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地势图,宋代墓葬的朝向方位是怎样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329

宋代墓葬的朝向方位是怎样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宋代墓葬风水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附、顺应关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自然息息相通,必须和谐相处,人脱离了自然就会出现问题。人们在对自然的总结中产生了的风水思想,“入土为安”、“天人合一”是这一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 “葬”字,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观念:死后入土,上面覆以植物。今天可以在很多墓地看到,祭奠活动后人们把鲜花洒落在墓碑上或在墓碑周围种花植树,“葬”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仍然延续。

  当代人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购屋置地之前要选位置,看周边,那么应该为故去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呢?尤其是当前墓地以公墓的形式集中安置,许多人心中希望为逝去亲人选择一块风水好的福地的心愿能实现多少呢?

  依山傍水的原则

  依山傍水,青山绿水是人们普遍向往的优美环境,也是好墓地的基本原则,反映在风水学说里的就是“山主人丁水主财”,意思就是择山,可以令后世人丁兴旺;择水,可以令财源滚滚。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生命之源,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没有水的山就仿佛没有灵魂,所以风水有言:有山无水休寻地,未看山时先看水。由此可见,“山主人丁水主财”是考察墓地风水最简要亦是最精辟的总结。一些注重理气的风水理论讲求藏风聚气,所谓:“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认为水面越大,聚气越厚,财富也就越厚。

  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则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恐怕是人们在墓地听到比较多的话,这是风水对墓地的周边地形的总结,实际上就是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盆地,风水所讲的“穴”就在这个盆地里,四面的山风水上叫做“砂”。这个地形在前面说到的“ 葬”字上也有体现,就是葬字下面的“廾”(发音拱),意思是双手捧着,双手并在一起捧着,形成了一个中间凹陷的穴窝,古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好的葬地,所以说葬字本身就体现了古人的殡葬观。

  屈曲蜿蜒的原则

  过去的四合院,寺庙,对着大门都有影壁,现代人装修的时候也比较重视玄关的设计,影壁和玄关都是应风水而产生的,而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漂亮。它们的作用就是避免直通,阻挡正面冲撞而来的煞气。墓地如何挡住煞气呢,风水原理主张“直则冲”、“曲则顺”,道路要屈曲,山水要蜿蜒,就是弯弯曲曲。曲径通幽不仅有风水所讲的实际效果,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如江南的园林建筑.

  明堂开阔的原则

  古代有人出了名、当了官或者发了财,人们往往会议论这个人祖坟的风水,称之为:地灵人杰。风水认为明堂开阔有利于孕育人材,发展事业,因此既要“登山看水口”,还要“入穴看明堂”,明堂是指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明堂开阔,生机勃勃,才能前途无量。反之,墓地不宜设在窄小局限的山谷。

  回归自然的原则

  现在的城市规划里,墓地离城市越来越远。为什么不离城市近一点呢,去扫墓祭奠还方便,岂不更人性化?包裹在高楼大厦中间岂不更现代?在这里,阴宅的风水与阳宅恰恰相反,都市人主张人车合一、人机(计算机)合一、工作第一、效率第一,墓地则讲求自然第一,天人合一。

  上风上水的原则

  墓地也讲究“上风上水”,北京上风上水的方向是西北,所以明十三陵就坐落于北京西北的昌平区。西北是根据北京的中轴线确定的,这条中轴线北起鼓楼,经过故宫博物院、前门,南至永定门,中心点就是故宫,也称紫禁城。

  综上所述,风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择吉避凶,这与办丧事选墓地希望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至于风水是否会福荫子孙,人旺业兴,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择一块吉壤福地,总不会错的。据说大名鼎鼎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超级富豪比尔·盖茨在选择建筑设计和住宅的时候都会参考风水的因素。

  中国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水是分不开的,北京城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风水之城,所以要了解风水,不能不来北京,阳宅不能不看紫禁城,阴宅不能不看十三陵.

