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大维建议弃守济南,蒋介石摆出三条理由,巴大维大骂其城墙思维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008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这是《三国志·魏书·贾诩传》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在军事指挥上,必须先有胜利的把握才决定作战,这样才能打得赢,这突出了作战前运筹谋划的重要性,如若看不清形势,结果必然失败。


1948年的夏天,人民解放军经过第一年的内线作战后,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基本上打败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全国的军事形势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民党军队大量被歼灭,虽然经过不断补充,但是总兵力已由发动内战之初的430万人下降到365万人。


更为重要的是,国民党军由于整师、整旅甚至整军的被歼灭,以及大批高级将领被击毙或者被俘虏,使国民党军的士气一落千丈,特别是在山东战场,人民解放军已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野战军将攻占的目标瞄向了山东省省会济南市。


此时的济南已是一座孤城,处在解放区的四面包围中,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将军在认真研究军事形势后,认为济南非弃守不可,并给了蒋介石一个弃守的建议:


“如能从徐州向北和从济南向南进行攻势,国军就能够击溃共军并重开徐州至济南间的走廊,国军就可以撤出济南退至徐州,这样就可以增强徐州国民党军的力量。”


然而巴大维的建议遭到了蒋介石的严词拒绝,蒋介石摆出了三条理由:


1.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华东的战略要地,如果弃守,那么华北与华东的解放军将连成一片。


2.如果弃守济南,在青岛的美国海军将陷于孤立,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将不利,而且影响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


3.国民党有强大的空运部队,可以随时增援济南,因此济南并不是孤立的。


蒋介石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从政治上济南上当然不可放弃,但是济南能不能守住,蒋介石看得并不是很清楚。而巴大维是从军事的角度来考虑的,放弃济南的原因就一条,济南守不住。


不仅是巴大维坚持弃守济南,就是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蒋介石侍从室副官陈布雷等人都坚持认为济南不可守,尤其是王耀武和华东野战军多次交手,他坚信济南不可守,也向蒋介石建议放弃济南,但是蒋介石要他坚守济南。


对于蒋介石要求坚守济南,王耀武当然不敢反驳,也不敢当众表达不满意见,但是巴大维可没有多少顾忌,不仅大骂蒋介石城墙思维,而且他在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的大厅里大发牢骚:


原先,共军是满足于打游击战的,其活动局限于交通线和供应点上,其后由于在纯粹进攻性的作战中获得成功,遂逐渐感到攻势心态是在战争中获胜所必须的。另一方面,国军于其防守中的防御战略,却发展成了一种“城墙心理”。


这种心理使国军受害匪浅,诸位大概比我更清楚,共军日趋强大,而且更具信心,乃至于能够集中优势兵力以进行包围、攻击,并且击破国军在野战中的部队及其所占领的城市。你们国军防守一地或一城市的典型战略,为在挖掘壕堑或退守城内,作战到底,以等待援兵,而援兵是决不会到来的,因为从任何地方也抽调不出援兵。你们能否回答我,固守济南的国军如告急时,谁可以驰援?


巴大维的一番话说得非常深刻,天择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认为:


这位美国将军的建议,未必是挽救国民党失败的灵丹妙药,但他的观察与判断却是冷静的、正确的,远比蒋介石高明,济南果然很快就失守了。


中国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固守”的观念源远流长,又根深蒂固,这种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流到蒋介石的身上,就是宁可损失兵力,也要守住地盘。这与共产党“以歼敌为主,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相反,这是蒋介石失败的思想根源之一。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其中包含很多故事和道理,非常会值得学习的研究。


《三国志》有很多版本,笔者推荐一茶的,这套书一共4本,原价360元,现在只需118元,一上架就销售140多本,另外店里还有其他书籍,欢迎选购。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