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不拜雍正,为什么乾隆不认雍正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78

内容导航:
  • 雍正、乾隆为何要禁止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
  • 乾隆为什么不拜雍正 历史上雍正和乾隆的关系并不好
  • 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还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 清朝有几个铁帽子王具体点谢谢
  • 一、雍正、乾隆为何要禁止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

    传教?你真当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为了传教?为了普渡众生?

    他们是侵略者的先遣队,是来探路的,你看看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们、黑奴买卖、种族灭绝,没有欧洲传教士的身影?


    我们都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的信众大约在25亿左右,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基督教,在大唐时期就开始逐渐的传入了中国,但是传播的不是很成功。这之后又到了明朝时期,基督教才再次在中国传播,后来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执政时期,最初他对传教士是比较优待的,允许他们传教做法的,但是到了康熙晚年时期,他对传教士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开始限制,禁止传教士传教。

    在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清朝开始全面禁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还制定了一系列传教,信教的禁令,这真的只是认为西方传教士传教,破坏中国伦理纲常那么简单吗?事件的起因要从雍正元年开始说起,当时基督教主要在广州,福建等沿海省份传播,当地的一些士绅觉得时髦,就跟着信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男女老少,他们捐钱修建了几处教堂,这些传教士平时就住在士绅们的家中,他们根本不在乎朝廷的禁令,一旦到了礼拜日就召集男女信徒,在教堂祈祷。

    本来这也没啥啊,但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秀才,一次和一位传教士发生矛盾,于是他就抛弃了信仰,还联名了其他的几个秀才,一起去官府投诉,他们说:洋教堂里,男女混杂一处,习俗极为恶劣,传教士们用信徒的钱修教堂,还指定幼女在教堂当修女。当地的县官一听,辖区内发生这种伤风败俗的事还了得,但是他也不敢自作主张,忙向上级督抚汇报,上面给他回复:张贴告示,严加禁止,将教堂充公,遣散信众,将传教士遣往澳门。

    这件事似乎到这就处理完了,但是时任闽浙总督的满保,无意中发现这件事不是个案,福建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于是满保就向朝廷上了个折子,提了几点意见:西洋人除常住北京的,禁止前往其他省份,或者把他们遣返到广东,澳门,各省天主堂一律改为其他用途,且不得再建,雍正皇帝看了奏折,当即同意就按奏章办,在京的传教士冯秉正等人知道后,到处疏通关系,求雍正皇帝改变主意,但是最后雍正皇帝只同意这些外国传教士,除了在北京居住,也可待在广东,澳门。

    不久之后,除了广东,澳门之外,全国各地都开始全面的禁止基督教活动,很多教堂被改为祠堂,书院。基督教相关资料被大量销毁,基督教在这之后开始转入了地下活动,并一直在广东等地传播。就本质而言,雍正、乾隆禁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也是一种文化碰撞之后产生的结果,自然也有统治者为维护稳定做出的考虑。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历代王朝针对整体佛教进行武力镇压的事件,传统上认为,总共发生过4次,这就是习称的“三武一宗灭佛”。“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灭佛”就是毁灭佛法,佛教典籍一般称之为“法难”。从这四次灭佛运动不难看出,封建国家对于佛教的镇压一般发生在封建社会分裂时期或者王朝的衰落期。佛教的大发展与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冲突。因为僧人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僧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国家财税收入与社会稳定。僧团与国家及世俗地主阶级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所以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就必须控制寺院、僧侣的数量。但是,清朝的禁教运动却不是这样的。

    首先,清廷禁教时社会相对稳定、处于上升期。清朝真正禁教始于雍正朝。康熙继承顺治,经过60余年的励精图治,已经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前奏。再加上后来几位皇帝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生产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雍正、乾隆、嘉庆对天主教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禁教越来越严重。由于雍正禁教,全国各地约有300座教堂被没收,改为谷仓、关帝庙、书院等公共设施。

    其次,传教士的活动还不构成统治阶级的威胁。崇祯十一年,中国的天主教徒已发展到3.8万人。乾隆末年全国信徒约15万人,比康熙晚年少了一半。而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清初已经达到了1.6亿,教徒仅占不到0.18%,这一比例是极小的,换句话说,传教士对于清廷的威胁并没有多大。

