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第十二章翻译,《荀子·王制篇第九》翻译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988

《荀子·王制篇第九》翻译

水、火有气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却不讲道义;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究道义,所以人最为天下所贵重。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不如马,但牛、马却被人役使,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人能结合成社会群体,而它们不能结合成社会群体。人为什么能结合成社会群体?就是因为有等级名分。等级名分为什么能实行?就是因为有道义。

所以,根据道义确定了名分,人们就能和睦协调;和睦协调,就能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了,就强盛;强盛了,就能战胜外物。所以人才有可能在房屋中安居。所以,人才能依次排列四季,管理好万事万物,使天下都得到利益,这并没有其他的缘故,而是从名分和道义中得来的。

人生活着不能没有社会群体,但结合成了社会群体而没有等级名分的限制就会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产生动乱,一产生动乱就会离心离德,离心离德就会使力量削弱,力量弱了就不能胜过外物,所以也就不能在房屋中安居了——这是说人不能片刻舍弃礼义。

能够按礼义来侍奉父母叫做孝,能够按礼义来侍奉兄长叫做悌,能够按礼义来侍奉君主叫做顺,能够按礼义来役使臣民叫做君。

所谓君,就是善于把人组织成社会群体的意思。组织社会群体的原则恰当,那么万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合宜安排,六畜都能得到应有的生长,一切生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寿命。所以饲养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政策法令适时,老百姓就能被统一起来,有德才的人就能被使用。

圣明帝王的制度:草木正在开花长大的时候,砍伐的斧头不准进入山林,这是为了使它们的生命不夭折,使它们不断生长;鼋、鼍、鱼、鳖、泥鳅、鳝鱼等怀孕产卵的时候,鱼网、毒药不准投入湖泽,这是为了使它们的生命不夭折,使它们不断生长。

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四件事都不丧失时机,所以五谷不断地生长而老百姓有多余的粮食;池塘、水潭、河流、湖泊,严格禁止在规定时期内捕捞,所以鱼、鳖丰饶繁多而老百姓有多余的资财;树木的砍伐与培育养护不错过季节,所以山林不会光秃秃而老百姓有多余的木材。

圣明帝王的作用:上能明察天时的变化,下能安排好土地的开发;他的作用充满了天地之间,施加到万物之上;隐微而又明显,短暂而又长久,狭窄而又广阔;它圣明博大,却又极其简要。所以说:从礼义到礼义,这样做人的,就叫做圣人。

原文: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

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为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

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出处:《礼记》——先秦·戴圣

扩展资料

本文解读:

本段文字论述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治理百姓要依靠君子礼义,“人生不能无群”。因为合则一,一则多力。用礼义等级,协调百姓,就可以使他们各守其职。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荀子·王制

荀子《劝学》的第一段原文及其翻译?

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扩展资料: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求《荀子·正名》翻译。(要逐字逐句地)

译文

现代圣王确定名称:刑法的名称依从商朝的,爵位的名称依从周朝的,

札仪制度的名称依从《礼经》,赋予万物的各种具体名称则依从中原地区华

夏各诸侯国已经形成的习俗与各方面的共同约定。远方不同习俗的地区,就

依靠这些名称来进行交流。

在人事方面的各种具体名称:人生下来之所以这样叫做天性。天性的和

气所产生的、精神接触外物感受的反应、不经人为努力而自然形成的东西叫

做本性。本性中的爱好、厌恶、喜悦、愤怒、悲哀、快乐叫做感情。感情是

这样,而心灵给它进行选择,叫做思虑。心灵思虑后,官能为之而行动,叫

做人为。思虑不断积累,官能反复练习,而后形成一种常规,也叫做人为。

为了功利去做叫做事业。为了道义去做叫做德行。在人身上所具有的用来认

识事物的能力叫做知觉。知觉和所认识的事物有所符合叫做智慧。在人身上

所具有的用来处置事物的能力叫做本能。本能和处置的事物相适合叫做才

能。天性受到伤害叫做疾病。制约人生的遭遇叫做命运。

这些就是在人事方面的各种具体名称,这些就是现代圣王确定的名称。

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称,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了;制定