  概括地讲:山川有灵无主,尸骨有主无灵。若把有主无灵的尸骨葬到相当好的有灵无主的山川上去,则可使无灵的尸骨有了灵气,无主的山川有了主人。这在“风水”学上叫“理气”。理气好对后人会有极大的福荫,财、丁、贵、寿均可于此而出。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国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风水师),更以阴宅为先务之急。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许氏死,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据说,最初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村叫“狼口峪”,猪旁狼则更危险,也不能用。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不吉利。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能当选。到永乐七年,最终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选定的现在这片陵区。

  清东陵位于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附近,它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关,西依黄花山,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

  关于东陵的选址,流传着一段顺治帝亲自卜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众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簇拥着出外狩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来到了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顺治帝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飘渺。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反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着,将手上佩带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山陵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实利功能以外,还是一门艺术,其对环境景观的组织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为敬祀天地日月山川的国家祀典。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又指导着人们以人的精神、人伦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生活理想。所以在风水的观念中,也常包含着一种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思想。

  平原十不葬

  一不葬粗顽怪石   二不藏急水争流   三不葬沟壕绝境   四不葬孤独山头   五不葬神前庙后   六不葬水口不定   七不葬开塘伤龙   八不葬草木不盛   九不藏人居稠密   十不葬龙虎尖头

  山地十不葬

  一不葬童山   二不葬断山   三不葬石山   四不葬过山   五不葬独山   六不葬逼山   七不葬破山   八不葬侧山   九不藏陡山   十不葬秃山

  墓有十不向

  一不向流水直去   二不向万丈高山   三不向荒岛怪石   四不向白虎过堂   五不向斜飞破碎   六不向外山无案   七不向面前逼宫   八不向山凹崩缺   九不向大山高压   十不向山飞水走

  墓穴有十忌

  一忌后头不来   二忌前面不开   三忌朝水反弓   四忌凹风扫穴   五忌龙虎直去   六忌直射横冲   七忌淋头割脚   八忌白虎回头   九忌龙虎相斗   十忌水口不关

  迁墓有十观

  一观墓穴塌陷迁   二观草木枯死迁   三观****风声迁   四观男盗女*迁   五观怪病颠狂迁   六观夭亡败家迁   七观官牢绝嗣迁   八观鱼龟蛇不迁   九观藤缠官不迁   十观温乳气不迁

  八龙立向决

  点穴立向须贯通   八龙顺逆要分清   火龙切莫造水克   木局生助火龙兴   木龙切莫造金克   水局生助木龙欢   阴阳两字有大关   吉凶就在一向间   点穴不知生与克   葬者何必请地仙

宋朝的墓地会选择葬在山的什么位置

中国的葬陵文化,到宋朝已形成各地各俗,有天葬、洞葬、树葬、水葬、火葬。有浅埋、深埋、装罐、入坛,形式多种多样。而埋葬的位置也千变万化,有依山傍水、有水浸莲花、有富贵城、有吉祥地,有旺帝王、有旺将相、有旺子孙,各坟各论,无依无据。

有的希望葬在龙脉上,将来子孙大富大贵,深埋三丈六尺;有的希望葬在大鹏翅膀上,将来子孙飞黄腾达,浅埋三尺;有的在生前某个地方发现一条大蛇,认为是葳龙地,有的生前发现一种大鸟,认为是金鹏窝……

宋代墓葬的朝向方位是怎样

宋朝坟墓朝向

坟墓的朝向是根据地势而定,没有统一规定。但传统是:男对凹,女对凸。

古代地图是怎样绘制的

古代地图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

“计里画方”之法,是为使地图图形正确缩小尺寸而设计的按比例绘格网的方法。

1、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

2、派人到处按照一定的标准采集各方面的数据。

3、收集完数据然后按方格之框定绘制地图内容。

扩展资料:

晋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并据此绘制《禹贡地域图》,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制图六体”,即制图时要考虑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势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弯曲度)。

“制图六体”成为中国传统制图理论的重要依据,计里画方之法则是基本操作法,双双沿用1500余年,历代著名地图都少不了计里画方,裴秀之后,还有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的《天下州县图》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

历朝所改良处主要在纬度及里程测量的精准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准仪)、“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仪器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现代的等高线标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里画方

宋朝为什么被称为“弱宋”

