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待坐》全文及翻译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头条997

《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待坐》全文及翻译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论语 子路》的原文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缌缌、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子路第十三》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原文】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 【注释】 (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 【注释】 (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原文】 13?3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 多,亦奚以(3)为?” 【注释】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B>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评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原文】 13?8 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2)。始有,曰:‘苟(3)合(4)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1)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2)善居室:善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 (3)苟:差不多。 (4)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管理经济,居家理财。刚开始有一点,他说:‘差不多也就够了。’稍为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原文】 13?9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原文】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原文】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评析】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原文】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评析】 上一章孔子讲,善人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到达理想境界,本章又说,王者治理国家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同样,王者在实现仁政之前的三十年间,也不能排除刑罚杀戮手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原文】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评析】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 【原文】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原文】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评析】 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一个念头、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 【原文】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原文】13?17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1)莒父:莒,音jǔ。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直的人。 (3)攘羊:偷羊。 (4)证: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评析】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看来,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这在今天当然应予扬弃。 【原文】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原文】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原文】 13?21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善夫!”“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2)子曰:不占(3)而已矣。” 【注释】 (1)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3)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原文】 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原文】 13?25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2)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3)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就不同了。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 【原文】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偲偲:音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2)怡怡:音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

翻译: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仗荷倏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一、原文:春秋 孔子与其弟子 《论语·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二、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说是老师 ?”说完,便丢下杖开始锄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出门了。

子路说:“不做官则丢失君臣之义。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我早就知道了。”

扩展资料

一、评析

本章中的隐士,不是不明事理的,起先因为对孔子的不理解才对子路不理睬。子路的恭敬礼让,使他认可了子路的贤德。留下子路住宿在家,并且用鸡肉和黄米饭招待子路,显示出这位隐士的真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显示出他的亲密友好和知礼。

这样的人,即使不是君子,也距离君子的标准不远。然而,当子路奉孔子之命返回来拜见这位隐士的时候,他却不在。因此,子路把君臣大义说明出来,是要隐士的家人转告给这位隐士,也是在告诉天下君子。后世君子不可对此无动于衷。

二、人物介绍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子路受教 全文翻译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

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

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

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

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

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

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

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http://tdz.cdsyz.com/y/Soft/Class2/200411/123.html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题解〕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后加的。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文中既 表 现了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和不同的性格,也表现了孔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中可以看 出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和方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则曰?④:‘不吾知也!’如或知尔⑤,则何以哉 ⑥?” 子路率尔而对曰⑦ :“千乘之国⑧,摄乎大国之间⑨,加之以师旅⑩,因之以饥馑1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12,可使有勇13,且知方也14。”夫子哂之15。“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7。”“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18。宗庙之事19 ,如会同20,端章甫21,愿为小相焉22。” “点,尔何如?”鼓瑟希23,铿尔,舍瑟而作24,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5。” 子曰:“何伤乎26?亦各言其志也27!”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28,冠者五六人29,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30,风乎舞雩 31,咏而归32。”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ù)点也33!”

〔注释〕

①曾皙(xī):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 西是复姓。皆孔子弟子。侍坐:陪伴长者坐着。②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以:因 为。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长(zhǎng):年长。乎:介词,表示 比较。尔:你们。③不要因为我而不敢讲话了。以:因为。④居:闲居,指平 时 。⑤或:无定代词,有人。⑥何以: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呢。⑦率尔: 轻率的样子。⑧千乘(shè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⑨摄 :夹。⑩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师旅,古代军 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11 因:继,接着。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12 比及:等到,到了。13 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14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15哂(shěn):微笑。 16方六七十:方形的一边六七十里。如:连词,或者。下文“如会同”的“如 ”用法相同。17如:至于。其:那些。俟(sì):等待。18焉 :于是(此),指在这方面。19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祖庙 。20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21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又叫玄端。章甫:一种礼帽。端章甫,都用 作动词,即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2相(xià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主持赞礼的分 大相和从相,公西华愿做小相,是谦词。23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希:即“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 明已近尾声。24铿(kē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舍:这里是放下、推开 的意思。作;起立25撰:才能,才干。26何伤:伤害什么,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27亦:副词。有“只不过”的意思。28莫(mù)春:晚春,指三月。莫,即“暮”。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 衣。已成:已经做好,这里有穿到身上的意思。29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 ,故用冠者表示成年人。30沂:沂水。31风:吹风,乘凉,用作动词。舞雩(yù):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 南。32咏:唱歌。33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与(yù)同意,赞成。

三子者出,曾皙后①。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②!”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③,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④?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⑤?唯赤则非邦也与? ⑥?”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⑦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⑧?”

〔注释〕

①后:动词,后出来。②也己矣:语气词连用,含有强调的语气。③礼: 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制度。④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唯:句首语气词。求: 冉求。邦:国家。⑤安:怎么。疑问代词。⑥难道公西赤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 吗?赤,即公西华。⑦宗庙会同一类的事,不是诸侯国的事而又是什么呢?诸侯:指国 家。意思是公西华做的也是国家的事。⑧为之小:给诸侯做小相。为,动词。之,代 词,指代诸侯。小,小相。大:大相

文言文《子路见孔子》翻译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

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射穿犀牛的皮,为什么要学习呢?”

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原文:出自战国孔子与其学生编订的《孔子家语》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妈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

1、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年8月25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子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三、启发与借鉴

循循善诱。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生有三千人,其中突出的有七十二人。《论语·子罕》中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意为孔子善于有步骤地进行教导。从上文看,子路原是个粗鲁的人,他不想学习,认为学习没什么用,而孔子循着他的比喻,也用比喻教育他努力学习,认真学习,结果子路心悦诚服。开导别人要有耐心,而且方法要巧妙。

标签: 西华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