    最后,对于洋教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康熙皇帝在给传教士苏霖等人的谕旨中写道:“自从利玛窦到中国二百余年,并无贪污淫乱,无非修道,平常无事未犯中国法度。”到了乾隆朝,对教会结构有更多了解的地方官也表示:“彼为僧为道,亦不过营生之一术耳。穷老孤独,多赖以存活。其劝善戒恶,化导愚顽,亦不无小补。”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禁教运动却越来越严。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相对与西方而言,对宗教的态度表现得更为开明。而清廷所作所为却与前代迥异,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传教士来华目的的猜疑。对于闭关锁国的中国人来讲,西方传教士从何而来?西方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华传教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一点,中国人尤其是统治阶级,一直处于一种猜疑状态。雍正、乾隆都对传教士的动机始终怀有戒心。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下来,没有什么可以和儒学相媲美,儒学的权威不容挑战。他们相信,中国人一旦信奉天主教,就会受到西方的控制,进而影响到清朝法令的推行和贯彻,更为重要的是,清朝的统治也就难以为继。

    对天主教性质的猜疑。在清廷看来,宗教容易被人利用,引起社会动荡。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宗教引发农民起义的典型例子。明清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异常活跃。进入清朝以后,原有的民间秘密宗教继续得到传播,并不断衍生出新的秘密宗教教派。在清朝,有名可考的秘密宗教至少有107种之多。这些秘密宗教以道教、佛教等传统宗教为蓝本,吸收其中的一部分教义,用通俗化的语言与下层人民的愿望需求联系起来。由于其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较大,因此传播的范围广,又往往与农民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往往受到清政府的打压。而天主教的传入,因为中国人对其陌生,因而往往将其当作邪教来处理。川楚地区白莲教起义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使统治阶级对天主教也越来越担心恐惧,因而不断加大对天主教的打击力度。

    对天主教宗教活动形式的猜疑。在清朝有名可考的民间秘密宗教具有以下特点:即平民信徒占绝大多数,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制,积极地布道传教,在固定的时间、场合履行宗教仪式,拥有本宗教自己的经文、集体活动等。在清初白莲教的“反清复明”、乾隆四十九年(1784)陕甘地区的回民起义爆发、嘉庆年间又有川楚白莲教起义等等。这些起义事件都与宗教有关,极大地震动了清朝统治者,统治者自然也是极为反感这些秘密宗教。

    反过来,再看天主教的传教方式以及结构特点。天主教以教会为核心,而教会却是一个以神父或神职人员为中心的团体。天主教履行宗教活动的时间、场所,这些宗教仪式的进行都必须在教堂,同时,天主教还有自己的经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文有的是外文,统治者看不懂……种种这些迹象都让统治阶级怀疑。因此,天主教在统治者看来与一直查禁的民间宗教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与其等着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演变成社会问题,倒不如禁教,一了百了。


    西方教士自明朝后期来到中国传教到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已经一百多年。由于在中国流传日久。在民间以及社会高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初经史大家万斯同曾经写下了:流入中华未百年,劲劲势及遍海内。顺治,康熙时期对待传教士还是非常宽容的,那为什么到了雍正和乾隆时期要禁止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呢?

    教会思想与儒家思想互斥,遭到儒士反对

    传教士刚刚来华的时候还是很老实的,默默的做出有利于百姓的事情,用实际行动打动人心,比如给穷苦百姓免费治病,灾荒时候施舍粥米什么的,这样确实也赢得了一些百姓的支持,但是到了后期他们就开始猖獗起来,以为自己在中国立足已稳。开始按照西方传统行事,不尊重中国历史既有现实,结果搞得民怨沸腾。

    例如在明末的时候天主教会还允许中国人祭祀祖宗,祭拜孔子。可是到了康熙时期,教会却严令禁止中国教众祭祀祖宗和孔子,这样的教令一颁布下去,搞的许多人纷纷退出了教会。中国皇帝写信给罗马教皇也没用。这样不符合中国历史的举动后来遭到了众多文人学士的反对,要求将他们驱逐出境。皇帝也只能妥协。

    西方科技不符合重农传统

    西方天主教会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中国人没有见过的科学技术。一开始还被皇帝当成一种好玩的玩意。而皇帝有了需求之后就会有人去逢迎他,这样,下面的人纷纷钻营这些东西,搞得一些地方农业荒废,税收大幅度减少,这样一来可吓坏了帝国的统治者,便生出了驱逐传教士的心思。也就有了后来的事情。

