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十二平均律,巴赫十二平均律适合什么水平的练习?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45

巴赫十二平均律适合什么水平的练习?

巴赫的平均律想要弹好需要比较高的水平,不建议新手练习。四部创意曲练熟了以后可以先练习其中的序曲部分,再练习赋格部分。

十二平均律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无论从音乐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很复杂。比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也就是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来。而巴赫的音乐中蕴藏着的那种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难以理解透彻的。

平均律是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巴赫在对创作充满了逻辑和严谨的同时,还注重优美的旋律走向,是永恒的大师之作。

扩展资料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赋予各种形态,大约可分为3类:1、音形装饰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动着美妙的旋律;3、创意曲型,主题以对位方式运作。赋格曲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大致也可分为两类:1、浓缩型,有较多次的主题导入,主题的反行或紧密发展等使用较多的对位技法。2、弛缓型,与浓缩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声部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均律钢琴曲集

钢琴练到什么程度可练巴赫十二平均律

巴赫十二平均律是属于钢琴中高级阶段的钢琴曲了,在考完9.10级之后可以适当的练一下,其实只要想练随时都可以,但就是有些7.8级的琴友承受不了巴赫的曲子,因为巴赫是古典乐,节奏要求很多,而且巴赫的曲风也不为现在大多数琴友的口味风格,这个也要有9.10级比较有造诣的琴友谈了吧。

总之一是比较难,而是兴趣问题了。

望采纳~

为什么巴赫十二平均律有些难额

舒曼曾说:「将『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每日必备的课业,你必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事实上,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曾认真研究这套曲集,莫扎特与贝多芬都曾亲笔抄写其中的一些赋格曲,萧邦在写前奏曲之前也曾细心研究过这本曲集,大指挥家毕罗则将它们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认为是键盘音乐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巴哈的「平均律」共有两卷,每一卷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所以这套作品也被称为巴哈的「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性,分别以二十四个大小调写成。在巴哈之前并非没有人写过包含二十四个调的曲集,Johan Kasper Fischer(1665-1746)曾以十九个不同的调,谱写二十首前奏曲与赋格,1719年,Johann Mateheson也写过包括所有调性的数字低音练习曲集。但是,巴哈的「平均律」却是第一部完整且具有全部调性的钢琴曲集。这套曲集的诞生,不仅证实了自由调律法的可行性,使得各调性之间能够自由转调,并且在形式、风格上也显得多彩多样,第一卷中直接采用了巴哈的钢琴小曲集,而第二卷则包含了时期更广的一些作品,其中甚至有一些接近初期奏鸣曲式的作品。巴哈的赋格曲写作手法,更是达到了颠峰造极的境界。许多钢琴家以这套钢琴曲集作为每日练琴的课业,从其中练习技巧、训练音乐性、掌握音乐的奥妙。从留下的录音中,我们可以听见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速度稍快、但是动态十足、充满情感幅度的演奏;还有匈牙利钢琴家席夫(Andras Schiff)晶莹剔透、一颗颗珍珠般音色的音符;以及杜蕾克(Rosalyn Tureck)生命力盎然的巴哈。当然,还不能遗漏了顾尔德(Glenn Gould),这位特立独行、但是每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诠释的钢琴怪杰,只是听音乐的时候,可能要习惯接受听见唱片中他时时发出的低吟。如果音乐家要每日研究巴哈的「十二平均律」,那么作为一位爱乐者,每日聆听这套伟大的作品似乎也不为过。最近音响里每天几乎放的都是这套曲集,而且百听不厌。当唱片多到要烦恼今天该听什么,甚至想不出什么适合现在的心情时,选择巴哈从来都不会令人后悔。这阵子听得最多的是李希特版,巴哈的音乐在他手底下,除了结构与规律之外,一首首前奏曲与赋格都颜色鲜明了起来,在这完整的世界里,情感显得多么纯粹。

巴赫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的7/12次方)与1.5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同时,“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好象第一个精确地使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十二平均律”合音频率的人是我国明朝时期的一位姓朱的音乐家。这也算是我国人民为世界音乐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吧。

  

调性(Tonality)简单的讲就是24个大小调。然而这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音阶要有所认识。基本上西洋音乐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大家从五线谱上就可以了解,音符照著线与间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便只有C,D,E,F,G,A,B 七个不同的音名。然而之前曾提到一般所使用的共有十二个不同的音,那是因为以上七个音,其音与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并非都是半音。以C大调为例:C,D,E,F,G, A,B,C*的排列除E,F与B,C*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余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

