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战国策” 的 “策”是什么意思??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336

“战国策” 的 “策”是什么意思??

“战国策”的“策”应该是“策略、计谋”的意思。“战国策”是指战国时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扩展资料: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是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的区别

1、成书时间不同

《左传》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策》的成书时间是在西汉时期。

2、作者不同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一般认为是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3、体裁不同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而《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

4、记载内容不同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与《左传》的区别是什么?

《战国策》与《左传》是两本不一样的中国古代史书。

两本书的区别是:

1.作者和内容来源不同:相传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而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韩非子主撰,非一时一人之作。

2.记载的时间和范围不同:左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为春秋时期;战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3.记载方式不同:左传是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4.所记载的可信度不同:左传是我国最早最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同时也是一部长于修辞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但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如“唐雎劫秦王”。

5.记载的连续性不同:左传记载了鲁隐公至鲁哀公年间大大小小各种事件;战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但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战国策序言的翻译

一、译文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刘向说:我所校勘的宫中的《战国策》一书,其中的剩余的书卷,错乱相杂。而且不同国家的共八篇,很少,不足。

臣刘向根据国家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给予区分,不替每个国家作序,去掉重复,得到三十三篇,本字有很多误脱为半个字的,把赵看成是肖,把齐看成了立,像这样的错字有很多。

宫中书的本名,有的称《国策》,有的称《国事》,有的称《短长》,有的称《事语》,有的称《长书》,有的称《修书》。

臣刘向认为,战国时期游士辅佐他的国家,为国家出谋划策,就称战国策,这样的事情开始于春秋之后,一直到楚汉相争的二百四十五年之间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定稿了,可以抄写了。

序言说:周王室自从文王、武王开始兴起,崇尚道德,重视礼仪,设立辟雍、泮宫、庠序施行教育,陈列礼乐弦歌以改变民间的风俗。排列人伦的等级次第,端正夫妇之道,天下没有人不明白于心。

人人能谈论孝悌的含义,推崇淳厚笃实的品行,因此仁义之道通行天下,终使刑罚几乎停止使用长达四十余年。远方的蛮夷仰慕周朝的道义,没有不臣服的,人们用雅颂这样的歌咏,思念圣王的恩德。往下到了康王、昭王之后,虽然恩德有所减弱,但纲纪还是清楚的。

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有四五百年了,可是他们的遗留下来的事业和功绩,还没有完全泯灭。春秋五霸兴起,他们也还能尊崇、事奉王室。

五霸之后,当时的君主即使有失德的,辅佐君主的臣子们,如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齐国的晏婴,教导君主,协理政务,以求在中原地区立足,他们仍然能以道义相支持,以典雅的诗歌和圣人的言语相感召,利用诸侯通好朝觐的时机互相结交,相约会盟以求统一步调,缔结盟约誓言以互相救援。

天子的命令,还会被执行;会盟的国家,仍有所顾忌。小国能够有所依靠,百姓能够有所生息。因此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周王朝流传下来的教化,岂不是很伟大吗?

到了春秋之后,众多贤人能辅佐国政的都死去了,礼义也就衰落了。孔子虽然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的思想灿然分明,可是他只是一介平民,没有势力,能教育的只有七十二个贤人而已,他们都是天下的俊才。

当时的君主没有人尊崇他们,因此王道不现救命盛。因此可以说:“没有威严就没法建立规则,没有势力就没有推行。”

孔子逝世以后,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坏,上下的等级次序荡然无。到了秦孝公,抛开了礼让而推崇战争,放弃了仁义而任用谲诈,只是为了让国家变得强盛而已。那些篡夺窃国的人,列为侯王;善于使用狡诈欺骗手段的国家,兴起成为强国。

因此各国互相仿效,后来的国君师法他们,便开始互相吞并,大国兼并小国,战争连年不断,士卒的血流满原野,父子不能相亲,兄弟不能相安,夫妇遭到离散,还往往不能保命,道德在这时就泯然无存了。

到了晚期,情况就更加剧了,经过兼并,只留下七个万乘之国,五个千乘之国,互相匹敌争胜,都成了参战的国家。

各国都贪得无厌,没有廉耻,竞相进取,不知满足;每个国家的政治教化各不相同,都以自己的标准各行其是,上面没有了天下,下面没有了方伯;各国以武力相争,取胜的就是强者;战争没有休止的时候,奸诈欺骗的行为大行其道。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有道德这个武器,也不会被使用。

