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珲,朝鲜第15代王光海君简介 光海君李珲怎么死的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2556

朝鲜第15代王光海君简介 光海君李珲怎么死的

朝鲜历史上有名的光海君。原名:李珲。

出生在:1575年,于1641年逝世,而在位时间为:1608年--1623年。在位时间为十五年。

是朝鲜王朝第十五代君主。朝鲜宣祖庶次子。

而我们来看看,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王,究竟在历史上所记载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事。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倭乱爆发,临海君李珒被俘,宣祖仓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岁的李珲摄政国事。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

李珲的这个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

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此时,宣祖已经属意于光海君了。万历二十三年,宣祖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明朝请求批准。明朝答复:“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许。光海君由是对明朝暗有怨言。万历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鲜再次上表请求易储,其时明朝也正为立储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遂均不许——似乎光海君是受了郑贵妃和福王的连累。宣祖末年,朝鲜国内在立储问题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因为当时宣祖仁穆王后已经生有一子(永昌大君,1606年生),弃嫡立庶,与儒家宗法观念不合。朝廷中的北人党因此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

  万历三十六年,宣祖大王病逝。事实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并上表明朝,自称权署国事,请求册封。万历皇帝恶其专擅,不予理睬。但是当时东北亚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兴的女真势力对明朝构成了威胁。为了确保东北边疆无虞,需要拉拢朝鲜,所以明朝在拖延了几个月之后,于是年十月乃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李珲即位后,按照朝鲜仁祖后史书的说法,是“昏乱日甚,幽废母后,屠兄杀弟”。从事实来看,后两条倒也确实。李珲即位后,宣布仁穆王后为废妃,囚禁在西宫(庆云宫)内,自己则搬到新修复的昌德宫(东阙)去住。而对其王位威胁最大的两个人——其同母兄、宣祖长子临海君,和年仅两岁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则分别于1609年和1614年被害。   

光海君在位期间,朝鲜诞生了像《东医宝鉴》这样的医学论著。该书于1610年完成。在这个时期,李朝选拔官吏任人唯贤的制度早已受到破坏,因为遴选文武官员的考试已变成有权势的官员和当权派手中的工具。经常举办的特选科及第者们造成了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同时,两班地主们不登记拥有土地的做法使国家的岁入大量流失。由于一些两班利用免税的学校土地来逃避税收租赋,仅仅在17世纪私立学校的数目就增加了三倍,使学校房地产成倍增加,它们所荫庇的文人学士和学生数目也不断增加。王亲国戚和掌权的官吏积累了战时遗弃的土地,把它转为免税的财产。竞争官职变得激烈起来,因为担任一任官职很容易在经济上捞到好处。   

在这种文武官员只顾私利不顾国家的风气下,朝鲜国势日颓。尤其雪上加霜的是,此时的朝鲜还面临后金的军事威胁。万历四十八年正月,李珲上奏:“敌兵八月中攻破北关,金台吉自焚,白羊出降。铁岭之役,蒙古宰赛亦为所灭。闻其国谋议以朝鲜、北关、宰赛皆助兵南朝,今北关、宰赛皆灭,不可使朝鲜独存。又闻设兵牛毛寨、万遮岭,欲略宽奠、镇江等处。宽奠、镇江与昌城、义州诸堡隔水相望,孤危非常。敌若从叆阳境上鸦鹘关取路绕出凤凰城里,一日长驱,宽镇、昌城俱莫自保。内而辽左八站,外而东江一城,彼此隔断,声援阻绝,可为寒心。望速调大兵,共为掎角,以固边防。”其时辽镇塘报称朝鲜与后金讲和,明朝朝议遂谓李珲阳衡阴顺,宜遣官宣谕,或命将监护,其说纷拿。李珲听到这种传言后自觉受到天大的冤枉,上疏辩解道:“二百年忠诚事大,死生一节”。明朝于是要求朝鲜派兵协助攻打后金。但是朝鲜军队一战即溃,光海君不得不试图与后金议和。

朝鲜第15代王光海君简介 光海君李珲怎么死的

光海君(朝鲜语:광해군;1575—1641),名李珲(朝鲜语:이혼),1608-1623年在位。朝鲜王朝第十五代君主。他是前任君主朝鲜宣祖与其爱妃恭嫔金氏(공빈 김씨)所生的第二位儿子。葬于杨州赤城洞(位于今日南杨州市真乾邑(진건읍)松陵里(송릉리))。

详情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hGgklmtfoPDwPoI0-vhcBo4Q8vr09tPzeO_fe-z4H19OPuPZZq37Fsw5rE5PZBiYpNiiOP2eHykMJV-Myed3a

