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088

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项羽具有贵族血统,加上他天资过人,所以他与他的叔父项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刚愎自用,他的自命不凡使他不够谨慎,他轻视刘邦布衣出生,且认为他对自己不会构成威胁,印证了骄兵必败。加之他有所谓的“妇人之仁”,在鸿门宴上就放过了刘邦。因此错失了杀他的良机。 以刘邦自己的话总结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用人多疑,唯亲是举,看重出身,小肚鸡肠,不愿给属下太多封赏,以至他曾经的人才心腹很多离开了他。刘邦却礼贤下士,用人不疑,唯才是举,且非常不吝啬对于属下立功后的分封赏赐。因此项羽曾经诸如韩信之辈的将领都投奔了刘邦。项羽度量没有刘邦宽广,导致最后自杀失天下。其实在此过程中他本身很占优势,且有很多反攻的机会。

看到楼下,再做点补充:

具体的说的话原因较多。楼下说的很对。项伯不仅帮助了刘邦。更多地说,他几次于困境解救了刘邦。因为张良是项伯的救命恩人,刘邦又代其不薄。在鸿门宴上,范增让手下表演舞剑,欲杀刘邦。于是项伯同其一起表演,阻止悲剧发生,并给予其脱身机会。在项羽欲烹杀刘邦之父时,项伯替他说情,刘邦父亲得以平安无事。

其他具体情况楼下说吧

彭城之战后 项羽为什么还不杀刘邦

项羽不是不想杀刘邦,未乘胜追击事出有因。

彭城之战中,项羽切断汉军归路,猛攻彭城将汉军打败,刘邦北逃,此时项羽是紧追不舍、赶尽杀绝的,被驱入谷水、 泅水而死伤的汉军有十万余人。

项羽再次乘胜追击,在灵壁东将汉军逼入睢水,又死伤十万余人。刘邦走投无路时靠着大风飞沙的搅局,趁乱率数十骑逃脱。

这次逃脱,刘邦直接逃回荥阳、成皋,那项羽这次为什么没有再度追击,继而打下汉中呢?

第一,项羽兵力不足。三万人追,不可能没损失。三万人能剩下多少?这是骑兵,适应远距离作战。但是攻城不是长项,荥阳得攻坚,攻不动。

第二,受到有力阻击。 刘邦逃命中,说服了九江王黥布,让他来挡。让项羽耽误了时间与兵力。

第三是刘邦有稳固的后方。项羽就算带了三十万也未必能拿下汉中,刘邦一系列措施曾巩固汉后方。

项羽不杀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他“妇人之仁”,也有人说那是因为他从未真正把刘邦放在眼里。

我觉得这或许都是项羽在鸿门宴上给刘邦留下后路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我看来,更大的原因其实是两个人心中的格局以及心境不太一样,或者说两个人眼中看到的彼此也是不一样的。

关于项羽“妇人之仁”,其实我觉得是有一定的偏见的。不论是在破釜沉舟还是在杀宋义的时候,其实他都比很多人表现得坚决,甚至可以说在这些事情上面,其实他从来没有犹豫过。

所以,我觉得项羽当日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并不是因为他优柔寡断,这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至于说项羽从未真正把刘邦放在眼里,这倒确实是有这种韵味的。毕竟项羽为人年轻气盛,就好像众人看到的那样,当时的项羽不论是在胆识还是才干,似乎都是远超于刘邦之上的。

更何况那个时候项羽已经实现了很多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实现的雄心壮志,所以他看不起刘邦也是很实在的。

但是我觉得更深次的原因是因为,项羽只能看到表象,而刘邦则比较能够忍耐。刘邦明知道这是鸿门宴,却还是毅然去赴,见到项羽的时候先低声下气一番,进而让项羽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或许,在这种显露与隐忍方面,项羽真的是不如刘邦的。正所谓成大事者,要能够低得下身段~我觉得,这其实也是项羽相比于刘邦的所差之处~