和之前的“强汉”、“盛唐”等大一统王朝相比,宋朝的疆域面积最小。五代后晋的开国君主石敬瑭为获契丹帮助,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所谓“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16个州,都是地势险要的战略咽喉重地。为获得契丹力挺、扶植,石敬瑭甘认比自己年纪小许多的辽主耶律德光为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厚颜无耻的“儿皇帝”的由来。大宋建立以后,逐渐强盛起来的契丹改国号为大辽,一直觊觎垂涎大宋的土地、财富、人口,并连年兴兵犯宋。这燕云十六州成了宋朝的一块心病,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帝国的东北部、北部的长城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冲丧失殆尽,北部边境门户无险可守,等于咽喉被掐,更无阻挡、迂回、缓冲的屏障,辽国、金国骑兵随时随地都可以便捷顺畅的冲杀进来,烧杀抢掠一番后又可大摇大摆满载掳获退回辽东老巢。不论是面对辽国还是金国的入侵,宋军无所依仗,无险可守,平坦无垠的中原大地直接暴露在这些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的铁蹄下,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宋朝都很为被动,可谓先输一着。雄才大略的宋太祖一直谋划意图收复失地,无奈天不假年,49岁的英年就不明不白的死去,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让后人扼腕长叹。假若他再多活十年,凭他的才干或许可以收回这沦落敌手的故地。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两次率兵伐辽,也想夺回这襟山带河的战略要地,两次北伐都以惨败而告终,遂不了了之,实力有所不逮,只好默认现实。后来到了宋徽宗在位时,北宋联金灭辽,金答应灭辽后归还被辽侵占已久的燕云十六州,这不过是个顺水人情,十六州旋即又被金霸占。

古人是如何画出地图的?

地图简史

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现在

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如图01-01) 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留存至今的古地图还有公元前1500年绘制的《尼普尔城邑图》,它存于由美国宾州大学于1 9世纪末在尼普尔遗址(今伊拉克的尼法尔)发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图01-02)。图的中心是用苏 美尔文标注的尼普尔城的名称,西南部有幼发拉底河,西北为嫩比尔杜渠,城中渠将尼普尔 分成东西两半,三面都有城墙,东面由于泥板缺损不可知。城墙上都绘有城门并有名称注记 ,城墙外北面和南面均有护城壕沟并有名称标注,西面有幼发拉底河作为屏障。城中绘有神 庙、公园,但对居住区没有表示。该图比例尺大约为1∶12万。

留存有实物的还有古埃及人于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芦苇上绘制的金矿山图。

? 我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 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 》 。古经《周易》有“河图”的记载,还有“洛书图”,表明我国图书之起源。传世文献《周 礼》中有17处关于图的记载,图又与周官中14种官职相关联,如“天官冢宰·司书”“掌邦 中之版,土地之图”;“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 安 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 司徒”“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地官司徒·土训”“掌通地图,以 诏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夏官司马·司险 ” “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 之 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 谷六畜之数要”。1954年6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 宜侯矢?”底内刻铸的120字铭文有两处谈到地图,即“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 ”。该 文记载周康王根据这两幅地图到了宜地,举行纳土封侯的册命仪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立(位)于宜,内(纳)土,南乡(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于宜。’”据考证,该图成于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这些记载足以说明 ,我国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并在战争、行管、交通、税 赋 、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这些地图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地图的阶段,具有了确切的科学概 念。只可惜我国至今还没有见到过这些地图实物,有待地下考古的发现。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地图

我国存留的地图中,年代最早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墓中发现的战国秦(公元 前2 39年)绘制于木板上的《圭县地图》。该图上绘有河流、山脉、沟谷、森林及树种名称,有80多处注记,有方位,比例尺约为1∶30万,应当是代表了当时地图的最高水平。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地图的珍贵史料 。三幅图均绘于帛上,为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图01-03是其中的地形图。

