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鳌拜和班布尔善,鳌拜和班布尔善到底是怎么死的?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090

鳌拜和班布尔善到底是怎么死的?

鳌拜是在监狱里把自己气死的

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类似摔跤)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鳌拜的时机终于到来。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这时康熙皇帝早已布好六连环计策,意在生擒鳌拜。

六连环

一连环: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联同“爱新觉罗家族、赫舍里氏家族、钮钴禄氏家族”。三大家族合并,共同对付鳌拜。

二连环:索尼之子索额图奉命调任康熙侍卫,当天索额图在门外站岗,缴了鳌拜的武器。

三连环:鳌拜所坐的椅子,右上角的腿是锯断又简单粘合的。因为他面圣,身子要朝皇帝那方倾斜,因此这折了的腿不会用上力。

四连环:十几个布库少年中,最厉害的两个,一个在椅子后面服侍;另一个则端上在开水中煮了一个多时辰的茶杯,给鳌拜送茶。

五连环:将生擒鳌拜的地点选在宽阔的武英殿。

六连环:将训练好的十几名布库少年藏于武英殿内。

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我,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一群小毛孩子,其实他们连鳌拜是谁都不知道。

折叠鳌拜之死

当鳌拜在监狱中度过的第一个月,就是他一生经历的两起两落的最低谷。他天天在想为什么,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想,最后于1669年被自己活活气死在监狱之中。

班布尔善:康熙八年(1669年),清圣祖以鳌拜结党专擅,不思悛改,下诏数其罪行,命议政王等将鳌拜逮捕治罪。班布尔善亦受牵连,王大臣等劾奏班布尔善二十一条大罪,因定罪以绞刑处死,子孙皆被废黜宗室资格。

大逆不道的鳌拜都能留住了性命,为何班布尔善就一定要死呢?

鳌拜为大清立国及大清三代皇帝都立下功劳,康熙也因顾及而将鳌拜拘禁。鳌拜谋权篡位未成,其军师班布尔善作为康熙的堂叔,竟在鳌拜身边助纣为虐,并没有在康熙这边帮助。

班布尔善和鳌拜都是清朝初期的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拥有一定的权利,也是辅政大臣之一。在两位德高权重之中,班布尔善为人较为狡诈,鳌拜之后的不忠与班布尔善是有很大关系的。

鳌拜据说武功盖世,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对大清是忠心耿耿。性格也是倔强,不畏权势,但是他未想过篡位,只是不低调而已。也正因为如此,班布尔善并利用鳌拜,借刀杀人,然后自己坐收鱼翁之利。班布尔善自己有野心没有实力,并挑唆鳌拜,在皇帝慢慢的长大之际,鳌拜也渐渐被压制,也不能横着走或者耍威风并在此被班布尔善钻了空子。而皇帝也知道了鳌拜和班布尔善的意图,布局抓获了二人。

被抓之后的鳌拜知道自己被利用,但是已经无用了。不过康熙没有杀他,且鳌拜在朝中势力也不可小虚,而是将他关押起来。鳌拜虽然嚣张、不尊重人,但是谋权未遂,罪不至死。最后鳌拜因康熙不杀他,感到耻辱气死于狱中。

康熙也知道班布尔善就是其中之最,同时杀了他,是对此事最好的结果。康熙年少并可用自己的智谋除掉对自己有危险的鳌拜,那对于班布尔善的别有用心,亦是最清楚不过了。此事上,也体现了康熙的能力强,后面也成为了千古一帝。

鳌拜专权,康熙只是囚禁了他,班布尔善是鳌拜的同党为何会被处死?

