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的儿子,吕雉为何要把外孙女嫁给自己的儿子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146

吕雉为何要把外孙女嫁给自己的儿子

在刘盈严密的监控下, 吕雉跟审食其进行资源对接成了难题。 不管吕太后心里多不满意,但刘盈也是自己的儿子,吕太后要尽一下做母亲的责任。

公元前191年十月,也就是在天下的诸侯都来朝贺期间,吕太后主持了刘盈同志的大婚。 吕雉同志可能也想通过婚姻,转移刘盈的同志的注意力,使自己和审食其获得交流的空间。 我们认为,惠帝的这次婚姻,未必给他带来快乐。首先,刘盈同志不缺女人,为他服务的,连曾经的男人都有(比如小太监闳孺)。其次,吕太后塞给他的皇后,未必是他想要的! 刘盈同志的新娘叫张嫣,张嫣的母亲是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母亲是吕雉。也就是说,吕雉把外孙女升级做了儿媳妇。而刘盈呢,亲外甥女成了自己的妻子,是叫亲姐姐为姐姐,还是尊称岳母?总之,这是个极为乱套的安排! 一场典型的不伦之婚。

刘家又上演了一场让人戳后背的闹剧,或者说说悲剧,特别是对于张嫣小朋友。 当时,张嫣应该不到十周岁,还属于未成年人,就这么在外婆的摆布下,成了舅舅的新娘子。这也成为后人诟病的主题之一。 以刘盈同志一国之尊的身份,他的婚姻相对方,应该在王侯公卿政要的家里挑选,以德容俱佳的女孩匹配,符合条件的肯定不乏其人,历朝历代也都是如此。 当然,也有个别有个性的后进皇帝,跑到民间猎艳,甚至把勾栏里的窑姐儿往回带,但却不可能成为第一夫人,即皇后。 事实上,吕雉如此不讲天理地安排刘盈的终身大事,其真正的用意,还是在于政治。她要把皇族的权力紧抓在手里,不容许别人借皇亲的身份扩大势力。 如果身处历史的原点,你就会发现,吕雉同志的心理,其实是保持着一种警觉,刘邦不在了,她每天面对大臣们,不是能打能杀的,就是老奸巨猾的。如果有那么一位,成为刘盈的老丈人,权力欲望膨胀,狐假虎威地坐大了,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儿子娶了张嫣,吕雉同志就放心多了,鲁元公主从来都是听自己的话,而女婿张敖已经被刘邦整成了死老虎,不会闹什么乱子了。

这场政治婚姻,虽然巩固了皇权,却降低了很多人的人格,损失最大的,还是吕雉同志。

吕雉的儿子是皇帝吗

是的,是汉惠帝刘盈

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这和他的母亲吕后有直接的关系,就象萧何和韩信一样,登基做皇帝是母亲吕后的功劳,但最后英年早逝也和母亲的所作所为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吕雉如何对待汉高祖刘邦的儿子?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伤势过重,驾崩于长安永乐宫。

刘邦死后,他的嫡长子刘盈即位。刘盈个性软弱,所以实权都掌握在刘盈的母亲吕雉手中。吕雉对刘盈处处限制,甚至连他宠幸哪一个嫔妃都要管,还让他娶了自己尚且年幼的外甥女为皇后。刘盈在位七年,二十三岁便去世了。

吕雉在嫁给刘邦之前,刘邦就有了一个儿子叫做刘肥。刘肥出身低贱,且胸无大志,所以对于吕雉是没有什么威胁的。可是一次宴会上,大大咧咧的刘肥不小心冒犯了吕雉,让吕雉对他产生了杀心,刘肥也察觉到了吕雉的心思,想要尽快离开,但还是被吕雉困在长安了。之后刘肥听了谋士的建议,讨好鲁元公主,将自己的封地送给她。这才让吕雉放过了他,最后,刘肥病死于自己的封地。

