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历史与历史学有何区别与联系,请举例分析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090

历史与历史学有何区别与联系,请举例分析

区别:

1、本质不同: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依据,历史学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讨论研究出它存在的价值、意义或者影响。

2、性质不同:历史一般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而历史学是一门学科,用来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进行研究,发现规律。

3、研究的结果不同:历史只是告诉人们发生的既定事实,而历史学可以告诉我们从中得来的教训或者经验、影响。

4、传播性不同:历史本身不可以传播,但是历史学可以传播。

联系:

1、历史是历史学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学的存在。历史学的建设依赖于历史。

2、历史学是历史的外在表现。历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历史发现规律,探讨价值。

3、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即历史学。

4、历史学是历史的延伸。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学就是将这个轨迹描述并呈现出来。

扩展资料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历史,而通过这些历史材料和事件,反映出的对我国遭受列强侵略、封建制度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近代人民的抗争等则是历史学研究的范畴。近代人们的抗争是鸦片战争等侵略历史的延伸,是人们发展的轨迹总结,所以历史学是历史的延伸和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

百度百科-历史学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代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简答:

1、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2、借鉴历史经验,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献计献策。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学习中国近代史,所学何用?当然要祭奠那些无辜丧命于外敌枪炮下的万千同胞,要追忆三元里人民的拚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要缅怀“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然而,最重要的意义是从这段苦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励精图治,振奋自强,做好今天的事,写好中国的未来史。

中国近代史以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发端,意义不寻常。如果说此前的中国仍沉湎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境之中,那么此后的中国则被列强的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不可能有与世隔绝的安宁,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除被迫一战,别无选择。此后,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压迫与反压迫、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绵延不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较量直到今天仍在延续;尽管政治格局、力量对比、较量方式与以前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看得分明:哪个国家和民族都希望在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中居于比较主动和有利的地位。即使和平与发展主导当今世界大势的今天,挑战和较量仍然贯穿其中。

今天是过去的延伸,也是未来的起点。为了把握今天,掌握未来,需从史镜之中获得宝贵的借鉴,才不失为智慧和聪明的民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其兴也有因,其衰也有故,所以学习中国近代史,温故而知新,对于我们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实现“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是极有助益的。

中国近代史包涵着很丰富的内容,但有三条用苦难换来的教训,可以说最为刻骨铭心。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近代中国是与外国列强签署不平等条约最多的时期。所谓谈判,实则是不谈只判,除了割地赔款外,别的免开尊口。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谈判桌后面是一字摆开的兵舰和大炮。朝廷的腐败,国力的空虚,助长了列强的专横。应该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高呼“公理战胜强权”、要求从德国人手里收复青岛时的情景。然而,列强们完全无视中国人的要求,竟拿着中国领土做起了交易。事实教育了中国人:公理是存在的,但是面对列强,没有实力做后盾的公理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今天我们仍能看到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余风,但和一百年前相比,当年列强的耀武扬威不复存在。因为今日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从各方面实力来看,我们不再无足轻重。正如有的运动员所说,尊严不是乞求来的,是用拚搏换来的。结论是: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甚至连国之尊严都不会有。

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人们很难理解,以中国幅员之大,人口之众,文化之灿烂,怎么会沦到虎落平原被犬欺的悲惨境地。是因为朝廷腐败,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躯体虽大却弱不禁风。古人云:“政亡,则国家从之。”一个无法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的民族,一个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的国家,虽地广人众、高城深池,却不足以为强为固。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要使中国强大起来,首先要靠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倘十二亿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这个民族的中兴谁也挡不住。

不变革无以图自强。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思索的问题,因而变法图强构成了近代史最为动人的一章。至今我们在阅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诸先贤的变革篇章时,仍感到虎虎有生气。然而把这种变革由理论变成现实,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是毛泽东等成千上万中国共产党人。而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则把这种伟大变革推向最为辉煌的时期。至少我们已经看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中国人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足以自豪的实力和充分的自信。一百多年来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社会变革,已经使中国和中国人具有了崭新的面貌,并将在开拓和创新中成为真正的巨人。(引用)

电影的发展史

长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长史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官名,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

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战国末年秦已置,如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

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汉末州珠算也有长史。魏、晋与两汉略同。

南北朝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

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

宋州府无长史,仅亲王府、都督府有此官。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其他政府机构,仅元储政院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史

什么什么什么史的成语大全

名垂青史、稗官野史、永垂青史、左图右史、铁面御史、朝经暮史、垂名青史、功标青史、左右图史、六经三史、饱谙经史、渔经猎史、斤车御史、九经三史、枕籍经史、谘经诹史、名标青史、研经铸史、东观续史、金张许史

1、名垂青史

【解释】: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自】: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示例】: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2、稗官野史

【解释】: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出自】:《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示例】: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做为~,流传海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旧时小说、杂史的统称

3、左图右史

【解释】:形容室内图书多。

【出自】:《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

【示例】:北山在狱中,一日三餐,~,倒很舒服。 ◎《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嗜书好学

4、枕籍经史

【解释】: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出自】: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5、研经铸史

【解释】: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秤薪量水的外行。”

成语什么史什么得

没有什么史什么得的成语或者词语。

和史相关的成语:青史留名、良史之才、左史右经、经史百家、暮史朝经

1、青史留名

读音:qīng shǐ liú míng

解释: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一回: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2、良史之才

读音:liáng shǐ zhī cái

解释:良史:旧指有学识,记事无所隐讳的史官。形容优秀史官的才能。

出处: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

白话释义:然而,从刘向、扬雄博览群书,都说将有良史才能。

3、左史右经

读音:zuǒ shǐ yòu jīng

解释: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出处: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

白话释义:看他的书斋庭院,左史、右经,足迹绳绳。

4、经史百家

读音: jīng shǐ bǎi jiā

解释: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出处:清·黄宗羲《〈南雷诗历〉题辞》:读经史百家则虽不见一诗,而诗在其中。

白话释义:读经史百家则虽见不到一首诗,而诗在其中。

5、暮史朝经

读音:mù shǐ zhāo jīng

解释: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白话释义:小圣在有生之日,用萤火虫当灯看书,映雪读书,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中国古代史概述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文明没有断过流的大国,而且还给世界贡献了四大发明,这方面成就比西方早几百年,那方面成就比西方早几百年等等等等。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24史都包括什么

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130

2 汉书东汉·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魏征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的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并刊“武英殿本”。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