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的真实面目(历史钩沉)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00

秦灭六国,一扫六合,统一天下,似乎费了好大力气,不过仅仅经历了三世就亡国了。


我至今都无法准确说出六国灭亡的顺序。


也有人说秦朝仅仅经历两世而已,而今天的主角子婴直接被忽略掉了。


但是历史的细节不容忽视,秦亡于子婴。


换句话说,持这种论点的人认为子婴要为亡秦负责任呢。怎么说呢?


譬如刘备创立的后汉政权,姜维还在前面守着要塞关口呢,刘禅听了谯周的建议,投降邓艾了,蜀汉遂亡,那谁要为这个结果负责呢?谯周啊,当然还有刘禅。


按照这种责任划分法,秦亡的责任人就是子婴。秦二世胡亥背锅了。


关于子婴其人,历史上记载不多,出身不详。


我们先跳过子婴亡秦这一段,把时钟调回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沙丘病世,本来留有一封给长子扶苏的信。


秦始皇生前没有公开确立太子,那么这封信(已成遗诏),几乎就是要扶苏即位主持大局的。不过,跟随他一同出游的皇子胡亥,却在赵高的撺掇下,将这件事悄悄压了下来。他们还胁迫丞相李斯加入了矫诏的阴谋,这是货真价实的暗箱操作。


他们公布了秦始皇的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帝。


至于留给扶苏的信,却被替换成了一道赐令自杀的咒符。


这波操作下来,蒙恬被赐死,扶苏自杀,胡亥顺利即位,为了确保皇位的稳定,避免后顾之忧,他残忍杀死了自己的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不过还没等他当几年皇帝,赵高就派人将他解决掉,另立子婴为帝,也就是我们说的“秦三世”。


这场阴谋写在正史《史记》当中,连策划阴谋的对话都有,有鼻子有眼的,你只能相信。


或者说,历史的脉络就是这样推演前进的。


现在该说一说子婴的身份了,既然胡亥杀死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所以子婴肯定不是他的兄弟。


有一种说法是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王立群教授就持这样的观点。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透露出了一些信息:“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但这显然记载有误,据考证,子婴只能是秦始皇弟弟的儿子,也就是侄子,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并且子婴后来是与韩谈,还有他的儿子一起,密谋除掉了赵高。能参与谋划杀人,他的儿子也不会是个小孩。这样看来,子婴应该就是三四十岁。秦始皇死的时候大概50岁,说子婴是秦始皇子侄,也较为符合年纪。


《史记·六国年表》中,“高立二世兄子婴”一句,也可以解释为“赵高立二世的(堂)兄子婴为帝”。作为堂兄,自然就只能是成蟜的儿子。这样看来,胡亥不杀子婴,是因为子婴并没有皇位继承权,对他并没有威胁,因此才有可能放子婴一马。


史书记载中,秦始皇只有成蟜一个兄弟。


成蟜是先是莫名其妙立了一个军功,其后又在阵前叛逃了。


成蟜,嬴姓,生卒年不详,秦庄襄王之子,秦王政之弟,被封为长安君,他曾奉秦王政之命,前往韩国迫使韩桓惠王割地百里给秦国。鉴于当时他才15岁,所以这个军功是人为给他的。


前239年,秦王政命成蟜率军攻打赵国,成蟜在屯留叛秦降赵。


这样一个人的儿子被赵高推上秦王之位,当然赵高是拿他当傀儡的,不过子婴头脑聪颖,他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赵高。在困局之下,他只能静观其变,等候机会。


公元前207年九月,赵高让子婴斋戒,拜祖,最后是接受玉玺。子婴觉得机会已到,遂在斋戒第五天,召来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及亲信韩谈,说道:“赵高野心勃勃,现在视我为傀儡。我听闻他已经与楚国秘密结盟,将要杀光秦室之人,并在关中称王。赵高对我起了杀心,将要在我参拜宗庙的时候动手。我想出一计,假装患病不去,他必然会来催我,到时我们将之杀掉。”


一切交代完毕后,四人便开始设伏等候赵高。而赵高得知子婴患病后,曾多次派人前去催促,均没有回应。无奈之下,赵高亲自前往,恰好中了埋伏,早已等候一旁的韩谈冲出,将赵高杀死。子婴从祭祖之地返回咸阳之后,历数赵高罪状,尽诛赵高三族。


子婴的结局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 ,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