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唐太宗,唐中宗,是什么关系啊??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506

唐玄宗和武则天,唐太宗,唐中宗,是什么关系啊??

唐太宗李世民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是唐中宗是母亲,是后来唐高宗李治的妻子,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

唐玄宗是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扩展资料

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唐高宗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她与李治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

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此前,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有过感情。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诗。

武则天与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在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撰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李旦和李显为什么都当过2次皇帝?

李显和李旦他们兄弟先后当了皇帝,当了皇上后又先后被武则天废掉,武则天自立为大周皇帝。但武则天晚年,两个儿子又复辟了。他们两个的在位时间分别是:

1、唐中宗李显(683~684年在位)

2、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

3、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复位)

4、唐睿宗李旦(710~712年复位)

扩展资料

一、李显的两次登基

1、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2、神龙元年(705年)2月20日,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

二、李旦的两次登基

1、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

2、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在太极殿登基,第二次即位为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旦

唐中宗李显到底是怎么死的?

唐中宗李显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说法不一,成为千古疑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毒死的,一种是家族遗传心脑血管疾病亡故。

毒死说法:

韦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毒死了李显。《资治通鉴》记载:"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这种说法有争议,有两点存疑:

1、提到唐中宗李显被韦后谋杀,是在此后半个多月的一场针对韦后的政变中,带有明显的军事动员色彩。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当时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显然,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给政变找个充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2、韦后和安乐公主在死后都以礼改葬。在唐中宗死后半个多月,韦后和安乐公主也死于政变。虽然政变打出的旗号是她们两个人毒死中宗罪该万死,但是在政变结束后不久,她们俩却还是被以礼改葬了。如果她们真毒死了中宗,怎么还能认可她们的身份、以礼改葬 。

心脑血管疾病说法:

李唐家族有心脑血管的遗传病史,唐高祖、唐太宗、长孙皇后、唐高宗统统患有"气疾"、"风疾",这在古代都指心脑血管类疾病。正因为如此,李唐王朝的皇帝们并不长寿,李显五十五岁死亡尚属正常。

心脑血管疾病说法也不能完全是石锤,因为这仅仅是基于一种合理的推测,无法用实际证据来证明,即便是基因遗传,也不会是代代遗传同一种疾病。

唐朝李显死了以后谁当皇帝了?

唐殇帝李重茂。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唐中宗死后,李重茂被韦后立为皇帝,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李重茂被废。

景云二年(711)改封襄王。开元二年(714)转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时年二十岁。谥号殇皇帝。广德元年(763年),广武王李承宏在吐蕃帮助下于长安称帝后,上李重茂庙号曰恭宗。

扩展资料:

李重茂之父为唐中宗李显,是为唐朝第四代帝王,李重茂是李显的幼子,在其5岁时被封为北海王,后又进封为温王。

李重茂为人无所作为且懦弱,在位为帝王的时间也不过一个月的时日便被罢免,重新为温王。

李重茂的母亲并没有详细记载,连姓氏都没有,想必是一个对政治历史没有影响的妇人,且身份地位低微不足挂齿,特别在那个看重阶级地位的时代,且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想必是宫外的民女。

李重茂的父亲李显可谓是失而复得帝王之位,从武则天的手中重辟李氏天下,但却被另一个女人所惦记便是李显皇后韦氏,遂复位仅6年便被韦后毒害,韦后便拥立温王李重茂为唐殇帝,是为傀儡皇帝,自己掌控朝权,欲为第二位武则天。

16岁的温王李重茂便登基为唐殇帝,同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起的“唐隆政变”将韦后一势追杀清除,本以为可以安稳为帝的李重茂却被赶下帝王位重为温王,次年为襄王。

遂无所追求的李重茂便安分当他的襄王,无所争,却因其兄长李重福叛乱而被牵连贬至梁州,而后仅20岁便逝世,虽有后宫但却无子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他和李显是什么关系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唐中宗李显是李旦的哥哥,李隆基是李显的侄子。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祖籍陇西成纪,662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扩展资料

李显与李隆基的皇位更替: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使武则天退位,并扶立太子李显为帝。李显复辟后,感激于弟弟李旦当年让位的“义举”,便加封他为安国相王,又想立他为皇太弟。

然而李旦深知韦皇后、安乐公主权力欲极重,根本容不得自己占据高位,于是便婉拒中宗好意,躲在家中静观时局。

韦皇后、安乐公主在中宗朝干预朝政,公然卖官鬻爵、迫害异己,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不仅如此,韦氏大权在握后,竟又做起女皇的美梦来,为此不惜联合女儿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幼儿李重茂为帝,自己垂帘听政。

