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动黄河天下反,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是什么意思?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2385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河道里的“石头人”睁开了眼睛,预示着黄河区域的人要起义反抗君王。

【拓展回答】

“莫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典故:

出自《元史》卷51《五行志二》1107页:(至正)十年,河南、北童谣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

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欲半年左右将河水勒回故道。工期急,扰民重。白莲教领袖韩山童(?——1351年)等,乘机在修河开工前凿好独眼石人一个,背后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十四字,埋于将要开凿的黄陵岗。

同时,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修河开工后,民侠挖出独眼石人,惊诧不已,信以为真。消息很快传遍大河上下,人们都以为天怒人怨,元朝气数将尽,天下要反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等在颍州颍上(今安徽颍上),正式举起反元义旗,包括河工在内的中原农民蜂起响应。不出五个月,红巾军的队伍扩大到10万以上。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什么意思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意思是:不要看这石人只有一只眼睛,它可以带领天下的人造反,推翻朝廷的统治。

这句话来源于元末时独眼石人的故事,平民韩山童、刘福通将石人埋在河滩中,后来石人被人挖出来,发现了上面刻着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使得人心浮动,韩山童等人被尊为领袖,从而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扩展资料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栾城人韩山童因祖父烧香信佛,传播白莲教,(意在发动农民推翻元朝统治)被谪徙永年。

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韩山童、刘福通事先埋于河滩)。是时,流传于民间的谣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得以应验。

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永年白鹿(路)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不幸事泄,山童被害。刘福通突围,其子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往武安山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独眼石人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有什么来历吗?

这句话其实是元末一个反抗朝廷的一个民间教会,为了挑动民愤而杜撰的。

事情是这样的,在元末由于皇室内斗激烈,再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教会,鼎鼎大名的、时常在影视剧里出现的“白莲教”,当时的组织者是个姓韩的人,他抓住当时的时局想着来推翻朝廷,借传教、集结受苦受难普通民众,通过烧香拜佛的方式来传播反抗朝廷的思想。

古代的人比较封建迷信,这个教会利用这一点就说:现在民不聊生,民怨民愤已经被佛主看到,将派下弥勒佛来救大家脱离苦难。这个话通过受难群众的口口相传,大家都期盼着救苦救难的弥勒佛下界,来解救大家。

刚巧,这个时候连续下了好多天的雨,导致黄河泛滥。朝廷下令征集百姓修补河岸,而修缮河岸的经费被贪官克扣,导致河工都没明没夜的干活,却还吃不饱,一时间民怨沸腾。

而这个姓韩的人,觉得机不可失,伙同另外一个人偷偷在黄河边埋下一个一只眼睛的石人。然后在派几百个教会的人去煽动群众,之后黄河边上就流传了这个俗语,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之后河工挖河道时,真的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大家都想,预言应验了,可以造反朝廷了。

所以这个俗语是当时这个姓韩的教会头目,为了达到推翻朝廷的目的而杜撰的。

元末为什么会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说法?

元末的时候,有一句民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中间的独眼石人不过是用来欺骗百姓的,但把它理在黄河边就有了些意思。从来没有一条河能像黄河那样深刻、深远地影响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而元末民谚利用的正是中国人共有的这一心理。

石人没意思,但埋有黄河边就很有意思

元末的时候,有一句民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个什么意思呢?说真的,似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韩山童是元末民变军(红巾军)头目,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朝廷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等人认为时机已到,就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石头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事先埋好,第二天被人挖了出来,就四处传播,为自己造势。

这和历史上的大泽乡起义,陈胜为在众人中树立威望,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又在夜里点燃起篝火,让人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大楚兴,陈胜王”是一个道理。

中国的农民军就爱玩这一套东东,这明明假得不能再假的事情,有些人总是爱信的。但是,韩山童为什么要弄这么个东西呢?今天的学者们推算,这与他成长的家庭有关,他和他的家庭以白莲教组织群众。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陀净土法门,得名于五世纪初东晋庐山慧远之白莲社。南宋初昆山(今属江苏)人茅子元创立白莲宗,即白莲教。该教崇奉阿弥陀佛,相信只要口念阿弥陀佛,死后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正统的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僧侣,如志磐在《佛祖统纪》中把明教、白莲教和白云宗称为“事魔邪党”,宗鉴在《释门正统》中说“此三教皆假名佛教,以诳愚俗”。

韩山童等借独眼石人来鼓动造反,就和白莲教有关。据说,在白莲教这个独眼石人可以把人带到一个极乐世界,有点像人睁开第三只眼的意思,如传说中的二郎神。若是开了天眼,就可以穿透凡尘俗世的黑暗和迷雾,看到至高无上的光明。另有一种说法,独眼石人是明教的图腾,源自波斯,而波斯明教又源自“光明会”。

反正,这个事儿大约就是这么个样子,石人本来没什么意思,但埋有黄河边就很有意思了。

元末黄河多处泛滥,百姓造反是一种必然

元朝人统治中原不足百年,游牧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一方面不尊重汉文化,另一方面确实不知道如何治理这一区域。在当时尽管强征,但还多少知道治河的,还出了一个贾鲁。针对当时“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的悲惨局面,贾鲁亲自率人修筑黄河,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

但是,真正元末时,这事儿就没人管了,任黄河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称,黄河泛滥使河南、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而这直接导致了明朝的大移民,也就是我们今天人人都知道的大槐树移民。数百万人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由洪洞县大槐树出发迁往全国各地,给后来的人们留下了这样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与其说这是明朝的移民政策,还不如说黄河“惹”的祸。而翻开中国的历史,千百年来,人们与黄河的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治理不好黄河百姓造反是一种必然。

