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的故事,罗盛教的故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169

罗盛教的故事

英雄罗盛教的故事 主要内容

罗盛教的故事:

在1952年的1月2日清晨时候,罗盛教和他的战友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手榴弹,当时正是寒冬季节,河边上面已经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在冰面上有四个朝鲜男孩在愉快的滑冰。

就在这时,突然从冰面上传来了一声呼救,罗盛教望去,只见其中有一个叫做崔莹的小男孩不小心掉在了深度2.7米的冰窟当中。

罗盛教看到以后立马向出事的地方跑去,并且边跑边脱掉了自己身上穿着的棉裤和棉衣,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寒冷天气,顺着冰窟跳到了河水当中,寻找着落水的小男孩。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崔莹托出水面。

当崔莹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几经周折,罗盛教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体力已快消耗殆尽。

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气力,过了很久用头和肩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崔莹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

人们把罗盛教救了出来,但罗盛教因气力耗尽,无力浮出水面,最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1岁。

扩展资料:

罗盛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1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

在朝鲜前线,他亲眼目睹美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他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对朝鲜人民的深切同情。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更使罗盛教深受感动。一次,部队在一个风雹交加的黑夜行军,伸手不见五指,一位朝鲜老大娘顶风冒雹地站在那里。

手提保险灯为战士们照路,并不断提醒志愿军战士们别掉进泥坑里。罗盛教觉得只有用杀敌立功的实际行动,才能报答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他几次要求上前线,可是指导员总是耐心地劝说他:你的决心是好的,可是革命工作有分工。你现在担任文书工作,对消灭敌人是有保证作用的、

罗盛教更加努力地工作,除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经常冒着炮火到前沿阵地为战友送饭、抢救伤员。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盛教

罗盛教的故事

罗盛教的英雄故事

英雄罗盛教的故事

到过朝鲜的人都知道,在平安南道成川都有一个著名的“罗盛教”村。村前小河环流,那是“罗盛教”河,村后青山耸立,那是“罗盛教”山。为什么在朝鲜的国土上,村庄、河流、山脉会用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呢?松涛低吟、流水潺唱,它们都会告诉你一个盛人肺腑的故事

那是1952年元旦过后的第一天。

清晨,寒风凛冽,雪雾弥漫。远处的佛体洞山,披上了一件雪的盔甲,是那么神圣洁白;清清的泥栎河,也穿上了一套冰的衣裳,是那么晶莹透亮。石田里的志愿军驻军和当地朝鲜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尽管昨天欢庆新年晚会不时被美国鬼子的习机干扰,但人们祈求和平,盼望安宁的心情,仍和这喜庆的锣鼓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春潮。

早操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和理发员宋惠云到河边去寻找两枚打不响的手榴弹,想用它来作训练投弹用的教练弹。

在宋惠云眼里,罗盛教———这位年龄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哥哥,竟有着那么多神奇的传说:

——在国内刚参军时,他就敢扑进火海里抢救老大娘,自己身上的衣服被火烧了几个大洞;

——到朝鲜后,在南映里,美国鬼子投的燃烧弹点烯了村庄,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蛇缠绕的屋子里救出了安大娘和她的孙子,自己却被烟熏火烤而昏了过去:

——在牛尾洞战场上,他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打死了扑进战壕的敌人。

到了河边,他们分头寻找手榴弹。

突然“咔嚓”一声,紧接着传来了孩子惊慌失措的喊叫。罗盛教猛地抬起头,只见河面上,几个滑冰的朝鲜少年连哭带叫,用手指着一个刚坍塌的冰窟窿。冰窟窿里一个小朋友用手拍打着水面,徒劳地挣扎了几下,一下子沉入了水中。

这个掉进冰窟窿的小朋友叫崔莹,那两个喊叫的孩子一个叫金龙珠,另一个叫崔县。

罗盛教一把抓下自己的帽子,奋力向河中冰窟窿冲去。边路边脱下棉衣,当赶到出事地点时,身上仅剩下一层单衣,被寒风吹得鼓了起来。

罗盛教甩掉脚上的大头靴,“扑通”一声跳进冰窟窿。水花溅起很快又结成的冰凌。

罗盛教在水里摸着,一会儿他的头伸出水面,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时候,他冻得脸色花白、深身青紫,但很快又钻进水中。

四周静极了,树枝停止了摇摆,流云停止了移动,山川、流水都被震撼了。又摸了个空,罗盛教第二次将头露出水面,双手扶在冰面上。冰层下的激流冲得他来回摆动。他的手指被冻的僵硬、嘴张不开,气喘不过来,深身直打颤。

当宋惠云闻声赶来时,冰窟里崔莹的上半身已露出了水面。这孩子已经神志错迷了,脸色苍白,头发一绺儿一绺儿的。他的身体在水面上一起一伏的摇晃。宋惠云不会游泳,想伸手帮助往上拉。正在这时,罗盛教和崔莹又沉入了水中。接着连续几次罗盛教都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面坍塌,而没有成功。罗盛教已累得筋疲力尽。这时,宋惠云从村口将半截电线杆子拖到河边。崔莹还在水底呢?罗盛教留恋地看了一下天空,艰难地吸了口气又潜到水底。

这次时间很长,空气凝固了,两个孩子双眼茫然地望着水面。

崔莹再次被顶出了水面。刚刚赶到的宋惠云忙把电线杆子伸过去,一下又一下,崔莹终于抱住电线杆,被宋惠云拉上了冰面。

罗盛教却没有上来 水面上的波纹渐渐消失,恢复了宁静。

战友们赶来了,朝鲜老乡们赶来了。

人们砸开冰层,将罗盛教捞了上来。

“罗盛教!”“罗盛教!”人们的呼唤,响彻云霄,栖息在林中的鸦雀被惊飞了,罩在松树上的雪一片片掉下来。

罗盛教静静地躺在雪地上,冻僵的躯体像一尊冰雪雕像。

最先哭出声的是宋惠云,接着乡亲们哭了,战友们哭了,呜咽声响彻了山川。石田里的老百姓,再三恳求志愿军领导,他们要按照朝鲜民族最隆重的仪式安葬烈士。

元月三日,乌云低垂,西风呜烟,山川悲痛,江河流泪。

人们抬着烈士的遗体,全村乡亲们扶老携幼,默默地向墓地走去。

当把烈士的遗体轻轻地放在墓穴后,朝鲜劳动党村支部书记崔台元轻轻地说了声:“乡亲们,记住他吧!”人们的哭声一下子进发出来。

孩子们将绿嫩的松树栽在了烈士的墓前,姑娘们放好花圈,老人摆出酒菜祭奠。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爱民模范”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罗盛教一枚一级国旗勋章和一枚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亲笔为罗盛教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为了永恒地怀念罗盛教烈士,朝鲜人民将石田里改为名“罗盛教”村;将烈士献身的泥栎河改名为“罗盛教”山;还修筑了雄伟的“罗盛教纪念碑”,盖起了秀美的“罗盛教纪念亭”。

谁知道抗美援朝时期罗盛教的英雄故事100字

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他边跑边脱掉棉衣,纵身跳进冰洞,潜入水底寻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战友赶来协助救出。崔莹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冲到远处的冰层下,再也没有出来。

罗盛教的英雄事迹

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秋季防御作战。罗盛教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时,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在1952年1月2日英勇献身。他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金日成为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标签: 故事罗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