么 区别? 1、概念不一样野史即所谓的与正史相对的民间编撰的历史,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正史是指以纪传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代表史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