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项羽:即使给项羽再来一次的机会,项羽也肯定不会杀刘邦,项羽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一切,他的一生用四个字来概括:游戏人间。项羽喜欢在人生中寻找刺激,他喜欢打仗,因为破釜沉舟等胜利会给他带来极具吸引力的刺激,他迷恋战争。他爱虞姬,因为虞姬给他一个女性最伟大的爱,他在虞姬身上找到了异性的刺激,他迷恋虞姬。他正是这样的人,一个不在乎姓名而只在乎刺激的男子汉。

刘邦:他敢参加鸿门宴的前提便是项羽绝对不会杀他。刘邦本身并不傻,更何况张良的智简直如神。他们早想到鸿门宴是个鬼门关,但为什么还要去呢?因为刘邦和张良了解项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刘邦清楚的知道项羽以这种暗杀为耻,绝不会允许项庄舞剑这种事发生,他们所害怕的就是范曾,因此,他们在鸿门宴上便依仗项羽的仁义躲过危险。

因此,鸿门宴只能是一个有惊无险的结局,并不存在该不该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的问题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鸿门宴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政治童话罢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史记》上记载的,司光迁是不会骗人的,而《史记》又是传说中的正史,它怎么可能是政治童话呢?问题是,《史记》还说,刘邦的老妈让怪物奸污了,还说刘邦走到哪里,头上都有五彩祥云呢;更说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就知道刘邦所在的地方有所谓的帝王之气出现,而秦始皇东巡,就是为了压制这股帝王之气呢。

在巨鹿之战后的一段时间里,项羽一直是带头大哥。问题是,当时的天下,并不是项羽一手遮天。敢与项羽公开对抗的人,那是多的去了;所以项羽分封天下刚刚结束,田荣、陈余、彭越、刘邦就开始公开反叛项羽;关键是,项羽到死也没有摆平这些叛乱,反而自己孤身跑到了乌江边。在这种背景下,项羽敢击杀刘邦,只会让其陷入被动之中。因为天下诸侯肯定会以此为借口反叛项羽,项羽怎么办呢?我们总认为,项羽神功无敌,只要项羽愿意,就能如何如之何,其实呢?项羽真的神功无敌,怎么到死也没有把刘邦、彭越、英布、韩信等人干掉呢?在鸿门宴上,没有一个诸侯,敢与项羽单挑;问题是,几个诸侯一块打项羽,项羽也会捉襟见肘的。对此只要看看项羽分封结束后的狼狈样,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当时的项羽,最多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最多的诸侯愿意认可他作为盟主的地位,而不是借机杀掉某个人。

这就好像,老蒋北伐胜利后,最多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大家承认他作为中央政府首脑的地位,而不是借开会、宴会之际,干掉某个军方大佬。政治斗争,从来都不武侠小说中的大火并。在武侠小说中,大哥的权力,通常总是与他单挑能力成正比的。但是在现实政治斗争中,大哥的权力与他的单挑能力没有必然联系。在武侠小说中,用肉体消灭某个对手,就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在政治斗争中,谁敢这样思考问题,肯定缺乏基本的政治智商。政治斗争中,自然有趁宴会、开会之机抓人、杀人的事。但是这一切,通常都是浮在水面的冰川一角。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幕后的复杂利益博弈。在政治斗争中,抓人、杀人很简单;只要身份相近,谁想通过突袭的手段杀掉某个人,也不是多难的事。但是你想摆平相关的事,就比较复杂了。

从结果去看,刘邦打败了项羽。所以人们总觉得,项羽当时就应该干掉刘邦。问题是,在刘邦参加鸿门宴时,除了上帝,谁也不会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所谓有人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刘邦,都不过是事后附会罢了。因为,在天下大乱之际,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上帝知道,凡人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只要风云聚会,谁也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只要局面突然失控,谁也有可能瞬间变得一无所有。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曾经风光无限,而突然失败的人,也是多的数也数不过来。比如,王离、章邯;比如陈胜、吴广、周文、武臣、田儋、魏咎;再比如周市、秦嘉、项梁、宋义。在他们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谁会想到,他们会瞬间失败呢?当然了,反过来说,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曾经默默无闻,而突然名动天下的人,那也是多的去了。在大泽乡起义的前一天,谁会知道,陈胜会成为可以影响时代的大人物呢?在陈胜刚刚起兵时,谁会知道,一个叫周文的人,可以率领几十万大军,杀入函谷关呢?甚至在两年前,谁会知道,项羽能站在时代的巅峰上指点江山呢?因为当时比项羽牛气冲天的人,多的去了。当然了,在两年前,也没有一个人知道,刘邦会成为天下最重要的诸侯之一。