    教士居心叵测,意图颠覆中国。

    人有善恶之分,传教士里面也有好有坏,其中就有一些传教士就是抱着同化,征服的目的来到中国,想要从文化上改变中国。

    例如: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就是以传教的名义大肆入侵东欧各国,许多国家在他们的祸害之下变得面目全非。而中国皇帝雍正和乾隆似乎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便下达了驱逐的命令。

    害怕复明势力与西方勾结

    落水的人就算是一根稻草也会拼命抓住,南明就是这样,为了胜利也曾经向西方求援过,而见识过过西方科技力量的强大之后,清廷更是害怕复明势力与西方势力通过传教士这个媒介勾结在一起推翻大清,所以禁止了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

    一个资深历史爱好者,每日分享历史上的那些事,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中国古代政府,就拿清朝来说,佛教、喇嘛教、回教、萨满教、道教等多种宗教都能包容。新来了一个天主教,在当时的朝廷看来,洋和尚而已嘛。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传传教什么的,是民间的小事,根本无所谓。

    但从明朝中后期传教士来中国到清朝康熙皇帝时期,巳经过去了100多年,耶稣会觉得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十万信众,传教成功,站稳脚跟了。这个时候的罗马教廷,觉得有可能要整顿一下中国传教事务,和中国文化的那些陋习要掰掰腕子了。看看谁才是真理。

    到了1704年,西方传教士列七条专门针对中国天主教徒的规定。简单说说,比如,中国人不能管上帝叫上帝,上天,要叫“斗斯”,不准中国人祭祖先、不准祭孔子、甚至把孔子叫成圣人也不行、家里摆个祖先牌位也不行。 中国这边看来,祖先不让拜,孔子不让敬,这还是个人吗?这么规定不是欺人太甚嘛。

    到了1719年,罗马教皇派出大型使团到中国,要和皇帝谈谈,要求贯彻落实教廷的命令。康熙皇帝很耐心啊,先后接见了十三次使团,亲自向他们解释儒家礼仪、中国的习俗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明确说,如果教廷非要坚持这么干,你们传教士就都回家去吧。

    最后当然也没有谈拢,从1719年拖到1721年,康熙皇帝只好宣布禁止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


    康乾盛世正是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的时期,其统治者康熙与乾隆皇帝也必然不会是省油的灯,那么,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个人认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大清王朝的统治。

    明朝开始,科举考制度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清朝统治者借鉴前者,想要稳定同志,必先愚弄百姓,思想上,绝对拥护统治者,让他们坚信封建制度的优越性与传统观念中君权天授的理念。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固然可能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然后与此同时,其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会对封建制度产生冲击,从尔当时统治造成不利的影响,两者相权衡之下,康熙选择了清王朝的统治,而非先进的技术带来的便利与社会的发展。

    综上,王朝统治的短视与无知,康乾盛世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为维护统治的需要,是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如果仅仅站在内部角度看,就会得出很多看似很正确的结论,比如,皇帝短视自命清高啦,认为不需要啦,害怕宗教造成社会不稳定了,社会动荡,蛊惑人心啦,以及什么阴谋论的?什么原因都有,简直五花八门的理由,反正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从来没考虑过是这个宗教的原因。

    其实反观中国之前对宗教的态度,是很开放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闭关锁国,怕思想统治了,崇祯十一年,中国的天主教徒已发展到3.8万人。乾隆末年全国信徒约15万人,这还能说禁止吗?

    刚开始传教,宗教为了融入,会做许多妥协,甚至和稀泥,比如天主教,也承认我们本土的什么佛教了,儒家,道家学说了,说白了就是咱们都差不多,都信仰上帝,信仰什么仁义礼智信。等到他的教徒人数众多,腰板硬了,开始宣扬宗教的纯洁性了,不准这个,不准那个,你信我的宗教就不能求神拜佛,就不能说孔子是圣人,之类的,不能再信奉其他思想。其实这些在现在看来,也很正常了。比如你现在去问一个基督教徒,他们也只认为耶稣才是他们的主,不会相信什么中国的神了,以及其他教派的学说。

    可在当时封建社会,你这样传教还了得,不让我们信奉儒家几千年的文化,那我就不让你传教,你走吧,你什么时候开放包容了,还可以再来,这不,现在社会,开放中有包容,包容中还有信仰鄙视。不过不会争吵的那么面红耳赤了。


    西方传教士的思想理论与当时的国情不符,康乾时期自视为重,觉得大清朝就是天朝,什么都有什么也都可以做,自傲过高才导致后来清朝的灭亡


    害怕中国人借助外力推倒清国异族统治。要不然干嘛迁界禁海,闭关锁国?