  

大家要知道古典音乐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创作是以调性音乐为主。现代音乐中虽然有非调性(atonal)音乐的产生,但基本上大家还是习惯接受调性音乐。而流行音乐更是仍无法跳脱调性音乐的规范。为什麽会这样呢?举例来说,一个人从家中出去,不论去多远的地方、或是要离开多久,最后总应该再回到家里。调性音乐中每个调子里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乐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弦开始,结束时又将回到主音或主和弦。此种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在於使音乐进行具有强烈的方向感。

  

这种方向感的来源就在於音阶的排列上。我们称二音符间的距离为音程,如果一个音阶里各音符间的音程相同,也就可以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一样,没有亲疏之 分。如此便缺乏一种趋势,自然也没有进行的方向可言。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大小 调中那二组半音音程位置的重要性。以下将音阶中各音名称顺序列出:主音(tonic) 、上主音(supertonic)、中音(mediant)、下属音(subdominant)、属音(dominant) 、下中音(submediant)、导(leading tone)、八度音(octave)。

  

由此可知十二个音各自能成为一个调的主音,如此将得到十二个大调与十二个小 调,总共便是所称的二十四个大小调。

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现代小音阶"四 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巴赫的作品 十二平均律

BWV857,前奏曲是一种分解和弦,但可以听到从背景里传来溢满悲愁的哀歌。赋格分四个四声部,沉痛的主题更适合于前奏曲。此曲在各方面看来都是特殊的。半音阶型的主题弯曲回转,两个对题旋律成了完全的对照,发展部之后,主题偶尔出现,间插段较多,乐曲逐渐变得欢快,明朗。左右手的主题相互呼应整首旋律流畅,曲调优美。

巴赫《十二平均律》创作背景、触键方法、艺术风格。 跪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被后人称为“欧洲音乐之父”、“古典大师”,他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这样一段评论:“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由于他卓有成效地继承和概括了17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因而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正因为如此他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父”。

巴赫有极多的钢琴复调作品,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巧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最高峰,直到今天,他也有理由成为最高典范,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律理论的优越性。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发展的范畴之内的。对于他的复调作品,有评论家是这样评论的:“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在我们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巴赫复调作品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把握巴赫作品的音乐思想和内涵,乃至较好地弹奏出巴赫的复调作品再到最后如何正确、准确地将教师自己的理解教授给学生,这一问题就明显地摆

在了我们的面前。

钢琴演奏本身所具备的复调技术,使我们在教学中把复调音乐的学习和演奏,视为特别的课题之一,除了艺术地再现巴赫复调音乐这一独特而完全的形式所表达的境界和内涵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类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使教师自己乃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旋律线条的弹奏方法,声部的模仿和交替,声音层次的对比和变化,各声部在发展中的纵横交错、平衡与协调,以及复调听觉的建立,立体思维听觉的养成,良好的多声部习惯等复调音乐的弹奏和理解的方法。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有赖于我们培养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与独立性。而弹奏复调作品,则对这一点的要求更为必要。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也就是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地展示出来。

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适当的教材把学生逐步引入音乐的殿堂。对初次接触巴赫复调作品的学生来说,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通过对初级巴赫作品的学习,可以初步领略到巴赫复调作品的内涵和一种全新的音乐感受,从而获得弹奏巴赫复调作品的初级技巧。当学生完成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和小前奏曲与赋格等复调作品后,我们选用了大量的巴赫创意曲来作为进一步提高的练习手段。就巴赫的创意曲来讲,每一首都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音乐上也有着不同的情绪与风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

这些曲目时,要特别注意因时选曲,因人而异,通过每一首曲子来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学生通过对这样的旋律连句的学习,对掌握手臂的自然呼吸、乐句的自然答对、手指的独立弹奏来说都是有很好帮助的。二部创意曲对学习交替的连句,声部进行的规则统一,主题和副题的呼应以及分句法等等,都具有实际意义的训练。