名称的原则一旦实行,那么思想就能沟通了;于是就慎重地率领民众统一到

这些名称上来。所以,支解词句、擅自创造名称来扰乱正确的名称,使民众

疑惑不定,使人们增加争辩,那就要称之为罪大恶极的坏人,他的罪和伪造

信符与度量衡的罪一样。所以圣王统治下的民众没有谁敢依靠制造怪僻的词

句来扰乱正确的名称,因此他的民众就很朴实。朴实就容易使唤,容易使唤

就能成就功业。他的民众没有谁敢依靠制造怪僻的词句来扰乱正确的名称,

所以就专心于遵行法度而谨慎地遵守政令了。像这样,那么他的统治就长久

了。统治长久而功业建成,是政治的最高境界啊。这是严谨地坚持用名称来

约束民众的功效啊。

现在圣明的帝王去世了,名称的管理松懈了,怪僻的词句产生了,名称

和实际事物的对应关系很混乱,正确和错误的轮廓不清楚,那么即使是掌管

法度的官吏、讲述礼制的儒生,也都昏乱不清。如果再有王者出现,一定会

对旧的名称有所沿用,并创制一些新的名称。这样的话,那么对于为什么要

有名称、使事物的名称有同有异的根据、以及制定名称的关键等问题,就不

能不搞清楚了。

不同的人如果用不同的意念来互相晓喻,不同的事物如果让名称和实际

内容混乱地缠结在一起,那么社会地位的高贵和卑贱就不能彰明,事物的相

同和相异就不能分别。像这样,那么意思就一定会有不能被了解的忧患,而

事情就一定会有陷入困境而被废弃的灾祸。所以明智的圣王给万事万物分别

制定名称来指明实际事物,上用来彰明高贵和卑贱,下用来分辨相同和相异。

高贵和卑贱彰明了,相同和相异区别了,像这样,那么意思就不会有不能被

了解的忧患,事情就不会有陷入困境而被废弃的灾祸。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名

称的原因。

那么,根据什么而要使事物的名称有同有异呢?回答说:根据天生的感

官。凡是同一个民族、具有相同情感的人,他们的天生感官对事物的体会是

相同的,所以对事物的描摹只要模拟得大体相似就能使别人通晓了,这就是

人们能共同使用那些概括的名称来互相交际的原因。形体、颜色、纹理,因

为眼睛的感觉而显得不同;单声与和音、清音与浊音、协调乐器的竽声、奇

异的声音,因为耳朵的感觉而显得不同;甜、苦、咸、淡、辣、酸以及奇异

的味道,因为嘴巴的感觉而显得不同;香、臭、花的香气、鸟的腐臭、猪腥

气、狗臊气、马膻气、牛膻气以及奇异的气味,因为鼻子的感觉而显得不同;