刘如意是刘邦的第三子,而且是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的儿子。刘邦本有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打算,最后因为重臣相劝,就没有这样做。可是刘邦这个想法最后却害死了刘如意。吕雉本就讨厌戚夫人,再加上刘如意可能会威胁到刘盈的皇位,所以吕雉早就想杀掉他了。刘如意奉诏回到长安,刘盈知道吕雉的心思,对刘如意多加保护,同吃同住。最后刘如意还是难逃厄运,被吕雉害死了。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为人低调,装作自己一副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样子,实则暗地谋划回到长安。刘恒在吕雉清算刘氏一族中,屡次逃脱。吕雉去世后,刘恒被推举为帝,开创了“文景之治”。

刘恢是刘邦的第五子,此人也是性格懦弱。刘恢为了保命,对吕雉十分尊敬,吕雉因此也没有对他痛下杀手。吕雉为了监视掌控刘恢,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这位吕王后也想像自己的姑母一样,所以对刘恢百般控制,还不让刘恢宠幸其他妾室。最后,刘恢被逼得自杀。

刘友是刘邦的第六子,他也娶了吕家的女儿,但是他对这位吕王后不冷不热。吕王后心生不爽,就告诉吕雉刘友有谋逆之心。最后,刘友被吕雉囚禁于长安,活活饿死。

刘长是刘邦的第七子,他是除了刘恒之外,唯一一个逃过吕雉魔爪的人。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是吕雉的养子,名义上还是吕雉的儿子。但是后来,刘恒即位,他联合异邦谋反,被贬到楚地,在途中绝食而死。

刘建是刘邦最小的儿子,历史上相关记载比较少,但也是被吕雉所杀。

吕雉为什么要杀死刘邦的三个儿子

吕后不遗余力地迫害刘邦的子孙,除了女性任性的行事风格使然之外,目的之一就是夺取他们的封地,用以分封她的娘家人,以壮大吕家势力。事实上,吕后也确实几乎夺得了刘家天下。但结果却是,在接下的政变中,吕姓一族被大臣们尽数诛杀,连吕后的亲生子刘盈一支也被捎带着赶尽杀绝。

百度百科

诸吕

在高祖死后的这段时间,她积极扶植吕氏一族力量,封诸吕为王,打击刘姓皇族及势力,吕太后过世后,周勃、陈平、刘章等人以计谋骗来兵权,消灭了诸吕。吕氏外戚专权,给西汉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教训,以致诛灭吕氏势力后,大臣认为吕太后所立的两位少帝和另外两个惠帝庶子均不是惠帝亲生,于是先废后杀少帝刘弘,并在刘姓皇族选择皇位继承人。

维基百科

总结起来,就是为了让自家人拥有更多的权力,刘姓天下由吕氏族人掌控,就这个意思

吕雉为什么要杀死刘邦的三个儿子?

极扶植吕氏一族力量,是为了封诸吕为王,打击刘姓皇族及势力。

历史上,刘邦死后,吕雉是如何对待他孩子的?

刘邦死后,吕雉独掌大权,对于刘邦子女的处理问题上,吕后的原则就是:戚夫人所生儿子一个不留;其他夫人生的孩子,威胁不大的不杀,威胁大了的通通杀了。

要知道,吕雉所处的年代,相当于大一统中国的初期,吕雉采取的手段,在以后的两千年时间里屡屡被后人模仿使用,所以,了解了吕雉的政治动机和手段,相当于上了一堂历史课。

刘邦八个儿子长幼次序依次是:齐王刘肥、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后来的文帝)刘恒、梁王(后降为赵共王)刘恢、淮阳王(后降为赵幽王)刘友、淮南厉王刘长、燕王刘建。

长子刘肥因为害怕奉自己的亲妹妹,吕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为太后,于是免死,后来病死。

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就在刘邦死后第二年,吕雉派人毒杀了年仅十岁的刘如意,注意——吕雉先是铲除了刘如意这个隐患,才对戚夫人下了毒手,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折磨致死。