鳌拜:鳌拜是有功之臣,不能杀,已经被抓了就变成废人了,杀不杀没什么关系,鳌拜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投靠鳌拜的人不少,如果杀了鳌拜,鳌拜旧部遍布内外,那些人会担心康熙会让他们也入狱,怕起什么祸端,如果不杀鳌拜,显得康熙仁慈,鳌拜都没死,那些人也就没有什么疑惑了,不会出什么大事。

班布尔善:班布尔善罪在不赦,概令正法,不过康熙也算仁慈,只杀了班布尔善一个人,并没有诛九族什么的,放过了他的家里人,他本是康熙未出四服本家的哥哥,还是宗室的人,心里可能也是有委屈吧,当年鳌拜看着他过得寒酸总帮他,因此他对鳌拜非常感激,他是鳌拜的智囊,有”小伯温“之称。

其实除了班布尔善,还有穆里玛、阿思哈、系部院大臣、左右侍卫,都给处理了,鳌拜是不能杀,如果能杀你以为当年康熙不杀了他啊,是没办法留着他,让大家看到康熙仁慈的一面,剩下的这些人就无关紧要了,杀了就杀了,也算是震慑一下其他人,总不能老大不杀,小罗罗也不杀,那康熙还有啥地位可言了。

康熙真的是个好皇帝,相比他爹顺治他好了几千倍,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五岁除掉了鳌拜,十九岁撤了三藩,三十二岁收复了台湾,后又亲征葛尔丹,顺治跟他压根就没法比,人家还会用人,伍次友是康熙的师傅,没有杀鳌拜也是听了伍次友的话。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班布尔善极力促使鳌拜篡权夺位?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班布尔善极力促使鳌拜篡权夺位?

在《康熙王朝》中,班布尔善是个阴险狠毒的人物,他之所以极力怂恿鳌拜篡权夺位,完全是因为个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本剧中,康熙皇帝8岁登基,由索尼等四大臣辅佐处理政务。随着康熙逐渐长大,他与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加,此时索尼已死,鳌拜控制了朝政,实际上是康熙与鳌拜之间的权力争夺。鳌拜出身瓜尔佳氏一族,是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因为战功赫赫被封公爵,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我们可以看出鳌拜其实在废立之事上始终犹豫不决,是班布尔善始终在在怂恿鳌拜。他提出了鳌拜所处的三大险境,其一,功高盖主,主子无可赏臣,只能赐死;其二,臣者势大,威震朝廷,一山二虎。其三,臣强主弱,君臣间互相猜忌。正是班布尔善提出的三点,让鳌拜终于下了决心,但是殊不知正好却落入了班布尔善的陷阱。

班布尔善之所以会这样想,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鳌拜手握军政大权,以他的能力,想除掉康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康熙不过才十几岁而已,除了年轻,他一无是处,没有军权,没有政权,更没有肯为他卖命的大臣。班布尔善明白,只要鳌拜动手,自己的命运就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他一心一意为鳌拜谋划,而鳌拜也将他引为心腹。

《康熙王朝》对于班布尔善的别有用心和奸险恶迹,有一个典型描写。他在鳌拜进宫后,亲率死士攻击紫禁城,经历一番血腥的搏杀后,被九门提督吴六一擒获。像他为领侍卫内大臣、皇帝的近亲长辈,掌管了皇宫警卫力量,如果没有最为恶毒的表现,是不可能作为首恶被诛杀的。

《康熙王朝》里交代的很清楚了,鳌拜只是专权,没想着要废帝自立,康熙去看他的时候感动的也不想实施行动!班布尔善极力怂恿鳌拜坚持原计划!早朝之前,因为传旨太皇太后病了,传鳌拜前去问安,班布尔善和奴才内膜就说了,觉得鳌拜此去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到时候他们动手了,自己再带兵勤王护驾,实际也是这样演的!他自以为:上有皇叔之尊,下有辅臣之名,中有除奸护国之功!

康熙王朝中,班布尔善极力促使鳌拜篡权夺位,这是为何?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1617年—1669年),也有译为“巴穆布尔善”。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的第四子。清朝大臣,宗室。后因事鳌拜,被康熙帝处死。年五十二。子孙黜宗室。

索尼死后,鳌拜意图独专权柄,继续操控少年康熙做傀儡。清廷宗室班布尔善,把鳌拜当做捕蝉的螳螂,而自己想做在后的黄雀。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子,即康熙的皇堂伯,虽然被革除了辅国公爵位,又新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兼秘书院大学士。既在御前负责,又在内阁辅政,位高权重,加之皇亲身份,所以他寄望鳌拜废黜康熙,鼓动他篡权夺位。