痛、痒、冷、热、滑爽、滞涩、轻、重,因为身体的感觉而显得不同;愉快、

烦闷、欣喜、愤怒、悲哀、快乐、爱好、厌恶以及各种欲望,因为心灵的感

觉而显得不同。心灵能够验知外界事物。既然心灵能够验知外界事物,那么

就可以依靠耳朵来了解声音了,就可以依靠眼睛来了解形状了,但是心灵之

验知外物,却又一定要等到感官接触事物的性状之后才行。如果五官接触了

外界事物而不能认知,心灵验知外物而不能说出来,那么,说他无知,人们

是不会不同意的。这些就是事物的名称之所以有同有异的根据。

这些道理明确后,就依照它来给事物命名:相同的事物就给它们相同的

名称,不同的事物就给它们不同的名称;单音节的名称足以使人明白的就用

单音节的名称;单音节的名称不能用来使人明白的就用多音节的名称;单音

节的名称和多音节的名称如果没有互相回避的必要就共同使用一个名称,虽

然共同使用一个名称,也不会造成什么害处。知道实质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

的名称,所以使实质不同的事物无不具有不同的名称,这是不可错乱的,就

像使实质相同的事物无不具有相同的名称一样。万物虽然众多,有时候却要

把它们全面地举出来,所以把它们叫做“物”。“物”这个名称,是个最大

的共用名称。依此推求而给事物制定共用的名称,那么共用的名称之中又有

共用的名称,直到不再有共用的名称,然后才终止。有时候想要把它们部分

地举出来,所以把它们叫做“鸟”、“兽”。“鸟”、“兽”这种名称,是

一种最大的区别性名称。依此推求而给事物制定区别性的名称,那么区别性

的名称之中又有区别性的名称,直到不再有区别性的名称,然后才终止。名

称并没有本来就合宜的,而是人们相约命名的,约定俗成了就可以说它是合

宜的,和约定的名称不同就叫做不合宜。名称并没有固有的表示对象,而是

人们相约给实际事物命名的,约定俗成了就把它称为某一实际事物的名称。

名称有本来就起得好的,直接平易而不违背事理,就叫做好的名称。事物有

形状相同而实体不同的,有形状不同而实体相同的,这是可以区别的。形状

相同却是不同的实体的,虽然可以合用一个名称,也应该说它们是两个实物。

形状变了,但实质并没有区别而成为异物的,叫做变化;有了变化而实质没

有区别的,应该说它是一个实物。这是对事物考察实质确定数目的方法。这

些就是制定名称的关键。

现代圣王确定名称,是不能不弄清楚的。

“被侮辱而不以为耻辱”,“圣人不爱惜自己”,“杀死盗贼不是杀人”,

这些是在使用名称方面迷惑了以致搞乱了名称的说法。用为什么要有名称的

道理去检验它们,并观察它们有哪一种能行得通,那就能禁止这些说法了。

“高山和深渊一样平”,“人的本性是欲望很少”,“牛羊猪狗等肉食并不

比一般食物更加香甜,大钟的声音并不比一般的声音更加悦耳”,这些是在

措置事实方面迷惑了以致搞乱了名称的说法。用为什么要使事物的名称有同

有异的根据去检验它们,并观察它们有哪一种能协调,那就能禁止这些说法

了。“飞箭经过柱子可以说明停止”,“有牛马,但它不是马”,这是在使

用名称方面迷惑了以致搞乱了事实的说法。用名称约定的原则去检验它们,

用这些人所能接受的观点去反驳他们所拒绝的观点,那就能禁止这些说法

了。凡是背离了正确的原则而擅自炮制的邪说谬论,无不与这三种惑乱的说

法类似。英明的君主知道它们与正确学说的区别而不和他们争辩。

民众容易用正道来统一却不可以和他们共同知道那缘由,所以英明的君

主用权势来统治他们,用正道来引导他们,用命令来告诫他们,用理论来晓

喻他们,用刑法来禁止他们。所以他统治下的民众融化于正道就像被神仙支

配了一样,哪里还用得着辩说那所以然呢?现在圣明的帝王死了,天下混乱,

奸诈邪恶的言论产生了,君子没有权势去统治他们,没有刑法去禁止他们,

所以要辩论解说。实际事物不能让人明白就给它们命名,命名了还不能使人

了解就会合众人来约定,约定了还不能使人明白就解说,解说了还不能使人

明白就辩论。所以,约定、命名、辩论、解说,是名称使用方面最重要的修

饰,也是帝王大业的起点。名称一被听到,它所表示的实际事物就能被了解,

这是名称的使用。积累名称而形成文章,这是名称的配合。名称的使用、配

合都符合要求,就叫做精通名称。名称,是用来互相约定从而联系实际事物

的。言语,是并用不同事物的名称来阐述一个意思的。辩论与解说,是不使

名实相乱来阐明是非的道理。约定与命名,是供辩论与解说时使用的。辩论

与解说,是心灵对道的认识的一种表象。心灵,是道的主宰。道,是政治的

永恒法则。心意符合于道,解说符合于心意,言语符合于解说;使名称正确

无误并互相约定,使名称的内涵质朴直观而使人明白;辨别不同的事物而不

失误,推论类似的事物而不违背情理;这样,听取意见时就能合于礼法,辩

论起来就能彻底揭示其所以然。用正确的原则来辨别奸邪,就像拉出墨线来

判别曲直一样,所以奸邪的学说就不能混淆视听,各家的谬论也无处躲藏。

有同时听取各方意见的明智,而没有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容貌;有兼容并

包的宽宏大量,而没有自夸美德的神色。自己的学说得到实行,那么天下就

能治理好;自己的学说不能实行,那就彰明正道而让自己默默无闻。这就是

圣人的辩论与解说。《诗》云:“体貌温顺志高昂,品德如珪又如璋,美妙

声誉好名望。和乐平易的君子,天下拿他作榜样。”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谦让的礼节做到了,长幼的伦理顺序了;忌讳的话不称说,奇谈怪论不

出口;用仁慈的心去解说道理,用求学的心去听取意见,用公正的心去辩论

是非;不因为众人的非议和赞誉而动摇,不修饰辩辞去遮掩旁人的耳目,不

赠送财物去买通高贵者的权势,不喜欢传播邪说者的言辞;所以能坚持正道

而不三心二意,大胆发言而不会被人强行改变观点,言语流利而不放荡胡说,

崇尚公正而鄙视庸俗粗野的争论。这是士君子的辩论与解说。《诗》云:“长

长的黑夜漫无边,我常思索我的缺点。远古的原则我不怠慢,礼义上的错误

我不犯,何必担忧别人说长道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君子的言论,深入而又精微,贴近人情世故而有法度,具体说法参差错

