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和高丽的不同态度得到了不同的回报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211

导语:在史书上有两个国家的名字总是让人分不清,往往认作是一个国家,它就是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和高丽。事实上,这个两个不同的国家,甚至连统治的民族都不一样,而且各自的习惯也不相同,相比之下高句丽反而与汉民族的关系更近一些。


同一个地区先后建立的两个国家,虽然最终的结果很相似,但相应的损失却大不相同。这也是两个国家不同的观念以及态度所决定的,着不同的结果也值得我们去深思,正确的看待这些起起伏伏,才能真正的明白历史的厚重和沉重。


高句丽

其实,不论是高句丽还是高丽,他们的地理位置都很好,正好位于中原大地的东北方,卡住了北上南下的通道,而过了鸭绿江就是辽西平原,天然牧场,与草原联系的通道。


本来,中原也没有要这块地方的心思,毕竟不好开发,还有当地野人,价值实在不大。那个时候,朝鲜半岛上基本都是土著民族,被称为"三韩"。


高句丽的位置图


中原与这里相安无事,甚至有不少中原人先后逃难到了这里。直到秦朝完成了大一统,旧燕国的一些人逃到了这里,开始了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的争斗。


由于秦朝短命,中原大乱了一段时间后汉朝建立了,此时朝鲜半岛的价值开始出现了,值得汉朝出手开发了,最终汉朝划分出了四个郡,分开来管辖这片土地。


在汉朝的四百多年间,对这片土地的控制从来没有减轻过,直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中原自顾不暇,高句丽趁机摆脱了控制,开始自成一国。


高句丽建立背景

虽然它还是对中原称臣纳贡、献表请封,但掩盖不了他的狼子野心,辽西平原被他逐渐的吞了下去,甚至还想以此为跳板杀入中原。


最终,中原的又一次统一将他们的梦想打碎,面临着中原的进攻,高句丽没有选择投降,反而是死扛到底。其实这样死扛也没有什么错,但是不择手段的耍手段就有点过分了,虽然一时胜利了,却也彻底的惹怒了中原。


最终,在中原的强大攻势下,高句丽覆灭了,连带着经历了一场大清洗,才被中原接纳。


其实,经历了中原多年的开发之后,朝鲜半岛也逐渐地繁荣了起来,还向中原输送了不少的人才,双方的关系愈发紧密。后来,高丽就建立了,史称"王氏高丽",主体民族就是朝鲜半岛的本地民族"三韩旧族",也是后来朝鲜族的祖先。


高丽位置图


高丽是一个很有眼色的王朝,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很老实的扮演着自己小弟的角色,对中原恭恭敬敬地,很自觉地复制中原文化。


这样做几乎是把高丽当作了中原的郡县,这就很让人满意了。而且,由于当时的中原由宋朝控制,而宋朝也有自己的敌人,对于高丽的控制并没有那么足,但高丽的所作所为给了宋朝上下一剂强心针。


而高丽也一直保持着对宋朝的忠诚,甚至在宋朝征召的时候也作出了回应,谁不喜欢这样的小弟呢?宋朝对高丽的扶持力度也是很大的,双方投桃报李,和乐融融。


同心不同路

其实仔细想想,高丽和高句丽都是在为了自身族群的生存发展而努力,双方的心是一样的,但所选择的路不同,所得到的回报也是不同的。


高句丽壁画


这两个由不同的民族建立的国家,都有着相似的愿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发展壮大。但双方又有所区别,高句丽只是由中原的一个小分支建立起来的,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朝鲜半岛,更想要的是中原的土地;而高丽想的是生存下来,他们需要妥协。


高句丽就像是从家里出来的孩子,有野心、有能力,同时还觊觎着自己家的那份家产,祖祖辈辈都想着回到家里继承家产,这是他们扩张的原动力。


但他们这些逃到了朝鲜半岛的人都是失败者,他们却想着违反游戏规则干掉胜利者,这无疑是对规则的挑衅。而他们面对中原的讨伐,他们的做法更让人不齿,卑鄙、下流算是好听的了。虽然在生死存亡的人的底线往往被打破,但不代表这样做就是对的了。


难道中原的都是傻子,不知道可以这样做?只是因为这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理解不代表认可,为了避免双方无底线的战争,才会有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所以说,高句丽将自己送入了深渊,得到的是千百倍的报复。


蒙古入侵高丽


而高丽,一上来就认清了自己,不等军队到家门口,自己就跑了过来投降了。这样知趣的人谁不喜欢?自然就不会亏待了他们了,虽然有点没骨气,但也可以认为是有自知之明。


所以说,高丽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弱小和服从。也因为这样,他并没有被再一次清洗,而是内部自然的完成了新旧更替。


总结分析

总体来说,高丽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明白自己作为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怎样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安全地生存下去;但高句丽明显的不想安稳地生存下去,他们更希望通过一些阴暗的动作来得到土地,进而夺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两个国家,一个不遵守规则,最终被规则的制定者兼拥护者给灭掉了,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遵守了规则的国家,则得到了奖励,实现了自己的基本目标。


所以说,任何时候,最重要的往往是遵守规则,在没有打破规则的能力的时候挑衅规则,这不叫勇敢,这叫找死。规则就是底线,既是约束也是生存的根本。


同一片土地不同的人,相似的心灵,不同的道路最终走出了不一样的结局,也得到了不同的回报。


结束语:生存是本能,但不是生命意义的全部,有时候底线很重要,死亡也不是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