有的国家依赖谋略变得强盛;有的国家依靠险阻坚守;有的国家交换质子,结为连盟,以守住各自的国土。因此,孟子、荀卿等儒术之士,被世人抛弃,而游说权谋之徒,受世俗尊崇。于是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流,创立了纵横、短长的学说,左右着国家的局势。

苏秦提倡合纵,张仪倡导连横;连横成功,则秦国称帝;合纵缔结,则楚国为王;他们到了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为重;离开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为轻。

然而在这个时候,秦国最强,诸侯国正好开始变得衰弱,苏秦用合纵的方式联合他们,六国成为一体,以抗强大的秦国。秦国人恐惧六国联盟,不敢向函谷关以东进兵,二十九年内,天下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可是秦国国势强盛,地形有利,善于权谋的人,都争取投奔秦国。

苏秦开始想推动连横,秦王没有采纳,因此向东推行合纵。到了苏秦死后,张仪倡导连横,诸侯听从了他,纷纷向西边奉事秦国。所以秦始皇凭借四面闭塞的国土,据有崤山、函谷关的天险,跨有关中、巴蜀富饶的土地,听从众人的谋划,继承六代先王的功业,以蚕食六国,兼并诸侯,统一了天下。

可秦毕竟是依仗狡诈的谋略,没有笃实可信的真诚,没有道德的教化,以凝聚天下的人心。任用刑罚,相信小计谋,并以此作为治理之道。于是,焚烧《诗》《书》,坑杀儒生,往上轻视尧、舜,向下藐视禹、汤、文王。

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对下不施行恩惠,民间的情形不能上达;君臣互相猜疑,兄弟互相疏离;教化之道变得浅薄,统治的纲纪十分败坏;人民不知道义,却让他们不得安宁。统治天下十四年,终于全局崩溃,这就是狡诈虚伪的弊端。

他们的做法比起王道来,岂不是很遥远吗!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能使天下人有羞耻之心,教化因此就可以达成了。如果用狡诈虚伪的方法苟且迎合,取悦于人,从君主和公卿就是这么做,又怎么能给臣下做表率呢?秦朝的破灭,不也是应该的吗!

战国之时,君主的德行浅薄,替他们出谋画策者,不得不以形势为依托,根据时间的变化而谋画。因此他们的谋略,目的是扶助急难,维持即将灭亡的国家,一切都是权宜之计,虽然不能用于治国教化,却可以供战争时的救急之需。

他们都是才能出众之士,揣摩当时君主所能实行的,贡献自己出奇的策略、过人的智慧,以求转危为安,救亡为存,也是借得嘉许的,并且都有可以借鉴之处。

二、原文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 中《战国策 》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

中书本号,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 ,隆礼义,设辟雍泮宫痒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敦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思其德。

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己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

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 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闵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

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 ,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

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恵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而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败坏;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而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下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三、出处

《战国策》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序》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为其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所作的序言。

二、作品赏析

文中除扼要说明刘向校勘《战国策》的大致情况外,还以主要篇幅记叙自西周兴起至秦朝灭亡的历史变迁。总结秦王朝短期灭亡的历史教训,本来就是西汉许多散文家的注意中心,与汉初这类散文相对照,刘向的这篇散文以舒缓从容、简约平实见长。

三、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宣帝时曾任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任散骑宗正给事中。他看到外戚许氏、史氏飞扬跋扈,宦官弘恭、石显弄权生事,非常忧虑,屡次上书劾奏外戚、宦官,结果多次下狱,被废十余年。成帝时复得进用,改名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后任光禄大夫、中垒校尉。

期间,反对外戚王氏擅断国事,因此得罪外戚和权贵,未能升职。曾受诏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他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愿交接世俗,专心研究经术,勤奋写作。

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散文著作今存《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和《列女传》等。奏疏名篇有《谏营昌陵疏》,校书叙录名篇有《战国策书录》。文章特点是典雅博奥,从容徐缓。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策序

《战国策》有那些经典故事

1、南辕北辙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

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2、唐雎不辱使命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国。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

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

3、惊弓之鸟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   

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怎么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

更羸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

更羸接着讲:“,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4、不翼而飞

战国时,有一年秦王派大将王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一连攻了十七个月,也攻不下城池。王稽非常烦恼,有个名叫庄的人向王稽献计说:“你如果犒赏部下,就可以鼓舞他们的斗志,邯郸攻破是有希望的。”

王稽不耐烦地说:“我是统帅,只知道服从国王的命令,别的事情管不了那么多。”庄并没有被王稽的不耐烦而吓退,他继续说道:你这样讲不太对。即使是父亲给儿子下命令,有的可行,有的就不可行。我看你一味媚上欺下,独断专行,轻视士兵已经很久了。

我听说,假如有三个人谎称老虎来了,那么听的人就会信以为真;如果有十个人合力弯一个木槌,就能把木槌弄弯;如果大家都口传消息,要求你改变指挥方法,这消息没有翅膀也会飞得很远。这说明众部下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你还是赏赐一下你的将士们吧!