落而大旨始终一致。他使名称正确无误,辞句恰当确切,以此来努力阐明他

的思想学说。那些名称、辞句,是思想、学说的使者,能够用来互相沟通就

可以撇下不管了;但如果不严肃地使用它们,就是一种邪恶。所以名称能够

用来表示实际事物,辞句能够用来表达主旨,就可以撇下不管了。背离这种

标准的叫做语言迟钝,这是君子所抛弃的,但愚蠢的人却拣来当作自己的宝

贝。所以蠢人的言论,模糊而粗疏,吵吵嚷嚷而不合法度,罗唆而嘈杂。他

们使名称富有诱惑力,辞句显得眼花缭乱,而在思想学说方面却毫无深意。

所以他们尽量搬弄词句却没有个主旨,非常劳累却没有功效,贪于立名却没

有声誉。所以,智者的言论,思索它容易理解,实行它容易安定,坚持它容

易站得住,成功了一定能得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而不会得到自己所厌恶的东

西。可是愚蠢的人却与此相反。《诗》云:“你若是鬼是短狐,那就无法看

清楚;你的面目这样丑,给人看就看不透?作此好歌唱一唱,用来揭穿你的

反复无常。”说的就是这种人啊。

凡是谈论治国之道而依靠去掉人们的欲望的,是没有办法来引导人们的

欲望而被人们已有的欲望难住了的人。凡是谈论治国之道而依靠减少人们的

欲望的,是没有办法来节制人们的欲望而被人们过多的欲望难住了的人。有

欲望与没有欲望,是不同类的,是生与死的区别,但不是国家安定与动乱的

原因。欲望的多与少,是不同类的,是人情的必然现象,也不是国家安定与

动乱的原因。人的欲望并不等到其所欲之物可能得到才产生,但追求满足欲

望的人却总是认为可能得到而争取。欲望并不等到其所欲之物可能得到才产

生,这是来自天赋的;追求满足欲望的人却总是认为可能得到而争取,这是

出于内心的。来自天赋的单纯的欲望,被那些出于内心的众多的思考所制约,

结果当然很难再类似于来自天赋的本性了。人们想要得到的,莫过于生存;

人们所厌恶的,莫过于死亡。但是人却有舍生就死的,这不是不想活而想死,

而是因为在那种情势下不可以活而只可以死。所以,有时欲望超过了某种程

度而行动却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这是因为内心限止了行动。内心所认可的如

果符合道理,那么欲望即使很多,又哪会妨害国家的安定呢?有时欲望没有

达到某种程度而行动却超过了那种程度,这是因为内心驱使了行动。内心所

认可的如果违背道理,那么欲望即使很少,又哪能阻止国家的动乱呢?所以

国家的安定与动乱取决于内心所认可的是否合乎道理,而不在于人情的欲望

是多是少。不从根源所在的地方去寻找原因,却从没有关系的地方去找原因,

虽然自称“我找到了原因”,其实却是把它丢了。

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情感,是本性的实际内容;欲望,是情感对外界

事物的反应。认为想要的东西可以得到从而去追求它,这是情感必不能免的

现象;认为可行而去实行它,这是智慧必定会作出的打算。所以即使是卑贱

的看门人,欲望也不可能去掉,因为这是本性所具有的。即使是高贵的天子,

欲望也不可能全部满足。欲望虽然不可能全部满足,却可以接近于全部满足;