    满清取得政权后,他们也在考虑如何治理国家,但是由于过去是游牧文化,又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非常害怕外来文化,刚从草原上入主全国,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1.不对世界开放,闭关锁国

    因为害怕外来文化,所以闭关锁国,不要说传教了,通商也不行。

    2.对明朝出现的工业文明封杀

    明朝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进行封杀,对手工业以及一些新的事物的出现,都予以封杀。

    从游牧文化到农耕文化,满清就觉得已经是在飞了 ,加上他们民族人口太少,时刻担心汉人造反。

    二、乾隆为什么不拜雍正 历史上雍正和乾隆的关系并不好

    父子关系,不过雍正其实是依靠乾隆上位的,因为康熙很喜欢乾隆,而雍正做了皇上后乾隆才有可能继位

    三、乾隆风流成性为何还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汉服像(资料图)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终年八十九岁,年寿之高是任何皇帝都无法比拟的。
    再说他执政六十年,把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年号为嘉庆,那是出于无可奈何,因为乾隆皇帝登基时就宣称: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对他万分器重,为表示他要报答祖父的恩德,自己在位年数一定不能超过祖父在位的年数。
    康熙皇帝已创出了中国历史上皇帝掌权六十一年的最高纪录,所以乾隆皇帝执政六十年时,虽然身体还很健康,精力还十分旺盛,但他要信守自己的诺言,所以不得不让位。
    可是当他荣升为太上皇时,他依然对政权情有独钟,牢牢地掌握着实际权力。
    大清朝廷对外使用“嘉庆”年号,而在宫内档案中,依旧沿用“乾隆”年号,一直到乾隆皇帝死时,已到了乾隆六十四年(1799年)。
    实际乾隆皇帝掌实权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之久,依实情而论,乾隆皇帝才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通常人们都称颂康熙大帝的功业,岂不知康熙皇帝是八岁登基,再聪慧完美的神童,也挑不起清朝初期繁复的治国大业,康熙早期的执政,是靠祖母孝庄文皇后和群臣的辅佐,才为后来大清帝国开创了大好的局面;而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又承继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基业,凭着他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实干能力,足以达成安邦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乾隆皇帝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创建非凡大业的皇帝。

    乾隆皇帝的后宫生活远不如他的祖父。
    康熙皇帝一生拥有五十五位后妃,五十五个子女,是清朝十位皇帝中后妃最多、子女最多的人。
    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评论康熙皇帝贪恋女色,也很少有人议论康熙皇帝治家教子无方;而乾隆皇帝一生有四十一位后妃,却常常被后人评为“风流皇帝”。
    他与后妃的故事,远不如他的曾祖父顺治皇帝那么浪漫。
    但主要因为乾隆皇帝是很感情用事的,他与那些后妃生离死别的故事,着实感人,也留下了一些遗恨。

    乾隆皇帝身为皇子时,称四阿哥。
    雍正五年,四阿哥才十七岁,由其父雍正皇帝做主,娶了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福晋(妻子),后来又娶了两个侧福晋(妾),还有些名分低些的女子,身边共有妻妾七八位。
    另外还有十名女子侍奉。
    这十名女子中,除了年长些称做“妈妈里”的女用人外,还有六名“官女子”。
    这些“官女子”是从内务府包衣的女儿中挑选出来的,自不必说,她们个个长得如花似玉,都是十分惹人喜爱的妙龄女子。
    雍正九年,二十一岁的四阿哥有两名妻妾分娩,此时他又与一名侍奉他的“官女子”发生了关系。
    在《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嬷嬷妈妈里底账》中记载:雍正九年四月二十日总管王朝卿等差司房太监卢玉堂传说,“四阿哥下官女子一人遇喜,每日外添肉一斤,姥姥一人每日外添肉一斤”。
    四阿哥下的官女子遇喜,作俑者只能是四阿哥。
    可是,四阿哥与这位官女子所怀的孩子却不见出生的记载。
    查雍正九年,只有庶妃富察氏(后来封为哲悯皇贵妃)于四月二十七日寅时生下四阿哥的第二女,至十二月初九日申时就夭亡了。
    到五月二十七日福晋富察氏(后来封为孝贤皇后)生下四阿哥的第三女。
    除此以外,自雍正九年至十年,四阿哥均无子女出生的记载。
    “雍正十年七月三十日总管陈福传说,四阿哥下官女子一人病故。
    ”也许病故的官女子就是雍正九年四月遇喜的那位女子。