可是,王稽还是听不进庄的意见。几天之后秦军果然发生叛乱,严重地影响了战事的顺利进行,秦王很是恼怒,就把王稽处死了。

5、反璞归真

战国中期,齐宣王召见士人颜斶。面见齐宣王的时候,不知道是颜斶走路速度太慢还是齐宣王性子太急了,总之齐宣王很强势地对颜斶说:“颜斶,快点走过来啊。”

当然,颜斶既然肯来见齐宣王就是为了能让齐宣王重用自己,过上后文所说的“吃饭有肉,行路有车”的生活,但当齐宣王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瞬间,颜斶心理发生了变化,他感到尊严受到了挑战,而在他来这里谋功名的时候,是不准备付出尊严这个代价的。

于是颜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回应,他定住脚步,毫不相让地说:“大王,还是请您走过来吧。”

这时候朝堂上的众位大臣按捺不住了,纷纷指责颜斶,这些人毕竟吃着齐宣王的俸禄,正所谓吃人的嘴短啊,怎能不帮主子说话呢?可叹!这些人的才能未必不如颜斶,却为了利益出卖了自己的人之初,即本性的善良。

看看这些人的嘴脸,颜斶心下一片冰凉:如果自己做了齐宣王的臣子,就要和这些人为伍,像狗一样为人驱使,虽然可以过上“吃饭有肉,行路有车”的生活,又怎能弥补内心滴血的痛苦呢?想到这里,颜斶心中豁然开朗,再无疑虑。

颜斶先是给齐宣王讲了一番“尧舜禹汤”尊重士人的治国大道理,齐宣王此时也看出颜斶对功名利禄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说话“先生长,先生短”的客气了很多——既然人家不愿意做自己的奴才,当然就不能以对待奴才的态度对待人家。

但齐宣王还是用话提醒颜斶说:“希望先生能与我交往,我将以上等宴席招待您,外出备有高级车马供您使用,妻子儿女也能穿上华贵的衣服。”

这话听起来很客气,用意却很阴险,实际上是威胁说:“你颜斶视功名利禄如粪土,那你吃什么啊?有上等宴席吃么?出门有车么?即便你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也不为妻子儿女着想么,跟着我混,你的家人生活也会不一样哦!”

颜斶岂能听不出齐宣王的弦外之音,但齐宣王的毕竟说的也是心里话,颜斶也诚恳地对齐宣王说:我颜斶是一个乡野士人,如果追求利禄富贵,就如同一块璞中的美玉,破璞而出,被工匠雕琢,虽然地位尊贵,但是他的精神、本质已经受到了伤害,我希望回到家乡。

晚点吃饭权当吃肉,悠闲散步权当乘车(安步当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这才是玉的快乐啊!希望大王能够成全我,让我‘返璞而归真’吧!

(颜斶在这里只是讲一个道理,并非通过把自己比作美玉说明自己才能卓著)说完,颜斶起身辞谢而去,再不回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扩展资料:

写作特色

1、人物刻画生动

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

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以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

2、善于讽喻

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

3、语言风格独特

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

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历史评价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清初学者陆陇其称《战国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但《战国策》许多记载并不可靠,司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国策(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的作者是谁

《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北宋时,曾巩奉旨“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以成今《战国策》三十三篇,非复旧本,清学者多疑伪,古《战国策》早已亡佚,今本是取自《史记》之伪本。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扩展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清初学者陆陇其称《战国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但《战国策》许多记载并不可靠,司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策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秦策》的译文

译文:

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出自《战国策》中的《苏秦以连横说秦》是,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说客苏秦见秦王时献连横之策,秦王没有采纳,于是苏秦发奋学习纵横之术、终于成功当上赵相,并且以功名显于天下的故事。

作者:多人所作(所含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

考订整理:刘向(西汉)等人

扩展资料:

作品人物介绍: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苏秦以连横说秦

百度百科——苏秦

标签: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