该图为98cm长的正方形,描述的是西汉初年的长沙国南部,今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潇水流域、南岭、九 嶷山及其附近地区,内容包括山脉、河流、聚落、道路等,用闭合曲线表示山体轮廓,以高 低不等的9根柱状符号表示九嶷山的9座不同高度的山峰。有80多个居民点,20多条道路,30 多条河流。另外两幅是表示在地理基础上的9支驻军的布防位置及其名称的《驻军图》和表 示城垣、城门、城楼、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内容的《城邑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三 幅 地图制图时间之早、内容之丰富、精确度之高、制图水平和使用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堪称极 品。? 魏晋时期的裴秀(公元223~271年),任过司空、地官,管理国家的户籍、土地、税收, 后任 宰相,曾绘制过《禹贡地域图》,并将当时流传的《天下大图》缩制为《方丈图》。他总 结 了制图经验,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 下、 方邪、迂直。分率即比例尺,准望即方位,道里即距离,高下即相对高度,方邪即地面坡度 起伏,迂直即实地起伏距离同平面上相应距离的换算。裴秀的制图理论对以后的几个朝代有 明显的影响。? 唐代贾耽(公元730~805年)通过对流传地图的对比分析和访问、勘察,编制了《关中陇右及 山南九州图》、《海内华夷图》,后者是在学习裴秀制图理论的基础上,以“一寸折百里” 制成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宋朝是我国地图历史上辉煌的年代。北宋统一不久就根据全国各地所贡的400余幅地图编制 成全国总图《淳化天下图》。在当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块南宋绍兴七年的刻石,两面分刻 《华夷图》和《禹迹图》。右图是《禹迹图》的一部分,计里画方,从长江、黄河的图形 可看出,该图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过大规模水准测量 ,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装了指南针。他编绘的《守令图》是一部包括20幅地 图的天下州县地图集。他还著有地理学著作《梦溪笔谈》。?

元代的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在地理考察和研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编制成《舆地图 》两卷。

明代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在朱思本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历代地图的优劣,以计里画方 网格分幅编制成《广舆图》数十幅。他创立了24种地图符号,对地图内容表达起到重要作用 。明末的陈祖绶曾编制《皇明职方图》三卷。郑和(公元1371~1435年)七下西洋,他的同 行者留下四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制成了《郑和航海地图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山海 舆地全图》介绍到中国,在?1584~?1608年间,他曾先后12次编制世界地图,把经纬度、 南北极、赤道、太平洋以及航海所发现的南非、南北美洲等区域概念介绍到中国。

? 清代康熙年间,清政府聘请了大量的外籍人士,采用天文和大地测量方法在全国测算630个 点的经纬度并测绘大面积的地图,制成《皇舆全览图》,实为按省分幅的32幅地图。李约瑟 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介绍该图“不仅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最好的,而且比当时的 所有欧洲地图都好、更精确”。乾隆年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疆、西藏新的测绘资料, 编制成《乾隆内府地图》。清代完成了我国地图从计里画方到经纬度制图方法的转变,是地 图制作历史上一次大的进步。清末魏源(公元1794~1859年)采用经纬度制图方法编制了一本 地图集《海国图志》。该图集有74幅地图,选用了多种地图投影,是制图方法转变的标志。 杨守敬(公元1839~1915年)编制的《历年舆地沿革险要图》共70幅,是我国历史沿革地图史 上的旷世之作,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中历史地图集的基本资料。?

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于1912年设陆地测量总局,实施地形图测图和制图业务。到1928年, 全国新测1∶2?5万比例尺地形图400多幅,1∶5万比例尺地形图3 595幅,在清代全国舆地 图 的基础上调查补充,完成1∶10万和1∶20万比例尺地形图3 883幅,并于1923~1924年编绘 完成全国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96幅。除了军事部门以外,水利、铁道、地政等部门的测 绘 业务也有所发展,测制了一些地图。到1948年止,全国共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8 000幅 ,又于1930~1938年、1943~1948年先后两次重编了1∶100万比例尺地图。在地图集编制方 面,1934年由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集》,采用等高线加分层设色表示地貌、 铜 凹版印刷,在我国地图集的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解放战争过程中,革命军队也十分重视 地图保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总部就设有地图科,随军搜集地图资料并作一 些简易测图和标图。长征前夕,地图科为主力红军制作了江西南部1∶10万比例尺地形图; 过雪山、草地时绘制了“1∶1万宿营路线图”。解放战争时期,地图使用已十分广泛,各野 战军都设有制图科,随军做了大量的地图保障工作。〖JP3〗如1948年平津战役前夕,编制 了 北平西部航摄像片图和天津、保定驻军城防工事图,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 新中国成立后,地图制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0年组建军委测绘局(后改为总参测绘局), 1956年组建国家测绘局,领导全国的地图测绘和编绘工作。