欲望虽然不可能去掉,但对满足欲望的追求却是可以节制的。欲望虽然不可

能全部满足,追求的人还是能接近于全部满足的;欲望虽然不可能去掉,但

追求的东西不能得到,用心思考的人就会打算节制自己的追求。正道是这样

的:进则可以接近于完全满足自己的欲望,退则可以节制自己的追求,天下

没有什么能及得上它。

凡是人无不依从自己所赞同的而背弃自己所不赞同的。知道没有什么及

得上正道却又不依从正道的,是没有这种人的。假如有人想到南方去,不管

路有多远;而厌恶到北方去,不管有多近。他难道会因为那往南去的路走不

到头就离开了向南的道路而向北奔跑吗?现在人们想要得到的,就无所谓

多;所厌恶的,就无所谓少。他们难道会因为那想要得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部

得到就离开了那实现欲望的道路而去求取厌恶的东西吗?所以,人们赞同正

道而依从它,还能用什么来损害它而使国家动乱呢?人们不赞同正道而背离

它,还能用什么来增益它而使国家安定呢?所以明智的人只讲究正道就是

了,那些渺小的学派及其奇谈怪论所追求的一套就都会衰微了。

大凡人们求取的时候,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能完全彻底地得到;人们舍

弃的时候,所厌恶的东西从来没有能完全彻底地去掉。所以人们无论什么行

动,都不能不用正确的准则来衡量。秤如果不准,那么重的东西挂上去反而

会翘起来,而人们就会把它当作是轻的;轻的东西挂上去反而会低下去,而

人们就会把它当作是重的;这就是人们对轻重发生迷惑的原因。衡量行为的

准则如果不正确,那么灾祸就会寄寓在人们所追求的事物中,而人们还把它

当作幸福;幸福就会依附于人们所厌恶的事物中,而人们还把它当作灾祸;

这也就是人们对祸福发生迷惑的原因。道,是从古到今都正确的衡量标准;

离开了道而由内心擅自抉择,那就会不知道祸福所依存的地方。

交易,拿一件换一件,人们就说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拿一件换两件,

人们就说没有损失而有收获;拿两件换一件,人们就说没有收获而有损失。

善于计算的人择取多的东西,善于谋划的人追求合宜的东西。拿两件换一件,

人没有一个肯干这种事,因为大家都明了它们的数目。依从道去行动,就好

比拿一件去换两件,有什么损失?离开了道而由内心擅自抉择,这就好比拿

两件去换一件,有什么收获?那种积累了长时间的欲望,只能换取暂时的满

足,然而还是去做,实在是不明了它们的数量关系了。

我又试探着深入地观察那些隐蔽而又难以看清楚的情况。心里轻视道义

而又不看重物质利益的,没有这种人;外看重物质利益而内心不忧虑的,没

有这种人。行为违背道义而在外又不危险的,没有这种人;外经危险而内心

不恐惧的,没有这种人。心里忧虑恐惧,那么嘴里衔着牛羊猪狗等肉食也感

觉不到美味,耳朵听着钟鼓奏出的音乐也感觉不到悦耳,眼睛看着锦绣的花

纹也察觉不到形状,穿着轻软暖和的衣服坐在竹席上身体也感觉不到舒适。

所以享受到了万物中美好的东西也仍然不能满足,即使得到短暂时间的满

足,那还是不能脱离忧虑恐惧。所以享受到了万物中美好的东西却仍然非常

忧虑,占有了万物的利益却仍然十分有害。像这样的人,他追求物质利益,

是在保养生命呢?还是在卖掉寿命?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却放纵自己的情

欲,想要保养自己的性命却危害自己的身体,想要培养自己的乐趣却侵害自

己的心灵,想要护养自己的名声却胡作非为。像这样的人,即使被封为诸侯

而称为国君,他们和那些盗贼也没有什么不同;即使坐着高级的马车、戴着

大官的礼帽,他们和没有脚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同。这就叫做使自己被物质利

益所奴役了。

心境平静愉快,那么颜色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来调养眼睛;声音

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来调养耳朵;粗饭、菜羹,也可以用来调养口胃;

粗布做的衣服、粗麻绳编制的鞋子,也可以用来保养身躯;狭窄的房间、芦

苇做的帘子、芦苇稻草做的草垫子、破旧的几桌竹席,也可以用来保养体态

容貌。所以,虽然没有享受到万物中美好的东西而仍然可以用来培养乐趣,

没有权势封爵的地位而仍然可以用来提高名望。像这样而把统治天下的权力

交给他,他就会为天下操劳得多,为自己的享乐考虑得少了,这就叫做看重

自己而役使外物。

翻译古文《自知之明》选自《荀子 荣辱》

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注释:

(1)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知:认识。

(2)知命:懂得命运。

(3)穷:走投无路。

(4)无志:没有见识。

(5)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原文: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奇怪。

出自《荣辱篇第四》,选自战国荀况的《荀子》。

扩展资料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

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是“人为”之义。荀子认为,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孟子荀卿列传》中荀子部分翻译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②;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③,雕龙奭④,炙毂过髡⑤。”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⑥。齐尚修列大夫之缺⑦,而荀卿三为祭酒焉⑧。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⑨。春申君死而荀卿废⑩,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⒀,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⒁,信祥,鄙儒小拘⒂,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⒃,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⒄,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①始:才。

② 奭:指驺奭。 文具:文章写得完备。

③ 谈天衍:高谈阔论的是驺衍。《集解》刘向《别录》曰:“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