得罪明朝的结局有多惨

在明朝的众多藩属国当中,朝鲜与中国的关系尤为特殊。就朝鲜而言,明朝是“君父”,自己则是“臣子”。“臣子”平时要侍奉“君父”,而一旦遭难,那么作为“君父”的明朝责无旁贷地有救助义务。

同样的,“君父”遭忧时,作为“臣子”的朝鲜同样有尽忠的义务。这种认识因万历皇帝的抗日援朝事件得到巩固,对于明朝的“再造之恩”,朝鲜国王没齿难忘,历代国王均思投桃报李,若首鼠两端或背叛明朝,则会被明朝及本国臣子指责为“不忠不孝”之举。

这种道义上的束缚将朝鲜国王的命运跟明朝“绑”在一起,丝毫不敢有别的念头,一旦背明,被指责为“不忠不孝”倒在其次,屁股下的位子不稳才是最可怕的。比如,朝鲜第15任国王、光海君李珲,便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告诉世人,得罪明朝的后果有多可怕。

李珲是朝鲜宣祖李昖的庶次子,受封为光海君,平素品行端正、聪明好学。因宣祖迟迟没有嫡长子,而庶长子李珒(临海君)又是一个声名狼藉的货色,所以朝臣属意的储君人选,唯有李珲。

然而宣祖却喜欢庶四子李珝(信城君),所以迟迟不愿立李珲为储,直到壬辰倭乱(1592-1598年)爆发后,出于朝野要求选定储君以备不测的舆论压力,宣祖才极不情愿地立李珲为世子。

李珲被立为世子后,受命权摄国事,协助明军抗倭,为驱逐日军、光复朝鲜立下大功,威望日著。然而李珲过高的人气让宣祖忌惮,加之嫡长子李(永昌大君)的诞生,使其更有理由废黜李珲的世子之位。

父王的猜忌、幼弟的威胁本已让李珲高度紧张,而更让其揪心的则是明朝一再以“立子以嫡”的宗法原则,拒绝册封其为世子,从而埋下李珲即位后背明的伏笔。

就在李珲万分忧虑之际,突然传来令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宣祖薨逝了!一夜之间,李珲面临的所有危机瞬间化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月初二,李珲继位,随即以“权署国事”的名义遣使明朝请求册封。

对于李珲的继位,明朝却认为合法性不足,派使来朝鲜调查很久后,才恩准其请。此时,距李珲继位已有一年多时间。明朝拖延册封之事,对李珲来讲不啻于二次受辱,对其怨恨更深。

李珲登基后,为巩固王位,遂重用拥护自己的“大北派”,并大肆诛杀当年反对过自己的朝臣,同时还将昔日威胁过自己王位之人李珒、李等人全部处死,并幽禁嫡母、仁穆王大妃(李生母)。经过这一系列变故,李珲的王位看似巩固住了,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更大的合法性危机。此时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在辽东兴起,其建立的后金政权不断地侵袭明朝边境,令后者不堪其扰。明朝遣重兵讨伐后金,同时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李珲在“软”抵抗无果的情况下,极不情愿地派姜弘立领兵1万多人“助剿”。

但在军队出发前,李珲却秘嘱姜弘立“见机行事”,切勿对明朝将领百依百顺。结果在明军大败于萨尔浒之后,朝鲜军队也随即在浑河“全军覆没”,主将姜弘立随即投敌。

浑河“惨败”后,李珲周旋于明朝与后金之间,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针对明朝屡屡要其再出兵助攻后金的命令,每每都是虚与委蛇,当做耳旁风。为了不引起明朝的斥责和讨伐,李珲虽然对其阳奉阴违,却每每能通过欺瞒手法来灵活应对,令其抓不到把柄。结果,颟顸的明朝官员竟称赞光海君是“十数年来忠顺之臣”。

然而光海君能欺瞒得了明朝,却骗不过国内朝臣。针对李珲奉行的“中立”外交、包庇降将姜弘立、一味逃避明朝的再征兵要求、坚持向后金传达国书等行为,朝廷中几乎全是反对之声,甚至包括他的靠山-“大北派”官僚。渐渐地,官员们开始故意抵触他的命令,朝廷内外全成了李珲的反对者,让其真有体会到“孤家寡人”是什么滋味。

在位的最后五年时间里,李珲先后更换了11位训练大将(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还经常在宫中玩捉迷藏,一旦被抓住便愁眉不展,此时众叛亲离的他,已经预感到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天启三年(1623年)春,李珲之侄李倧(绫阳君)发动政变上台,并以仁穆大妃的名义颁布教书,谴责李珲废母杀弟、大兴土木和背叛明朝等罪行,废黜其王位并流放至江华岛,若干年后又流放至济州岛。

被废后的李珲多次面临被害的命运,所幸明朝多次过问其生死情况,所以才能保住性命,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初一,李珲病死于济州岛,终年六十六岁,因为是被废黜的国王,所以死后连谥号、庙号都没有得到~

你知道为什么电视剧《将夜》中李渔不自己登基为皇?