正当天下静待“武则天二号”产生之际,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即“千古一帝”唐玄宗)与姑妈太平公主联合发难,捕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并扶立李旦重新登基,时在景云元年(710年)。

睿宗第二次在位期间,妹妹太平公主把持朝政,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

李旦性格柔顺、优柔寡断,本来就不是个做皇帝的料,如今见妹妹与儿子势若水火,心中忧虑不已,索性在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借口彗星出现,将皇位让给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隆基

李显死后把皇位传给了谁

让位于其八弟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 ,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

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自此唐朝帝位转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扩展资料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正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

而后,李旦便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他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

当时,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发对武则天。宰相裴炎趁机请武则天还政于李旦,结果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斩首。武则天派三十万大军镇压扬州叛乱,徐敬业兵败被杀。

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表示要还政于皇帝。李旦知道这是母后在试探于他,便数次上表,极力推辞,请求母后继续临朝。武则天遂顺水推舟,“接受”了李旦的请求,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

景云元年(710年),平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后,再次成为皇帝。宠信太平公主用人干政,与皇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第三子李隆基,成为太上皇,把持朝廷大政。

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真正掌权仅有两年。开元四年(716年),病逝,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葬于桥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唐中宗是被谁毒死的?

可怜的中宗,可以说做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临了他还被妻女合伙毒杀。

又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韦后本来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只是由于武则天的存在,抑止了她的野心。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她代替李显成为一家的精神支柱,在忍耐中磨炼出了坚强阴狠的性格。她憎恨婆婆武则天,但对武则天的巨大能力又十分崇拜和敬畏。她思忖着,武则天可以当上女皇,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呢?

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她要中宗和她共同处理国家大事,恰似武后垂帘听政的重现。中宗对韦后的话总是坚信不移。这种情形使政变集团成员们十分吃惊,恐惧但又无可奈何。中宗的懦弱和傀儡地位,为韦后的专权打开了方便之门。她千方百计地扩大韦氏家族的势力,企图造成韦氏家天下的形势。她首先追亡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又改为邦王,建庙称为“褒德陵”。对这种僭越行为,朝臣敢怒不敢言。随后,韦后借中宗之手,封堂兄韦温为鲁国公礼部尚书,韦温的弟弟韦前为曹国公左御林将军,又将成安公主嫁给韦奇之子韦捷。外戚韦氏一族的势力开始膨胀起来。

由于上官婉儿久参国政,已经在朝廷里建立了一定的势力,加上武三思的从中串通,韦后虽视她为情敌,但在谋权上还是紧紧把她拉在自己身边。这样,在中宗身边,结成了一个以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为基点的弄权铁三角,再加上武三思的参与谋划,整个军国大权也就几乎落到他们手中,中宗成了一个傀儡。

皇帝犹如不存在

一次,安乐公主的新宅落成,中宗和韦后亲幸府中庆筵。席间,公主8岁的儿子跑过来拜见帝后,礼节甚是周全。韦后见了很是喜欢,便把孩子抱在膝上,并下手诏,封他为太常卿、镐国公,食邑五百户。中宗见韦后无视自己的存在,擅自作主下旨,心中十分不悦,当即便拦住说:“且慢下诏!待朕回宫去,再作计较。”韦后听了,却冷冷地说:“什么计较不计较?陛下在房州时候,不是说将来不禁止妾身所为吗?为何如今又要来干涉妾身呢?”中宗见皇后拿那种话来压他,心中愈觉气恼,但话又是自己当初说的,君无戏言,不能收回,他气得一句话也不说,传旨摆驾回宫。韦后早已不把他放在眼里,见他负气离去,也毫不惊慌,仍然在公主府中饮酒作乐,直闹到半夜时分。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七月,李显立卫王李重俊为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所以韦后一心想要推翻他。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也常凌辱他,呼他为奴。野心勃勃的安乐公主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她要李显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李重俊愤愤不平,但也无奈。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七月,李重俊请求右御林大将军李多祚帮助,率千名骑兵发动了政变,武三思、武崇训及部分同党当场毙命。接着攻入后宫,追杀韦后、安乐公主。韦后与上官婉儿挟持中宗躲到玄武门楼上。婉儿向中宗献计,悬赏诛杀太子和李多祚。太子、李多祚被反戈的乱军斩杀,随后中宗立10岁的幺子李重茂为太子。

