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大国担当,又是维护自身利益,谈明朝“援朝”战争的深层逻辑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56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民族。远在唐朝的时候,日本便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先进的制度及文化,并在汉字的基础上有了他们自己的文字,但中国对他们的恩惠在他们强大起来之后便被抛掷脑后,反而觊觎起了中国的富庶与财富。


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日本关白、一代枭雄丰臣秀吉消灭了各割据势力,统一日本之后,其膨胀的野心促使其将目光眺望向了遥远的中国,而其制定的策略便是先占据朝鲜,进而进攻中国,这在其做织田信长的家臣时便表露过,“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夙志”。万历十九年六月,日本侵朝前一年,派出特使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贵国道路进攻明国,届时还请多多包涵与协助”,但在遭到拒绝后,日本的战争机器便发动了。


一.三国异象,来自海外的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日本在战争到来前已经做好了战前侦察工作。而彼时从三国所呈现的景象来说,胜利的天平似乎在一开始就向日本倾斜了。


战前的朝鲜正是处于李氏王朝宣祖李昖的统治之下,国内承平日久,因此武备极为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军事上因为背靠大明,所以二百余年里基本未曾有过战争,进而导致国内统治者对于武将极其不重视,反而更看重文官,这便使得朝鲜军队战斗力低下,指挥员未经过实战检验,素质不佳,另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也导致指挥员与最高领袖之间离心离德,这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而在政治上,朝鲜也同他的老大哥大明一样陷入了党争。一派是以世袭的官僚贵族为团体的勋旧派,另一派则是地方中小地主出身的受过书院教育的新官僚们,称为士林派。两派各自结党争权,政治上相互倾轧,朝廷内部政治不稳,政变频繁,且由于官僚体制经过200余年的适应,使得体制僵化,官吏们营私舞弊现象严重,搞的国内民不聊生,国力也是日渐衰落。


再来看看朝鲜的宗主国明朝此时的情况。明神宗万历继位之初,明朝的实际施政者是一代名臣张居正,在他的政治铁腕下,掌权十年间厉行变法,一度使得明朝出现中兴之象,但弹簧被压制的越厉害,其反弹的也愈厉害。


《明史》中记载张居正“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这便是张居正压制万历太甚招致的反弹恶果,也正是这次的政治清算,使得朝内政坛动荡,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变法措施也被万历废止。之后万历帝长期不上朝,对待政事消极,使得中底层的贪官墨吏更是横行无忌,百姓的日子愈发艰难。朝堂之上党派林立,各政党间势同水火,互不相让。


国内各地接连发生农民暴动及军队叛乱的事其中西南土司杨应龙图谋不轨更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辽东的女真部落也日渐壮大,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内也碰上了大旱大风的灾害,《明史》记载“浙江大风,海溢”、“南畿、浙江大旱,太湖水涸”,此时的大明朝正逢多事之秋,其国力处于衰退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明史》更是毫不留情的指出“明之亡,实始于万历”。


反观日本,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后,丰臣秀吉经过四次大规模战争于1590年基本完成国内统一,军力空前强大。并且其手下家臣以及各地大名在经历过长期内战后,军事实力强大,征服欲空前膨胀,但日本土地有限,对于想要扩大自己领地及财富的军阀来说,内心无比渴望对外发动战争。彼时的丰臣秀吉作为大名,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深深了解自己手下的野心,并且其本身便有征服朝鲜,窥视中国的野望。


出于提升个人威望,及满足自己及臣属要求的需要,日本国内对外战争的意志空前一致。国内的长期战争使得日本有了一支数量庞大、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经验丰富的军队,这使得丰臣秀吉的自信心不断高涨,更兼从沿海倭寇口中得知所谓明军战斗力低下的事实,更使得这匹海外的狼跃跃欲试。据《日本战史》记载,到1591年,已建造完上千艘战舰,名护屋城更是囤积了足以支撑数年的粮草,三十三万军队整装待发,战略上采用了德川家康提出的“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足见日本准备之充分。


综合观之三国现状,朝鲜犹如待宰羔羊,明朝犹如一只病重老虎,日本则是一匹海外的恶狼,似乎侵朝战争胜利的天平已向日本倾斜,但最后由于明朝的参战,不仅使得日本丢失了前期战果,同时损失惨重,最终随着丰臣秀吉的离世,征服朝鲜、乃至中国的美梦也随之破灭,日本的这场侵略战争以败退而告终。那么明朝为什么在自身已相当窘迫的情况下,依然要派兵援助朝鲜打日本呢?为了中朝两国传统的友好情谊?这只是表面的,其中还有深层逻辑值得探讨。


二.出兵援朝的深层逻辑

虽然明朝仍然是疆域广达万里的天朝上国,仍然是四方共尊的天下之主,但此时的明朝早已没有了洪武、永乐年间的威名赫赫,反而被内忧外患弄的焦头烂额。但当把自己领土和老巢输的基本一干二净的朝鲜国王发出“方物尽皆抛弃,独持表文而来”(李肯翊:《燃藜室记述》)的求救信号时,平时消极怠政的万历帝破天荒的做出了出兵援朝的决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行为是这样,一个国家的行为同样也是如此。


