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迨,苏迨的人物故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468

苏过的妻子是欧阳修的孙女么?

是苏迨娶的

苏轼的第二位妻子名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轼小11岁,苏轼32岁的时候娶了这位妻子。这位妻子给苏轼留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名字叫苏迨,一个名字叫苏过。这个妻子46岁去世,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

苏轼的二子苏迨:这个孩子发育得太慢了,到了四岁的时候还不会跑,吓得苏轼就找来了和尚给他摩顶落发,据苏东坡自己的记载,这个仪式刚举行完毕,这个孩子就和其他小孩子一样正常了。后来这个苏迨娶了欧阳修的孙女为妻。

苏轼三个儿子有什么成就?

苏迈成就:苏迈二十四岁时,就被朝廷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县尉。

苏迨成就:据苏氏族谱记载,苏迨1093年以苏昺之名任饶州太常博士,1094年以苏鼎之名考中哲宗绍圣元年甲戌连科捷进士,授朝汉大夫,后因谏元祐学术,贬参广东省政,乐居番禺韦涌南边坊。

苏过成就:苏过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能书画。宋徽宗曾宣召苏过入宫作壁画。能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扩展资料

苏迈人物生平:

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苏轼判登闻鼓院,直史馆,苏迈随父在京读书,五月,母亲王弗逝,次年祖父苏洵逝,8岁苏迈随父、叔婶扶丧出都,返眉山,后在眉山读书。

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苏轼除服后,续娶王弗堂妹王季章(王润之),10岁苏迈受王季章抚养,同时亦受乳母任采莲抚养,1069年冬,迈随父、继母、叔婶回京读书。

苏迨人物故事:苏迨和范育、兰田三吕被称为张载高足弟子。他和吕大临听从张载教诲,“不留连于科举”,一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倡明关学为己任,吕大忠称他“年四十,不求仕进,从故崇文校书横渠学,为门人之秀。”

后因品学兼优,以布衣召为常博士。宋哲宗元符年间,“入党箱”而为朝廷官,统管绕州。他在上任途中过洛阳夜宿二程弟子彦明馆所,程颐前来拜访他,对在座的学者指出苏季明从不以官职的升迁为意愿。

在座的尹火亨问苏迨:“你上书为国家着想,为何不为身计想?”苏迨对他说:“若为国家着想,自当赴绕州,若为自身进取计,我是看不上绕州这个统管职务的。”说明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张载去逝之后,他已到晚年,仍求学不已,而又拜程颐为师,时值彦明、尹火亨以状元进士及第一二名。

苏迨对他们说:“你们科举一二名被称之学业最优秀者,但科举之外也有出类拔萃的学者。”彦明听后仍不思理解。有一次,他俩人闲时喝茶,又谈论此事,苏迨以盏灯示曰:“此豆不是学?”彦明方才大悟。

苏过人物生平:苏过的童年多是随父亲的游宦生涯,在频繁的迁徙中度过的。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移知湖州,不久便发生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七月底被拘捕,八月中旬被押抵汴京,囚禁在御史台所属的监狱中。这年苏过年仅七岁,大哥苏迈随父到京城照顾父亲,他则同二哥苏迨留在湖州母亲身边。

父亲蒙冤受屈的痛苦,人们歧视的目光,以及亲友冷落的态度,使年幼的苏过遭受心灵上的沉重打击,感到仕宦的艰险和人情世态的炎凉。

几个月后父亲被释,贬谪黄州。在黄州,父亲微薄的薪俸难于养家糊口,加之生活环境不好,甚至还要靠苏轼亲自下地种菜,来补贴和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使童年的苏过和家人常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这就培养了他后来淡泊宁静、安于贫贱的的性格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迈

苏轼的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四子苏遁(妾王朝云所生,未满周岁而卒)。

1、苏迈(1059年—1119年),字维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苏轼长子,生母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尝为酸枣尉(《苏轼文集》卷六八《书迈诗》)。

1113年(政和三年),55岁苏迈在苏家湖,常携孙到岳父吕陶隐居处萧县居住,至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萧县皇藏峪龙岗泉。

2、苏迨[dài](1070——1126年),苏轼次子,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曾任宋承务郎、饶州太常博士、进士、朝汉大夫、参广东省政、朝散郎、尚书驾部员外郎。苏迨著有《正蒙序》、《洛阳论议》。

3、苏过(1072-1123),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

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今河南许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苏过逝后葬于河南郏县。

扩展资料:

苏迨的人物故事:

苏迨和范育、兰田三吕被称为张载高足弟子。他和吕大临听从张载教诲,“不留连于科举”,一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倡明关学为己任,吕大忠称他“年四十,不求仕进,从故崇文校书横渠学,为门人之秀。”后因品学兼优,以布衣召为常博士。宋哲宗元符年间,“入党箱”而为朝廷官,统管绕州。

他在上任途中过洛阳夜宿二程弟子彦明馆所,程颐前来拜访他,对在座的学者指出苏季明从不以官职的升迁为意愿。在座的尹火亨问苏迨:“你上书为国家着想,为何不为身计想?”苏迨对他说:“若为国家着想,自当赴绕州,若为自身进取计,我是看不上绕州这个统管职务的。”

说明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张载去逝之后,他已到晚年,仍求学不已,而又拜程颐为师,时值彦明、尹火亨以状元进士及第一二名。苏迨对他们说:“你们科举一二名被称之学业最优秀者,但科举之外也有出类拔萃的学者。”彦明听后仍不思理解。有一次,他俩人闲时喝茶,又谈论此事,苏迨以盏灯示曰:“此豆不是学?”彦明方才大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的后代