干政的鼎盛时期

武三思及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改嫁情人武延秀,继续过她的快乐日子。韦后更加变本加厉地独揽作乱,外有她哥哥韦温及宗楚客分掌大权,内有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韦后的妹妹邺国夫人及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女巫第五英儿等人,勾结成为一个营私受贿、卖官鬻爵的腐朽势力集团,形成武则天以后,唐宫女性干政的极盛时期。

古代名画李重俊政变清除了实际掌握朝政的武三思,这对武氏集团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韦后集团的势力和气焰却丝毫未减,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们与宗楚客密谋,诬告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参与了太子李重俊之乱的策划,要求中宗将他们问斩。对这种过分的苛求,中宗甚感惊愕。他实在拿不定主意,便去找吏部尚书兼御史中丞萧至忠商量。萧至忠泪流满面地对中宗说:“难道陛下就容不下一弟一妹吗?”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才算免了杀头之祸。

韦后还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有勾结,驱逐他出京,从此独揽了大权。韦后等人大卖官职,不论什么人,只要出钱若千万就给官做。这种官称为“斜封官”,人数多至数千人。员外官比正官多数倍,都坐享俸禄。唐初时实封的功臣不过二三十家,这时封家多至140余家。国家要分60余万丁来供养这批封家。李显又喜欢击球,一时朝野竟起仿效,到处筑球场。这样就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唐朝国库告罄,而这些负担又被强加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国势的衰微,并没有让中宗清醒,他整日和韦后等沉湎于享乐奢靡之中。

一落千丈的大唐

中宗朝的奢靡之风,使唐朝元气大伤,为一直虎视边塞的突厥和吐蕃提供了侵扰的最佳机会。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十二月,突厥对唐属地鸣沙(今宁夏灵武)发动了大规模入侵,突破唐军防线,直入唐境。与此同时,吐蕃又在青海和西域对唐展开了猛烈的军事行动,骚扰唐朝西境。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中宗被迫将金城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通过和亲暂时获得了西部边境的安宁。通过这些波折,自太宗以来在西域苦心树起的大唐国威,一落千丈。

后宫淫乱、女主干政,朝中大臣群情激愤,议论纷纷。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指斥韦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危害国家,揭露她们图谋不轨,告诫皇上不可不防。中宗阅后,召燕钦融上朝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陈词,毫无惧色。谁知燕钦融退出朝门时,韦后便指使亲信兵部尚书宗楚客派人将燕钦融抓住,当着中宗的面,在大殿的庭石上把他摔死。中宗质问宗楚客受谁指使,宗楚客回答说奉韦后之命,中宗偾愤地说:“你只知道有韦后。”宗楚客十分害怕,便找韦后商议对策。

这时的韦后本来就急于要实现武则天第二的愿望,但中宗不除,她的愿望无法实现。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的愿望与日俱增,虽然多次向父皇提出要求,但都被拒绝了。既然中宗已经心存疑虑,这样韦后、安乐公主同时萌发出了共同的邪念:只要夫(父)君不在人世,她们各自的愿望都能如愿。于是,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七日,母女合伙在食物中下毒,将中宗毒死,时年55岁。

李显是怎样登基的?

唐中宗李显简直就是他父亲的翻版,只是结果还不如他父亲。

被母后发配

唐中宗李显生于大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是武则天为高宗生下的第三个儿子。李显起名显,赐名哲,实指望这个儿子能成为聪颖贤达之士,以稳固她在后宫的地位。然而,李显降生后,各方面都与他的两位兄长李弘、李贤相差甚远。不学无术,得过且过,既无治国的胆略,亦无理政的才术。

武则天作皇后时,先是废掉了非己所出的太子李忠,改立她亲生儿子李弘为太子;不久又废掉李弘,改立次子李贤;最后又对李贤不满,把三子李显推上太子宝座。唐高宗驾崩后,太子李显继位为中宗,太子妃韦氏封为皇后。成了皇后的韦氏心中开始盘算弄权的计划,在她的唆使下,软弱无主见的唐中宗提拔了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为豫外刺史。无奈此时武则天虽然成了皇太后,却把实政大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使得韦后无法通过中宗为所欲为。不到一年时间,唐中宗仅因一点小事得罪了母亲武则天,武则天就出面将中宗贬为庐陵王,发配到边远的房州,另立第四个儿子李旦为睿宗,自己总揽朝政。

