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清朝满族的八旗中上三旗和下五旗各是什么?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721

清朝满族的八旗中上三旗和下五旗各是什么?

上三旗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下五旗是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一、上三旗

1、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2、镶黄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3、正白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病死之后,顺治皇帝将多尔衮掌握的正白旗收归自己名下,与两黄旗并称为上三旗,这以后就有了定制。

正白旗是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

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朝末代皇后婉容也是正白旗人。

二、下五旗

1、正红旗

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为下五旗之首。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

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正红旗人,由蒙古族组成,在清朝属于自治部落。

2、镶红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3、镶白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4、正蓝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正蓝旗建于此时,因旗色纯蓝而得名。

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5、镶蓝旗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三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五旗

何为 清朝 上三旗,下五旗?

清朝的上三旗是由皇上亲自统领的也就是皇上的亲兵,叫做上三旗。下五旗是由各位王爷、贝勒、贝子分别统领的叫做下五旗。

上三旗:

上三旗是清朝皇帝直接统领的三个旗,清朝军队进去北京以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称为上三旗。

清朝军队进入北京以后多尔衮担任了摄政王,就把自己统领的正白旗纳入到了上三旗当中,而把他的死对头豪格统领的正蓝旗贬到了下五旗,从此以后上三旗就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

下五旗:

下五旗是由清朝时期皇帝的宗室也就是各位王爷或者贝勒们统领的,下五旗的主要责任是驻守在京城内外的各个地区。

扩展资料:

正蓝旗:建于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改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红旗:建于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领,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蓝旗:建于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领。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三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五旗

满清八旗地位差别明显,那上三旗和下五旗到底差在哪里?

满清八旗地位差别明显,那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差别从称呼就可以看出来,上三旗的权利,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参与度更高一些。

最受编剧喜爱的,经常作为朝代背景之一的莫过于是清朝,而经常观看这类影视作品的人也知道清朝等级地位森严,在清朝的统治结构中,八旗官员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就是八旗制度。满洲八旗分别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而在这满洲八旗中又分为了两个等级,那就是上三旗和下五旗。其中上三旗是指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下五旗是指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由于上三旗与皇帝关系关系更为密切,更受皇帝赏识,所以造成了上三旗比下五旗更有地位的传统印象,同样也造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社会地位与政治参与度的不同。

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管理,所以地位自然比下五旗要高贵一点,人多势众,也构成八旗的核心。而下五旗则成为了诸王、贝勒、贝子等宗室贵族的分封之地,围成了核心的周边地区。

上三旗的职责主要是守卫皇城的安全,由皇帝亲自挑取侍卫,在皇帝外出时担任随从,负责安全事宜,可谓是是皇帝最依重的亲军,这也导致了上三旗与皇帝的关系更为亲密一些。

,这也说明了他们与皇帝的接触并不多。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人均出身上三旗,且能成为辅政大臣,也说明。

满清八旗,上三旗下五旗分别是哪些

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

扩展资料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建州三卫的统一,统治人丁也不断增多,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牛录被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麾下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努尔哈赤的军队已不下五六万人。

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

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上三旗”和“下三旗”是什么

1650年(顺治七年),多尔衮病死,世祖亲政,时年14岁,倚恃堂叔济尔哈朗,对多尔衮一系展开反击。1651年(顺治八年),迫令多尔衮亲兄阿济格自缢(此前,多铎已病死),追论多尔衮悖逆之罪,下诏迫削封爵,又兴起大狱,处死多尔衮一系亲近贵族重臣数十人。世祖通过这些努力,沉重打击宗室强藩,巩固了皇权。  世祖在原先领有两黄旗的基础上,把原先隶属多尔衮的正白旗划归己有,成为新上三旗(原正蓝旗换出)。从此,正式形成上三旗与下五旗的体制。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归皇帝自领,地位高贵,人多势众,构成八旗的核心;下五旗成为诸王、贝勒、贝子等宗室贵族的分封之地。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是八旗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明显标志。上三旗至顺治年间已确定为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

清代上三旗到底是哪三旗?有说是正黄、镶黄和正蓝,又有说正黄、镶黄和正白的,到底是什么?

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称为“上三旗”。

入主中原后,多尔衮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豪格统领的正蓝旗降入下五旗,此后未再变动。于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成为“上三旗”。

上三旗每旗设满、蒙、汉三军,分别为镶黄满、镶黄蒙、镶黄汉,正黄满、正黄蒙、正黄汉,正白满、正白蒙、正白汉。

皇帝可任命皇子统领。原则上都为皇帝亲军,但实际上只有满、蒙上三旗才能充任,汉军上三旗实缺额。由满、蒙上三旗中选拔郎卫,负责宫廷内侍卫。其中优秀者,则日侍禁廷,供驱走,称御前侍卫,稍次者为乾清门侍卫。内廷侍卫人员必须由上三旗满洲、蒙古军中选任,汉军不得与。

扩展资料

八旗的历史考据

“八旗”是有清一代社会结构与军事建制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到中后期已经演变为这一特殊组织形式的统称,所以这一组织里以民族为基础编制的满洲部队、蒙古部队和汉族军队,分别被称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必须放在前边才能准确表达这个含义,清朝的文书和口头表述也都是这样称呼的。

近代,大量的文字把“八旗”放在后面,称作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其意义就被混淆了,在这里有必要更正,举个例子来讲,汉军从来没有过八旗组织,只有八旗组织里面有一部分汉人组成的军队;八旗中还有高丽佐领(朝鲜人)6个、俄罗斯佐领1个,番子佐领(藏族)、回子佐领(维族)各1个。另外单独设有八旗察哈尔游牧于张家口外。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因此,应说旗人是由满、蒙古、汉三族人组成的,而不能说旗人都是满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上三旗

百度百科-八旗

清朝时期的“魏佳氏”是上三旗还是下五旗? 如果是上三旗,那又具体是哪一旗(如:正黄旗)

上三旗。魏佳氏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具有军事、生产和行政三方面的职能,对早期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努尔哈赤兴起以后,于1601年将征战中所吞并来的女真各部中的自由民“诸申”、“伊尔根”按每三百人编为一个牛录,作为八旗组织的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汉译为旗)。

每个固山(旗)用一种专用的颜色作旗帜,最初只分四个固山,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后增设的四种镶边旗分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共为八旗。

扩展资料:

孝仪皇后生前一共有过两次抬旗的经历。其中,第二次即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五日,乾隆帝把她的娘家由正黄旗包衣佐领抬入镶黄旗满洲,并编为世管佐领。

第一次抬旗发生于乾隆十六年九月,乾隆帝将她的娘家包衣管领改为包衣佐领。此事见于《上谕档》: 乾隆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令妃娘家包衣管领人,著从本旗包衣牛录拨出。钦此。 乾隆的谕旨说的很清楚,令妃的娘家原本是包衣浑托和人。

根据清朝宗室奕赓《寄楮备谈》载:“半个佐领,今名浑托和,汉语为管领。” 这就是为什么魏氏明明是内管领之女,但是在乾隆四十年抬旗的时候,《钦定八旗通志》却称她的亲生弟弟员外郎德馨是包衣佐领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黄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清朝八旗到底是上三旗下五旗还是上四旗下四旗

上三旗下五旗

标签: 满族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