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造出原子弹和氢弹,得到了多少奖金?晚年的他伸出两根手指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882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数十万人在一瞬间被抹杀!


美国当时称:我们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1950年麦克阿瑟建议:对志愿军使用原子弹!


这一次是为了让中国屈服!


具有大范围杀伤性的武器能够让世界走向和平,但是如果这个大范围杀伤性的武器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么迎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所拥有国他们自己所裁断的和平。


而为了打破这一切,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都在为之努力!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试验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2年10月,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成为了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0年2月13日,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有四个拥有了核武器,只有中国没有。


从而麦克阿瑟在朝韩战场上才敢如此嚣张跋扈的威胁:对志愿军使用原子弹!


没有原子弹,我们看似是个大国,但却始终站在他人之下。拥有原子弹,成为了国家崛起的基础。


那一年,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们站了出来,放弃了美国高薪职位,突破重重困难返回祖国,成为中国崛起之路上的基石。


终于在1964年,我国拥有了原子弹,自此中国站了起来!


两弹一星中有着无数闪耀名字,这篇文章我们先来聊聊邓稼先先生。


1958年10月,邓稼先先生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和一批科学家们来到了戈壁滩,一去便是六年。


临走时他只留下一句话:我知道你们需要我,但此刻国家更需要我!


等他再度归来时,我国拥有了原子弹!


回望邓稼先先生的一生,大家可以知道他为了祖国到底作出了多大的牺牲!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家庭背景为高知分子,从而他的父亲从小就给予了他极好的教育条件。


在还没有上学之前,邓稼先先生已经识得许多字,从而在读书期间,他比同时期的孩子都要优秀,成绩一直处于高位。


时间来到1936年,12岁的邓稼先先生考入了北平崇德中学。


这个中学非常有名,包括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也是从这所中学毕业的。


说来有趣,杨振宁先生比邓稼先先生大两届。但两人却在不经意间相识,并成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之一。这份友谊一直保持到邓稼先先生去世。


1937年日军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地区迅速沦陷,邓稼先先生一家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


邓稼先先生一家从北平逃难到了云南,此后邓稼先先生考入了西南大学物理系。


少年时代的邓稼先先生看着日寇侵占自己的家园,内心爆发了爱国情怀,他想参军打日寇,但他的父亲告诉他:你手无缚鸡之力,年纪又幼小,此刻的中国不需要你,你要相信我们会胜利,而胜利之后的中国才需要你


就这样,怀抱救国之志的邓稼先先生在西南大学学习了四年,没有一刻他没有在盼望着日寇被驱逐,中国被解放。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此时的邓稼先先生刚刚年满21岁,他决心在凯歌声中寻找为国家重建、社会振兴服务的第一份工作。


像他父亲所说的那般:中国胜利之后需要复兴,而此刻才是你的“战场”!


14年的抗战,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被延误,邓稼先先生从昆明回到北平,进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


邓稼先先生进入的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待遇非常好,并且以邓稼先先生在教学上的天赋,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但进入1948年,邓稼先先生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前往美国留学。因为当时美国很强大,许多知识在中国是学不到的。


他要去美国留学,把美国的知识带回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邓稼先远渡重洋去了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攻读,后凭借着天赋和刻苦的努力,在26岁那年成为了普渡大学的物理学博士。


此时的邓稼先先生是当时普渡大学光芒万丈的人物,26岁的他被称之为“娃娃博士”,并且他在应用物理天赋让学院的其他教授为之钦佩。


所以很快邓稼先先生进入了美国政府的视线,为了将邓稼先先生留下来,美国政府不惜开出高职位、高薪水,只要邓稼先先生能够留下来,他们可以满足邓稼先先生任何科研条件。


可面对这一切,邓稼先先生直接拒绝了,因为他始终牢记着自己为什么来美国学习,不是为了美国的高职位,也不是为了美国的高薪水,而是为了祖国,他要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去报效祖国。