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主要是双手弹奏三条旋律,声部的增多对弹奏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是同时也为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力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材料。由于各乐曲的织体、结构成分的不同,在作曲家笔下对各个声部的处理以及力度和色彩方面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为了使音乐的线条清晰,练习时可以先单手进行,而后再将这个句子自然从容地弹出,要认真倾听两手衔接处力量是否均匀自如。在巴赫复调作品中,不论是模仿、对位或者衬托,各个声部的重要性也时有变化。在注意主声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声部,在弹奏中要注意它是怎样进来,继而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各个声部的力度色彩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为了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指去弹奏出合乎逻辑的乐句,使自己有良好的复调听觉,分声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完成巴赫创意曲作品的学习后,就将进入体现巴赫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即对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学习。《平均律》共分两卷,是按同样的形式组成的,每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调性统一起来的独立作品。前奏曲和赋格曲连在一起,既形成对比,又起着补充作用。前奏曲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流动,音乐思维富于幻想,赋格曲的形式则非常严谨,音乐思维是严格集中的。巴赫的前奏曲在《平均律》中往往起着引子的用,但它也有其独立的意义。一般来说,前奏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乐曲性质,它的速度通常较快,这是极好的手指技术练习,同时它的旋律性也很强。赋格曲在复调音乐中是最高和最复杂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是经过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只有在巴赫的创作中赋格才获得了完美的体现。它不仅有严密紧凑的哲理性,在形式上的变化层出不穷,而且还充满了诗意的感情。赋格曲常是由几个独立声部组织而成的,赋格曲中少于两个声部是不可能的,最普遍的是三或四个声部的,五六个声部的作品就很少很少了。巴赫《平均律》是非标题性音乐,从表面上看不出作曲家所想表现的是什么,但是从巴赫的思想特点和完整统一的形象思维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巴赫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由于巴赫所处的复杂时代,受宗教影极大,所以他常借宗教题材反映人民的痛苦,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同情感伤和歌颂。同时巴赫作品也反映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而非标题音乐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会。而表现民间风俗、生活气息的作品在《平均律》中也有不少。由此可见巴赫的创作本质是:世俗音乐同复调音乐的结合,宗教思想与启蒙思想的结合,结构性与旋律性的结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这些思想通过具体的技术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能较好地、较准确地弹奏好巴赫的作品呢?

巴赫作品风格的掌握是弹好《平均律》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节奏与速度。巴赫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由于作品属于巴洛克时期音乐范畴,所以不能允许有类似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的、时慢时快的节奏。巴赫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应处在一个基本节奏之中。速度是决定风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弹奏平均律中速度应当和当时的乐器相吻合,与当时的时代相吻合。18世纪属于节奏较缓慢的时代,如果在钢琴上把这套曲目弹得很快,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平均律的弹奏应当是相对较缓慢的。

二、触键与力度变化。钢琴的触键方法有许多不同,但在弹奏平均律时,触键应和巴赫作品的风格相一致。一般来说,在快速乐曲中,用非连奏法或手指断奏来模仿击弦古钢琴上清脆效果比较合适。而在缓慢的抒情歌唱性乐曲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传送到指尖,手腕平稳,音与音的连接要均匀,贴键出声,保持音色的圆润饱满,这样才能获得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总的来说,巴赫作品的力度变化幅度较小,基本趋于平稳。但是这并不排除某些段落里的强弱力度的变化。巴赫作品的力度应按照乐曲的内容、结构来改变。无论如何,轻响截然分明的格式决不能套用到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上去。

三、声部与线条。这是巴赫作品中又一极为重要的特点。我们要通过这些曲目的训练使手指控制声部和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在教学中,要强调保持声部层次的清晰,主题声部要尤为突出,而其他各声部要让位于主题声部,手指要做适当的控制。但是,在控制中,每一个声部又应当是清楚、完整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每一层旋律部抽出来单独练习,使头脑对各声部都保持条理清楚,再用清醒的头脑去指挥手指的弹奏动作。在弹奏巴赫的复调作品前,应该对线条有一个初步的设计,使其自然而流动。当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线条起伏不能像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线条起伏那么大,但是一定是存在的。正确的使用渐快与渐慢往往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但滥用则会令人厌烦。一首歌唱性的、宽广流畅的赋格曲比一首欢乐性的轻巧赋格曲更适合于在结尾处做渐慢。

四、装饰音。巴赫的装饰音种类繁多,有回音、逆回音、颤音、下波音、上波音等等,他们各有自己特殊的弹法。另一方面,因为适合于击弦古钢琴轻巧、柔和音色的装饰音,并不一定适合现代钢琴上较厚实的声音,所以,巴赫的装饰音不要弹得太急、太强、太断和太华丽。