刘盈是吕后的儿子,刘邦死后,为汉惠帝,但因为性格过于软弱,所以朝中大权在吕后手中,汉惠帝七年病死。

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就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薄姬与刘恒比较低调,又加上代地比较偏远,所以吕后没有对刘恒和薄姬下手。

吕后把吕产的女儿嫁给了刘恢,刘恢被迫娶了吕氏的女儿,后来自杀。

刘友普经说,吕氏怎能封王,等吕后死后,我一定要收拾他们。吕后大怒,召刘友进京,最终将刘友饿死。

第七子刘长母亲是后宫,小时候被吕后抚养,吕后挺喜欢他的,所以没杀。活到汉文帝时候。

吕后七年,年仅十五岁的刘建去世,他有一子,被吕后派人杀害,因此刘建没有后代,封国也被废除了。

刘邦八个儿子,刘肥早死,刘恒结局最佳。其他六位都不得善终。这与刘邦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差不多。

感谢各位的阅读观看,如有解释不全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区补充,每天更新,记得关注哦,谢谢大家!

吕后如何对待刘邦的儿子?刘邦的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汉高祖皇帝刘邦原配夫人皇后吕雉,此外还有夫人戚氏、薄氏等众多的妃嫔。刘邦与她们共生育了8个儿子:庶长子刘肥(封齐王)、二子刘盈(即孝惠帝)、三子刘如意(封赵王)、四子刘恒(封代王 即文帝)、五子刘恢(封梁王)、六子刘友(封淮阳王)、七子刘长(封淮南王)、八子刘建(封燕王)。

这八个儿子当中,去掉吕后亲生的汉惠帝,还有七人。七人中,淮南王刘长是由吕太后从小抚养大的,爱如己子,当然较为安全。剩下六人,其中刘如意 刘恢 刘友 刘建四人。或本人,或其后代,皆消灭于吕太后之手,身死国除。实际上,齐王刘肥差一点被鸩酒毒死,后来因为献出了一郡给吕太后之女鲁元公主,始得吕太后有所照顾;另一人则是代王刘恒,一因其母薄太后无宠于汉高祖,二因代国远处边境,手中又有兵权,吕太后投鼠忌器,也因为刘恒比较见机,方得免于毒手。

刘邦死后,吕太后做了一件常理上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就是,她把刘邦的那些已经封王的子子孙孙们,一个一个地消灭了。这些刘姓分封王们,各自封王于离京城较远的地区,也并不像戚夫人与赵王如意那样,同她有争夺皇位的深仇大恨,但她何以会如此辣手?我们且看她是如何收拾这些刘姓分封王的,再来探讨她的动机。

先看赵王刘友,刘友为汉高祖中子,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淮阳王。赵王如意死后,汉惠帝元年(前194),淮阳王刘友改封赵王。吕太后决定,以吕姓外戚之女为赵王刘友之王后。赵王刘友不喜欢这位吕姓王后,而宠爱其他王姬。吕姓王后于是怒而回京,进谗言于吕太后说:“赵王说:‘吕姓外威岂应封王,太后百岁(死)后,吾必攻击之!’”吕太后大怒,于吕太后七年(前181),召赵王刘友来京,至京后,吕太后拒绝接见,将赵王刘友幽闭在赵邸(分封王在京均有馆邸,以该王国之名命名)中,发兵围守之,不给食物。赵国诸臣,凡是偷偷向赵王供应食物的,一律被逮捕治罪。赵王刘友饿极了,于是作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悟。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与直(希望上天给我一个公道,即申冤)!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自杀)!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诗写得不算精彩,只能说是纪实之作。不过,说实话,一个人饿得头昏脑涨、六神无主时,能够留下这样一首诗歌,也就不容易了。

