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亲公主中,有多少“真公主”?用假公主冒充难道不怕被发现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29

和亲,也叫做”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和亲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展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当时,所谓的“和亲”,则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规定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可以说,为了同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保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自汉朝开始统治者就逐渐用和亲的方式来进行政治交流。


汉朝初年,刘邦虽然已执天下牛耳,但是,北方的匈奴部落仍然令他坐卧不安。为了稳固自己的基业,刘邦在公元前201年亲率三十二万大军攻打匈奴。不料,由于不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汉军很快便落入了匈奴的圈套之中,被困在了白登山。面对匈奴大军的重重围堵,汉军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最终,刘邦听从陈平的计策,向匈奴单于的妻妾行贿,这才侥幸脱险。


经此一役,刘邦再不敢轻易发兵征讨匈奴。他忧心忡忡地向身边的谋士娄敬询问对策,想要用别的方法来解决棘手的匈奴问题。娄敬冷静地分析道:“经过多年的征战,士卒们大多疲惫不堪,实在无法再进行距离过长的作战。而且,国家草创,百废待兴,北伐之举并不明智。因此,我们只有想方设法让匈奴单于的后代臣服我们。我有一计,但担心陛下办不到。”


刘邦一听,急忙说道:“如果真的能令匈奴臣服大汉,朕怎么会办不到呢?你赶快说出来。”娄敬回答道:“陛下如果肯将大公主嫁给单于,那么,事情就好办了。单于虽为匈奴的首领,但毕竟是一个蛮夷之人。他得到公主后肯定会非常爱护,如果,公主为他诞下子嗣,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下一个单于。如此一来,大汉和匈奴就有了姻亲关系。古往今来,哪里听说过孙子对抗外祖父的呢?”


刘邦听了之后欣然同意,于是,派娄敬为使者与匈奴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和亲之举,自此,和亲便在后世中流传开来。


到了唐朝之时,用和亲来稳固政权的做法更加盛行。在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总共有近二十个公主远赴异国他乡。不过,由于皇帝不舍得让自己的女儿离开自己,在这十几个女子中一个真正的公主都没有。甚至,连名垂青史的文成公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在史书中,文成公主的籍贯和家庭信息都是一片空白。有人说她是一个宗室女,可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和亲的女子不是公主,这就是一种欺诈。就算是伪装成公主,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与大唐和亲的国家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异议。


难道,他们从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吗?


其实不然,实际上,大家都对公主的真假心照不宣。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公主在名义上是真的。


公主实际上是假的,但是,在名义上却是真的。因为,不管这个女子与皇帝是否有血缘关系,皇帝都会认她为义女。这样一来,“公主”就成了真正的金枝玉叶,待遇上也与皇帝的女儿相差无几。


既然,这个女子在名义上是皇帝的女儿,那么,谁敢说她不是公主呢?若有谁不识趣,继续抓着这个问题不放,那就是在藐视皇帝的权威了。


其二、娶了公主的人并没有把公主当回事。


大唐想用和亲的方式来稳固政权,其他国家也想通过和亲来与大唐攀上关系。他们认为公主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和亲来达到几个目的。


首先,获得大唐的认同。


在那些番邦小国的心中,大唐国富民强,自己只有仰望的份。能够与大唐联姻,就是获得了大唐的认同。无形之中,自己的地位就得到了提高。


然后,倘若情况有变,完全可以将公主当作人质来威胁大唐。不论公主究竟是不是皇帝的女儿,只要公主有了名份,那么,大唐王朝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最后,可以获得大唐的赏赐。和亲之后,娶了公主的国家就可以不卑不亢地向大唐索要赏赐。大唐物资丰富,很多东西都是别的国家垂涎三尺的。这样算来,只要娶到公主,就是稳赚不赔。


其三、假公主比真公主更容易相处。


在很多人看来,驸马是皇帝的女婿,肯定是无比荣耀的。可实际上,公主自幼娇生惯养,一般人很难与她相处。况且,公主不比其她女子,打不得也骂不得,着实令人尴尬。而假公主就不同了,作为皇帝的义女,名份有了,坏脾气却没了。她们被皇帝认作义女已是莫大福分,根本不会再提出种种无礼要求。


因此,有的人得知了公主的真实身份后仍然佯装不知,内心甚至因此狂喜。


参考资料:


【《汉书》、《资治通鉴》、《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中国古代和亲公主研究的状况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