五、踏板。它在巴赫的作品中似乎是不重要的,但事实上却是极为重要和极难把握的,由于踏板没用好而导致弹奏失败的例子随处可见。巴赫的作品中,踏板用多了会使声音含糊不清,用少了又会使声音干涩无味,这两个极端都有损于巴赫的风格。我认为踏板的运用应当根据乐曲来决定,比如在弹奏中遇到手难以连接或慢乐曲中需要延长的地方等,是可以使用踏板的,但是要用耳朵仔细地倾听,然后小心地进行。

总之,弹奏巴赫作品时一定要符合巴赫的风格特点。当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以及他的其他钢琴复调作品都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要真正地弄懂并准确把握这些巨作,是要花大量心血与时间去做认真研究的。但是掌握其主要的风格特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学习巴赫作品的最根本要求,也是弹奏好巴赫作品的前提与第一步。

关于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卷第16首

网上帮你搜了一段整体的平均律分析,希望有所帮助。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托卡它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鲁洛的托卡它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后来,弗洛贝尔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把第一、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原来是乐曲的即兴部分,并无确定形式,所以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赋予各种形态,大约可分为3类:1.音形装饰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动着美妙的旋律;3.创意曲型,主题以对位方式运作。赋格曲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大致也可分为两类:1.浓缩型,有较多次的主题导入,主题的反行或紧密发展等使用较多的对位技法。2.弛缓型,与浓缩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声部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

  巴赫的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以C大调开始,根据各音为主音的12种大调以及12种小调分别写成前奏曲与赋格,按调性发展而排列。在排列过程中,以细微的差异体现变化、体现转调的魁力。这些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彼此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靠调性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调性的表现中,都充分拓展了该调性的音乐内涵,每一调性的表现和调性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这部平均律当时使用的乐器,音乐史家们一直争执不已。有人认为是用击弦的古钢琴(Clavichord),有人认为是用拨弦的大键琴。持击弦古钢琴观点者认为,击弦古钢琴虽比大键琴音量小,键盘上音域也窄,但能靠手指敲击作力度渐强渐弱变化与圆滑奏,巴赫当时因此而钟爱它,认为大键琴缺少精神性。而持大键琴观点者则认为,当时,1719年,巴赫曾亲自挑选,高价为克膝宫廷买了一台大键琴,他所有的键盘音乐都是在这台他心爱的大键琴上创作的。不管如何,这里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巴赫所希望的是优美如歌的奏法。

《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每一首都包括一个前奏曲和一个赋格曲,所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也有叫作《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的。

赋格艺术对一般作曲家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在天才的巴赫手中,却可以写成最富于情感最深刻动人的作品。他的赋格主题既有抒情性的、悲剧性的也有风俗性的、英雄性的,它们是当时德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巴赫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巴赫在赋格的创作中,将这一体裁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充分发挥写作上的自由度,只严格遵循呈示部的原则,而在展开部或插部则灵活地施展他的变化技能,他运用主题的技艺性处理(倒影、逆行、扩大、紧缩)作为贯穿前后的线索,而在富于对比的答题和对题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变化,并加进新的因素,使全曲达到高度的对比统一。巴赫在赋格创作上又一超越前人的地方,是他的赋格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和均衡的结构感,这是因为在赋格大厦的底部有坚实的和声基础,和声在巴赫乐思的发展上和结构布局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巴赫的赋格至今仍被视为复调与和声相结合的最高典范。

从宏观上品味这两卷作品性格上的差异,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巴赫生活上的沧桑与变迁:

第一卷创作于1722年,巴赫37岁,那几年在克滕的宫廷里任职,受命创作了许多非宗教音乐,前此不久的1720年,巴赫的第一个妻子去世,翌年他与小17 岁的安娜·马格达莲娜结了婚,写第一卷时,巴赫必定还沉溺于新婚的喜悦之中。第一卷里的巴赫很有生活情趣,其音乐使人亲近,容易引起共鸣,每一首都那么鲜明而有特点,听来引人入胜。

第二卷里表现的是另一个样子的巴赫,事隔十六年后,他已经逐渐走向老年,早就离开了克滕,在莱比锡古老而又阴沉的托马斯教堂任职,埋头创作了无数宗教音乐清唱剧,第二卷里的巴赫衰老且略带悲凉。第二卷也不像第一卷那样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写了约四年之久。仅仅把每一卷第一首中的前奏曲拿出来比较,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差异。