我觉得她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吧。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值得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珲圆根本就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首先,李珲圆除了每天吃喝玩乐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志向,而且仗着自己的皇子身份,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废柴。

李渔和珲圆是一母的孩子,对于李渔来说,可能是所谓的长姐如母,而且也因为母亲去世之前的遗愿,所以她觉得扶持弟弟登上皇位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又加上她小时候见到现任皇后给唐王治病的场景,于是固执的认为皇后是在伤害唐王,想要处心积虑的打败他们姐弟,夺走皇位。

担心后妈所生的儿子六皇子取代亲弟弟珲圆的位置。也许是这种嫉妒,怨恨蒙蔽了双眼,让她看不清自己的弟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认为皇位就该是李珲圆的。李渔为了给弟弟夺皇位,可以说也是费劲了心机,只是看到李浑圆的样子,以及所作所为,真的为李渔做的一切感到惋惜。

李渔为了母亲的嘱托为弟弟奋斗一生,就像诸葛亮为了刘备的嘱托为刘婵平定天下一样,结局注定要悲剧了。因为李珲圆跟刘婵还真的是很像,一点都没有做王的气质,注定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渔争强好胜,一心只想让自己的弟弟珲圆登基当唐王,所以她为了这个目的不择手段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甚至是她的后妈以及爸爸。

谁有朝鲜历朝历代皇帝表?

一、君主列表(庙号/谥号/明朝赐谥/清朝赐谥/名字/在位时间):

1、

2、

3、

4、

5、

6、

7、

二、君主

1、李成桂

李成桂(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

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

2、李娎

朝鲜成宗(1457年七月三十日-1494年),名李娎。朝鲜王朝的第九代君主,朝鲜世祖李瑈之孙,朝鲜德宗(懿敬世子)李暲之子,朝鲜睿宗李晄之侄。1469至1494年在位,在位二十五年。

成宗李娎生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三十日,出生一个多月后父亲懿敬世子过世,世子之位由叔父李晄(即睿宗)承袭,世祖并封其为者山君。

明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睿宗薨,因其长子早夭,次子年幼,成宗奉祖母贞熹王后的命令当天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

即位后追封父亲懿敬世子为朝鲜德宗,并封母亲韩氏(昭惠王后)为仁粹王妃,明成化十年(1474年)再晋其母为仁粹王大妃。

在位期间完成了编著并颁布《经国大典》,成为了朝鲜刑法的典范。并扩建了弘文馆,完善了朝鲜包括司宪府、司谏院和弘文馆的三司制度。

明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成宗在昌德宫大造殿薨,享年三十八岁。明朝赐谥为“康靖”(温良好乐曰康;宽乐令终曰靖),庙号"成宗",定世室,葬广州宣陵。

3、李怿

朝鲜中宗(1488年三月十九-1544年十一月十四),名李怿,字乐天,明朝赐谥号恭僖,庙号中宗,朝鲜加谥曰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是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

成宗嫡子,由贞显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异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时,李怿被册封为晋城大君。

由于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谋废除燕山君,并拥立李怿为君主。中宗即位后废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欢迎,但他为人优柔寡断,容易被两班所左右。

4、李峘

李峘(1534——1567),字对阳,李氏朝鲜第十三任君主,朝鲜中宗李怿次子,朝鲜仁宗李峼异母弟,母文定王后尹氏。其初封庆原大君,即位时年仅十二岁,由生母文定王后垂帘。

其在位时以尹任为首的大尹派和以尹元衡为首的小尹派争斗不断。直到大、小尹派首脑先后被杀方告平息。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二十八日,明宗薨于景福宫,时年三十四岁。

5、李倧

李倧(朝鲜语:이종,1595年—1649年),朝鲜王朝第16任君主(1623年—1649年在位)。字和伯,号松窗,乳名天胤。本贯全州,生于海州,是朝鲜宣祖李昖之孙,定远君(朝鲜元宗)李琈之子,光海君李珲之侄。

李倧初封绫阳君,天启三年(1623年)与西人党金瑬、李贵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仁祖反正),推翻伯父光海君,继承王位。天启五年(1625年)获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

