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绵宁,颙琰(嘉庆皇帝)后代绵字辈怎么没有继承皇位的?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199

颙琰(嘉庆皇帝)后代绵字辈怎么没有继承皇位的?

有的

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罗·绵宁。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旻宁

清朝第八位皇帝,1820-1850年在位,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正是因为嘉庆长子早夭的缘故,所以爱新觉罗·绵宁是大清朝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下面是其他皇子的情况

皇长子穆郡王——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未命名,幼殇。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追封; 、

皇二子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不予赘述;(道光皇帝)

皇三子敦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出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时为皇子侧福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进封敦亲王,道光十八年卒,谥曰恪。享年四十三岁;

皇四子端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出生于嘉庆十年(1805),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时为皇后。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封瑞亲王,年十四。道光三年,命在内廷行走。道光八年七月,薨,谥曰怀。享年二十四岁;

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出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2),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时为如妃。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宣宗道光帝即位,封惠郡王,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道光十九年,进亲王。同治三年十二月,薨,同治帝亲临奠,赐银五千治丧,谥曰端,称惠端亲王。享年五十一岁。

乾隆的弟弟弘昼为什么不用改名字避乾隆名讳

1、首先跟乾隆与雍正的执政观不同。雍正的执政观相对严苛,而乾隆一上台就宣布要“以宽为政”,而名字避讳就是此执政观的一个体现。

2、其次,乾隆认为,因为皇帝一个人而要求所有皇子改名字是不符合“孝悌”观念的。“孝”指的孝顺父母,名字是父亲所赐,强迫兄弟改名是对父亲的不敬;“悌”是友爱手足,强迫兄弟们改名同样是对手足不够亲善的表现。而这两点恰恰是儒学道义中最受推崇的德行。

3、基于以上原因,清朝自乾隆皇帝开始形成了皇帝名讳自行回避的策略,就是不改其他人的名字,只改皇帝的名字。

4、在雍正帝胤禛继位后,即下令兄弟们把“胤”改成“允”,以避讳。当十三爷怡亲王去世后,特殊表彰,由“允祥”恢复“胤祥”。

乾隆帝即位后,没有要求兄弟们改名字。在禅位后,将嘉庆帝永琰改名为颙琰,以避免其他兄弟们改名。道光帝也是类似,以绵宁改为旻宁。后来的几位皇帝自己或兄弟们都不再改名了,直到大清亡了。

扩展资料:

清人人关以前是不避讳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是后来根据满文音译的,当时既没有避讳习俗,也没有汉名,所以不避讳。至今满文研究者仍常把努尔哈赤译为努尔哈齐,认为这才与满语相符。

顺治帝名福临,是人关后第一位皇帝,入关时才6岁,但名字早就有了“福临”二字,虽说如同他的年号“顺治”一样,用汉语解释很有开国吉祥的寓意,但实际是满文名字的音译。

传说顺治帝曾说朕有福,不能因此就令天下人无福,所以不避讳。笔者未见出处。

查清代档案,直到清朝灭亡,福、临二字经常出现,顺治帝给他的第二个儿子取名福全,顺治帝的孙子雍正帝给他的第七、八、九这三个儿子取名福宜、福惠、福沛(可惜这三个孩子没福,都夭折了),可见顺治帝的讳是不避的。

清之避讳,自康熙帝之汉名玄烨始,康熙以前不避也。

康熙帝大量接触了汉文化,取了汉文名字,在文化管制方面也更加严格。涉及皇帝名字的时候,就要回避。例如康熙帝的御名叫玄烨,凡写字刻书,都要以元代玄,以煜代烨。

例如《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要改为“元之又元,众妙之门”,紫禁城北的玄武门改为神武门,《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改“天地元黄”,等等。但康熙时期有关避讳的案件很少,雍正乾隆时期最为严格。

乾隆帝名弘历(历),即位后,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避御名。乾隆帝认为:“避名之典,虽历代相沿,而实乃文字末节,无关于大义也”,此建议“不必行”,以后“凡遇朕御名之处,不必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讳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嘉庆帝下一代皇帝是谁

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和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

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因此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是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扩展资料:

早期经历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爱新觉罗·旻宁生于紫禁城撷芳殿。[1]他出生时,父亲嘉庆帝颙琰尚为普通的皇子。母喜塔腊氏为颙琰福晋(嫡妻)。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十岁的旻宁跟随祖父乾隆皇帝打猎获鹿,乾隆帝大喜,赐黄马褂、花翎。

嘉庆元年(1796年),旻宁进行大婚,娶满洲镶黄旗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 十一月奉嘉庆帝赐册,立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

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嘉庆帝根据密建皇储的家法,亲自写上旻宁的名字,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鐍匣之内。

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原配嫡福晋钮钴禄氏薨,继娶佟佳氏为嫡福晋。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攻进紫禁城,他又以鸟枪击毙两贼。嘉庆帝很高兴,封他为和硕智亲王,其御枪也被赐名为“威烈”。此后,旻宁备受嘉庆帝器重,嘉庆帝称赞他“忠孝兼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光皇帝

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是谁?