他知道鳌拜“一时威福,尽出其门”(《啸亭杂录》卷一),有对康熙取而代之之势,但鳌拜毕竟是镶黄旗的臣属和奴才,一旦成功,班布尔善完全有理由以皇伯之尊,联合八旗旗主势力,对鳌拜进行平叛,然后以功自立为帝。班布尔善党附鳌拜,实际上是一个图谋皇权的阴险家。鳌拜威福自传,却只是想继续掌握辅政大权,而并无实际的夺取皇位、取代康熙之举。这也为康熙抓捕鳌拜后,对他定罪三十条,却只是以拘禁进行惩罚,甚至后来还进行平反,铺下了前提。而对于班布尔善,康熙的惩罚是最为严厉的,不但将其定了二十一条大罪,列为鳌拜集团第一个必杀的罪犯,处以绞刑,而且对其子孙废黜宗室。

《康熙王朝》对于班布尔善的别有用心和奸险恶迹,有一个典型描写。他在鳌拜进宫后,亲率死士攻击紫禁城,经历一番血腥的搏杀后,被九门提督吴六一擒获。像他为领侍卫内大臣、皇帝的近亲长辈,掌管了皇宫警卫力量,如果没有最为恶毒的表现,是不可能作为首恶被诛杀的。本来班布尔善可以衣食无忧的过完这一生,可是他的欲望太强烈,导致自己得不偿失!

《康熙王朝》中,班布尔善极力促使鳌拜篡权夺位,这是为何?小编说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其他想法呢?欢迎大家踊跃留言讨论!如果小编哪里说得不合适了,记得轻拍哦~你们看的开心就好!看在小编打了这么多字的份上,给点个赞吧!爱你们,么么哒~

班布尔善只是跟从鳌拜而已,康熙囚禁鳌拜,为何要杀班布尔善?

班布尔善只是跟随鳌拜,但是康熙囚禁鳌拜却杀了班布尔善主要是由三点原因造成的。就是因为这三点原因才让康熙坚定不移的想要杀死班布尔善。

第一点就是班布尔善擅长谋略。当时虽然鳌拜是主谋但是鳌拜的想法全都是由班布尔善想出来的。可以说如果鳌拜没有班布尔善那他对于康熙将没有那么大的威胁。鳌拜当时做事行为非常的霸道而他之所以有这些霸道的行为无疑都是班布尔善在背后怂恿鳌拜的结果。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找到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点就是康熙帝杀死班布尔善对朝中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如果康熙帝直接杀死鳌拜的话那么对朝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时鳌拜在朝中培养了不少势力,如果康熙帝想要杀嫂摆那么朝中有不少大臣将会强烈反对。但是班布尔善不一样如果康熙帝要杀死班布尔善朝中大臣极少会出现反对的情况。

第三点就是班布尔善的身份问题。当时班布尔善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可以说是雍正皇帝的族人。作为族人确与外人相联合来对抗自己的族人当时按道理来说是非常可耻的所以康熙皇帝有理由处置班布尔善。但是康熙皇帝并没有杀鳌拜,主要是因为鳌拜并不是他的族人,如果他想要强行杀死鳌拜的话那么必将遭到满人的反感,这无疑是对他的统治非常不利的所以他仅仅就是把鳌拜囚禁起来。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班布尔善要极力促使鳌拜篡权夺位?

在《康熙王朝》这部剧中,我们可以发现班布尔善总是极力促成鳌拜篡权夺位。

从句中我们得知班布尔善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如果不是他的父亲的生母地位不高,可能说不定他也能争一争皇帝位置呢。

也可以说班布尔善也是拥有皇家血脉的,只是他的父亲没有能力当的上皇帝吧。

他也是皇室宗亲,还是比较血缘亲近的。这样的话,他肯定也有一些想当皇帝的想法,如果是顺治的话,他可能还没有这种想法,可是那个时候坐上皇位的偏偏是年幼的康熙。而且在顺治朝班布尔善的地位也就挺高的了。

而且那个时候鳌拜的权力极大,把控着朝廷。如此情况之下,可能班布尔善起了一些不该起的心思,觉得皇帝年幼,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推翻一下?毕竟鳌拜当皇帝的话那些,爱新觉罗的族人可能不同意,如果是爱新觉罗家族其他人当皇帝,可能阻力会还会小一些。

那为什么班布尔善一定要劝鳌拜篡位呢?其实我们可以看出鳌拜其实有一些自以为是,又比较的霸道。也比较容易被班布尔善当枪使。

皇帝年幼,鳌拜又手握重权。这个时候狡猾的班布尔善,想尽一切办法劝鳌拜去夺位,希望到时候他可以一网打尽。所以班布尔善想极力促成鳌拜为他打一个前锋,篡权夺位,他好渔翁得利。

康熙扳倒鳌拜后,囚禁了鳌拜,为何要班布尔善处死?

