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居然有人敢讽刺寇准不学无术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问答851

古代的科举制度不能完全和今天的高考或国考对等,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人才选拔制度。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旦金榜题名,就高头大马去当官。这个过程极其复杂。考上进士了,还有一道关,就是吏部选拔,其实在吏部还有一次考试,这次考试很严苛,还要看相貌,歪瓜裂枣的往往吊车尾。这个过程往往一弄就是好几年,人已经是进士了,却还没职位,要么考试没过关,要么找不到职位空缺,那时候没现化化通讯,吏部又不会打电话通知,只好呆在京城呆着等消息。



韩愈当年考上进士,也是在长安城穷闲了好几年,到处写信求爷爷告奶奶,一付穷酸相,这些文章在古文观止里有好几篇。有一篇文章还把自己比作一条龙,困在滩头,急需大人撒点水,好让他上天,文章是写得蛮好,收到信的大人根本没鸟他,更不用说给他撒撒水。选拔上去了,也未必当官,大多数是普通文职,穷得半死,孟郊考上进士,高兴得一日看尽长安花。结果呢,还是那么穷,搬家的时候,零零落落几件家具,看着心酸。



呆在京城当官员,也是穷。要等科考改卷的时候才有油水,曾国藩呆在北京当文官,好几年没往老家寄钱,他祖父也说,不要为难小孙孙,他就那点死工资。后来遇上去四川改卷,老曾二话不说,一泚溜就去了。还有一个改卷官员向考生索要一辆缩水版宝马:驴子。考生没考上,气不过,把驴子又牵回去了。



如果当上了有实力的地方官,也别开心,如果你是个书夫子,没有从政经验,再遇上个奸滑押司、都头,活该你倒霉又受气。韩愈当地方官的时候,手下拿着个文件要他签名,此公不准韩大人看文件内容,只留出签名位置,气势汹汹地说:你赶紧签了,少啰嗦。



如果你不长个心眼,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在儒林外史里,有个地方官在退堂之后,亲自去量板子的轻重,发现有些板子轻飘飘的,他明白了,使了钱的就打轻板子,板子打得山响,犯人演技又高,其实根本不痛。不是说诗书好,就能当好官的,还要有历练,自己要有专业储备。例如左宗棠,在为官之前,就是个新疆通,专业硏究西北若干年。后来他的成就也在这上面。比左宗棠早的陶澍,中举之前就专门研究盐务和漕运,他的功绩也就在这方面。徐光启专门研究几何物理,后来入阁为大官,提出了要建火炮装甲部队。科考的内容未必全是文科,也有算术财会一类。



从童生到殿试,是很漫长的,在这当中,也有行政历练。例如也有以举人为官的。赵翼中了举人之后,在军机处工作好几年,在富恒手下,撰写文件,甚至参与大小和卓之战的机务,韩隆都认得他的笔迹。赵翼在军机处已有工作,都还是去参加了考进士,考取了进士,却与状元失之交臂。当然,状元将来未必得意,能否官方场得意,看才干,看性格,看运气。唐伯虎是举人第一,后来遇上舞弊事件,取消考进士资格,但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只是阿虎不去,江南第一才子去当小吏,面子上挂不住。另,科举也并非唯一选拔制度,也有其他途径。例如蒙祖荫,可以谋官职。例如红楼梦里的贾政就是这一类型。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也未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当官员。当然,如果当事人有志气,心里也会有阴影。唐朝有位宰相,靠祖荫当官,到晚年都反复强调有三大恨:未中进士,末修国史,未娶韦姓名门女子。最有意思的是,明朝以来的八股取士,倒是方便了那些强记之徒,他们不怎么看四书五经,而是看参考书,海量刷题,苦记答题模式,竟然也有考上进士的。这些人连苏东坡是谁都不知道,例如范进。



乾隆有一回考一个老官员,要他背论语下面的朱熹作的注,这可是人人必读,这位老干部死活记不起来!乾隆气得直砸茶杯。不要说清朝,宋朝也有类似现象。寇准一代名臣,进士出身,才干学问没得说,可是他也是个应试出身的读书人,不怎么爱读书,尤其不好史学,导致当时就有人讽刺他不学无术。没考上举人进士,秀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年还要考试一次,不合格的又要降级。



当然,严格进士出身的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长于书面表达,有严格的修辞学训练。晚清时,照像机来到中国,位居中堂之高的几位官员为此赋诗,在场的一位通汉学的传教士大为吃惊,说没想到这样日理万机的高官,居然文学素养如此之高!其实,西方也重文学,亚里斯多得就将修辞学列为必修课目。我之所以办大众版古文堂,和大家一起学习古代文史经典,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为寻回我们这个民族曾有的高文学素养,尽一点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