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简介,徐霞客的简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2259

徐霞客的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凹如掘至宝”,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曾于天启元年(1621),为纪念母病痊愈,盖“晴山堂”,搜求先世遗墨、题赠,为之刻石。天启四年,因母已届80高龄,打算暂缓远行。母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母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翌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庐。崇祯元年(1628年)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远抵广东罗浮山。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崇祯三年,再南游漳州。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

徐霞客简介

  徐 霞 客

  简 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简介(100字以内)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很多,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对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

扩展资料:

徐霞客是江苏江阴人,1607年的3月29日,他从家乡的胜水桥头第一次出游,畅游无锡惠山,泛舟太湖。那一年,他20岁。

之后的34年间,他走遍了当时中国除四川之外的两京十二省,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至少涉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江西、福建、广东、河南、陕西、湖北、山西、上海、湖南、广西、贵州、云南19个省、市、自治区。

在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有25处留有他的足迹。他先后登过140多座山,考察过376个岩洞,可谓“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在江阴徐霞客镇(原名马镇)南岐村,他的故居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纪念馆。现有三进、十七间正房、两间厢房,占地两亩。

故居为明式建筑,门庭挂有陆定一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展厅内展出有徐霞客传略、旅行路线图和他科学探索经过地区的图片资料、岩溶标本等,在天井右侧还有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故居内的晴山堂石刻集中了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前后262年之间,84位名人名家为徐家撰写的墓志铭,传、序、记等共90篇,计76块石刻。徐霞客的墓就在晴山堂后院。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句话。看得出,当他从浙江宁海出发时,心情是愉悦而开朗的。

从江阴到宁海,现在的路线大约是500公里。为什么选择宁海而不是故乡江阴作为他堪称鸿篇巨制的游记开篇?很可能是因为他的大部分日记已经毁于明清之际的兵火之中。但可以推测的是,宁海一定有一些什么东西打动了他。

宁海是一座坐落在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之间的小城,背山靠海,气候宜人。如今,400年前徐霞客脚下那条一点儿也不起眼的古道,成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保存完好。

以此为基础和启发,当地修了超过500公里长的山间步道,将城区和乡村串联起来,成为一景。这是旅行家自己也想不到的一个“文化遗产”。如今,徐霞客在宁海境内的每一个歇脚处现在都被妥善保护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徐霞客:史上最出名驴友1/3生命在路上

徐霞客简介50字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徐霞客简介.100字左右

徐霞客(1587~1641)

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应试不第后,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党争剧烈,遂断功名之念,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21岁起出游。30余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他在旅行中备尝艰险,遇盗被劫、绝粮乞食,均未挫其意志。观察所得,按日记载,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的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5614.htm?fr=aladdin

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名弘祖(也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名,万历十四年(1587年)出生在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南喝岐村(今属霞客镇)。徐霞客的家乡在当时属于"东南财赋地"的经济发达地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经挂过虚名,但到了他的父亲徐有勉那一代,徐家已经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对仕途没有多大兴趣,也不大欢喜和官场中的人结交,宁愿平静悠闲地在乡间一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响。

幼年时期的徐霞客,天资聪颖,有很强的记忆力。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很大的兴趣,却特别青睐历史、地理和探讨大自然力一面的书籍。这类书在当时视为小正规的闲书、奇书。他的阅读面很广,诸如古今史籍、舆国方志、山海国经等,他都有所涉猎。他的族兄徐仲昭曾说他"性酷好奇书,客中未见书,即囊无遗钱,亦解衣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儿比四库。"有钱必买书,无钱则变卖衣物来换钱买书,徐霞客"奇书"的嗜好:好就是到了这种令人叹为观比的程度。看了这些书以后,使得他史加向往五厉等名山。

徐霞客19岁时,父亲病故。三年服孝期满,徐霞客萌发了外出游历的想法,而贤德的母亲也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愿自己的儿子像篱笆里圈着的小鸡,车辕上套着的小马一样,被束缚而没有见识和出息。对徐霞客的决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年轻的徐霞客终于告别书斋生活,挣脱了仕途功名的束缚,开始实现儿时的梦想。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结束为。他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包括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云南等16个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黄山、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异等名山;游尽太湖、民江、黄河、'富春、闽江、九鲤湖、钱塘江、潇水、湘水、郁江、黔江、黄果树瀑布、盘江、滇池、洱海等胜水。

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侮天坚持作日记,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的宝贵的地理材料。

徐霞客很重视标本的研究价值,他在武当山等地目险采集了榔梅;在尚山采集了当地一种形似菊花的特产-金莲花;在五台山采集了天茶花等珍稀名贵植物;在玛瑙山上采集了"石树";在蝴蝶泉边采集了花树的枝叶。

徐霞客对科学研究有着无所畏惧的精神。他喜欢猎奇,可以说是到"闻奇必探,见险必截"。每每遇到古洞、名刹、温泉、匕瀑、奇峰、深林、幽皇等奇异景观,他都把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览"庐山真面日"。他在自己的记录中说:"旦古人迹未到之处,小惜捐躯命,多力一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比。"他在云南腾越为了把一个岩洞看个明自,冒死攀登上悬崖;在湖南茶陵时,独闯传说中神秘的麻叶洞;在广西融县真仙岩,徐霞客为了探索一个时洞,竟从一条横卧的巨蟒身上跨过,进到洞内。他还经常和鬼神迷信做斗争一,云南地力一上有一本《鸡山志略》,书中记载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鸡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现象,这种五彩光圈通常被社会上认为是"佛光"或"'宝光"。徐霞客则从地形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驳斥了迁腐的迷信说教,这也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着,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277301.html?fr=qrl3

徐霞客简介二十字数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

标签: 徐霞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