项羽鸿门宴之后为什么还是不杀刘邦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摘要]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本文摘自《老梁数英雄》,梁宏达 著,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月。

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推楚王孙熊心为怀王。恢复楚地后,沛公刘邦率众来投。秦少府章邯奉命平乱,大军先破陈胜、吴广、项梁,又邀击诸侯于赵国,战局迅速变得对秦有利。

此时,怀王召集宋义、项羽、刘邦等人开会,议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范增为军师,消灭秦军主力,同时慑服各路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入关中;一路西进,由刘邦带领,经武关进入关中,取咸阳灭秦。此时,怀王熊心与宋义、刘邦等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便可于关中称王。

两路大军,刘先入关

先说宋义率领的北路军。走到半路时,宋义突然下令军队不许进发,虽然其未明说,但已显坐观天下、拥兵自立之意。于是,项羽与范增合谋,杀掉了宋义,抢占了军权,然后破釜沉舟,渡河与秦军在巨鹿大战,解救了赵王。秦军败降,各路诸侯也对项羽皆服。

此次战胜章邯后,项羽收服了秦降卒20万,但率众进军关中的途中,他害怕降卒生二心,于是便将秦军将士悉数坑杀,仅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将,以备日后用。

但项羽兵临函谷关时,却意外地发现刘邦已先入关中,并派重兵把守了函谷关。项羽大怒之下破关而入。当时,项羽率部40万,驻扎于鸿门处。其中,项氏大军十几万,剩余的皆为随项羽一同入关的诸侯部队。这些军队有些存心观望,并无真正归服之意,有些甚至已处于解除武装状态。

再看刘邦。当时他率手下军队10万驻扎于霸上。为何刘邦会先进咸阳?不得不说,上天就是在眷顾他——他的部队并非楚军主力,秦军当时被牵制在巨鹿,因此,刘邦得以抄敌后路;而且他边打边走,聚集了陈胜、项梁被灭以后的散兵游勇,一路上又有几个大城的守军投降被他收编。奉怀王之命出发以后,刘邦与自己的沛县小集团一路智取力夺,再加上兴仁者之兵、行诡谋之用,最终打入关中。在入关以后,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与咸阳父老约法三章——不杀降顺将士,不抢秦宫女人,不贪府库财宝,对故吏安置妥当。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刘邦才退军霸上,等待大部队的到来。但他手下有一名为曹无伤的愚蠢小人。当时,曹无伤为刘邦手下的左司马,他以为挑动项刘争战,自己便可获得项羽的赏赐与信任,于是便去项羽那里告密,说刘邦有“称王关中”之心。

项羽听说刘邦准备称王关中自然盛怒,便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众志成城,击败刘邦之军队。一场恶战在即。

项伯:无意间断送了项家江山

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过鸿门宴一劫,最终要谢的人还是张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他得知项羽准备与刘邦开战以后,料定刘邦必败。此时,他最担心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张良。

早在秦始皇时期,项伯杀了人,曾经逃至下邳张良那里,张良待他极佳,再加上二人皆有反秦之心,自然成了难中好友。项伯知道张良如今是沛公的军师,唯恐玉石俱焚,于是他快马加鞭连夜赶至霸上军营,密会张良。

项伯的本意是让张良与自己一起离开,先逃离险境再说。但张良深深铭记着刘邦的知遇之恩,自然不愿弃刘邦而去,便将此事告诉了刘邦。这是项伯未能预料到的,但他又不能弃好友而去,无奈之中,只得默许。

按理来说,项伯在险难之中不忘张良,本是高尚的报恩表现,但他却忽略了两个问题——秦灭以后,刘邦与项羽各自的势力不断发展,此时,刘邦先入关中,已与项羽形成对立之势。自己是楚军高级将领,且是项羽之叔父,当朋友之谊、政治利害、亲情利害相冲突时,他选择朋友之谊未必妥当;二来,他可以找出多个借口让张良离开霸上,未必非要将军机泄露给对方。从这一角度来看,项伯其实就是断送了项家江山的那个人。