兵出朝鲜,顾我藩篱,无唇亡齿寒之危,从长远来看,可保边疆和平与国之续存。《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兵部侍郎宋应昌指出“关白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只为属国,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皇明经世文编》记载浙江道御史周孔教亦辩称“朝鲜吾之藩篱也,朝鲜失则辽阳危,辽阳危则神京震,或谓朝鲜当弃者,谬也”。《王文肃公文集》记载,大学士王锡爵同样主张,“倭奴本情,实欲战朝鲜以窥中国,中国兵之救朝鲜,实所以自救,非得已也”。可见,从朝中主持军务的实际长官,到地方官员,再到朝中的内阁大学士,均明白朝鲜之于明朝的战略地位,也都看穿了日本之狼子野心的最终目标是窥视中国。


朝鲜位于明朝辽东的东边,与日本一海之隔,一旦日本占领朝鲜,实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与明朝实际接壤,其势必继续扩大侵略,因此,朝鲜之地可作为明朝与日本的缓冲地带存在,这样便不会有战火内引之顾虑,且京师与辽东相距并不远,如此可御敌于国门之外。


另外,从长远来看,强大的日本一旦成为明朝的邻居,其必然不安分,再加上崛起的后金,明朝那时在辽东方向的防守压力可想而知,并且对于住在京师的万历帝来说,这无异于是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怎么能安稳呢?因此,出于朝鲜的缓冲战略地位考虑,以及长远的发展态势来看,援朝势在必行。


中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这种“宗-藩”关系历时弥久,因此明朝对于朝鲜自然更多了一份大国天然的伦理担当,更何况是涉及到朝鲜“兴灭继绝”这种大事上。《尚书大传》最早记载了“武王封箕子”的故事,而《成宗实录》中也记载了李氏王朝的想法,“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 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可见其对宗主国的认同。


并且朝鲜的统治者认为,正是箕子在朝鲜缔造了国家,并且给朝鲜人民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因此朝鲜与中国有着实质上的同化伦理关系。而宗主国对于藩属国也不仅仅是出于利益缓冲的考量,其中也有宗主国对藩属国的恻隐之心,不忍之情,《宣祖实录》中记载万历皇帝认为“朝鲜素效恭顺,为我属国,有寇岂宜从视”便是明证。这种天然的伦理担当关系不仅仅是对朝鲜而言的,也是对当时作为明朝藩属国而言的。当时的明朝是东亚各国共同的宗主国,与各藩属国间存在着赐—贡,强—弱的伦理纽带,这种伦理纽带便体现了明朝的大国担当,一旦藩属国出现危难,宗主国断不会坐视不管,因此出兵朝鲜也能进一步加强这种伦理纽带的认知,提升明朝作为宗主国的负责任形象。


三.战争后时代——东亚大变天

日本和朝鲜、明朝的这场战争前后共打了七年,最终丰臣秀吉的英雄梦灭,魂归西天,日军随即撤退,明、朝联军在日军撤退途中,于露梁海战取得胜利,战争以中朝取得胜利而结束。这场由日本野心家挑起的战争对后世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并未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而逐渐发酵,并改变了东亚的格局。


就当时阶段而言,明朝由于援朝战争导致国力严重损耗,精锐的辽东骑兵亦损失惨重,致使后期进行播州之战消灭杨应龙时耗时过久,进一步拖垮了国力,从而短期内无力剿灭逐渐崛起的后金,努尔哈赤得以走向强大,这为其最终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日本虽然成功撤退,但依然损失惨重,大伤元气,而丰臣秀吉集团也在战后迅速失势,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崛起,日本自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


朝鲜于此次大战中经济损失巨大,因为整个战场均是在朝鲜半岛上,这给朝鲜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此谓兴亡皆百姓苦,但朝鲜经历这场战争后一改“二百余年不知兵“的羸弱现状,军事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武器也有所改良。


从长远来说,援朝拖垮了明朝,致使后金崛起并占据中原,缔造了大清;而日本虽然未能成功实现其战略意图,但丰臣秀吉征服大陆的种子已经埋进了日本人的心中,并不断膨胀,此后300多年间,日本侵中华之心不死,于是有了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及14年抗日战争。而反法西斯同盟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打败了日本,日本也于战争中成为了首次被使用原子弹的国家。历史没有如果,先人也不曾有预测未来之法,但这场发生于400多年前的战争却是真真切切的影响到了近现代东亚的格局。


四.小结

司马法上记载,“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丰臣秀吉欲凭借日本国内战争统一的余威,发起东亚统一战争,最终只得饮恨而终,且身后的王图霸业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朝鲜偏安200余年,国内人不知兵,而善党争,只知内耗私斗,一遇战事便溃不成军,幸借明军复国,得以延续国祚。明朝本不应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作战方,且当时国内形势也是危如累卵,并不乐观。但其自朝堂之上,至江湖之远,均深刻意识到了这场战争背后的严峻形势,出于自身当下利益,长远的边防环境,以及中朝的宗属伦理关系考虑,终决定出兵援朝。历经七年,终将日本赶出了朝鲜,体现了一个宗主国的大国担当。


这场战争对东亚格局的影响是长远的,既颠覆了中原政权,又种下了日本的大陆政策之念,终于在往后的四百余年间结出了两次战争的恶果,而日本也终于在二战中战败,食得恶果,好战必亡诚非虚言。


参考文献:


1.《明史》


2.《燃藜室记述》


3.《明史纪事本末》


4.《皇明经世文编》


5.《王文肃公文集》


6.《尚书大传》


7.《成宗实录》


8.《宣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