赵王刘友终于饿死于长安赵邸。吕太后决定,以民礼葬之于长安民壕之间。所谓“民壕”,或者也就是乱坟岗了。

赵王刘友死后,吕太后改任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梁王刘恢为赵王,而将吕王吕产改任梁王,这一来,吕产封王以后,不就从无国土到有国土了吗?吕太后又以吕产之女为赵王王后。王后带去了大批吕姓随从官员,控制了赵国的权力,赵王刘恢的一举一动,都在诸吕的伺察之下。赵王有爱姬,吕姓王后则以鸩酒毒死之。赵王刘恢于是作歌曲四章,悼念其爱妃,令乐人歌之。歌毕,赵王刘恢感到活得实在没有味道,于是自杀。吕太后听了说:“赵王为一个妇人弃宗庙而死,其子不当继承王位。”分封王国赵国,就此又空出来了。于是,吕太后派人告诉处于汉、胡边境的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代王刘恒,要求代王刘恒改任赵王。代王刘恒谢过吕太后,要求继续守于边境。

代王刘恒的决定,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两个刘姓分封王已经被整死了,他哪里还敢往油锅里跳。赵国相对而言处于内地,吕太后容易控制;代国乃是与匈奴接壤的边疆之国,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而守边的理由也算充分。另外,正由于代国处于与匈奴接壤的边境地区,代王刘恒肩负着抗击匈奴的重责,手中握有相当的兵权。(按,据汉代制度,为了有效地抗击匈奴,边境诸郡、国中,必有一位权威性人物,有权统一调度边境诸郡兵力。虽然代王刘恒此时是否有此权力,史无明文。但是,一来,代国处于抗击匈奴前沿,国中必有较强兵力;二来,他是刘姓分封王,地位远高于诸郡太守,无疑为边境诸郡中的领袖人物,按照汉代边境抗击匈奴的一贯制度,理当有此权力。那么,此时代王刘恒手中的兵权,吕太后亦不能低估。)兵权在手,加之天高皇帝远,吕太后轻易动他不得。由此,代王刘恒逃过了一劫。

不过,吕太后虽然没有能算计到刘恒,倒也有失有得。分封王国赵国,则又空出来了。于是,太傅、梁王吕产与丞相陈平等大臣建言,武信侯吕禄爵居上侯,位次在侯爵中第一,请立吕禄为赵王,吕太后同意,同时追赠吕禄之父康侯吕释之为赵昭王。在大臣建言名单中,吕产打头,陈平随后,这显然是说明了,吕产是吕太后的代表,陈平等大臣必是唯睢诺诺了。

同年九月。汉高祖的另一个儿子燕王刘建死,燕王刘建无嫡子,但是,后宫一美人生有庶子,按照王位继承制度,分封王无嫡子时,则以庶子继承王位。吕太后也有办法,于是派人杀其庶子。这一来,燕王刘建就再也没有王位继承人了。十月,吕太后乃立吕王吕台之弟吕通为燕王。

另有一个淮南王刘长,

吕后为什么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还要让自己的儿子前去参观?

吕后之所以把戚夫人制成人彘,是因为两个人之间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首先吕后和戚夫人都是刘邦的女人,刘邦得到戚夫人之后,喜新厌旧,就不喜欢吕后了,因此吕后心生嫉妒,对戚夫人怀恨在心。

其次是吕后和戚夫人之间涉及到了太子之争,这是吕后非要处死戚夫人最为根本的原因。

刘邦先是把吕后的儿子刘盈给封为了太子,但是戚夫人和刘邦也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正是刘邦最爱子刘如意。仗着刘邦对自己的宠爱,戚夫人就开始在刘邦的耳边吹枕头风,说一定要让刘邦把刘盈的太子之位给换了,然后换成自己的儿子刘如意。时日一久,刘邦觉得戚夫人说的没错。所以,刘邦也有了换太子的打算。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吕后对戚夫人生了杀意,但是,刘邦在的时候,吕后还不敢动手,她只能选择隐忍。等到刘邦一去世,吕后就开始找戚夫人算账了。为了报当年的仇恨,她先是杀了刘如意,然后又残忍的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

而让儿子去参观是为了警醒刘盈权力之争的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也希望刘盈能够知道皇位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