刘邦得知此事后,自知力量不敌,于是便决定从项伯处下手,将其选定为行事突破口。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巧妙地解释了产生误会的事情,而且明确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称王之心,驻军于霸上,只是在等待项羽大军到来。接下来,他对项伯许下约定,决定与其结为儿女亲家。此时的项伯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惑,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甘愿充当起双方和解的中介人,并提出让刘邦亲自到鸿门向项羽道歉的建议。

于是,便有了次日鸿门宴上的表现。范增不断暗示项羽,让其乘机杀掉刘邦,而项羽此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定刘邦对自己忠诚,因而根本不顾范增的暗示。当范增召来项庄即席舞剑时,项伯早已看出了范增要杀刘邦之真意,立即拔剑对舞,保护刘邦——在他看来,保护自己请来的客人,是仁义的表现,更何况自己与刘邦已结为亲家,自然更不能杀。

随后,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宴会。趁樊哙与项羽对话之时,刘邦尿遁。范增随后大怒:“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是项羽放走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

但事实上,在鸿门宴上,项羽还真是不能杀刘邦。

项羽此前对宋义痛下杀手,是因为有范增与全军将士的支持;坑秦降卒能成功,也是因有多路诸侯军襄助。如今,若他要杀刘邦,各路诸侯未必会帮他。当时,项羽与刘邦都是怀王手下的将军,换句话来说,他们的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且两者的矛盾并没有公开化。更重要的是,项羽当时年龄尚小,只有二十几岁,他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但在政治上却非常稚嫩。

当刘邦亲自带珍宝至鸿门谢罪,并同时将功劳与称王的资格拱手相让时,刘邦早已占据了道德优势——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刘邦此时将自己包装成了道德完人,并声称自己是在为项羽打前阵。更重要的是,他当时入关中以后,并没有据守咸阳。这就直接证明了他并无称王关中之欲望。

刘邦的包装显得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贸然杀掉刘邦,那么势必失去诸侯们的信任,威望受损是必然。而且倘若杀刘邦以后,刘军全力反抗,而众诸侯又继续作壁上观的话,项刘大军火并窝中斗,纵使项羽可获胜,也将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即使自己杀掉了刘邦,其军队也不可能轻易被自己兼并,因为刘邦军中有不少秦人,而项羽自己刚刚因为怀疑降卒有二心而坑杀了20万秦人。

因此,当时对项羽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杀掉刘邦,而是赶紧利用自己在巨鹿之战中建立起来的威势,抓紧时机获取人心,建立霸业。

所以,项羽并未有心杀刘邦。而不杀刘邦,也是项羽在入关以后所做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恰恰是因为这次项、刘言和,才奠定了项羽随后分封诸侯的基础。而这也是他得以称“西楚霸王”的前提。

读楚汉历史,品风流人物

从楚汉开始,后人开始将鸿门宴比喻成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之事,而范增的预言在几年后实现。

其实,项羽枉称“西楚霸王”——他在杀人一项上,比刘邦差远了。群雄逐鹿中原时,刘邦杀的英雄远比项羽多,但他不仅获得了天下,而且天下人并不认为他是暴君。项羽与刘邦相比,最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不懂得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在哪里杀,让谁去杀,如何杀,杀完以后,如何向大家解释“他必须要杀”……历史上,那些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的强人,都是擅于掌握生杀火候的大师。

但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

翻阅楚汉争霸的历史,为项羽留一声长叹,为刘邦留几许漠然。

项羽,大丈夫也。

刘邦,实属小人。

纵看历史:重情义者,声正义者,哪个真正造了一番伟业呢?他们可以雪中送炭,亦可以锦上添花。无野心者,落一个功臣之名;有野心者,不过是再唱一曲《霸王别姬》罢了。不可否认,刘,项均属英雄,一个有争霸之势,一个有治世之才。如果说,争霸需要力气,治世需要心机的话,那刘邦的小人脾性真的帮了他大忙。