④ 雕龙奭:精心雕饰的是驺奭。《集解》刘向《别录》曰:“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⑤ 炙毂过髡:智多善辩,滔滔不绝的是淳于髡。炙毂过,炙烤盛放润车油的器物。油虽尽,仍有余流。用以比喻智慧不尽,议论不绝。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孔,可插轴;过,通“锅”,盛车油的器物。

⑥ 老师:年老资深的学者。

⑦修:通“修”。整备,补充。 

⑧祭酒:古代飨宴酬酒祭神要由一位尊长者举酒祭地,因而把位尊或年长者称为祭酒。

⑨ 春申君:即黄歇。

⑩ 废:罢官。? 家:安家。? 嫉:憎恨。浊世:乱世。

⒀属:连续不断。

⒁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不通晓常理正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遂,通,达;营,通“荧”,迷惑;巫祝,古代从事鬼神迷信活动的人。

⒂ 鄙儒:见识浅陋的儒生。小拘:拘泥于小节。

⒃ 猾稽:狡猾多辩。

⒄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于是推究儒、墨、道三家从事其活动的成功和失败。推,推究;墨,指墨家,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反对礼乐繁缛;道德,道家的重要经典《老子》中所使用的一对范畴,这里指道家。

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相处日久,时常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所以齐国人称颂他们说:“高谈阔论的是邹衍,精雕细刻的是邹奭,智多善辩,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此时荀卿是年最长,资历深的宗师。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在秦朝任丞相。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通晓常理正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求神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再加上庄周等人狡猾多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编次著述了几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荀子》第四荣辱篇翻译

痛快一时却导致死亡的,是由于忿怒;明察一切而遭到残害的,是由于

嫉妒;知识渊博而处境困厄的,是由于毁谤;想要澄清而愈来愈混沌,是由

于口舌;供养款待别人而交情越来越淡薄,是由于待人接物不当;能言善辩

而不被人喜欢,是由于好争执;立身正直而不被人理解,是由于盛气凌人;

方正守节而不受人尊重,是由于尖刻伤人;勇猛无比而不受人敬畏,是由于

贪婪;恪守信用而不受人尊敬,是由于喜欢独断专行。这些都是小人所干的,

是君子所不干的。

荀子《荣辱观》翻译?

一、译文

有狗和猪的勇敢,有商人和盗贼的勇敢,有小人的勇敢,有士君子的勇敢。争喝抢吃,没有廉耻,不懂是非,不顾死伤,不怕众人的强大,眼红得只看到吃喝,这是狗和猪的勇敢。做事图利,争夺财物,没有推让,行动果断大胆而振奋,心肠凶猛、贪婪而暴戾,眼红得只看见财利,这是商人和盗贼的勇敢。

不在乎死亡而行为暴虐,是小人的勇敢。合乎道义的地方,就不屈服于权势,不顾自己的利益,把整个国家都给他他也不改变观点,虽然看重生命、但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的勇敢。

二、原文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三、出处

《荀子》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二、作品赏析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荣辱

荀子《天论》全文翻译

译文如下:

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用导致安定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吉利,用导致混乱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凶险。加强农业这个根本而节约费用,那么天就不能使他贫穷;衣食给养齐备而活动适时,那么天就不能使他生病;遵循规律而不出差错,那么天就不能使他遭殃。

所以水涝旱灾不能使他挨饿,严寒酷暑不能使他生病,自然界的反常变异不能使他遭殃。农业这个根本荒废而用度奢侈,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富裕;衣食给养不足而活动又少,那么天就不能使他保全健康;违背规律而恣意妄为,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吉利。

所以水涝旱灾还没有来到他就挨饿了,严寒酷暑还没有迫近他就生病了,自然界的反常变异还没有出现他就遭殃了。他遇到的天时和社会安定时期相同,而灾祸却与社会安定时期不同,这不可以埋怨上天,这是他所采取的措施造成的。所以明白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就可以称作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了。

不做就能成功,不求就能得到,这叫做自然的职能。像这种情况,即使意义深远,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思考;即使影响广大,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干预;即使道理精妙,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审察,这叫做不和自然争职能。

上天有自己的时令季节,大地有自己的材料资源,人类有自己的治理方法,这叫做能够互相并列。人如果舍弃了自身用来与天、地相并列的治理方法,而只期望于与自己相并列的天、地,那就糊涂了。

布列于天空的恒星互相伴随着旋转,太阳月亮交替照耀,四季轮流控制着节气,阴阳二气大量地化生万物,风雨普遍地施加于万物。万物各自得到了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看不见阴阳化生万物的工作过程而只见到它化生万物的成果,这就叫做神妙。