苏轼的儿子,有正式史料记载的只有三子:长子苏迈(生于嘉佑四年即公元1059年,为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所生),次子苏迨(生于熙宁三年即公元1070年),为苏轼第二任妻子王润之所生,王润之是王弗的堂妹),三子苏过(生于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生母为王润之)。

苏迈一子:苏符。

苏迨尚没有子嗣的记载。

苏过七子:苏龠,苏籍,苏节,苏𪫰,苏笈,苏籧,苏箾。

另外,苏轼还有四个孙子:苏簟、苏箕、苏筌、苏筹,不知是谁的儿子。

因为北宋末年朝廷局势的多变,苏氏子弟时迁时贬,不太稳定,也多也诗画自娱。在南宋初期人政治生活中,苏氏子弟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多人在朝廷或地方为官。苏符在绍兴元年知蜀州,后来又任过中书舍人、礼部尚书、遂宁知府等职。苏籍任过右承事郎、太常主簿、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苏氏子弟的起复,源于进入南宋后,最高统治者对苏轼、苏辙的重新评价并恢复,并不断予以追封、赠谥。

当然,苏氏家族地位的改变,也是和苏氏子孙积极参加国家政治涌动是分不开的。像苏轼建炎二年恢复全部官职,就是当时任司农丞的苏符申诉的结果。苏符是以擅长文辞进入朝廷为官的,曾于绍兴九年充任“贺大金国正旦使”,出使金国,顺路将滞留北方的苏籍带回南宋。苏符还是抗金名将韩世忠是好友。

苏轼有没有后代?

苏轼有四子,

苏迈

苏轼长子。苏迈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迈居宜兴。轼卒,迈居颍昌。1107年出任嘉禾令,1112年罢归颍昌,卒年约六十岁。

苏迨

苏迨(1070年~1126年),又名苏昺,苏炳,苏鼎。   表字:仲豫/叔寄,季明,苏轼次子,苏绍箕父。   籍贯:眉山人(今四川眉山)。   官衔品阶:宋承务郎、饶州太常博士、进士、朝汉大夫、参广东省政、朝散郎、尚书驾部员外郎。   父亲:苏轼。

苏过

苏过(1072年-1123年),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属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苏过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谪到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又被贬谪到儋州,两次贬谪,苏过都追随父亲。元符三年(1100年),苏过随父北归。苏轼去世后,苏过与叔父苏辙一起居住在颍昌(河南许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苏过为监太原税;五年(1115年),为知郾城;宣和五年,为通判定州,苏过去世,逝后葬于河南郏县。

苏遁

苏遁(1083—1084),小名干儿,苏轼第四子,王朝云生。孙汝听《苏颍滨年表》云:“(元丰)七年甲子(即1084年),…三月癸卯,有《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却寄迈迨过遁》诗…七月乙丑,轼幼子遁卒。有《勉子瞻失干子诗二首》。”

苏轼有几个孩子?

苏轼有四个孩子。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

一、苏迈(1065-1119年),字维康,尝为酸枣尉(《苏轼文集》卷六八《书迈诗》)。1113年(政和三年),55岁苏迈在苏家湖,常携于孙到岳父吕陶隐居处萧县居住,至1119年(宋徵宗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萧县皇藏峪龙岗泉。

二、苏迨(1070——1126年),苏轼次子。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著有《正蒙序》、《洛阳论议》。

三、 苏过(1072-1123年),北宋文学家。苏轼第三子。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苏过逝后葬于河南郏县。

四、苏遁(1083—1084年),小名干儿,苏轼第四子。孙汝听《苏颍滨年表》云:“(元丰)七年甲子(即1084年),…三月癸卯,有《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却寄迈迨过遁》诗…七月乙丑,轼幼子遁卒。有《勉子瞻失干子诗二首》。”

扩展资料:

一、苏过书、画之胜,克肖其先人。善作怪石丛筱,咄咄逼人。轼有观过所作木石竹三绝,把他的画与文可的画相提并论,以为“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解与竹传神”。又时出新意作山水,远水多纹,依岩多屋木,皆人迹绝处,并以焦墨为之,此出奇也。

二、苏迨跟随张载最久,被秦之士大夫称之为“门人之秀”。张载晚年将他的重要著作“正蒙”授于他说:“此书于历年致思所得,而吾将有等于学者,正如老禾之株枝别故乡,所少者润泽华叶尔。”他不负重望,于元祐二年(1087),效仿论语、孟子体例,编为十七篇而传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迨

苏轼儿子 揭秘苏轼有几个儿子以及各自的结局

苏轼生有三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

1、苏迈

苏迈,北宋人,字维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苏轼长子,尝为酸枣尉(《苏轼文集》卷六八《书迈诗》)。轼贬惠州,迈求潮州安化令,以便馈亲,卒於官。事见《东都事略》卷九三七、《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善为文,工书,东坡帖乃迈所作,亦自可喜。苏氏诸子源同派异,种种皆有过人处。《宋史本传·姑溪集》。苏轼判登闻鼓院,直史馆,苏迈随父在京读书,五月,母亲王弗逝,次年祖父苏洵逝,8岁苏迈随父、叔婶扶丧出都,返眉山,后在眉山读书。

2、苏迨

苏迨(1070——1126年),苏轼次子。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著有《正蒙序》、《洛阳论议》。苏迨1093年以苏昺之名任饶州太常博士,1094年以苏鼎之名考中哲宗绍圣元年甲戌连科捷进士,授朝汉大夫,后因谏元祐学术,贬参广东省政,乐居番禺韦涌南边坊。钦宗靖康元年卒,离年57岁。

3、苏过

苏过(1072-1123),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今河南许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苏过逝后葬于河南郏县。

标签: 人物故事