李显携韦后在荒僻的房州住了一年,不久又按武则天的旨意迁往均州,在均州过了两年,又被勒令迂回房州。武则天之所以这样让他们反复搬迁,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长居一地,聚集发展起自己的势力来对抗朝廷。经过几年的折腾,武则天觉得他们的锐气已经消磨得差不多了,也就允许他们长居房州了。

差点自杀的皇帝

武则天几度废立太子和皇帝,大权暗握仍觉得不够过瘾,索性在天授元年又废掉唐睿宗,自己为圣神皇帝,结束了垂帘听政的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消除异己,她在京城洛阳大肆捕杀李姓皇室子孙和拥戴他们的大臣。消息传到房州,中宗与韦后心惊胆战,夜不安眠,每次听说朝廷使节前来,中宗李显就吓得面无人色,生怕是皇帝母亲派人来下诏赐死。

在这种极度的惶恐中过日子,懦弱的李显失去了生存的勇气,他曾几次想要撞墙自杀,但都被韦后拦住,韦后劝解他道:“福祸无常,活着就有希望,何必自己送上死路!”

中宗心想:反正只不过是一死而已,只要没有逼到最后关头,权且活着,就可以等待时机降临,何必急急忙忙自寻死路呢!这样一想,他又稍微安定下来,与韦后共同支撑着艰难痛苦的岁月。

妻子偷情

武则天称帝后,很多人对她破天荒的女皇帝做法不满,各路英豪纷纷起兵声讨。在扬州就有徐敬业揭竿而起,为了使自己的行动名正言顺,他打起了“匡复中宗”的旗号。武则天心中有些惊慌,她一面派遣大将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往征讨,一面又派宠侄武三思前往房州察看中宗的动静。

武三思到了房州,见到了中宗和韦后,在叙谈中竟被韦后的美貌和风韵迷住了。只见韦后身材袅娜多姿,皮肤白皙滑腻,龙髻高盘,眸含秋水。因为要讨好来使,韦后对他媚眼频送,百般逢迎,怎么不叫好色成性的武三思心神荡漾呢!

聪明的韦后早已看出武三思的心思,心里暗暗拿定主意,她深知只要稳住武三思,就可以在武则天面前讨到好处,为了这个,她自己付出些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这个韦后,生就风流淫荡的性情,能在这穷乡僻壤制造些风流韵事,还正合她的胃口。

当天夜里,韦后精心梳洗打扮一番,然后一个人悄悄摸到武三思下榻的馆舍。武三思似乎心有所待地正秉烛夜读,其实他哪里读得进去,眼前只是飘浮着韦后诱人的身姿和媚人的神情。忽然,他闻到一阵脂粉的浓香,随即韦后飘然而至,武三思忙不迭地起身相迎,口中连称:“下官何幸,蒙娘娘深夜造访!”

韦后娇媚地一笑,已走近前来,伸出洁白的玉腕,轻轻掩住武三思的口,悄声道:“噤声!灭烛!”武三思心领神会,一口吹灭蜡烛,一把把韦后拉进了自己的怀中。如此,一个如饥似渴,一个投怀送抱;一个仗势猎色,一个卖色求利,清晨临别时,韦后叮咛道:“武郎千万不要辜负我呀!”武三思指天为誓:“我一定在皇帝面前竭力保全。”

中宗回宫

送走武三思后,韦后在房州踌躇满志地等待着京城传来好消息。而武三思回朝后也并未食言,他在武则天面前极力宣扬中宗与韦后的忠孝之心,然而出于种种顾虑,武则天并没有急于召中宗夫妇返朝。直到圣历元年,在宰相狄仁杰的力劝下,武则天才派人把中宗和韦后从房州接回洛阳,复立中宗为皇太子,这时距离弘道年中宗被贬房州已经15年了。

中宗回宫五年以后,趁武则天卧病之际,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晖五位大臣,率领御林军攻入长生院,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就这样,中宗在失位20年后,又被推上了皇帝宝座,韦后自然也恢复了皇后的身份。但唐中宗对张柬之等人并不感激,他觉得自己已被接回来作了皇太子,继位为皇帝是迟早的事,张柬之等人的举措,不过使他提前了些时日而已,况且还让他担了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个软弱无知的皇帝,对排挤自己的武氏家庭的人反而没有一点恶感,张柬之等人发难之时,他还特意叮嘱说:“杀别人可以,武氏之族,系我中表之亲,不可滥杀!”让诸位力保李唐天下的大臣哭笑不得。

标签: 武则天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