人们都知道阴阳已经生成的万物,却没有人知道它那无形无踪的生成过程,这就叫做天。只有圣人是不致力于了解天的。

自然的职能已经确立,天生的功绩已经成就,人的形体也就具备而精神也就产生了,爱好与厌恶、高兴与愤怒、悲哀与欢乐等蕴藏在人的形体和精神里面,这些叫做天生的情感。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就其功能来说,它们各有自己的感受对象而不能互相替代,这些叫做天生的感官。

心处于身体中部空虚的胸腔内,用来管理这五种感官,这叫做天生的主宰。人类能够控制安排好与自己不是同类的万物,用它们来供养自己的同类,这叫做天然的供养。能使自己的同类顺从自己叫做福,使自己的同类反对自己叫做祸,这叫做天然的政治原则。

搞昏了那天生的主宰,扰乱了那天生的感官,抛弃了那天然的供养,违反了那天然的政治原则,背离了那天生的情感,以致丧失了天生的功绩,这叫做大凶。圣人清醒自己那天生的主宰,管理好自己那天生的感官,完备那天然的供养,顺应那天然的政治原则,保养那天生的情感,从而成全了天生的功绩。

像这样,就是明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了、明白了自己不应该做的事了,天地就能被利用而万物就能被操纵了,他的行动就能处处有条理,他的保养就能处处恰当,他的生命就能不受伤害,这就叫做了解了天。

所以最大的技巧在于有些事情不去做,最大的智慧在于有些事情不去考虑。

对于上天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所显现的天象中那些可以测定气候变化的天文资料罢了;对于大地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所显现的适宜条件中那些可以便利种植庄稼的地文资料罢了;对于四季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们所显现的规律中可以安排农业生产的节气罢了;对于阴阳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们所显现的和气中可以治理事物的因素罢了。

圣人任用别人来掌握这些自然现象而自己所做的只是去掌握治理国家的原则。

社会的安定或混乱,是由上天决定的吗?回答说:太阳月亮、行星恒星、祥瑞的历书,这在禹与桀是相同的;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由上天决定的。

那么,是季节造成的吗?回答说:庄稼在春季、夏季纷纷发芽、茂盛地生长,在秋季、冬季积蓄、收藏,这在禹与桀又是相同的;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季节造成的。

那么,是大地造成的吗?回答说:庄稼得到了大地就生长,失去了大地就死亡,这在禹与桀又是相同的;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大地造成的。《诗》云:“天生高大的岐山,太王 使它大发展;太王 已经造此都,文王使它长平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天并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取消冬季,大地并不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废除宽广,君子并不因为小人的叽里呱啦就中止行动。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君子遵行那常规,而小人计较那功利。《诗》云:“礼义上我错误不犯,何必担忧人说长道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楚王外出时随从的车子有上千辆,并不是因为他聪明;君子吃豆叶、喝白水,并不是因为他愚蠢;这种情况是时势命运的制约造成的。至于思想美好,德行敦厚,谋虑精明,生在今天而能知道古代,这些就是那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君子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羡慕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小人丢下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君子慎重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羡慕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因此天天进步;小人丢下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因此天天退步。

所以君子天天进步的原因与小人天天退步的原因,道理是一样的。君子、小人相差悬殊的原因,就在这里。

流星坠落 、树木发响,国内的人都害怕,说: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啊。这是自然界的变异、阴阳二气的变化、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

那太阳、月亮发生日食、月食,旋风暴雨不合时节地突然袭击,奇怪的星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君主英明而政治清明,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在同一时代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妨害;君主愚昧而政治黑暗,那么这些现象即使一样都没出现,也毫无裨益。

那流星的坠落 、树木的发响,这是自然界的变异、阴阳二气的变化、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

在已经出现的事情中,人事上的反常现象才是可怕的。粗放地耕种而伤害了庄稼,粗放地锄草而妨害了年成,政治险恶而失去了民心,田地荒芜而庄稼长不好,米价昂贵而百姓挨饿,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政策法令不明确,采取措施不合时宜,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不加管理,发动劳役不顾农时,那么牛就会生出像马似的怪胎、马就会生出像牛似的怪胎,六畜就会出现怪异的现象,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礼义不加整顿,内外没有分别,男女婬荡混乱,而父子互相猜疑,君臣离心离德,外寇内乱同时到来,这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实产生于昏乱。上述这三类反常现象交错发生,就不会有安宁的国家了。这种人事上的反常现象解说起来道理很浅显,但它造成的灾难却很惨重。这是可怕的,但不值得奇怪。