是清宣宗道光帝(1782~1850)名爱新觉罗·绵宁,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正是因为嘉庆长子早夭的缘故,所以爱新觉罗·绵宁是大清朝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道光皇帝叫什么名字

道光皇帝叫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是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次年改元咸丰。旻宁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扩展资料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旻宁在位时因循守旧,绝少建树,重臣曹振镛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哲学。大臣所上奏章也“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继起的穆彰阿,人称“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

鸦片战争战败后,前方将帅还不断谎报战绩,掩败为功,责任重大的指挥官靖逆将军奕山竟被钦命“交部优叙”,赏白玉翎管。

旻宁继承大统后,此时的首席军机大臣托津已经66岁,戴均元已有75岁高龄。旻宁即位39岁。君臣之间年龄悬殊,而且这样一班人能力不大,经常倚老卖老,对新皇帝也没做到毕恭毕敬。所以,旻宁将要撤换军机大臣。

在登基大典举行完的第十天,嘉庆二十五年(1825年)九月初七,旻宁就抓住了“遗诏事件”,以此大做文章,从而成功撤换领班军机大臣。旻宁令托津、戴均元退出军机处之时,命曹振镛在军机处行走。

旻宁对于吏治整顿也有所行动。嘉道时期,官吏贪污之道除漕运和盐政外就是河防。为堵塞这一途,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旻宁要求禁止河工费让过往的官员、贡生、监生染指。这年四月,他还处分了一批贪污的河工官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嘉庆辛酉年 清朝嘉庆皇帝的儿子有哪些

嘉庆的儿子

清代仁宗嘉庆皇帝共有五个儿子。在嘉庆的儿子当中,皇二子绵宁继承了他的皇位,其他皆封为亲王。

嘉庆帝的儿子道光帝的画像

嘉庆的皇长子,出生于公元1780年,由和裕皇贵妃所生。到两岁的时候夭折,当时不知什么缘故,在他死的时候还没有给他取名字。在嘉庆皇帝死之前,将他追封为穆郡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绵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比皇长子穆郡王晚生两年,由孝淑睿皇后所生。在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嘉庆皇帝病逝,由绵宁继承其皇位。登基后,大清皇朝的国势已经江河日下,道光皇帝企图扭转这个局势,不想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将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虽然道光皇帝一生提倡节俭,也为了中兴大清作为一些努力,但还是挽救不了大清帝国的颓势。

皇三子名叫爱新觉罗·绵恺。和他的哥哥道光皇帝年龄相差13岁。由孝和睿皇后所出。生下绵恺的时候,嘉庆皇帝还为登基,他的母亲也只是嘉亲王的侧福晋。嘉庆二十年七月,也就是嘉庆皇帝死前不久,被晋封为惇亲王。在道光十八年的时候去世,享年43岁。死后,加谥号为恪。

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是嘉庆登基后所生的第一个皇子,母亲也是孝和睿皇后。和他的同母哥哥不同,当时孝和睿皇后已经被册封为后。他晋封亲王的日子比他哥哥还要早一年,在嘉庆二十四年的时候,被封为瑞亲王。在道光八年去世,当时才24岁。死后加谥号怀。

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是嘉庆皇帝唯一一个由贵妃所生,且长大成人的皇子(皇长子穆郡王夭折不算)。他的母亲是恭顺皇贵妃。在道光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就被封为惠郡王。道光十九年进封为亲王的爵位。在同治三年去世,时51岁,死后加谥号端。所以后人又叫他惠端亲王。

在清朝的历代皇帝中,嘉庆的儿子并不算多,能长大成人的仅有四个。但是他的儿子道光皇帝完成了中国历史由古代到近代的过渡。

嘉庆皇帝下一个皇帝是谁

是道光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扩展资料:

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旻宁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旻宁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嘉庆下一个皇帝是谁

是道光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清朝野史大观》有几则关于旻宁生活简朴的逸闻:

旻宁即位后,内府依例给他40方砚,砚后镌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宁认为太多,闲置可惜,便将它们分给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笔须送紫毫中最硬的。笔管上刻有“天章”、“云汉”字样。旻宁觉得不合用,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坊间买一般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

旻宁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

旻宁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旻宁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标签: 嘉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