上卷的第一首(BWV846)是用C 大调写成。它的前奏曲,也可以说是整部钢琴曲集的序曲,使用的手法极其简练,分解和弦构成的优美音型贯穿全曲,像流水一般地流淌着。这里展示的是一个清凉、纯美、圣洁的世界。后来,19 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1818—1893)以此为基础,给它配上一个庄重而又深邃的旋律,这就是著名的歌曲《圣母颂》,而此《前奏曲》就成为《圣母颂》天衣无缝、相得益彰的伴奏。

下卷第一首(BWV870)的前奏曲也是用C 大调写成,情绪上却与上卷的那一首有天壤之别,音乐从持续主音上的连续十六分音符间隔三十二分音符开始,庄重、深沉,具有管风琴的效果,我们可以想见巴赫正在庄严肃穆的托马斯教堂里演奏管风琴。

其实,在以严谨、理性著称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面前,任何文学性的阐述都是苍白幼稚的,但是透过这两个性格迥异前奏曲,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巴赫情绪上的变化,因为,任何艺术作品必定是烙上时代的印记的。我们再来看其它两首作品。

上卷的第三首(BWV848)有可能占一个世界之最,它是用升C大调写成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用升C大调写成的作品。在巴赫之前,按纯律调音的古钢琴只能弹少数几个调,调性一多,音就不准了,所以超过三、四个调号的调性几乎不用,何况包括所有升号的升C 大调!这个升C大调“黑键”前奏曲,用3/8拍子写成,前半部分只用了两种节奏型:一是连续十六分音符,一是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长短结合,由两只手交替着演奏,在对比的基础上流动不息,充满着灿烂的光辉。而赋格曲则具有加伏特舞曲的风格,活泼且富有青春气息。

下卷的第四首(BWV873),用升c小调写成。前奏曲是9/8 拍子,这是一首感情至深的三重唱,精致且富有表情的装饰音、巧妙处理的主题、深刻的表现力,使之成为第二卷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三声部的赋格曲类似吉格舞曲的风格,流动、轻快与内省的前奏曲形成对比。从第二十七小节开始,出现半音阶式的对位旋律,表情丰富。

巴赫十二平均律为什么是旧约

舒曼曾说:「将『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每日必备的课业,你必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事实上,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曾认真研究这套曲集,莫扎特与贝多芬都曾亲笔抄写其中的一些赋格曲,萧邦在写前奏曲之前也曾细心研究过这本曲集,大指挥家毕罗则将它们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认为是键盘音乐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巴哈的「平均律」共有两卷,每一卷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所以这套作品也被称为巴哈的「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性,分别以二十四个大小调写成。在巴哈之前并非没有人写过包含二十四个调的曲集,Johan Kasper Fischer(1665-1746)曾以十九个不同的调,谱写二十首前奏曲与赋格,1719年,Johann Mateheson也写过包括所有调性的数字低音练习曲集。但是,巴哈的「平均律」却是第一部完整且具有全部调性的钢琴曲集。这套曲集的诞生,不仅证实了自由调律法的可行性,使得各调性之间能够自由转调,并且在形式、风格上也显得多彩多样,第一卷中直接采用了巴哈的钢琴小曲集,而第二卷则包含了时期更广的一些作品,其中甚至有一些接近初期奏鸣曲式的作品。巴哈的赋格曲写作手法,更是达到了颠峰造极的境界。许多钢琴家以这套钢琴曲集作为每日练琴的课业,从其中练习技巧、训练音乐性、掌握音乐的奥妙。从留下的录音中,我们可以听见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速度稍快、但是动态十足、充满情感幅度的演奏;还有匈牙利钢琴家席夫(Andras Schiff)晶莹剔透、一颗颗珍珠般音色的音符;以及杜蕾克(Rosalyn Tureck)生命力盎然的巴哈。当然,还不能遗漏了顾尔德(Glenn Gould),这位特立独行、但是每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诠释的钢琴怪杰,只是听音乐的时候,可能要习惯接受听见唱片中他时时发出的低吟。如果音乐家要每日研究巴哈的「十二平均律」,那么作为一位爱乐者,每日聆听这套伟大的作品似乎也不为过。最近音响里每天几乎放的都是这套曲集,而且百听不厌。当唱片多到要烦恼今天该听什么,甚至想不出什么适合现在的心情时,选择巴哈从来都不会令人后悔。这阵子听得最多的是李希特版,巴哈的音乐在他手底下,除了结构与规律之外,一首首前奏曲与赋格都颜色鲜明了起来,在这完整的世界里,情感显得多么纯粹。

标签: 巴赫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