时间来到1950年10月,邓稼先先生放弃了美国政府开出的高职位和高薪水,和20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祖国,这个时候邓稼先先生拿到博士学位才9天,但他期盼回到祖国之心已经等了许久许久。


回到祖国之后,邓稼先先生先是被分配到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他被称之为是中科院最勤奋的人,为钻研科学知识,邓稼先先生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就比如当时许多教授路过邓稼先先生的科研办公室,他办公桌上的验算纸总是堆积如山,常常为了一个科研难题不眠不休好几夜。


就这样邓稼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28岁时成为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当时有副研究员以上高级科研职称的人不多,28岁的邓稼先先生是当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里最年轻的高级科研人员。


时间线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正式来临了,邓稼先先生第一时间进入了高层的视线。


时间线来到1958年秋天,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先生亲自找到了邓稼先先生。


第一句便是: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国家需要你!


邓稼先先生回到家后对妻子仅仅只说了一句:“我的工作有调动,不能照顾你和孩子,并且通讯也非常困难!”


当时核武器研究计划是保密的,任何人都不能说,包括亲属!


1958年10月,邓稼先先生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和一批科学家们来到了戈壁滩,而这一去便是六年。


临走时他只留下一句话:我知道你们需要我,但此刻国家更需要我!


从这一年开始,邓稼先先生如同“消失”了一半,他的妻子联系不到他,他的朋友们也联系不到他,科研杂志上也见不到他的名字。


制造原子弹是艰难的,邓稼先先生和他率领的团队,是向当时世界尖端科技进军,可采用的方法却是最原始的计算方法。


他们用算盘这样简单的工具进行相关的数学计算,其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演算一个数据,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


并且邓稼先先生不仅仅只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戈壁试验场还需要时常巡查。


而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整整6年,经过15次现场领导核试验,才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期间他还不顾辐射危险在试验后亲自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然而邓稼先先生的为祖国做的贡献还不仅仅于此。


在原子弹试爆成功后,邓稼先先生又投入到对氢弹的研究中。


两年零八个月后,氢弹试爆成功。当时美国研究氢弹花了7年,苏联花了4年,而我国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


1971年8月,邓稼先先生的好朋友杨振宁先生回国探亲,第一个相见的人便是他。杨振宁的这场探亲对于邓稼先先生而言非常重要,这也是邓稼先先生的家人一直感谢杨振宁先生的原因所在。


当时杨振宁先生和邓稼先先生相逢之后,杨振宁先生问邓稼先先生:我在美国的时候听美国人说,咱们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


邓稼先在请示了总理后回复杨振宁先生: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杨振宁先生当时感动不已,中国终于依靠自己站了起来,这里面的过程是多么不易,他能够想象到。


他为中国而骄傲,为他的挚友邓稼先先生感到自豪。


但天有不测风云,1979年,在一次核试验时,因降落伞在半空中突然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核弹被直接摔裂。


这是一个重大事故,试验人员也面临极大危险,为了不让同事遭遇危险,邓稼先先生冒着身命危险一个人去检查原子弹摔裂的碎片。


而正是这一次的事故,邓稼先先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伤害。


当他的检查结果出来后,不止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也已经受损,甚至连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简单点来讲就是,邓稼先先生此刻患癌的几率是极大的。可他却毫不在乎,强行返回了实验基地继续战斗在最前线,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时间来到1985年,邓稼先先生已经病势沉重,组织上强行安排他住院治疗,他这才才住进北京的一家医院。


病榻上,他看着妻子和孩子脸色非常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只不过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这一年杨振宁先生回国看望他,看着病床上的挚友邓稼先,杨振宁先生问他:你为国家研制“两弹”获得了多少奖金?


邓稼先先生比出了两根手指,笑着说:一颗10元,一共20元!