    四阿哥在“雍正十一年癸丑春正月封为和硕宝亲王”。
    到了“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苏培盛等差司房太监张福寿传说, 宝亲王下官女子一人遇喜,添守月姥姥二人”。
    有了守月姥姥二人,即是官女子快要临盆了,可是宫中却不见有四阿哥宝亲王的子女出生。
    遍查宝亲王的众多妻妾中,雍正十一年并没有出生过子女,一直到雍正十三年才有第三子出世。
    按说宫中后妃地位较高者,尽管所生下的孩子只活了很短的时日,也会有某阿哥、某皇女殇逝的记载。
    而雍正九年和雍正十一年,有两位四阿哥下官女子遇喜,却没有生儿生女的一丝记载。
    这不外乎是因为官女子出身低微,怕丢了四阿哥宝亲王的面子,故而没留下任何记载。
    至于遇喜的官女子命运如何?尚无从查考。
    在四阿哥的六位官女子中就有两位怀有身孕,可见四阿哥是一个道地的“情种”。

    许多皇帝在掌权的时候,会用他手中的权力去修改历史,凡是对他不利的、不光彩的史料记载,总是要从史册中删除的。
    可是不管哪朝哪代,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宫中生活杂记档案都一一地清查,也不可能删除得干干净净。
    偏偏在人们都不注意的生活杂记档案《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嬷嬷妈妈里底账》中,露出了乾隆皇帝身为皇子时一段鲜为人知的生活隐私。

    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上,超过八十岁的长寿皇帝有三位:一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八十六岁;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享年八十二岁,而乾隆皇帝终年则为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其实,乾隆是众所周知的好色成性、纵情声色的风流皇帝,他不仅拥有三宫六院,宫中美女如云,佳丽荟萃,而且六下江南还留下无数风流香艳的历史传说;晚年他与一个异族美女香妃的浪漫传奇,更让后人领略了他的风流好色世上无人能及。
    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那么,乾隆如此风流成性、纵情声色,为什么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呢?

    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他还未做皇帝的时候就迎娶的嫡福晋。
    但是,他竟是与富察氏的嫂嫂暗度陈仓,如胶似漆,结果气得皇后一命归西去了。
    这是乾隆十三年二月里的事。
    到了乾隆十五年八月,册立乌喇那拉氏贵妃娘娘为新皇后,但他却在秦淮河上的风流快活,把新皇后气得寻死觅活,结果把头上的万缕青丝一古脑儿剪干净,以示抗议。
    不久,这位乌喇那拉氏皇后也泪尽血枯,命丧黄泉。

    当时,在乾隆的后宫中,还有一位宠妃,就是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中所说的那位知书达理的令妃娘娘。
    这位令妃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
    当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的关系日趋缓和的之时,令妃却在无意中成了第三者。
    那么,乾隆为何对令妃情有独钟呢?原来令妃乃江苏美女,原名叫魏佳氏,比乾隆小十六岁。
    更重要的,这魏佳氏聪明伶俐,深谙夫妻之道,她对乾隆的风流艳事采取的基本原则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给了乾隆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所以没多久,魏佳氏就从贵人一路晋封为了令妃,直至被册封为令贵妃。

    然而,当那位满怀异域风情的新疆美女香妃进京的那一刻起,乾隆立马就把目光从令妃身上转移开来,全部投到了这位浑身喷香的异域美女身上。
    为了缓解香妃的思乡之情,乾隆破例在皇城禁地,圈处一片少数民族聚集区,安置了随同香妃一起进京的娘家人。
    除此之外,乾隆还为她配备了厨师,专做新疆饭菜。
    由此不难看出来,这位身边美女如云的皇帝,此时此刻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香妃的身上。

    其实,不论是两位皇后也好,还是令妃、香妃也罢,都不过是乾隆后宫三千佳丽的代表而已。
    乾隆一生阅女无数,风流成性,那么,他为何拥有八十九岁的高寿呢?