此人叫爱新觉罗班布尔善。

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他的父亲塔拜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子。不过由于是庶妃钮祜禄氏生,因此从小就没得到努尔哈赤多少疼爱。长大后,连个贝勒都没混到。尽管后来,凭着战功被皇太极封为三等辅国将军,但和多铎他们比,那级别待遇,差的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班布尔善5岁的时候,父亲塔拜战死。这样一来,班布尔善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世袭了三等辅国将军的职务,但却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了皇亲贵戚中混得最差的一个。

班布尔善长大后,一直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因此,他先是像父辈们一样,在沙场上骁勇而战,想凭着战功获得升迁。到顺治六年时,他终于晋升为三等镇国将军。

顺治八年,顺治亲政,感念班布尔善的功绩,将他再次封为辅国公。

然而,此时天下初定,朝廷需要的不是能征善战的武人,而是有治国之才的能人。很显然,班布尔善打仗还可以,但要他处理政务,显然是他的短板。因此,他在朝中很没有存在感,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顺治死后,班布尔善的处境更为糟糕。既没有兵权,又不得孝庄皇太后和康熙待见,心里很郁闷。

班布尔善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怎么甘心如此呢,于是他一直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时,辅佐康熙的四大辅臣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班布尔善经过权衡,依附了苏克萨哈。

然而随着鳌拜势力愈大,鳌拜与苏克萨哈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他常挑拨索尼等老臣和苏克萨哈的关系,并屡屡排挤苏克萨哈。

班布尔善见势头有变,在苏克萨哈弹劾鳌拜时,立刻站出来,也跟着弹劾苏克萨哈。由于他和苏克萨哈关系很近,想要挑苏克萨哈的毛病,那简直是轻而易举。

由于他罗列罪证确凿,因此弹劾成功,最后导致苏克萨哈被杀。而他也因讦告有功,成为了鳌拜的死党。

康熙六年,索尼病死。这样一来,四大辅臣还剩下鳌拜和遏必隆。

遏必隆自始至终就不打算和鳌拜对抗,甚至还对他多有附和之意。如此一来,鳌拜在朝堂上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丝毫不打算归政于康熙。

鳌拜的举动,让班布尔善看在眼里。他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他巧舌如簧,鼓动鳌拜谋反。

不过,鳌拜其实并没有想过要谋反,他只想学多尔衮做个摄政王。在他看来,他已经位极人臣,在朝中说一不二,用不着干造反的事情。

随着鳌拜的专横,他与孝庄文皇后和康熙的关系也就越来越恶劣,彼此对对方都非常不满。

班布尔善虽然鼓动鳌拜造反,鳌拜不听。但是,他知道,鳌拜和康熙撕破脸,是早迟的事情,他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班布尔善之所以会这样想,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鳌拜手握军政大权,以他的能力,想除掉康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另外,康熙不过才十几岁而已,除了年轻,他一无是处,没有军权,没有政权,更没有肯为他卖命的大臣。

班布尔善明白,只要鳌拜动手,自己的命运就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他一心一意为鳌拜谋划,而鳌拜也将他引为心腹。

然而,班布尔善实在是对康熙太不了解了,就在他拼命鼓动鳌拜对康熙动手的时候,康熙却不动声色已经制服了鳌拜。

康熙八年,康熙不光以三十条重罪圈禁了鳌拜,对于鳌拜一党也绝不姑息。班布尔善虽然是康熙的叔父,但由于他曾背叛苏克萨哈,又党附鳌拜,康熙对他的行为非常不齿,罗列了他二十多条重罪后,将他处死,而他的子孙也从宗室革除,废为庶人。

(参考史料:《清史稿》)

标签: 是怎么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