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城濮之战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104

公元前632年,楚成王40年,晋文公四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一带,进行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史称城濮之战。


一、时代背景


此时正值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初有齐桓公为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系着大周王朝的稳固。桓公死后,群公子争位,齐国实力下降,退出霸主舞台。而楚成王与晋文公均势力强大,都有可能成为霸主,故霸主争夺之战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展开。


当时,晋国的同盟国有:秦国、宋国。楚国的同盟国有:鲁国、郑国、蔡国、卫国、曹国、陈国、许国。楚国明显占据优势。


晋楚城濮之战地图


二、战争起因


宋国本与楚国结盟,但自认为辅助晋文公即位,有恩于文公,遂背叛楚国,与晋国结盟。鲁国受到齐国的讨伐,于是,鲁僖公派遣东门襄仲和臧文仲出使楚国,请求楚国出兵讨伐齐国与宋国。楚国遂派申侯领兵攻打齐国,攻取谷城,把齐桓公儿子公子雍安置在谷城。


于是楚成王率蔡国、许国、陈国包围宋国。


宋国向晋国报告紧急情况并求救,晋文公为了实现霸主功业,于是在被庐举行大蒐(sou)之礼,整顿和检阅军队,扩充中、上、下三军,任命将帅,发布政令等。然后亲率三军解宋国之围。并告知秦穆公,穆公也派兵协助文公。


晋三军:以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xì zhēn)为中军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为上军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为下军佐。(中军率郤谷二月病故军中后,由先轸接任)


三、晋国救宋前的策略谋划——诈之而已


晋文公很想与楚国打一仗,以称霸中原,召舅子犯问曰“ 楚众我寡,怎样才能战胜它?”,子犯回答说“ 臣闻礼仪繁多的君主,对礼仪的追求从不知满足;频繁作战的君主,对于诡诈之术从不感到满足,您也对楚国实行诡诈之术就可以了。”


说白了,诈术就是欺骗之术。欺骗之术与智慧、智取是有本质区别的。智取是在遵守大致战争规则的基础上,勇力加智慧战胜敌人;而欺骗则是不择手段,不遵守战争基本规则达到取胜目的。即如现代战争也要遵守一定的战争规则,如不使用被禁止的武器,减少平民伤亡,优待俘虏等。


为什么子犯提出胜楚要用诈术呢?分析认为,大概楚国处于蛮夷地区,经济落后,而民风则相对淳朴、厚道,故很容易上当受骗。但靠欺骗取胜,是有很大风险和后遗症的,故遭到大夫雍季的反对,雍季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sǒu ,草泽地)而猎,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即使现在侥幸取胜,以后就不会再有胜利,不是久长之计啊。”


子犯进一步提出:“楚国才与曹国结盟,而新与卫国结成姻亲关系,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这个策略应该属于智取的范畴,而非诈术。这实际上是一种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战略。日后的孙膑围魏救赵,与此策类似。


晋楚城濮之战


u


四、城濮之战第一阶段——攻曹伐卫


晋有伐卫之心,但打着借道伐曹的旗号,向卫国提出请求,遭到拒绝,遂以此为借口,率军伐卫,取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卫成公看到晋师势力强大,就请求与晋和好。晋国伐曹卫是为救宋国,目的没达到,怎会答应与卫和好呢?于是卫成公又想亲附楚国,但国内民众不同意,把卫成公驱逐出了国都,以求得晋国的谅解。卫成公无奈,只得逃离国都,居住在襄牛。


齐昭公得知晋国出兵救援齐宋的消息,自然心中大喜,于是在敛盂(lian yu)会见了晋文公,并且齐晋两国结盟。


楚得知晋、秦出兵讨伐曹卫的军情,急调兵救援卫国,但没有取胜。晋文公遂发兵包围曹国国都,下令攻城,战死的人很多。三月初八日,晋文公进入曹国国都,责备曹国不任用僖负羁,做官坐车的反倒有三百人,并数说其当年偷窥客人洗澡,无礼至极,现在罪有应得。


曹君待人无礼而亡国,这也是历史教训吧。


五、城濮之战第二阶段——加大对曹卫的制裁,裹胁秦齐联合抗楚。


晋军占领了曹卫,楚军并没有放松对宋国的围困,与楚国谈判的希望也不大,文公想与楚国开战,而秦齐又不同意。


这时候文公采纳了先轸的计策:“让宋国直接给齐、秦赠送财礼。借秦齐两国去请求楚国。我们拘留曹君,把曹、卫田地分给宋国。楚国亲近曹、卫,一定不答应齐、秦请求。齐、秦贪图宋国财礼,而对楚国的顽固必然很愤怒,就会同意对楚开战?”晋文公下令拘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


在这里晋文公用了诈术。让齐秦两国去请求楚国释放宋国,晋国释放曹卫,楚国很有可能会同意这个停战方案。但这样停战,不符合晋文公与楚争霸的心愿。所以,晋文公要出尔反尔,一面让秦齐与楚和谈,一面瓜分曹卫土地,以激怒楚国,达到破坏和谈的目的;齐秦的颜面丢失了,就会与晋国站在一起,共同伐楚。这是个一石二鸟之计,晋文公对同盟国齐国和秦国都用上计了。