古代解释经文的书上说:“各种事物的怪现象,经书上不作解说。”没有用处的辩说,不是急需的明察,应该抛弃而不加研究。至于那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相亲,夫妻之间的区别,那是应该每天切磋琢磨而不能丢掉的啊。

祭神求雨就下雨了,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它就像不去祭神求雨而下雨一样。太阳、月亮发生了日食、月食就营救它们,天气干旱了就祭神求雨,占卜算卦然后决定大事,古人并不是认为这些做法能得到所祈求的东西,而只是用它们来文饰政事罢了。

所以君子把这些活动看作为一种文饰,但老百姓却把它们看得神乎其神。把它们看作为一种文饰就吉利,把它们看得神乎其神就不吉利了。

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太阳、月亮更明亮的了,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水、火更明亮的了,在物品之中没有什么比珍珠、宝玉更明亮的了,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比礼义更灿烂的了。

太阳、月亮如果不高挂空中,那么它们的光辉就不显著;水、火如果不积聚,那么火的光辉、水的光泽就不大;珍珠,宝玉的光彩不显露于外,那么天子、诸侯就不会把它们当作宝贝,礼义不在国内施行,那么功业和名声就不会显著。

所以人的命运在天,国家的命运在礼义。统治人民的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那就会彻底灭亡了。

认为大自然伟大而思慕它,哪里及得上把它当作物资积蓄起来而控制它?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及得上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盼望时令而等待它,哪里及得上因时制宜而使它为我所用?

依靠万物的自然增殖,哪里及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们根据人的需要来变化?思慕万物而把它们当作与己无关的外物,哪里及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们?希望了解万物产生的原因,哪里及得上占有那已经生成的万物?所以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寄希望于天,那就违背了万物的实际情况。

各代帝王都没有改变的东西,完全可以用来作为政治原则的常规惯例。国家有时衰微有时兴盛,但君主都凭这种常规惯例去应付它。治理好这种常规惯例,国家就不会混乱。

如果不了解这种常规惯例,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变化。这种常规惯例的主要内容从来没有消失过。

社会的混乱,产生于这常规惯例的实施出了差错;社会安定,全在于这种常规惯例的实施十分周详。所以,政治原则中那些被一般人看作为好的东西,如果符合这种常规惯例,就可以依从;如果偏离了这种常规惯例,就不可以实行;如果违反了这种常规惯例,就会造成极大的迷惑。

在水中跋涉的人用标志来表明深度,如果这种标志不明确,就会使人陷入深水淹死;治理民众的君主用标准来表明政治原则,如果这种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混乱。

礼制就是治理民众的标准。违反了礼制,就是昏暗的社会;昏暗的社会,就会大乱。所以,政治原则没有照不亮的地方,它对外对内都有不同的标准,对隐蔽之事或显露之事都有永久不变的规定,那么民众的陷阱就可以除去了。

万事万物只体现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某一种事物只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愚昧的人只认识了某一种事物的一个方面,就自以为知道了自然规律,实在是无知。慎子对在后服从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在前引导的一面却毫无认识;老子对委曲忍让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积极进取的一面却毫无认识;墨子对齐同平等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等级差别的一面却毫无认识;宋子对寡欲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多欲的一面却毫无认识。

只在后服从而不在前引导,那么群众就没有继续前进的门径;只委曲忍让而不积极进取,那么高贵和卑贱就不会有分别;只有齐同平等而没有等级差别,那么政策法令就不能贯彻实施;只求寡欲而不见多欲,那么群众就不易被感化。《尚书》上说:“不要任凭个人的爱好,要遵循君主确定的正道;不要任凭个人的厌恶,要遵循君主确定的正路。”说的就是这个。

原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 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 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 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 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 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 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 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 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 谓大凶。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 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 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 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 以乱;治乱非时也。

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 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 “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若夫志意修,德 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 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 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 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 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 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耨失岁,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 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 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夫是之谓人祆。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婬乱,则父子 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

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 甚尔,其菑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可怪也,而亦可畏也。传曰: “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 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 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 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 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明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 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 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 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 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差,治尽其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 为,匿则大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 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 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 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扩展资料:

文章主题思想:

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荡飘摇,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语言特色:

《天论》语言富于文采和气势。比如第一段中“强本而节用……妖怪不能使之凶”和“本荒而用侈……妖怪未至而凶”这两节文字意思相反,字句工整相对,从整体上看,运用了对比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而这两节文字分别又是由两组排比句构成,文字的工整严密令人叹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论

标签: 荀子王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