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贡院,谁可以给我介绍下夫子庙的江南贡院的历史?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730

谁可以给我介绍下夫子庙的江南贡院的历史?

江南贡院位於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历史

江南贡院始建於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明代定都南京,苏皖两省乡试及全国性会试场所;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为留都,仍为科举考场。清代初期,南京为江南省首府,故贡院一直沿用「江南贡院」之名。

江南贡院贡院四周建有两重围墙,上面布满荆棘,以防夹带作弊,故世人又称贡院为「棘围」。

江南贡院曾占地约三十万平方米,东起姚家巷,西至贡院西街,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为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贡院、夫子庙的存在而一度繁荣起来。后只剩一个四合院式结构的楼宇,只作展示当时繁荣景象的博物馆,内有一可感知贡院盛世时宏大的建筑模型图。

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李鸿章,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张骞等人皆出於此。

在清一代,科考共举行112科;其中在江南贡院乡试中举后经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计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51.78%。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的东南隅,它东接桃叶渡,南抵秦淮河,西邻状元境,北对建康路,为古之“风水宝地”。据《南窗纪谈》所载:建康(南京)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由知府史正志创建,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占地不大,应考人数亦不多。若遇考生增多时,则借用僧寺举行考试。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南京举行。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于北京,但南京仍为留都。因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考士子日益增多,原有考场便越来越显得狭小。永乐皇帝便没收臣犯臣纪纲的府邸,又取怀来卫指挥陈彬家人陈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黄公永元祠、秦桧之子贝喜祠等改建“江南贡院”。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至清光绪年间,江南贡院已形成一座拥有考试号舍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另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以及同考、提调执事等官员的官房千余间,再加上膳食、仓库、杂役、禁卫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的用地,规模之大,占地之广,房舍之多为全国考场之冠。

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位于现在哪座城市

南京市。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

扩展资料

自上世纪初科举制度被废以来,江南贡院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江南贡院建筑逐步被占、被改、被拆直至今日,仅留下明远楼、飞虹桥和若干碑刻。

江南贡院的边界已经模糊,江南贡院的格局已不存在,江南贡院的环境景观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明远楼周围已被小商品市场所包围,飞虹桥则被中医院的现代高楼所困,贡院碑刻也脱离了其原来的位置。

原有的江南贡院范围内矗立起像水利大厦、中天大厦、焕鑫宾馆、永安商厦等诸多商业建筑,与中医院、明远楼及飞虹桥等建造年代各异,建筑风格大相径庭;建筑破损程度不一,地段完全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鱼龙混杂。

2014 年,随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团队主持设计的中国科举博物馆的落成,重塑 1300 年科举文化泱泱历史的序幕逐渐拉开。“一方竹简”从建筑形态与建筑材料两个维度为南京江南贡院奠定了其作为中国科举文化的历史基石。

横向布局的空间轴线——仪门、龙门、科举博物馆、明远楼、致公堂、飞虹桥等分布形成的科举文化之轴线关系更加清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所体现的科举文化是什么

江南贡院中的明远楼,建于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距今已近五百年,仍保存完好,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贡院建筑。飞虹桥,亦经历了五百余年的风雨,桥栏护板上的“一路连科”“青云直上”等纹饰依然清晰鲜明,让人忆起科举年代莘莘学子的梦想。“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自隋唐科举形成之后,所有响当当的科举人物都是自贡院走出。贡院是科举制度的有形载体,科举文化的具体象征。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贡院江南贡院,在千年中兴衰起伏,清末科举制度被废后更屡经沧桑,正是科举文明的缩影。在此建立中国科举博物馆,是对贡院遗存的保护,更是对一千三百年科举文明的尊重、传承和探索~

清代在江南贡院中举的考生,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为江苏籍49名。

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人包括陈独秀、方苞、唐伯虎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

仅清一代,科考共举行了112科,其中在江南贡院乡试中举,后经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计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51.78%。在南京江南贡院建设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当其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江南贡院的相关情况:

1、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

2、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移东晋学宫于秦淮河北,并在学宫之前建庙祭奉孔夫子。

3、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改为国子学,后改为应天府学;清初原府学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的贡院名士

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袁枚、林则徐、施耐庵、方苞、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也出于此。

施耐庵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代表作是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施耐庵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唐伯虎

唐伯虎(1470~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二十九岁到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绝意仕途。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轩,号粒民。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清代重臣,洋务运动倡导者,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清代名臣,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56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张謇

张謇(1853~1926),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当时江苏省海门直隶厅常乐镇。他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求南京夫子庙加江南贡院的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了建于江南贡院。它始于南宋,顺治年间规模最大,为全国之最。科举始于隋唐,止于晚清,长达1300年,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的考试。

这是贡院牌坊,上有李渔题的楹联,坊下龙门街立有11块记载贡院历史的碑刻和与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雕像。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是贡院中心的建筑,它呈正方形,共设三层,一层为拱券门,门外有一堵八字墙,二层三层四面开窗。明远二字来源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而归厚矣,檐下悬挂的两块明远楼匾额分别是康熙和乾隆皇帝题写的,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这块匾集的是颜真卿的字,八字墙上还有曾国藩的墨宝。这座楼的作用是宣读圣旨,发号施令和监视考场纪律。

现在看到的这个沙盘模型,展现的是贡院明清时的全景,当时贡院共有号舍20644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现在贡院内还有恢复的四十余间号舍,号舍高6尺,深4尺,宽3尺,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上一下两块板而已,考生要在里面待上9天考上三场,吃喝拉撒睡考都在此处,白天他们在案板上答卷,晚上就在案板上合衣而眠,走出号舍下来无不面黄肌瘦,可以想象当年考试的艰辛。

号舍所在的巷子叫号巷,它南向成排,以千字文为序,一条号巷里有60-100间号舍。大家西侧的号巷内用蜡像展示了考生百态,东侧为游客体验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当一回

考生,没准儿还能中个举人呢。

前方大家看到的“至公堂”过去是主考官办公地,至公二字取意考试“公平、公正、平等”,现在是科考陈列室,分为东中西三个展厅,中间的展厅是科举文化陈列室,内有一尊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雕塑,旁边的这组模型展示了当年状元高中跨马游街的情形,非常得意壮观。四周墙壁上展出的图片资料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

东侧的状元厅内展出了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以及中国封建时代的几位知名状元,尤其是出自南京的状元,其中还有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女状元——傅善祥。在这里,还有一张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中的殿试试卷,为今天的专家学者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西侧的是名人厅,里面展出了和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如考生唐伯虎、吴敬梓,考官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还有和科举有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

请问江南贡院大门外对联是

十载辛勤变化鱼龙地

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

圣朝吁俊首斯邦看志士弹冠而起

天府策名由此地喜英才发轫而前

蜀秀登临讲席,鉴古知今,褒物贬人,明远楼头兴馥郁;

魁星出没名驹,学贤读圣,披花折桂,杏园宴上榜菁英。

明经取士,

为国求贤

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

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

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楹联是什么

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附近及其内的楹联是很多的,不知您问的是哪一个。门口明远楼左右两侧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楼内有清康熙年间著名词人李笠翁所题对联一副:“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

标签: 夫子庙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