    乾隆生于公元1710年,驾崩于公元1799年,在位六十年,终年八十九岁。
    考究起来,乾隆之所以长寿,除去饮食起居条件优越,喜好习武强身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生酷爱书法,把所吟所赋凝于笔端,当作健身执法,这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乾隆一生爱好广泛,学识渊博。
    他爱读书,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
    他情趣甚广,喜书法,喜诗文,还喜欢听戏、观灯、看杂技、滑冰等,并亲自演过戏,这些活动,对修身养性颇有裨益。

    古人把习练书法作为健身之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周、秦时期就已把书法作为“六艺”课程之一。
    纵观历史,书法家大多长寿。
    如著名的书法家、书写《多宝塔》和《麻姑仙西云记》的颜真卿,去世时七十六岁;书写《九成宫》的欧阳询,终年八十五岁;书写《玄秘塔》的柳公权,享年八十八岁;而书写《夫子庙》碑刻的虞世南,则与乾隆一样活了八十九岁。

    习练书法所以能够健身,是因为在回避之前需要沉思凝神,心不外弛。
    挥毫时要心正气和,一心专注,一气呵成。
    实际上和气功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而乾隆自由酷爱书法,周围有很多大学士做老师,严格教导。
    继位后又孜孜不倦,刻苦用功,每到一处都提笔留诗。
    从皇宫到酒楼,从行宫到古刹,几乎随处可见乾隆墨迹。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宗万几之暇,惟事丹铭,御制诗五集,至十万余首。
    ”当然,这里未免有点夸张。
    其实,据有的学者考证只有五万多首。
    这在历史上也是颇为可观的。
    历史上写诗较多的可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了,一生作诗两万多首。
    集唐、五代两千多位诗人作品的《全唐诗》,也不到五万首。
    所以有人说乾隆诗词遍天下,确是事实。

    乾隆所以酷爱书法,是和幼年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统一中国后,深深感到必须学习优秀的汉文化,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所以定都北京后,对宗室子弟八旗少年学汉文、临碑帖每天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康熙曾亲自指导乾隆习练书法,并且教导习练书法是健康之本:“人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此有益。
    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嗜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
    富有能画汉人或造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而作如常……”

    除此以外,乾隆还喜欢四处“旅游”。
    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
    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同时,乾隆起居饮食很有规律。
    他早上大约6点多起床,先洗漱后用膳。
    早餐后,处理政务,然后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
    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
    乾隆的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野味少而食之,并且从不过饱。
    乾隆喜喝茶,对饮用水,即御用西山泉水十分讲究。
    他还效法祖父康熙皇帝,从不吸烟。

    其实,人的身体寿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关。
    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有效办法。
    每个人的内在的身体素质、生理机制以及外在的生存环境都不相同,因此寿命长短也就不同。
    古人很重视养生之道,帝王更是如此,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天下太平,乾隆一生多才多艺,为人又潇洒豁达,晚年传位于嘉庆皇帝,早早做了太上皇,不为朝政烦心,心情愉悦,加之重视保健养生,即便风流成性,纵情声色,身体自然也不会轻易被拖垮。

    四、清朝有几个铁帽子王具体点谢谢

    清朝除了清初封的8大铁帽子王,后来又封了允祥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干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其中,爱新觉罗岳托和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

    另外,清朝中后期也恩封了几个铁帽子王: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总共12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太祖时期,以满语定爵,如“台吉”、“贝勒”、“和硕贝勒”等。崇德元年(1636)四月,太宗皇太极借用了明代宗室的名号,列爵九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入关之初,为了鼓励宗室为国立功,以战功而封爵,此为功封。后来,历朝皇帝又不断封爵,此为“恩封”。

    至于袭封制,顺治初年,曾规定:“和硕亲王一子袭封亲王,其余俱封郡王;郡王一子袭郡王,其余俱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郡王以上准袭封,贝勒以下不准袭封。”但后来并为严格执行,如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削爵,其睿亲王爵停封。
    爬梳八大铁帽子王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是所有王爷的爵号都有所改动,甚至有所降袭。(以下数字为第几代)