? 在完成覆盖全国的1∶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1∶5万地形图已更新三次,1∶10万地 形图也已更新两次。完成了全国1∶2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的编绘工作 ,并已建成了1∶25万、1∶50万和1∶100万数字地图数据库。

? 1953年总参测绘局组织编制了1∶150万的全国挂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由32个对开拼 成。1956年出版了1∶400万《东南亚形势图》。20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三次编制出版了1 ∶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以后又多次修改、重编出版,成为我国全国挂图中稳定 的品种。该图内容丰富,色彩协调,层次清晰,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的三级地势和中国大陆 架的面貌。20世纪70年代,各省(市、自治区)测绘部门分别完成了省(市、自治区)挂图和大 量的 县市地图的编制工作。

? 在地图集的编制方面,首推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1958年7月,由国家测绘局和中国科学院 发起,吸收30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国家大地图集编委会,确定国家大地图集由普通地图集 、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历史地图集四卷组成,后来又将农业地图集和能源地图集列 入选题。现在已经先后出版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农业地图集》、《普通 地 图集》、《历史地图集》。这些地图集在规模、制图水平及印刷和装帧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国 际先进水平。在国家大地图集的带动下,各省、市相关部门都编制出版了各种类型的地图 集 ,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地图。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编制的《深圳市地图集》于 1999年第一次为我国的制图作品拿到了国际地图学协会评出的地图集类“杰出作品奖”。自 动晕渲的大型挂图《深圳市地图》于2001年在国际地图展览会上再次获得最高奖。?

国外的地图历史

公元前2世纪,埃拉托斯芬(公元前276~前195年)算出了地球的子午线弧长为?39 700km,以此推算出了地球大小,并第一个编制了把地球作为球体的地图。托勒密(公元90~168年 )所 写的《地理学指南》对当时已知的地球作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27幅地图,其中有一幅是世 界地图。他提出许多编制地图的方法,创立了球面投影和圆锥投影。他用圆锥投影编制的世 界地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直使用到16世纪。

? 15世纪以后,欧洲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历史进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的时 期,航海探险使人们对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有了新的认识,为地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地 图 学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创立了等角圆柱投影,并用它于1568年编制了世界地图。由 于该图上等角航线成直线,为航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8世纪实测地形图的出现,使地图内 容更加丰富和精确。地图符号系统不断完善,透视写景符号逐步被平面符号代替,地貌表 示也由晕?法发展到等高线法,同时出现了地图的平版印刷,将地图推进到现代的阶段。 ? 19世纪资本主义各国出于对外寻找市场和掠夺的需要,产生了编制全球统一规格的详细地图 的要求。1891年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第五次国际地理学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编制国际百万 分一地图的决议,随后于1909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地图会议上,制定了编制百万分一地图的 基本章程,1913年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讨论百万分一地图编制方法和基本规格的专门会议 ,这对国际百万分一地图的编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专题地图,比 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自然地图集》、《气候地图集》等。? 20世纪由于摄影测量的产生和发展,对地图制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大批具有世界影 响 的地图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由前苏联为首的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编制的《1∶250万世 界地图》,英国的《泰晤士地图集》,意大利的《旅行家俱乐部地图集》,前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的《哈克世界大地图集》,美国的《国际世界地图集》,《加拿大地图集》。特别值得 提出的是前苏联的《世界大地图集》和《海图集》,这些图集都是旷世之作。

我大体看了一下里面有关于地图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如何绘图希望会有帮助 好运

参考资料: http://sres.whu.edu.cn/download/lly/map/history.htm

中国地图(要有山脉,高原,盆地,地形,国界,省界)