历史如果让项羽与樊哙、张良为伍那天下早就太平了。可它偏不,让项羽有樊哙的豪气和刘邦的野心,于是,留下的就是一场悲剧。

刘邦到底胜了多少,项羽有到底输了几步。是从鸿门宴开始奠定下来的败局吗?不是,两人成败取决于两个字:性格。

大丈夫者,刚正不阿;真小人者,蝇营狗苟。

因而:

同样是面对楚河汉界的一纸文书,刘邦想的是:尽快让它作废;项羽想的是:何时让它作废。攻其不备,趁人之危,在项羽的字典里,就不配出现,但那却是刘邦思想的主宰。当项一心固守时,刘想的是利诱韩信出兵。当项在垓下仍固守时,刘早已想到了四面楚歌。结果,项败,刘胜。

同样是江山美人,儿女情长。刘邦亲手葬送了儿女,吕稚对情敌戚姬阴狠施人彘酷刑,真是一对狗男女,但,刘邦活了。那项羽呢,大丈夫的侠骨柔情,拥着虞姬,唱着“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果,西楚就这样灭了。

争霸,大丈夫,败矣。

大丈夫不屑,蝇营狗苟;真小人讪笑,刚正不阿。

从而:

追溯,鸿门之宴。有人说,项羽有着妇人之仁。不然,大丈夫者,只是不屑暗箭伤人。而刘邦在项羽一次次的不屑中,偷乐着苟全性命。

结果,暮年的刘活过了,壮年的项。

追溯,乌江自刎。风飒飒,衰草连天。滚滚乌江,听着那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江东子弟八千,无一人还,何颜见江东父老。实乃大丈夫之言。想当年,借“尿道”逃走的刘邦,“间至军中”,还长舒一口气吧。但,霸王从此长眠,刘邦已成高祖。

机会面前,大丈夫,复败矣。

试想,如果当年,项还军霸上,刘设鸿门之宴,楚汉之争,早已不复存在;亦或,项羽称王天下,刘邦被逼乌江,定会卷土重来。

虽说,在那个年代,没人知道:性格,决定命运。但楚汉争霸的结果,却是来源于项羽悲剧的性格。

一个只适合当将军的人,只是在自己的将军论里,愈陷愈深罢了,到头来,竟是一具:天之亡我。胜也大丈夫之志,败也大丈夫之志。而对于一个懂权术的小人来讲,没有韩信,张良有奈何呢?

千古政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读项羽,如读故事。掩卷,而留一声长叹。

读刘邦,如在重复一段段兴衰交替中的历史。纷纷扰扰,留下几许漠然。

项羽鸿门宴为什么不杀刘邦 看起来蠢则是聪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以说是鸿门宴中最出名的句子了。在鸿门宴上,众人多次失意项羽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视而不见,放过了刘邦,这一举动看起来着实是有些蠢,但是实际项羽是在打什么主意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在鸿门宴时项羽的真实兵力。巨鹿之战,项羽以五万楚军歼灭了王离军团,以惊人战力使各国诸侯战栗,推举他为“诸侯上将军”,也就是暂时的指挥官。入关后,诸侯联军的人数总共也只增加了几万,也就是说,鸿门宴时,项羽的兵力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万。

  与此同时,刘邦攻入关中,招降八万秦军,扩军至十万,妄图按“怀王之约”占据关中称王,却犯了诸侯众怒。项羽因势利导,裹挟四十万联军威逼刘邦,兵不血刃地使刘邦拱手归降,裁军至三万,还顺手取得了分封天下的权力。这一出空手套白狼简直是玩得出神入化!

  而如果杀掉刘邦呢?这简直就是让只有几万兵力的项羽成为天下公敌。刘邦带兵攻入关中,令秦王俯首,怎么说也算是灭秦的第二功臣了。在刘邦拱手归降的情况下,还要杀了人家,其他诸侯岂不是人人自危?更何况,此时项羽最大的敌人并非刘邦。在刘邦暗渡陈仓之前,各路诸侯就已经纷纷起兵,天下再次大乱,只是刘邦更胜一筹,最终飞龙在天而已。

  历史已经归入尘土,当年的真相到底是怎样,今人已经不得而知,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史为鉴,来吸取古人的教训,学习古人的优点。

标签: 项羽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