    1、礼亲王 ①礼亲王,②巽亲王,③巽亲王,④巽亲王,⑤康亲王,⑥康亲王,⑦康亲王,⑧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礼亲王。(此后9——13代均为礼亲王)

    2、郑亲王 ①郑亲王,②简亲王,③简亲王,④简亲王,⑤简亲王,⑥简亲王,⑦简亲王,⑧简亲王,⑨简亲王,⑩简亲王,11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郑亲王。(12——17代均为礼亲王)

    3、睿亲王 ①睿亲王,②亲王,③贝子—镇国公,④镇国公,⑤辅国公,⑥辅国公(信郡王),⑦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睿礼亲王。(此后8——12代均为睿礼亲王)

    4、豫亲王 ①豫亲王,2——6代为信郡王,6代乾隆四十三年复豫亲王。

    5、肃亲王 ①肃亲王,2——5代为显亲王,5代乾隆四十三年复肃亲王。

    6、庄亲王 爵号无变化

    7、克勤郡王 ①克勤郡王,2—3代衍禧郡王,3—9代平郡王,9代乾隆四十三年复克勤郡王。此后至17代均为克勤郡王。

    8、顺承郡王 爵号无变化

    爬梳清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为表彰开国诸王,决定把功封与恩封区别开来,始定“世袭罔替”之制。乾隆四十一年:“诸王袭爵,经朕酌定,由军功封晋者世袭罔替,其余恩封诸王袭爵时,皆应以次区分。”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翻案昭雪,并复八大铁帽子王复爵号。这时才形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

    老豫王多铎、岳托及阿齐格等为奠基清业曾立下汗马功劳,被太祖封为铁帽子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子孙后代辈辈为王,见了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懒王。

    清朝不像明朝,在封赠爵位上失于滥!清代最重军功,就是太祖、太宗之后若无军功,也将流于凡品。清初,共封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庄亲王(原名承泽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雍正朝,封皇十三子允祥为怡亲王,雍正八年,亲王死,特旨加恩赏给世袭罔替。

    清制:非军功、非特旨不得赏给亲王世袭罔替,但是,慈禧主政后乱了祖制,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此三王都荣获亲王世袭的荣耀,前两者倒是身份渊源不同,唯独这庆亲王奕劻是个顶顶无能之辈,又是贪财亡命之徒,而且,是远支贵族,就是他私相授受,让袁世凯钻了空子,人称:庆记公司,把国家当儿戏。

    清初,封了八个铁帽子王,后来到雍正朝又封了怡亲王,我觉得到这时,清朝整体的分封制度是完全可以和宋代相提并论的,也就是很公平的。这九个铁帽子王都是确实爵应上赏的。

    --------------------------------------------
    九王分别是:

    礼亲王代善(太祖子,子巽亲王满达海袭,子常阿岱袭巽亲王,后废,弟康亲王杰书袭,其子孙袭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复号礼亲王)、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子,无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视诸王三倍,顺治亲政,旋即废爵,乾隆四十三年以多尔博五世孙辅国公淳颖袭爵)、

    豫亲王多铎(太祖子,顺治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子多尼袭郡王,子有罪,以弟郡王董额袭,乾隆四十三年以多尔博四世孙辅国公修龄袭爵)、

    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多尔衮死后进封叔和硕郑亲王,子济度袭爵,改号简亲王,孙雅尔江阿夺爵,以济尔哈朗弟贝勒费扬武曾孙德沛袭,乾隆四十三年,复号郑亲王)、

    肃亲王豪格(太宗长子,被多尔衮陷害入狱而死,顺治亲政后雪,子富绶袭显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号肃亲王)、

    庄亲王硕塞(太宗子,封承亲王,子博果铎袭,改号曰庄亲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崇德元年四月,封成亲王,八月有罪降贝勒,死后诏封为克勤郡王,子衍禧郡王袭,子平郡王袭,至乾隆四十三年,复号克勤郡王)、

    顺承郡王萨哈璘(代善子,封颖亲王,子袭顺承郡王),
    怡亲王允祥(圣祖子,雍正元年封亲王,三年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王事雍正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雍正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命复其名上一字为“胤”,命王爵世袭。)。参考资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