全都集中在一个图?就算是有那样的图,也没有学习的价值。我市文科生,你可以买本高考地图,里面很全,你说的都有,是分着的。看得很清楚。很不错。

为什么宋朝面积这么小,甚至比不上秦朝

因为周边少数民族王朝大大挤压了宋朝的生存空间,因而宋朝也就不是统一王朝,其中大理占西南,西夏占西北,北方部分汉地又在辽朝的统治之下,而北宋也只能极大的收缩自己的势力。

宋朝为何一直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因为辽国过于强大,当地氏族和辽国里应外合导致无法收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疆域包括今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等地区,在五代十国时期,主要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十六州。

从地理区划中可以看出,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为战略要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燕云十六州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属地,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块被元朝称为“腹里”的风水宝地出现了变数,从此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和契丹达成共识,一致反后唐。

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取得了后唐的江山,在太原登基为帝,建立后晋。石敬瑭的目的达到了,他对契丹的承诺也该兑现了。于是,在公元938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此后,燕云十六州的统治权一直在辽的手里,后来辽被金灭了,统治权又转移到了金的手里。

北宋从太宗时期就开始北伐,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就曾经两次北伐,还御驾亲征,但北伐没有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信心反而越来越不足了。此后的几位北宋皇帝,也曾经多次发动北伐战争,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煞费苦心,仍然收效甚微。

到了南宋,高宗赵构年轻时,凭着一腔热血,重用年轻将领岳飞,岳飞壮志凌云,向高宗保证,给他10万兵马,三年之内肯定收复中原。但仅仅过去几年,高宗的雄心壮志就消失殆尽了,开始遣使求和。岳飞至死都没能实现光复中原的夙愿,遑论燕云十六州了。

为何宋朝的皇帝在对待北伐战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问题上,总是刚开始信心满满,到最后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随波逐流?后人大多认为这是由于宋朝的战斗力不行,宋朝太软弱,太无能的原因造成的。

但其实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战斗力的强弱是相互的,宋朝的战斗力太弱,意味着辽的战斗力很强。

辽的战斗力很强,这是无疑的,辽是游牧民族出身,士兵都以骁勇善战的骑兵为主,战马都是高大威猛的草原牧马,而宋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骑兵很少,而仅有的骑兵战马都是通过很复杂的程序才购到的。

从兵种和战斗力来说,辽占有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是宋无法取胜的关键原因。宋无法取胜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辽内部的努力和作为。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早在初唐时期,契丹这个民族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中期,契丹已经形成了几个战斗力很强的部落,开始统领草原的一些部落。

契丹这个民族很善于学习,他们从初唐开始,就开始学习中原汉族的一些制度和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模仿汉地的一些制度,建立州城,并从汉地掳来一些汉民,进行农耕。

契丹也学习中原朝廷的一些制度,如三省六部制,地方官制度,陪都制度,监察制度,财政制度等。到了宋朝时期,辽内部的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一点都不亚于宋。

辽在学习中原汉地的一些文化和制度时,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因时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地对汉地的一些制度和文化加以改进,并合理利用。辽之后的金承袭了辽从中原汉地学习来的一切制度和文化,同时又对辽学习的成果加以改进,还不断向南宋学习。

由此可见,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已经不是只靠蛮横勇悍取胜的政权了,他们有很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国家制度,有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精神,有可以和中原王朝相媲美的国家框架和结构,当然不容易摧毁。

如果仅仅只有武力,只靠拳头,那样的政权是很容易摧毁的,而且不容易重建。但是辽和金可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几百年之久,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骁勇善战,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作为,因为他们的善于学习,因为他们逐渐形成的国家精神和国家文化。

辽在武力和精神上都如此强悍,宋北伐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此外,宋北伐无法取胜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辽在燕云十六州实行的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不仅有利于辽对燕云十六州的统治,而且辽还获得了很多汉地士大夫的支持。

这些汉地的士大夫给辽出谋划策,让辽得以守住燕云十六州,并发展燕云十六州的农耕和贸易,让燕云十六州为辽所用,成为辽境最富庶的地方。

扩展资料:

燕云十六州介绍: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失岭北(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标签: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