战争本有停止的希望,但因为晋文公的好战,而最终停战希望破灭。


城濮之战地图


六、城濮之战的第三阶段——晋军退避三舍,收缩战线、积蓄反击力量。


楚成王进驻楚国申城,看到晋国有秦齐相助,欲罢兵而回。命申叔撤离齐国谷地,命令尹子玉撤离宋国,对他们说:“不要追逐晋军!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得到晋国,备尝险阻艰难,尽知民情真伪。上天给他年寿,除去他的祸害,上天所设,岂可废除?《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有德之人不能抵挡。’这三条记载,就符合晋国这种情况。”


子玉坚持对晋作战,成王很不高兴,调拨西广、东宫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辆战车给子玉,任凭指挥。楚成王自己撤兵回国。


子玉手下兵力,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统率左军,郑、许军附属楚左军;子上(斗勃)统率右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


子玉派遣大夫宛春出使晋军,说:“请恢复卫侯的君位,把土地退还曹国,臣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和谈停战的机会又来到了,可惜晋国决心是要开战的。


先轸献计说:“君应该答应他的请求!安定别人叫做礼,楚国人一句话安定三国,我们一句话而使它们灭亡,则是我们无礼,拿什么来作战呢?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是抛弃宋国;救援他而又抛弃他,如何面对诸侯呢?楚国有三项恩惠,我们有三项怨仇。怨仇太多,将拿什么来作战呢?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来离间他们,拘禁宛春以激怒楚国,等打起仗再图谋战胜它。”


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计谋,把宛春囚禁在卫国,同时私下里允诺恢复曹、卫。诱使曹、卫与楚国绝交。


子玉闻听大怒,帅师追击晋军,晋军不战而退避三舍,美其名曰为报楚庄王的知遇之恩。实则晋国辎重、兵力陆续在后方城守,后退有利于收缩兵力,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力量较薄弱的楚军,还可以拉长出国的战线,使楚军远离大本营,难以相互救援。


七、城濮之战打响


夏四月初一日,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国归父与崔夭、秦国的小子慭(yin)率军驻扎在城濮。楚师背靠着险要的地方扎营。


子玉派遣斗勃向晋国下战书,说:“请与君的壮士做一场角力游戏,君依靠在车轼上观看这场游戏吧,得臣愿陪君一同欣赏。”


晋文公派遣栾枝回复说:“寡君听到您的命令了。楚君的恩惠,没有敢忘记,所以退避在这里。为大夫而退兵,难道敢抵挡楚君吗?既然不能获得赦免的命令,那就敢烦大夫对贵部将士们说:‘准备好你们的战车,忠于你们的君事,明天早晨将再见面。’”


晋国战车七百辆,装备齐全。晋文公登上有莘氏废墟观看军容,说:“年少的和年长的,排列有序,合于礼制,可以使用了!”于是下令砍伐废墟附近的树木,清理战场,便于交战。


古时交战以四马驾驶的战车为主,故交战前首先要清理战场,砍伐掉树木,填井垫坑,尽量使战场平整无阻,否则,车陷马挂,影响战斗。


初二日,晋军在莘北摆开阵势,胥臣以下军佐率手下兵马抵挡陈、蔡军队。


子玉用若敖六卒的一百八十乘战车统帅中军,子西率领左军,子上率领右军。


战争正式打响,胥臣出其不意,在马身上蒙上老虎皮,先攻击陈、蔡两军。陈、蔡两军本无斗志,其战马见老虎奔来,无不嘶鸣惊奔,阵型顿时大乱,未接触先逃,楚军的右翼部队溃散了。


城濮之战胥臣虎皮惊楚军


狐毛派出前军两队击退楚军的溃兵。


栾枝让车子拖着木柴,扬起尘土,假装逃走,楚军中计而追击,先轸、郤溱率领中军的公族拦腰袭击。狐毛、狐偃率领上军夹攻子西,楚国的左翼部队溃散了。


子玉及时下令收兵,楚中军得以不败。


城濮之战,以楚军大败结束。


城濮之战


八、战争善后


晋军休整三天,吃楚军留下的粮食,初六日起程回国。


郑文公原先派军队到楚国助战,因楚军失败很害怕,派人与晋国讲和,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结盟。


此战后晋国的同盟国增加到:秦国、齐国、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鲁国。


晋文公把部分楚国的战俘献给周襄王,得到周天子赏赐的车马、弓矢、仪仗和三百勇士,周襄王命令尹氏和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用策书任命晋文公为诸侯的领袖,说:“天子对叔父说:‘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惩治王朝的邪恶。’”


晋文公终于成就了霸主之业。


二十六日,王子虎和诸侯在天子的庭院里盟誓,约定说:“全部辅助王室,不要互相伤害!谁要违背盟约,就要受到神的诛杀,使他军队颠覆,不能享有国家,直到你的玄孙,不论老小。”周王朝也找到了将有力地辅佐。


楚成王派使臣对子玉说:“申、息的子弟大多伤亡了,大夫如果回来,怎么向申、息两地的父老交代呢?” 子玉自杀。


晋文公回国,赏赐有功之人,雍季获得上等奖赏。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後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 “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