杨振宁先生听了之后愣在了原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以为邓稼先先生在给自己开玩笑。


这时邓稼先先生的夫人许鹿希女士也开口说道:这是真的,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一共20块钱。


杨振宁先生听后眼里的泪水开始打转,自己的挚友把命都搭了进去,却只得到了区区“20块”奖金。


可在邓稼先先生眼里,这20元钱虽然不多,但却是国家奖给他的。这20元不是普通的20元,而是代表着他给国家作出了贡献,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荣誉。


更何况,国士无双,民族的脊梁,岂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先生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人世。


他临终前留下一句话:“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有这样的科学先辈生于中国,是国之大幸!


科学有多重要,他是撑起一个国家未来繁荣的先决条件,只有在科学科技发达之后,才会有未来可期这句话。


如果撑起一个民族的科学未来,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重视科学教育。


回望30年前的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一直跟不上。


但欣慰的是,随着中国如今的崛起,在教育的投入上,这个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可是科学这一门学科中,在小学的教育时显得很弱项,原因是我们小学很难有很厉害的科学老师。


好多学校不知道怎么上科学课,因为没有积累,有的甚至是音乐课老师来上科学课。


这就麻烦了,因为科学课是对老师要求最高的学科,是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懂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爱上科学。有了兴趣,那什么都好办了。


现在的科学课很多就是考试时发点资料,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完全不考虑孩子是不是真的对科学感兴趣了。这样反而扼杀了孩子对科学的爱好。


要想学好一门主科,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启蒙基础打好了,后面学习知识会变得非常轻松。


如何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非常重要


当孩子感兴趣后,就会自主学习。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书。


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季帅华审校的一套科学兴趣培养书《万物有科学》,就是一个可以帮助孩子爱上科学的书。


这套书一共八本,讲科学主题中的物理、化学、地理、天文、人体……一共11个科学主题。


这套书围绕科学主题中的物理、化学、地理、天文、人体,介绍了五大类别的科学知识,涵盖了光、电、元素。。。11个科学主题——


涉及800多个孩子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点——


物理方面:力、声、光、电、磁、热。。。


化学方面:物质构成、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现象。。。


地理方面:认识地球、自然资源、气候、地貌。。。


太空方面:太空的起源、构成、天体系统、星系。。。


身体方面: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身体系统。。。


整套书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编写,内容更是覆盖了初中物理、化学。。。80%以上的内容——


孩子从小学到毕业,一直都可以使用这套书。


每册书由易到难,其实学龄前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也可以阅读,而小学阶段的孩子则可以独立阅读。


全书的最大特色,就是把科学融入到故事当中,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为主。


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孩子的性别是妈妈决定的,还是爸爸决定的。


古人也有大智慧,讲完之后,书里还会介绍背后的科学原理。


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是孩子能够接触到的。


比如棉被不发热,为什么还能保暖,这是物理中的热传递现象,把身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回来


为什么以前的照相机会发出巨响,还有强光。这是因为使用了化学元素——镁,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相当于以前的闪光灯。


还有月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摩擦为什么能产生电。


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每个知识块,都特别做了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梳理知识,以后查起来也特别的方便。


书中还有各种趣味游戏、小实验,孩子在阅读之余,还可以动手做实验。


每本书的作者也是都是相关专业领域的精英,有地质博物馆、国家天文台、人大附中等专家老师权威审定!内容严谨可靠。


这套书能够回答孩子许许多多的科学问题,以后家长再也不会被问住了,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了解了科学背后的神奇,这样才能对科学产生持续浓厚的兴趣。


读了这套书的孩子在升入初中前,就能打下不错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知识,帮助他们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更得心应手,从而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其它更需要时间的课程上。


现在我们将这套书带给头条上的读者,这套书适合6-12岁的小朋友阅读,原价260元,现在团购价只需要129元,五折不到就能够带回家,一共八本,单本价格只需要16元,买到就是赚到


全国包邮(少数偏远地区除外,请以下单时最终显示为准),少买一件衣服,少去聚一次餐,就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大的帮助,是非常值得的,现在点击下面的横条便可参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