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不断,内部从李适之乱开始,各种叛乱或阴谋层出不穷;外部则处于明亡清兴的东亚剧变期,朝鲜遭遇后金(清)的威胁与侵略,先后经历了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两次蹂躏。

李倧被迫在崇祯十年(1637年)向清朝皇帝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并接受清朝册封为朝鲜国王,使朝鲜的宗主国从明朝变成清朝。

顺治六年(1649年),李倧薨逝,庙号仁祖(初定为烈祖),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赐谥庄穆,朝鲜内部不使用),葬于长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国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成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倧

朝鲜的国王有哪几个是昏君

这个要专门看朝鲜史,中国没有专门记载。

韩国历史概况

韩国历史可分为古代史、统一新罗与渤海、高丽、朝鲜、日本占领和韩国独立运动、大韩民国的成立、近现代史七个历史阶段。

一、古代史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历史学家将这段早期历史称为“古朝鲜”时代。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

二、统一新罗与渤海

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当中国唐朝后来暴露出要将高句丽和百济纳入其帝国版图时,新罗便以武力相抗。公元676年,新罗将中国人逐出韩半岛。其后,居住在满洲中南部地区的前高句丽人于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国。

渤海王国于公元926年被契丹人灭亡,其统治阶级中的很多人(大部分为高句丽人)迁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丽王国。新罗在公元668年统一了韩半岛,并在8世纪中叶进入繁荣强大的鼎盛时期。公元935年,新罗国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丽王朝投降。

三、高丽

尽管韩半岛经常遭受外来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罗统一后一直由一个单一的政府治理,并保持了政治独立,以及文化和民族传统。无论是高丽王朝(918-1392 年),还是朝鲜王朝(1392-1910 年),他们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文化,驱逐了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王建是新罗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将军。他选择自己的家乡松岳(即现今北韩的开城)作为都城,并宣称要收复高句丽在中国东北的失地。他将他的王国定名为高丽,韩国现在的名称“ Korea ”就是由此而来。

四、朝鲜

1392年,李成桂将军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朝鲜。朝鲜早期的统治者支持儒家学说作为王国的指导哲学,以抵销在高丽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佛教影响。

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王国,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海上,韩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将军(1545-1598),指挥“龟船”与日本人作战,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这种“龟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甲战船。

五、日本占领和韩国独立运动

19世纪,韩国依然是一个“闭关自守之国”,坚决反对西方关于建立外交与贸易关系的要求。此后,一些具有帝国主义野心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竞相对韩半岛施加影响。日本在战胜了中国和俄国后,于1910年强行吞并韩国,并开始对其实行殖民统治。

1919年3月1日,韩国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抗议活动,数千人牺牲。尽管“三 • 一独立运动”失败了,但却加强了韩民族的团结,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这次运动促成了在中国上海成立韩国临时政府,并在满洲开展了有组织的反抗日本殖民主义者的武装斗争。韩国人民至今仍每年纪念“三 • 一独立运动”,并将其确定为全国性的假日。

六、大韩民国的成立

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通过一项决议,要求韩国在联合国一个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大选。然而,苏联却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并且不准许联合国这个委员会进入韩国北方。于是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一个新决议,要求在这个委员会能够到达的地方进行选举。

韩国首次总统选举于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线以南地区举行。这条线终于将韩半岛分成了南方与北方。1948年,李承晚当选为大韩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与此同时,三八线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领导下的共产党政权。

七、近现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鲜进攻韩国,朝鲜战争爆发。在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缺席下,当时由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决议发动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火协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沿三十八度线非军事区分界而治。

朝韩分治后,韩国经历民主与独裁统治的反复交替:第一共和国处于李承晚的独裁统治之下,直至1960年统治崩溃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国建立并以尹潽善为总统,却在不久后被朴正熙军队推翻。之后从第三到第五共和国,韩国都处于朴正熙及全斗焕军政府的威权统治之下。

1987年之后,第六共和国开始逐渐建立起一个自由民主的政府。

扩展资料:

箕子朝鲜(约前1122 ~前194 ) 。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叔父箕子(商朝人华夏族)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武王伐纣成功后,曾经去寻找箕子,后来在武王劝说下,箕子同意归附周王室。诸侯分封时,箕子被封为诸侯,其封国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向西与燕国接壤,此后的八百年里,箕子朝鲜一直以周朝的诸侯国存在。

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野史《三国遗事》造谣说,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半岛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形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被认为是韩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现代韩国人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但是无论如何,箕子朝鲜是中国历史范畴,既非韩国人的祖先,也不是韩国的历史政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韩民国历史

标签: 朝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