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胭脂最早出于哪个朝代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330

所谓花器,通常包括“盆景”与“插花”两类器皿,二者既可以单独摆设成景,也可以多件一起排列作为装饰。

爱美之心,不分古今,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喜爱插花之美。据介绍,插花是一种文化,中国古代插花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观念、艺术手法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秦时代中国民间就有男女互赠花束以表达思念的风尚。《诗经》中有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南史》中也记载了最早的佛前供花情景:“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里记述的是公元5世纪的事。稍后有庾信的杏花诗:“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可见,此时插花已不仅仅用于佛前供侍。

唐朝,花艺也蓬勃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爱花,处处呈现一派争奇斗艳的盛况,插花已深植于民众日常生活,举国有以花会友、寄情花木之风。史料《清异录》中最早记载了当时插花展览的盛况。与此同时,佛教盛行,佛前供花也十分普遍,于是深山古刹、寻常街巷皆花影婆娑。

至宋朝,插花盛于民间,尤为文人所喜,常以花影人,用插花来表达内心世界。在中国文人的眼中,花经常化作活生生的人,成为文人的知音和情感寄托。宋朝有一首咏海棠的诗:“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锦无数开”,意思是说海棠半舒半卷,脉脉含情,非要诗人吟出好诗来,否则就不肯开放。这里,海棠分明变成了一个多情而娇媚的女郎。面对如此佳人,文人们自然会希望她能常伴自己左右,可是“我见不忍折”,谁会舍得攀折如此美丽的花呢?想来想去,只好“青泥瓦斛移山花”、“移栽白定瓷”,连根带土移到自家的花盆里。可也偏有些文人不顾这些,硬是“折入文窗纱并绿,剪刀携得丽人情”。在这折、剪的过程中,文人们把自己的情感、寄托表现出来。倘若没有这“折”、“剪”,又哪来今天的插花呢?

展开全文

至明清,插花更重文人雅趣,爱“天然”忌“雕饰”

胭脂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胭脂最早出于哪个朝代

在中国传统插花中使用的容器归纳中,

主要有六大类容器的插花:

【盘花】

盘花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用陶盆象征池塘或湖泊的观念,六朝时与佛教供花相结合,成为插花重要的器皿。盘的形状以圆、椭圆为主,代表圆满、团圆的涵义。传统插花将花枝在容器上的立足点称为“地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称为“天道”,插花即是“天道”与“地道”的相互结合。

因此,此花器尤其适合插作写景式盘花,以表现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自然生态习性与风韵,舒展的枝叶、聚集而自然利落的花脚,风情雨露,达到精妙入神的境界。

【瓶花】

瓶花是中国传统插花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最能体现东方式插花风格的插花形式。瓶在我国有平安吉祥之意。瓶花起源于1500年前的南齐,大盛于明代。瓶花多具崇高感与庄严性,善于表现花材的线条美,尤以表现木本花材的各种线条与姿韵,具高雅、飘逸之风格。瓶花的应用范围很广,可摆放于厅堂、茶室、书斋展厅等。

瓶花对插作技巧很考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瓶器,“冬春宜用铜瓶,夏秋宜用瓷瓶,书室宜小瓶。”(《瓶花谱》)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花材,以花性高雅、姿态优美、富有画意的线状花材(木本花材)为主。然后作“撒”将花枝固定在花瓶中,以“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原则,处理好瓶口的花脚与枝叶,使花脚尽量聚集,犹如从瓶中生出一般。最后,配以相宜的几架或垫板,相互衬托,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缸花】

缸花起源于唐代,盛于明清。唐代罗虬《花九锡》记载:玉缸存水,充当插作牡丹的花器。由于缸形多矮壮、稳重,适合配置硕大、鲜艳的花材,如牡丹、芍药、菊花、山茶等,以表现豪华、端庄、隆重之华美。插作时留出三分之一内壁及水面空间,以避免整体的繁杂、臃肿感。

缸花适用于宫殿、大堂等场合。

【碗花】

碗花源于10世纪的前蜀而盛于宋、明两代。其特点为口宽底尖,插作以花插固定花枝,直接由中心点出枝,花脚紧密成把,整体高洁端庄,轻巧利落,多在寺庙插花中用,置于禅房或佛像前,极富宗教色彩。

【筒花】

筒花源于五代而盛于北宋、金,筒花又称隔筒,〈〈清异录〉〉载:“李后主每逢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传统筒花构图不拘形式,可用各类枝条优美、花色淡雅的名花、名草,充分展现花材优雅的自然风姿。

【篮花】

俗称花篮,使用各种篮子作为花器插花,自古至今都被广泛应用。传统篮花不仅花篮式样丰富,制作精巧、纹饰华丽,且花枝造型自由多变,与篮子融为一体。

插作时强调篮把与篮沿在构图中的运用,充分显现篮把的框景作用和篮沿流畅的弧线之美。巧妙运用虚与实、露与藏的对比关系处理花与器的结合。宋代篮花华丽多姿,花材多,花朵硕壮丰满,元代则具文人气息,风格朴实、清雅、潇洒俊逸。

胭脂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胭脂最早出于哪个朝代

标签: 于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