汉武帝为治理黄河,曾经被骗子骗娶女儿

大禹治水,不过是个传说。有没有过没人知道。汉武帝,这位给了中国人民族尊严与自信的皇帝,就曾封堵过黄河,还写过一首诗呢。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据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入瓠子河,淮、泗一带连年遭灾。到了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汉武帝才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控制洪水。

为了这个,汉武帝还上了一回当呢,甚至把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卫长公主都因此嫁给了一个叫栾大的骗子。

《郊祀志》记载,当时汉武帝正为河水决口而忧虑,而炼黄金又不成功,就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汉武帝颁诏书给御史说:“以前大禹能够疏导九江,决通四渎。近些日子河水泛滥于大陆,筑堤的徭役久不能息。朕在帝位二十八年,如果天委派士人辅佐我而栾大就是其中之一。《乾》封称:‘飞龙’,又有所谓‘鸿渐于般’,朕以为栾大的境遇接近于这个样子。你们给办理一下,以二千户的租税封地士将军栾大为乐通侯。”

其后,汉武帝赐栾大甲第,童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十万斤。就这样,栾大把汉武帝的女儿给骗娶了。

所谓独眼石人,不过是利用了大家共有心理

黄河泛滥最苦的是老百姓,几乎历朝历代的兴亡都与黄河有关。这中间除了自然的,还有人为的,如,1234年,蒙古军“决黄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宋军”,南军(宋军)多溺死,遂溃败(《续资治通鉴》)。

1887年黄河大水灾,据说是黄河泛滥最严重的一次,当时的社会相对之前来说已经很是进步,但清朝人对此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据载,黄河大水灾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洪灾。洪灾将河南以郑州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和村庄一起淹没,冲毁建筑不计其数,死亡人数更是上百万,财产损失不可估量。

193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写手布勒瑞特?摩瑞在看到中国的黄河时,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把黄河叫做母亲河,他这样说:“地处中国北部的黄河是世界上最非凡的河流之一。但洪水破坏了无数的家庭和农地,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无尽的损失。仅这一点,人们就给黄河取了‘中国的悲哀’、‘无法治理的’‘汉族儿女的祸根’等称号。”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美国人的说法,从古到今,黄河都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中国人心中的这条大河即使多灾多难,却亘古不变,与中国文化与百姓的生息相关。从来没有一条河能像黄河那样深刻、深远地影响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利用的正是中国人共有的这一心理。说它“以诳愚俗”可能有些对不住大众智慧的意思,而当时黄河泛滥确是真的。(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关注作者更多原创文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古代哪一次起义时说的呢?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栾城人韩山童因祖父烧香信佛,传播白莲教,(意在发动农民推翻元朝统治)被谪徙永年。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韩山童、刘福通事先埋于河滩)。是时,流传于民间的谣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得以应验。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永年白鹿(路)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不幸事泄,山童被害。刘福通突围,其子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往武安山中。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刘福通派人将韩林儿母子接至毫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并置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中原各地红巾军都受大宋领导。当时红巾军的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郑麟趾《高丽中卷39《恭愍王世家》引红巾军檄文)。

至正22年(公元1362年),红巾军失利,至正26年(公元1366年)韩林儿卒。

四大诡异预言,为什么会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短行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简评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蟆跋筒拧保?嵝阉?侨松?拖蟆俺?丁蹦茄?子谙?В?暝铝魇乓丫?芏啵?Ω酶辖裟枚ㄖ饕猓?轿艺饫锢词┱贡Ц骸K?砸痪?治霰悴荒芽闯觯??信ㄓ舻氖闱槠?瞻??讼嗟鼻苛业恼?文康摹U庋???哪康亩?室庖?玫统恋牡髯永捶⒍耍?夤倘槐砻鞑懿僬嬗兴?某钏迹??圆潘档谜媲校坏?硪环矫嬉舱?蛭?ü?庋?牡髯痈?艽蚩?τ谙虏恪⒍嗬?枘选⒂旨庇谘罢页雎返娜耸康男撵椤K?运涤靡夂颓泊始仁钦媲械模?彩乔擅畹摹T谡獍司涫?校?饕?那楦刑卣骶褪且桓觥俺睢弊郑?俺睢钡叫枰?镁评聪?猓ā岸趴怠毕啻?亲钤缭炀频娜耍?饫锞陀盟?拿?掷醋骶频拇?疲?!俺睢闭庵指星楸旧硎俏薹ㄆ兰鄣模?芄黄兰鄣闹皇钦庵智楦械目凸勰谌荩?簿褪俏?裁炊?俺睢薄S捎谧运健⑼欠稀⑸踔练炊?脑倒识?睿?敲凑獬罹褪且恢窒??母星椋环粗???拍持钟薪?揭庖宓哪康亩?睿?蔷统晌?恢只??那楦小7诺骄咛宓睦?繁尘爸锌矗?懿僭谡饫锼?泶锏某钚骶褪鞘粲诤笳撸?Ω玫玫角〉钡睦?菲兰邸G迦顺裸煸凇妒?刃思恪分兴担骸按耸?春焊摺洞蠓绺琛匪济褪恐?家病!?松?负巍?⒍耍?谴??焦胖?跽咧?倜??怀ぃ?什⒔ㄊフ埽?躁莺笏谩!闭饪梢运祷?旧隙?昧瞬懿俜⒊畹暮?猓徊还??健安⒔ㄊフ埽?躁莺笏谩被刮疵馑档糜卦丁2懿俚笔笨悸堑氖且?谒?约赫庖簧?薪崾?铰遥?骋蝗?泄?S牒焊咦娉?洞蠓绺琛肥羌扔邢嗤ㄖ?Γ?灿胁煌??Φ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 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厂。“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厂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有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总的说来,这首诗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标签: 莫道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